交职工社保的人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相比退休后的工资有哪些差别?

诚信做人141019892


首先可以告诉你,如果在同一个退休地来讲,退休后的退休金有许多差别。

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虽然都是属于一个范畴的社会保险,也可以合并。但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两种社保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会有许多差别。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存在不小差距。职工社保由于有单位负责购买,在养老保险28%的缴费总额中,用人单位会给职工缴纳20%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全部进入了统筹账户,职工本人只需要承担8%的费用,而且全部进入了个人账户里; 灵活就业社保则不同,个人要全额承担单位和个人的费用,虽然国家为了照顾灵活就业人员,只需要缴纳20%就可以,但其中的14%进入了统筹账户,只有6%进入了个人账户。请注意,交职工社保的有8%进入了个人账户,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只有6%进入个人账户,每个月整整少了2%。由于个人账户累计额的差别,如果两个人在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自然就不同了。

二、养老金总额有差距。交职工社保的人往往都有过渡性养老金,所以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个人大多都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由于少了过渡性养老金,两者在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退休时的养老金总额肯定会有差别。

三、缴费基数不同。职工缴纳社保大多数都是按照社平工资标准100%的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而参加灵活就业社保的个人大多数都是按照社平工资标准60%的基数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按照养老保险缴费多缴多得的原则,两者在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待遇肯定会有差别。


叶公来帮忙


交职工社保的人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相比退休后的工资有哪些差别?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a00000e551a0ee97ae\

社保分析师


交职工社保的人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相比退休后的工资有哪些差别?

如果退休地相同、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那么,在企业工作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两者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是一致的,没有差别。

(为方便起见,以下举例时假设企业职工没有视同缴费)

我们来看一下与养老金相关的参数。

1、社会平均工资,领取养老金时用到的是退休上一年度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两者退休地相同,则社平相同。

2、缴费年限,两者缴纳了同样的时间,则此项相同。

3、缴费基数相同,一般而言,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除北京等个别地区下限为40%)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是根据劳动者上一年度的月均工资做为缴费基数的,如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则按上限或下限为缴费基数。

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是在规定内进行选择的,例如社平的60%、70%或100%等等。

这里以两者的基数相同为例,如均为社平的100%。那么两者的历年缴费系数亦相同。

4、由于两者的参保时间相同、缴费基数相同,那么两者的个人账户的存储额相同。

5、同为男性,正常退休年龄均为60岁,计发月数相同。

以上这些参数,是计算养老金时需要用到的。这些变量完全相同,必然两者的养老金相同。


但是,两者实际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最直接的不同就是两者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不同。例如,两者都在北京缴纳社保,基数为社平工资。

以在职职工身份缴纳社保的,其中的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单位负担缴费基数的19%,如是2018年,那么这个人每月需缴纳8467*8%=677.36元,这笔金额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中;

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其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20%,如是2018年,那么这个人每月需缴纳8467*20%=1693.4元,这笔金额中的677.36元进入个人账户中,其它的1016.04进入统筹账户中了,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例子仅计算了一个月的差额,那么一年呢?仅2018年缴费,两者就相差了12192.48元。

其实,两者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差异,笔者以前曾多次写过,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老王观职场


缴纳职工社保的人和缴纳灵活就业的人员,养老金总会有一些差异,但是造成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参保的身份不同。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职工社保又叫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为了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保障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允许他们在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时间政策规定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这一政策,是在2000年前后逐渐完善起来的。虽然各地曾经出台过很多灵活就业人员补交社保的政策,但一般往前推算的时间最高不超过1992年全国普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

企业职工社保参保人员,有的参保缴费时间可以上延到80年代,也有的人是视同缴费。所以,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时间长的人退休待遇高。

退休年龄个别不同

参加职工社保的人退休年龄不一样。主要体现在2001年国家的有关文件上,明确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女性合同工,退休年龄是55岁。不过这个文件并没有在全国普遍范围内执行,主要就是有些地区是早已经出台50岁的规定,无法再修改。不过,男性的退休年龄是一如既往的60岁。

退休年龄不一样,能够引发养老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不一样,进而影响养老金的差异。

养老金缴费不同

企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国家要求要按照企业工人的上年度月均工资标准进行缴费。个人无法选择。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由于收入并不固定,国家对他们进行照顾,允许他们自己选择缴费基数,一般会划定固定档次。这样也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实际需求实。

另外,企业参保只需要承担养老保险个人部分的8%就可以,企业承担部分往往高达18~20%。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保险一般要按照20%左右的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杭州市比较照顾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是18%。

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进行计算的时候,主要看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影响着划入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同时也影响着缴费指数(当年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的计算。

一般依据经验来讲,企业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会高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多数是按照60%(个别地区40%)的最低基数缴费。

同样企业参保人员一般是工作就必须由企业参保,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自己选择,很多人缴够15年就停保了。

两种因素综合到一起,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待遇往往更低一些。一般交费15年最低基数,根据各地社会平均工资不同,退休待遇有800~1000元左右,比低保略高一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会年年进行调整的,未来的待遇会越来越高。

所以,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待遇差异是有的,但是形成的原因还是因人而异的。

想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必须要通过缴费时间长,缴费基数高来实现。


暖心人社


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书”职工,由企业缴纳“五险一金”,其社保缴费基数指数,一般是1。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8%,其中企业代缴20%,个人工资代扣8%,存入个人账户中;医疗保险缴费率为11%,企业承担9%,个人工资代扣2%,存入个人医保账户中。及其它几险一金代缴代扣费,基本上以企业缴费为主。



而“灵活就业”社保,以自由择业人员参加的“社保”;社保政策要求参加居民,其个人全额缴费基数费率,缴费基数费率为20%,12%划入社保统筹基金账户,8%记入个人社保账户,其医疗保险费率为9%,其中7%划入医保基金账户,2%记入个人医保账户,其它三险一金不需参加缴费,正常情况下,个人灵活就业社保,选择缴费基数指数为60%,虽有80%,100%的指数,选择的人不太积极,因为个人全部承担缴费费率,如能长期缴费,有更长的缴费年限,才是选择的最好理应。

从以上缴费基数指数来分析,职工缴纳1,灵活就业为0.6,社保个人账户,职工个人账户原则上要多40%,其“个人账户”余额要多40%,个人养老金同等多出一定工资数。而灵活就业人员因为缴费基数指数低,个人账户余额就相对少一点,计算出的“个人养老金”相对少一点。

而基础养老金,由于职工社保指数为1,灵活就业为0.6;取指教平均值(1+100%)÷2=100%、(1+60%)÷2=80%,相对少20%,同等年限缴费,由于缴费基数指数不同,两项养老金相加比较,职工社保要比灵活就业社保的养老金,多出20%

假如职工社保同等条件退休,月领养老金是3000元左右,而灵活就业人员就在2400左右。虽多一点,毕竟是职工社保缴费多缴了相对的保费。

当然了,我这里是指正规企业的100%指数,而不是民营、私企为“职工”申报的60%指数,如是同等指数缴费,同等缴费年限,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差距。就是职工社保单位承担大部分缴费,而灵活就业人员是20%全额个人承担。

以上分析,供参考一下,具体退休养老金,以本人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基数指数,缴费年限长短,及退休时所在地“上一年社平工资基数”为准。


注意,这里面“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职工社保前已参加工作的“视同缴费”工作年限,包含退伍军人军龄等有劳动局批准存档正式职工的工作年限。


树下酒仙


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的人和缴纳灵活就业社保的人,其实缴纳的社保类别是同一个,缴纳的都是城镇职工类的社保。

在退休前的区别就是,缴职工社保的人都是由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自己的社保费,而灵活就业人员则是全额缴纳自己的社保,在承担费用上的区别很大,如果缴纳15年的话,灵活就业人员会比在职的职工多承担15万多万社保费用,因为原本属于公司的那部分都是由他个人承担的。

而在退休后,虽然说领取的金额区别不大,领取的退休金算法都是一样的,也是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共同决定的,但唯一的区别就是个人是否会亏损?如何理解呢?

因为我们刚才说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是个人全额承担的,也就是说按照最低基数缴纳15年,灵活就业人员所交的社保费用大概会有30多万(以北京为例),而在职工15年所缴纳的社保费用大概会是7万5左右,那么就会和个人的寿命挂钩;如果是一个长寿者,那自然最好了,你所缴纳的社保费,你可以按月领到自己过世为止,如果身体不够健康,你辛辛苦苦交了15年大概30余万的社保费,在你还没有完全领回来的时候你就不幸过世了,那就是一笔损失,也可以理解为投资不慎。

而在职工缴纳的城镇职工社保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一方面,因为个人承担的费用较少,即便是退休后领取一至两年,自己所缴纳的费用都可以领回来,就拿上面我们所举例的数字来说,个人只缴纳了75000,假如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为5000元,那么75000只需要领取15个月就可以全额领回,而剩下的钱则是公司为自己承担的,可以继续领取,如果不幸过世,自己也没有损失,毕竟自己所缴纳的所有的费用已经全部领回来了,个人认为这是区别所在。


笔记簿杏豆


楼主您好,交职工社保的人和交灵活就业社保的人相比退休以后工资有哪些差别?首先我们计算退休金的条件并不是取决于你交的是职工社保还是灵活就业社保,因为在职职工交的社保也好,还是灵活就业人员交的社保也好,它实际上都是属于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所以说他们二者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计算退休金的因素取决于的条件,主要是一个缴费年限,还有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和退休之前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在职职工和交灵活就业的社保,这两个人有着一个相同的缴费年限,并且有着一个相同的退休年龄,而且又是同一年退休,他们之间的一个缴费指数也是相同的,这样三个条件都完全具备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实际上是可以获得一个相同的养老金待遇。

所以说对于个人来说,这个退休金是没有差别的。无论是企业在职职工也好,还是灵活就业人员也好,他们参保的都是同一种社保,而且他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移,并且累计计算缴费年限的,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继续就业,然后再继续交纳自己的社保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社保小达人


社保是個人的為什麽這樣說但是各人領了嗎


再见也443


起码没有了单位那一份……历史上我已经说过多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