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升還是降?

近期多家上市銀行發佈了2018年年報,多數業績較好。推動銀行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是淨息差(銀行淨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上升,因而利息收入增幅較大。2018年六大國有行的淨息差都比2017年高,其中郵儲銀行升幅最大,為27個基點;建行和工行次之,分別為10個和8個基點。目前已發佈年報的兩家股份行,招商銀行的淨息差上升了14個基點,平安銀行下降了2個基點。但平安銀行披露,2018年四季度淨息差為2.50%,比2017年全年提高13個基點。

根據機構的報告,銀行業淨息差在2014年之後持續下滑,2017年開始企穩,國有大行率先開始回升,2018年二季度以來普遍開始好轉。淨息差上升,對於銀行業以及股市都是利好,但對於實體經濟而言,則可能意味著融資成本上升。多數銀行淨息差上升的原因是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提高,其中就包括貸款利率。例如,工商銀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的平均收益率從2017年的4.23%提高到了4.38%,平安銀行從5.97%提高到了6.45%。

當然,銀行貸款利率以及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提高,並不必然對應著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因為收益率提高也可能是資產結構調整的結果,收益率高的資產佔比上升也會帶來平均收益率的提高。例如,去年銀行業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小微企業貸款佔比上升,其利率比較高。這種結構變化可能是淨息差提高的原因之一。

但是,銀行提高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是受到了資金成本的驅使,多數銀行的計息負債平均付息率上升了,工商銀行從2017年的1.57%提高到了1.65%,平安銀行從2.55%提高到了2.85%。銀行資金成本(付息率)上升,它們通過提高收益率消化了成本,還增加了利潤。這一鏈條必然導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

去年央行多次降準、貨幣政策邊際寬鬆,人們認為資本成本應該是下降的。一些數據也說明了這個趨勢,例如,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在2017年12月為3.11%,2018年6月為2.89%,12月為2.68%,從趨勢上看是下降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也基本上是逐季整體下移,只在三季度末小幅上移。從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看,貸款利率也是趨勢性下降的,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2017年12月是5.74%,2018年6月為5.97%,12月為5.63%。

但從銀行的付息率、收益率來看,資金成本並沒有明顯下降,反而是在上升的。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是升,還是降也難以判斷。

目前人們在討論利率“兩軌並一軌”的問題,即推動存貸款基準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逐漸統一。其難點在於以何種利率作為基準,央行可以將其調節在一個區間,並能夠傳導到其他利率。但是,找到這個利率並不容易,要知道,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向其他利率傳導的效果也不是非常好。

在金融市場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從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路徑越來越長,而可控性越來越弱。或許,在確定這個利率之前,央行可以先編制併發佈一個或是一組利率,以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只有準確掌握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變化,我們才能準確評估貨幣政策的效果,進而找到一個適合作為操作目標的利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