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快評:應該怎樣去應對當前經濟問題

張海軍

我國今年的經濟發展任務艱鉅,同時又面臨疫情帶來的各種經濟運行壓力,如部分企業遇到需求不足、員工不到位、資金鍊可能斷裂等引發的生存風險;進出口貿易大幅下降所延伸出來的各種壓力,如就業、外匯儲備、全球供應鏈的變遷等;加上今年原本就要“攻堅”的經濟風險和全面脫貧任務等。

迄今為止,為了應對疫情,從國務院層面已經推出的各項政策舉措累加起來已經超過100項,若加上各地政府針對當地經濟穩定和企業復工等採取的優惠政策,就數以千計了。這些政策大部分都是著眼於企業的資金供給、人員配置、物流暢通、經營成本降低等。我覺得,就短期救急而言,這些政策都是有必要的,但是否都有效則另外討論。

疫情總是會過去的,就中長期而言,我們仍要認清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與結構分化的特徵,認清哪些是長期問題,哪些是短期問題。不要以為疫情過去了,長期問題也會消失。因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更多問題與疫情無關,或屬於早已發生且趨向於固化的問題。舉個例子,這些年來一直在鼓勵企業投資,但投資增速為何逐年下行呢?

上市公司投資率(投資支出/分紅後利潤)變化

快評:應該怎樣去應對當前經濟問題


2010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3.5%,如今只有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回落幅度遠大於GDP增速的回落幅度,核心原因還是因為企業投資意願的下降。我們用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經濟觀察,發現央企的投資額佔其分紅後利潤的比例從2011年以來都是下行的,而民企則是在2014年以後下行,儘管2016-17年民企盈利增速還出現了明顯回升。

民企投資意願的回落,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產能過剩問題,另一方面,則可能是由於競爭環境問題,為此,改善營商環境確實非常重要。

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就是三去一降一補,實際上還是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收縮並優化供給。這就可以理解為何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上升,但投資率仍然下降的原因。如今,這一趨勢仍在延續,這其中既有總量需求增速下行的問題,又有需求結構的問題。

總量需求增速的下降和需求結構問題,使得供給端的中小微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與此同時,迎合新的需求或消費模式的企業同時也在增加,新舊動能轉換和優勝劣汰在自然推進。那麼,政策面臨的選擇是如何救助企業?如果需求沒有擴大,那麼,救助企業就是擴大供給,最終結果仍是庫存增加。

從表象上看,救企業,才能穩就業,問題在於,對於已經衰落和成為僵死的企業,救活一段時間後還是會死亡;救助有潛力能做大做強的企業?如果政策執行的水平能達到這一程度,那就不需要市場經濟了。

所以,政策的取向還是很重要,要保持中性原則,避免病急亂投醫。我覺得,供給端的重心應該放在制度改革方面,完善國家治理結構,推進企業改革。同時,政策投放或改革舉措應該在最基礎的層面著力——提升居民有效需求。

提升居民有效需求,實際上就是增加居民收入或增強居民在醫療、教育和養老等方面的社會保障。從改革的層面看,就是要通過稅收等手段來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因此,

與其大比例補貼企業(增加供給),還不如多補貼給居民,尤其是消費主力——中低收入階層(擴大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