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鬆

摘要:嚴監管,貨幣適當給力,一切變化還得看美聯儲和國內經濟走勢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撰文|張銀銀

沒有任何意外,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繼續加息。

與此同時,近期我國央行發佈2018年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405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14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2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923億元。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很多人要問,這個數據啥意思?

1、房貸繼續高歌猛進。槓桿遊戲給翻譯一下就是,居民貸款佔新增貸款繼續過半。而居民貸款主要幹嘛?你懂的,我國可和美帝不同,不是信用卡消費大國,主要就是買房。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資金還通過其他渠道也進入了樓市,嚴格說或許還不止央行統計的數據。

而在2016年之前,我國貸款主要集中在企業部門、工業部門,那時居民貸款只有3成略多。此前槓桿遊戲數據分析過。後來,各位杆友知道的,2016年飆升到50%,接著2017年緩慢繼續上升,如今似乎依舊沒有掉頭。

這怎麼得了?美國人可是繼續加息啊。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2、“佛系”央行早已開始“加息”佈局。在《4630億元!央行大放水?實際也在加息!》(6月6日)一文中,槓桿遊戲分析過,所有的貨幣創新投放方式,都是要利率的。MLF成本越來越高。那麼實際就是等同於加息。當然,為了對沖加息的影響,央行又搞了兩次降準。

可是要明白,我國的存款準備金降到一定程度之後也就不敢降了。因為我們的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壞賬,很多都是潛伏的,看不見的,賬面上未必暴露了。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圖1.2018年6月6日,央行4630億元MLF操作 圖表來源|央行

所以,最靠譜的辦法,還是維持較高的存款準備金。不到必須時不降準。手中有糧,心裡才不會慌。市場需要錢怎麼辦?通過MLF等手段,有成本地釋放資金給銀行。

相對於降準的無成本,MLF操作的錢終究是要還的。如上圖1,我們看到中標的資金成本為3.3%,最近都是這個價格。

大家想一下基準利率是多少,再去看看過去的MLF成本是多少。

槓桿遊戲直接說吧,央行也在隨行就市,引導資金成本市場化。至於隨誰的行?還用說嗎,美國人資金成本在上升,人家在連續加息啊。

所以有借有還、有成本,暫時不降準,這對市場也是很好的引導和教育。理想是美好的。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3、但“佛系”變相“加息”其實也是讓市場癮越來越大。聯儲加息,我國央行繼續小幅提升公開市場利率,不是槓桿遊戲一個人的看法,基本是市場人士共識。

這麼推導起來結論就是,如果世界主潮流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國人持續加息、縮表,那麼我們不管是直接官宣加息,還是通過MLF的中標利率提高,起到的效果都是實質性在加息。

但因為市場總認為我們會適時降準,過去歷史也證明這一點。意味著央行主動也好,被動也好,總慣著市場需求,那麼癮就越來越大。

而通過謹慎上調公開市場的逆回購利率,實際比美國低,給市場感覺就是不鳥你,沒人會相信央行會見死不救。你要真不救,死給你看。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4、企業穩槓桿,不緊不松,中性貨幣政策進行到底,那麼誰在加槓桿?相關表述也說了,今年我國貨幣政策的基調是穩健中性。雖然市場一度傳聞要放鬆,但實際上起碼是“加息”方式在投放。

就槓桿遊戲的看法,我覺得這是對需要幫扶的部門外,如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其他需要錢的、特別是槓桿較高機構實行資金成本不放鬆的策略。

也就是讓你拿錢成本比以前高,同時打擊影子銀行,逼著你去槓桿,起碼是穩槓桿不至於加槓桿。

那你說這算是寬鬆還是緊?應該說是不緊不松、中性吧。問題是,經濟要發展,企業部門整體穩槓桿,誰加槓桿呢?

這就回到文初的數據,還是居民部門通過買房子在加槓桿。當然,不同於以往,目前投機性加槓桿還是少了很多。

聯儲加息來了!我國央行“佛系”應對,估計不緊不松

5、注意易行長“適當發揮貨幣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幾個字。有人說,這叫結構性寬鬆,對應的是整體寬鬆。目前,顯然不是整體寬鬆。

客觀說,今年降準2次,特別4月末那次,幾乎是接近全面降。前幾天槓桿遊戲《4630億元!央行大放水?實際也在加息!》(6月6日)也寫了,淨投放創下近期最高。

債券違約超過此前全年,流動性穩定的需求之重要,也是沒辦法。如果市場繼續發生動盪,那麼下半年繼續降準非常可能。

如我國央行易行長所言,下一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健中性,同時適當發揮貨幣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注意這幾個字,也就是結構性放點需求出去。

與此同時,槓桿遊戲認為,從收緊PPP、財政管理加強、通道等金融監管強化等舉措看,迄今為止去槓桿,或者說穩槓桿的決心還在。那麼,如何解決市場壓力、需求?

那就是嚴監管,貨幣適當給力。目前吸引外資、國內資金投資股市的意圖很明細,另一邊樓市怎麼處理?一切變化還得看美聯儲和國內經濟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