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11月經濟數據有喜有憂,仍需關注需求走弱風險

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11月經濟數據。

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投資增速回升有助於內需改善。其中增勢比較好的是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分別為9.5%和8.7%。可喜的是,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較快,將逐漸推動投資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轉型。當前房地產開發投資運行平穩,但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明顯放鬆,前期商品房銷售放緩對開發投資的影響將逐漸顯效,房企資金來源壓力仍然存在,未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可能下降。本月基建投資沒有加快,增速處於3.7%的地位。隨著宏觀政策力度加大,未來基建投資有望加快。

工業增加值增速降到5.4%,生產動能有所放緩。影響工業生產放緩的主要原因在於需求走弱。外需方面,受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影響,訂單明顯減少,對工業生產帶來影響。內需方面,投資仍處於較低水平,11月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相關的指數普遍走低,工業生產動力減弱。汽車銷售低迷,已經傳導到生產端,導致汽車產量大幅下降。此外,環保限產的要求對工業生產也形成一定影響。

消費穩中趨緩,本月增速降到8.1%。除了“雙十一”銷售增長較高以外,11月其他與消費相關的領域運行不理想。“雙十一”狂歡擠佔了其他時間的消費支出,影響平常時間消費需求。前期商品房銷售下降,對當前相關領域消費帶來影響。汽車類消費依然大幅負增長,是導致消費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

11月宏觀數據有喜有憂,喜的是投資增速逐漸回升,憂的是內外需求仍在走弱,並傳導到生產放緩。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明年經濟增速可能小幅放緩。對此,穩定經濟增長應該成為明年的重要任務,擴大需求特別是擴大內需將是重要工作。預計明年將延續積極財政政策,財政赤字率可以會適度上調,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可能將擴大,重點支持基建和補短板薄弱領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加註重流動性結構配置,需要在穩增長和控槓桿之間保持動態平衡。

(作者是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