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前面文章講過,明世宗朱厚熜在登基後,通過禮議之爭,他先是擺平了正德舊臣,開始自操威柄,將內官與大臣玩弄於股掌之間;後又通過打壓、剷除扶持自己的皇太后張氏家族,得以控制大局。

總體來說,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時期,除了對他的親生母親蔣太后極為尊重以外,對待其他身邊的人,上至閣部大臣、后妃,下至宮婢侍女,多是剛愎多疑、無情無義。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明世宗朱厚熜像


嘉靖皇帝在位時,先後冊封有三位皇后,但都命運不濟,不得善終。此外,還有一位皇后是在隆慶年間由其三子朱載垕所追封。

皇后陳氏 爭風吃醋

《明史》列傳中記載,“世宗孝潔皇后陳氏,元城人”,屬於明北直隸大名府。根據《明史》中記載,其父“陳萬言,肅皇后父也,大名人,起家諸生。嘉靖元年授鴻臚卿,改都督同知,賜第黃華坊。”根據《康熙元城縣誌》卷5中有關記載,這位陳父曾經屢試不中,屬於一般家庭,可見,陳父後來因女兒地位所蔭而得以起家。

對於陳皇后的出生年月,根據《明世宗實錄》中的記載,嘉靖二年八月“壬子,皇后千秋節,免命婦朝賀”,學界多推算為,陳皇后應是正德三年(1508 年)八月十四出生。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孝潔陳皇后像

嘉靖15歲繼承大統,第二年也就是嘉靖元年(1522年)進行選婚,這時候為其主持選婚資格的太后仍然是張太后,而非其生母蔣太后(當時蔣氏的名分還不夠)。《明世宗實錄》卷9中記載,“己亥, 慈壽皇太后誥諭禮部,皇帝年及婚期,宜簡賢淑以為之配”。當時,張太后就安排禮部開始在附近省份為嘉靖帝選擇十四、十五歲的年輕女子。不過倔強的嘉靖在這件事上,並不太情願由張太后為其張羅。據《明世宗實錄》卷17中記載,就在張太后讓人安排所選女子開始進宮簡選之時,司禮監宦官又傳達嘉靖帝的旨意,要求改傳其奶奶壽安皇太后的懿旨,但受到大學士楊廷和等人反對,認為“今日傳旨,改從壽安,事不歸一,禮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嘉靖沒轍,此事只好依從張太后安排。嘉靖元年(1522年)九月二十八日,陳氏被迎入宮中,冊立為皇后。但張太后給他主婚的這檔子事,卻是實實在在的影響了陳皇后的一生。

應當說,陳氏被立為皇后之初,嘉靖與其感情還算可以,對其孃家人的態度,跟其他帝王一樣,也是有所關照。先是陳皇后的父親,因女兒地位而屢獲封賞,後來又在西安門外花巨資為其建造府邸,其後還晉封泰和伯,還大量賜田。

事情後來突然發生了變化。《明史》中記載,“帝性嚴厲。一日,與後同坐,張、方二妃進茗,帝循視其手。後恚,投杯起。帝大怒。”只皇帝多看了其他妃子的手臂,沒想到后妃間爭風吃醋,嘉靖皇帝當時勃然大怒,被怒斥的陳皇后嚇得後來流產了。

嬪妃間爭風吃醋在後宮其實已是家常便飯,不過,事情在嘉靖的心裡卻久久不能釋懷,顯然這種夫妻間的關係淡漠已到極致,後來在陳皇后垂危之際,也不準其父陳萬言前來探視。到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受到驚嚇的陳皇后離開了人世。其實對於陳皇后的死因,眾說紛紜,前面只是《明史》中的一種說法。在《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上編卷20中記載,“張皇后見寵,日前曲宴時,皇帝令陳皇后進爵而怒其色,三進不改,終乃擲杯,即令罰跪,遂與張皇后入別房,至夜深然後使之退去。陳皇后以此得疾,未幾而崩逝矣。”相比《明史》,朝鮮的資料記載中,略詳盡些,但至於真正的死因是嚇死的,還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喪禮從殺。帝素服御西角門十日,即玄冠玄裳御奉天門,諡曰悼靈,葬襖兒峪。葬之日,梓宮出王門,百官一日臨。給事中王汝梅諫。不聽。十五年,禮部尚書夏言議請改諡。時帝意久釋矣,乃改諡曰孝潔。”《明史》中的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嘉靖皇帝在陳皇后去世之後,還把她的葬禮規格給降格了,十日釋服,安葬的陵寢邊緣化,出殯路線不走大明門走左側門,不駐如此,朱厚熜給陳皇后一個“悼靈”的諡號,非常的晦氣。最終,將其安葬在了襖兒峪。對於他的這種皇后喪葬之禮,有大臣進諫勸誡,但朱厚熜也不予理會,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時,時任禮部尚書夏言上疏諫言,才將其改諡號為“孝潔”。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又尊諡號為“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肅皇后”。

皇后張氏 觸碰底線

在陳皇后去世後,朱厚熜的生母蔣氏和大臣們曾經勸他再立一位皇后,但是嘉靖打心底不想讓張太后參與這件事,《明世宗實錄》卷94中記載,“前者初婚之期,皆是宮中久惡之婦所專主而為,日夜言(之)聖母,聖母未之察耳。今若又使與此事,則不如不必繼立也。”這裡,很明顯嘉靖皇帝已經對張太后很反感了,將其指作惡婦在,而且將自己第一次的婚姻不幸歸責於張太后。

不過後來的第二次冊立皇后,他又不得不用張太后的名義。這次得以被立為後的是順妃張氏,這位張氏也就是此前因嘉靖帝看其手臂,而讓陳皇后吃醋的那位張妃。張順妃之所以能被嘉靖帝看中,主要是因為其母親蔣氏,這一點《明世宗實錄》卷95中已有記載,“今順妃張氏,往奉聖母所簡,冊以為妃。侍朕以來,克盡禮道,性資端慎,淑德允諧,可冊立為 皇后,以相朕宗廟之事。”

這位張皇后在位六年,《明史》中記載“初封順妃。七年,陳皇后崩,遂立為後。是時,帝方追古禮,令後率嬪御親蠶北郊,又日率六宮聽講章聖《女訓》於宮中。十三年正月廢居別宮。十五年薨,喪葬儀視宣宗胡廢后。”

可見,張皇后起初應該是比較配合嘉靖的工作的,嘉靖一直想通過《女訓》出書、改尊號、建宮殿等手段抬高母親蔣氏地位,打壓張太后。而這位張皇后在位期間,也是親率六宮女妃們聽蔣太后為大家講授《女訓》,設身處地的為蔣太后站臺。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明朝宮廷

不過張皇后為何又在六年後被突然廢黜呢?史料記載不一。《明世宗實錄》卷157中記載,“乃多不思順,不敬不遜屢者,正以恩待,昨又侮肆不悛,視朕若何!如此之婦,焉克承乾!”這裡,多為貶斥之語,也沒有大臣為之勸誡的記錄,全是說她不順、不敬的話語,這與後來《明史》裡描述的張皇后簡直是判若兩人。

在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中,描述說是“說者謂建昌侯張延齡坐罪當死,昭聖太后乞哀於廢后,後乘新正侍上宴,微及其事,上震怒,立褫冠服鞭撻之,斥譴以去。”這儼然是一條高壓線,張皇后替張太后的弟弟建昌侯張延齡求情,已經是觸碰了后妃不能幹政的底線,直接惹怒了嘉靖帝。

就這樣,張皇后一夜之間就成了宮斗的犧牲品,被幽別宮,後來於嘉靖十五年(1536年)閏十二月初三死去。

皇后方氏 “壬寅宮變”

明世宗的第三位皇后方氏,祖籍南京,“十年三月,後與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同冊為九嬪”, 方氏在九人中居首,封為德嬪。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月,在張皇后被廢黜後,這位方德嬪被冊立為了新皇后。《明史》中記載,“孝烈皇后方氏,世宗第三後也,江寧人。”“張後廢,遂立為後,而封沈氏為宸妃,閻氏為麗妃。”

方皇后的父親方銳最初被授以了錦衣正千戶。到嘉靖十三年,方氏冊為皇后,方銳也升遷為了都指揮使,後拜左都督,既封安平伯,尋進封侯。

這位方德嬪可以說是青雲直上,一下子當了皇后,而且其封后大禮是非常隆重,遠超前兩位。但百密一疏,方皇后同樣也沒有擺脫悲慘的命運,而導致其命運轉折的就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發生“壬寅宮變”。

從前面我們可以看出,明世宗朱厚熜這個人的性格,為人剛愎自用,經常暴怒而遷責他人,對大臣、后妃都如此,那些宮中侍女更是更是難逃責罰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終於,在嘉靖二十一年十月發生了“壬寅宮變”。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網絡圖片

對此次宮變的過程,在《明史》卷114列傳二后妃中是這樣的記載,“初,曹妃有色,帝愛之,冊為端妃。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後命內監張佐等捕宮人雜治,言金英等弒逆,王寧嬪首謀。又曰:曹端妃雖不與,亦知謀。時帝病悸不能言,後傳帝命收端妃、寧嬪及金英等悉礫於市。並誅其族屬十餘人。然妃實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另外,在《明史·世宗紀》裡記載 “冬十月丁酉,宮人謀逆伏誅,磔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於市”。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可見,這次宮變中,事因王寧嬪忌妒嘉靖皇帝寵幸曹端妃,所以才教唆宮女要殺死嘉靖皇帝,並在後來死咬住曹端妃也對此事知情。這個時候,嘉靖皇帝驚魂未定,負責處理此事的方皇后,面對曹端妃的喊冤並不理會,也將曹端妃隨同王寧嬪和眾宮女一併處死(有研究觀點認為,方皇后對曹端妃得寵也是心存忌妒,趁機將其打成主謀者之一,屬於宮闈間后妃嫉妒私鬥)。等嘉靖徹底清醒之後,漸生疑心,認為“曹端妃是其最寵,怎麼會有謀害之心”。因此,對曹端妃被皇后給處死一事,自然心中不悅,但礙於方皇后的救駕之功,也沒再追究責任。但到了後來,嘉靖還是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並遷怒於方皇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時,方皇后的寢宮突然大火,《勝朝彤史拾遺記》中記載“中官請救後,上不應,方後遂崩。”而嘉靖皇帝,袖手旁觀的態度則讓人值得懷疑。但對於方皇后的葬禮規格,嘉靖倒是沒有吝嗇,《明史》中記載,“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後崩。詔曰:‘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其以元后禮葬。’”除了以原配皇后的喪制來安葬她,還親自定諡號“孝烈”,葬永陵。

其他后妃 短命後宮

這裡再單獨說一下孝恪皇后杜氏。其雖為皇后,但系隆慶年間明穆宗追封。《明史》中記載,這位杜氏“大興人。嘉靖十年封康嬪。十五年進封妃。三十三年正月薨。……賜諡榮淑,葬金山。穆宗立,上諡曰孝恪淵純慈懿恭順贊天開聖皇太后,遷葬永陵,祀主神霄殿。”也就是說這位杜皇后在嘉靖年間為康妃,當時並不受寵,即使為嘉靖生下了三子朱載垕(即後來的明穆宗),也沒能晉為貴妃,因為嘉靖皇帝當時的長子、次子,在立為太子後都先後夭折,而到了該立朱載垕為太子時,嘉靖皇帝卻遲遲沒了動靜。並且在杜康妃死後,葬禮規格同樣被降格。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孝恪皇后杜氏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明穆宗朱載垕像

通過明世宗朱厚熜對待自己3位皇后以及杜康妃的態度和結局,可以讓人深刻感受到他那種極端、偏執、多疑的古怪性格。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這4位后妃以外,嘉靖皇帝本人就沒有再冊立新的皇后,但這並不代表他的嬪妃數量少。朱厚熜沉緬道教,自稱不好色,但他的嬪妃數量卻是明朝眾多皇帝中嬪妃最多的一位。為了煉製長生不老丹藥,他大量徵召處女入宮,而這些徵召的宮女有的就晉升為了嬪妃。

怪戾皇帝朱厚熜的後宮風雲

嘉靖煉丹

在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卷三中記載有“世宗永陵,則妃三十人,嬪二十六人祔祭”,也就是說明人的記載中至少有56位嬪妃。

2013年,劉玉、姚敏發表在《黑龍江史志》的《明世宗后妃掃描》一文中,研究分析認為,“自嘉靖九年至十九年,前後10年6次詔選淑女,前後人數可計者近於1600人,而冊封僅有26人。……明世宗在其45年帝位生涯中,實錄中有記載的后妃有76位”。文章還認為,“嘉靖朝後妃中存在相當多的未封者,而且這些未封者自嘉靖二十九年開始出現,一直到嘉靖末年,幾乎每年都未封者去世”。而且這些后妃死亡率很高,在列入文章統計的76位后妃中,有51位死在明世宗的前面,佔了總數的67.11%,其中就包括前面章節所說的3位皇后。(對於該文中統計后妃數據,學界不同研究資料皆不相同,此外還有60人說,有70人說,本文不再一一引述)

不管是56人還是76人,足見嘉靖皇帝后妃隊伍之寵大,且短命者之眾都與嘉靖皇帝的喜怒無常有著直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