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是红孩儿的原型吗?

Heavn123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边的红孩儿其实就是观音菩萨身边善财童子的原型。



当年孙悟空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了红孩儿,外号圣婴大王,他执意要吃唐僧肉,这让孙悟空十分气愤,但经多次交锋连连失利,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怕了,于是就去找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菩萨借来太上老君的宝物,很快就把红孩儿给制服了。由于红孩儿能打善战,功夫了得,观音菩萨看在红孩儿非常有潜能,就收到自己门下,当了个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佛经上说,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后来受观音点化修成菩萨。这也是吸收了民间流传的佛教神话故事,与西游记中的故事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说法不太一样。


当然还有一位善财龙女,据说前身就是小龙女。


杨柳枝18


把善财童子跟红孩儿联系到一起,是《西游记》独创,算是佛教文化被中华文化同化后出现的情况,而在佛教自己的神话系统来说,善财童子有其他来历。

流传较广的版本之一,是根据《六十华严·入法界品》里所说,善财童子为印度觉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有多种宝器出现,所以称为“善财”。他最先参拜的也不是观音菩萨,而是文殊菩萨,之后游历一百一十城,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因此也叫五十三参),观音是第二十七位,提升次第,最后在普贤菩萨处得成证果,得一切佛剎微尘数三昧,入无生法界。

但是,这个故事也不是原始版本,也是受中华文化影响之后才诞生的。

善财童子的原型,根源来自比佛教更古老的婆罗门教,与财富之神俱比罗有关。衍生故事里,有个形象称为诃梨帝母,是俱比罗的母亲。

佛教故事里,诃梨帝母有500个孩子,她为了哺育这些孩子,到处劫掠别人的孩子,杀死作为食物。佛祖释迦牟尼将她最小的那个孩子藏了起来,诃梨帝母发狂般到处寻找。佛祖对她说,汝有五百子,去一尚且如此悲苦,若那母亲只得一子,失子之痛当如何?诃梨帝母闻言痛哭,于是改过皈依,证果成为子安观音,是安产和小孩子的守护神。

而她又是财神之母。于是子安观音携子财神俱比罗,就逐渐衍化出了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的故事和形象。

不管哪一种故事说法,反正终是强于《西游记》的胡编乱造。一个只有过、无有功的害人魔头,突然就变成了得入无生法界的善财童子,稍微有点不合逻辑。


纯钧LHGR


这个问题本身逻辑有些问题啊,善财童子在佛教经典中是有这么一位的,红孩儿是西游记小说中的人物。按小说里先后顺序来讲:西游记中红孩儿是被观音收服后才成为善财童子的,就是红孩儿在先,善财童子在后。如果说西游记的红孩儿是以佛教中的善财童子为原型,那么时间又对不上,佛教的善财童子记载在《华严经》,而《华严经》的编集是在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西游记写的是啥年代,差了几百年。况且佛教中的善财童子是福城长者之子,因为从他妈怀孕到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经上记载“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可不是像西游记里写的红孩儿自称火云洞圣婴大王,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竟然想到要吃唐僧肉。所以怎么也不能说红孩儿以善财童子为原型。


长缨在手li


善财童子就是红孩儿的原型,红孩儿是百回合西游记中的人物。

观音菩萨为了不让红孩儿乱用武力,用咒把红孩儿弄成双手合十状,不得不说百回合西游记作者的脑洞真大(幌金绳说成老君的裤腰带,金刚琢说成牛鼻环,哈哈)。

观世音身边的妖怪可不少 金鱼,金毛吼,黑熊精,其中的黑熊精和红孩儿,还是观音贪污了如来的2只金箍才能收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