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区的年例你认为是好风俗吗?

佛山锋先森


我是茂名的,年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请亲朋好友过来吃一餐,貌似大家也不会特别计较菜式吧,都是农家菜,鸡,鸭,鱼之类的,都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的,有一年年例下雨还比较冷,然后为了方便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在打边炉,贪方便。其实年例最重要是大家难得聚一聚,开开心心吃餐饭,聊聊近况。村里有钱的,朋友多的人家就开多几台,喜欢清静的就一两台,也不会有人背后说你什么,反正我家做一次年例基本不会超5千,也不算铺张浪费吧,又不是叫你花几万元,十几万做年例,又不是叫你准备十几万鲍参翅肚,有些常年不在村住的人家,回来做年例就是杀鸡拜完祖宗,做完仪式,就开车走了,不在家开台吃饭,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可能其他地方的人不了解粤西年例吧,觉得会家家户户攀比啥的,我想说的是,那里都会有攀比之风,不是所有的粤西年例都有攀比和铺张浪费。理性判断就好。


境空如初


广东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甚至广西靠近茂名地区的广西玉林下辖北流都有年例。只是茂名地区有年例的地方最多。

年例是一个很奇特的节日,各村各地有同一个一节日名称,都叫年例,但年例的日期却不同,尤其是相邻的不同姓的大村,基本不可能年例期相同。在这些地方,都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这一天,做年例的村庄,都会举行热闹的游神、摆宗等仪式,请戏班唱戏,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村民则家家户户,做丰盛大餐,广邀亲朋戚友来家里欢聚,客人越多主人越高兴。


(年例游神)

年例有点像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长街宴。更像海南的军坡节。据说,年例与军坡节均是源于纪念粤西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有“岭南圣母”之称的俚族领袖冼夫人,各村军坡节也是节日名称相同日子不同。


(年例准备上菜一场景)

这种风俗,历史源流很远,即使过了这么长时间,各种历史环境发生发生过很大变化,但它一直存在。它经受过种种考验,说明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原因。

据老一辈的人说,在上世纪,年例被作为陋习,被革除过,还被作为“破四旧”破除过,曾有一些时期禁止做年例,有些村被派人在村口拦着,不许外人进入参加年例。但早几年,年例又被广东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承认,但在近年,又被认为其中那些大吃大喝的行为,属于浪费,因而在一定人员范围内禁止参与。

年例之中,如果不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而是请客适度,不盲目互相攀比,在文化上作更有意义的挖掘和宏扬,年例无疑可以起到增进民间交流,活跃当地经济,传承传统文化等作用。如果是这样,年例肯定是好事,是很好的风俗。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今天碰巧到茂名一个客户家里,赶到年例!真是好热闹,烟花爆竹各种点起,一桌全是硬菜招呼亲朋好友喝起,吃完一起看粤戏,还跑了几圈神,四个人抬着狂跑,真心累的吃不消,不知道为什么有好多人跑,累了招招手就有人过来顶起,我刚开始以为我外地来的会没人接手,旁边一本地美女还特地说不会的,就去抬了几圈,累成狗!不过蛮好玩的!接下来又是一阵烟花狂放,说是放到12点,太累了!累,很嗨


果实AJ


我是外省人,参加过茂名的年历,我的感觉是除了增进感情,重要的是一年辛苦后的分享,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叫"舍得"


用户8489881462087遁


我是广东茂名的,我娘家生活条件好,一般年例要摆十台八台,我出嫁夫家条件一般,一般摆一两台,没觉得有什么区别的,一般人家不会比较菜式。


江南梦希


我只知道好多年我家没做了 只是摆钟 仅此而已


王法705


有好有坏,我家年初四,大家都在家,现在越摆越多每年十几台,累不说,还费钱,费时间,过年就回几天,前期后期工作要花几天时间,现在大家都是越摆越好了,也得跟着,好处就是一年没见过的亲戚朋友聚聚,见见面


下一秒希望cheng


年例就要看我们高州沙田塘湖村的……每年都是排名第一!人最多,最热闹,船最大!!!不接受反驳!!如果你觉得你够勇,一定要去抬一下船,游一下神像,举一下火把!









As艾尚宅1


变味了,一种变相的炫耀!很多地区早已经不做了!有钱的可以包给做酒席的人!没钱的自己去买材料!提前几天就要准备好!邻居跟邻居斗,亲戚跟亲戚炫!铺张浪费不说!还一大堆屁事收尾!人累,财空!一个村做完又到处去吃别村,真是郁闷!基本有几个月!


茂名一个


鸡鸭都是自己养的,花钱买青菜也就几十块钱,买几百块钱牛肉,十几斤鱼,炒菜亲戚朋友都会帮忙。当然你要是不想做年例就出去打工,人家不会说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的话亲戚朋友也不会到你家来,怕忙坏老人家。像那些说什么花几万块钱过年例的人我理解不了,你有钱你多花点不要紧,你没钱自己装大尾巴狼,怪年例,屎拉不出怪地球没吸引力?再说了刚过年大鱼大肉吃惯了人家还真不太愿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