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上海誰是中國第一城市?

ZSD張少丹


2018上半年一線城市GDP增速:北京6.8%(與全國平均增速持平)、上海6.9%(僅比全國平均高0.1個百分點)、深圳8.0%(在中美貿易戰的不利環境下依然增速強勁)、廣州6.2%(已顯頹勢)。

上海與深圳相比勝在規模和底蘊上,深圳勝在年輕和環境上,初看起來,上海無論GDP還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甚至大學、體育文化場館、醫療衛生、機場吞吐量等規模遠在深圳之上,且許多高達深圳兩倍有餘,但是,也不能小覷深圳的實力和發展前景,當把一河之隔的香港與深圳看作一座城市的時候,你會發現天平立馬發生偏轉,深港合起來僅有上海城市面積一半,但GDP卻是上海1.5倍,上述許多社會評價指標都不輸上海或難分伯仲,包括領事館數量,評價金融城市的重要指標是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規模,深港合起來的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總額大約是上海1.4倍。自然環境(綠化率、綠化質量、空氣及水環境質量等)則比上海高處一大截。可見,長三角的首位城市上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首位城市深港,誰是第一不言自明。

深圳雖小,但它才僅僅建市38年,按照增速及趨勢分析,大約2032年GDP就可能是香港兩倍(目前1:1),並且,也存逐漸趕超上海之勢(增速高於上海的原因),所以單單分析上海與深圳誰第一還不能冒然作答。不過,無論如何發展,總體趨勢是呈顯北上深‘’三足鼎立‘’格局,三市包括三大城市群平衡發展才是最重要的,牽涉捍衛南海疆域問題,粵港澳大灣區比重稍大符合國家發展和安全需要。






用戶6438197509



別老拿上海、北京說事!這個時代已不屬它們了,也不屬於香港的。深圳的目標是要幹掉紐約、東京成為宇宙第一強市的。粵港澳時代的背景下深圳對標的是紐約,深圳必定要幹掉紐約的。北上廣香已老,活力之城只有屬於更加年輕的深圳。說白了,從種種跡象上說。香港和上海已沒有什麼優勢資本可以和深圳比了!科創之都深圳並不把它們當成對手的。也可以如此說,香港和上海已輸在未來科技的起跑線上了。反觀深圳,創業氣氛活躍,埋頭苦幹的人很多,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個人認為,深圳奇蹟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再創奇蹟是深圳人不驕不躁的精神所在。有了騰訊、華為、大疆、比亞迪……等一批世界級明星企業。深圳成為宇宙第一強市不是夢!例如華為就有挑戰世界的勇氣,是全體中國人的驕傲!這是時代付以深圳的重任,5g時代看華為。加油!深圳。世界必定會崛起一股新興的力量,那就是深圳力量。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世界硅谷一一一隻屬於年輕的深圳,而不是越來越老化了的北上廣香。可以如此說,以專利量上說。深圳已是全國第一的科技強市了,這才是深圳勇爭第一挑戰世界的底氣所在。


嚁月


說深圳是中國一線城市為時尚早,且不說和上海相比,中間還有北京,廣州兩座城市呢。

這兩座城市都比較熟悉,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了,出差經常去上海,實話實說,從近年發展速度而言,深圳的確比較猛,成績也有目共睹,但說到誰是中國第一城市,深圳還不足以扳倒上海吧,畢竟第一城市不僅僅是經濟實力,還要更很多綜合因素,上海是國際一線城市,深圳不是,單從這一點看,勢頭迅猛的深圳還要低頭謀發展,還要彌補城市發展中的短板。

說一說深圳和上海相比的一些優勢吧:2017年深圳的GDP預計超過2.2萬億元,超過了廣州 ,位居經濟實力第三城,經濟總量與上海的近3萬億相比還有差距,若論地均GDP或者人均GDP,深圳還是有優勢。深圳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創新能力十足,並正在打造中國的硅谷,深圳擁有一大批實力強勁的本土企業,這一點也略勝於上海。但深圳有不少短板和發展瓶頸,比如深圳的轄區面積僅1997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190萬,人多地少成為深圳面對的最嚴峻問題。

上海城市風光(東方IC)

再來看看上海,做為直轄市,中國第一大城市,全球性的國際化大都市,全球一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國家門戶城市,國家經濟,金融,貿易,科創,航海中心。先不談GDP,看看這一大堆城市定位,深圳想跟上海爭中國第一城的稱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2017年上海的GDP預計達到3萬億元,依舊是中國第一城,這一點毫無懸念。從醫療,高等教育等方面而言,深圳與上海差距也比較大,上海擁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大等一批知名大學,教育實力雄厚。

上海外灘(東方IC)

綜述,第一城不僅僅是指GDP,還包括很多城市要素,深圳的發展全球矚目,這一點要承認,而且深圳發展的後勁十足,不斷拉近與上海之間的差距是有可能的。上海也不能守著第一城的位置閒庭信步,上海也面臨諸多發展難題,得揚鞭奮蹄才行。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一個GDP為上海三分之二,人均GDP超過上海三分之一,可支配收入低於上海,稅收不足上海四分之一的城市。這是怎樣的城市,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且成本高利潤低的城市,這是一個高科技附加值不足的城市。一個只追求GDP,不為國家和勞動者提供更多財富的城市。剛才我還看到有人說那都是民企,都在偷漏稅,所以納稅低。一個以偷漏稅為榮的城市,也配作為中國第一城麼?我想不是這樣的吧。從數據可以看出,深圳的GDP高科技高利潤的能力還不足,雖然他有很多高科技企業,但是還不夠。深圳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業替換掉那些低附加值的企業。從稅收數據上可以看到,北京和上海才是無可替代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手上的寶貝。深圳和廣州這方面還有距離,需要努力。我們的國家已經過了只追求GDP的階段,高科技高環保高附加值的企業和城市才是我們的目標。與諸君共勉,不要把自己的眼界和水平留在二十年前。


清閒家貓


深圳的發展堪稱奇蹟,與上海近似,由一個漁村發展而來,它的發展一是依靠香港的地緣優勢,二是國家經濟特區的獨特政策支持,三是深圳各層次人民的努力和打拼。深圳的優勢是一張白紙 ,沒有多少包袱 ,二是移民群體的創造力,這是深圳的魅力所在。

二者相比較,上海是肱骨之都,與北京並列,底蘊深厚。深圳是後起之秀,活力四射,大有趕超之勢,但真的要完全超越上海,還有很多路要走。


上海的問題首要是老齡化,活力和創新下降,二是國企比重很大,民營企業不佔主導地位,導致官僚主義和保守思想比較重,三是強勢政府主導城市的管理和發展,大政府小市場,這樣的計劃經濟的遺毒時刻影響上海的市場化程度。

深圳的問題是香港問題,只有解決好深港一體化,才是深圳最終走向何方的關鍵。我個人認為,深圳只有在未來融入香港,他們才能與廣州一道成為珠三角的引領者。深圳既不可能超越香港獨領風騷,也不可能獨立發展,只有與香港一體化一圖。


也許未來,北京如華盛頓,上海如紐約,而深圳香港如洛杉磯,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和定位。但不管如何,都是中國的驕傲。


體壇快訊V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陶子認為,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口數量,深圳和上海均是沒法比的。2017年上海人口2400萬,GDP破3萬億,同年,深圳人口不到1300萬,GDP超過2.2萬億,和上海比,深圳確實要弱一些,但是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闡述這個問題。

不知大家是否瞭解不同城市的戶籍制度,其實現在我國的戶籍管理,較前些年已經鬆了很多,各二線城市還有強人大戰,可以說,只要是本科畢業,想在哪兒落戶基本沒什麼門檻,只要你應屆的時候能在那個城市找到對口單位接收,但有兩個城市除外,一是北京,二是上海。

上海雖然落戶比北京容易一些,但和深圳比可難太多了,深圳是本科應屆畢業生,只要找到深圳的單位了,就能落戶,上海落戶是打分制,至少是名校碩士,還得有一些獎項或者找到了相應的公司,才有可能落戶。如果錯過了應屆的機會,深圳落戶機會還是很大,上海排隊可就遙遙無期了。

為什麼上海落戶比深圳難?因為上海作為特大城市,要控制人口。為什麼要控制人口?因為現在的上海常住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再增長就要超過城市承載力的極限了。為什麼人都願意往上海湧呢,答案也簡單,因為上海的名企多,工資待遇好,上海教育資源發達,城市環境好,等等。

說白了,越是難落戶的城市,資源就越好,相對也越發達,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首席投資官


中國綜合第一城市,也就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或者稱為中國綜合第一大城市是首都北京無疑!



上海不是首都,非中國政治中心,不是領導決策中心,只個擺設而已。而且城市規模很小,城區面積小於天津很多,總面積和人口小於重慶很多,肯定不可能是中國綜合第一大城市。



目前只有北京才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綜合性大都市,中國第一大城市。



至於廣東省深圳市嘛,目前只是副省級計劃單列市,非國家中心城市,注水型超大城市(中央人為拉抬),城市規模只有一個示範村大小(全境面積1997,山區和臺地佔95%以上),用彈丸之地描述最為貼切。其城市綜合實力低於京津的中央京畿直轄市太多了,和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差距有一個太陽系的距離……



上海可以稱為經濟量第一的城市,彈丸深圳可以稱為特新區之地,不具有大城市的屬性的不適合和傳統大城市相比較。目前千年大計雄安橫空出世,取代彈丸深圳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巴驃縟


十年內肯定是上海,將來?除非深圳面積擴容,否則,長期下去房價↑會嚴重阻礙人才落腳生存。競爭發展永遠是人才的競爭!沒有人才一切免談!深圳這方面要大發展,中央的政策支持度也是離不開的。很明顯,這方面上海現今是領先的!但是,北京丶上海丶廣州三個老牌城市,文化低蘊深厚,這方面深圳不能及。然而,文化低蘊深厚是一把雙刃劍,正面眾所周知不再提了。但負面也隨之嚴重,本土人自我優越感強大,緬懷過去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包容性極差。我出差去這三個城市就有三不同觀覺1北京人極愛吹噓貴族及位權,舉例有一點我坐出租去火車站,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聊天以瞭解當地人文民風(包括在國外),我在車上與出租司機聊天,滿頭蓬髮滿口京腔的出租司機問我是否香港人,我說不是,我是廣東人。司機馬上有一種不知何來的自我越感,我再問他問題他只是用“哼、啊、唔……”回應,我問他如遇外國人你們會怎樣?他馬上露出恭敬悅色……到站,我下車付款,將本想習慣性付的大額小費節省了!2暑假攜家人上海旅遊遇氣溫極至近40度C,在外灘熱得不行便去南京路某大MALL購買運動帽,到一樓詢問處詢問一聽外地口音都愛理不理說不曉得自己找,我們到二樓去問他們用不太客氣且藐視的口音說三樓有,便上三樓找,譁!好傢伙映入眼簾的是GUCCl品牌,內才不到5員顧客還學香港海港城用繩子圈圍要排隊(時尚仿效的有點可笑),我默不作聲等三分鐘形式後入場不到十分鐘購三頂運動帽(價格不說大家亦懂),出來時服務員的態度及笑臉似國慶煙花般燦爛!(但背後服務員相互用濃重的地方口聲在義論著:“看不出小赤佬這麼爽快”。形式拜金地方主義在此處盡顯。我為與清涼多享一會兒,便逐層上樓閒逛,五樓處赫然發現運動系列品牌運動帽,價格為原購買的品牌低十倍……

3廣州市,我每年清明回老家祭祖,中午同樣與老廣親戚聚餐吃飯,他們還是用以前的目光大論本地的優越性,一唐哥二十年前最早買私家車(一臺廣州標緻),二十年後例牌吹牛逼說換了臺近五十萬元的日本品牌普拉多頂配吉普如何優越舒適豪華!並同樣形式問我才一百多公里,開私家車回廣州比打出租去坐火車自由舒適多了,我同樣低調回答今年開了車回來,他馬說不要買國產車,日系吉普才豪華優越!我回答說交通工具罷吧要求不高。餐畢,大家一起去露天停車場取車,唐哥太太指著他新買的吉普興奮地搶過車鑰去開門,而唐哥問我車呢?我巧合地在他車位旁無鑰用手拉開我一年前從R換的GLS450車門。一切氣氛驟然悄悄改變!同樣離不開緬懷過去優越感的老牌城市人!

深圳,一句話:“來了便是深圳人”,海納百川,科技創新奮進!自然人才青睞加盟!剛世界權威評選出中國最佳旅遊落地城市第一名就是一個肯定!


羅文彪味立方名典咖啡


先要歸納確定“第一城市”的概念,“第一”是什麼?

這裡只說“人文第一城市”。深圳學校的少年學生講一口標準的國語,而上海的學生是混搭語,上海受江浙文化影響,偽娘多。深圳很多酒店是免押金,只要登記,60歲男帶一位20小密入住沒有人會八卦。而在上海怕是沒門。上海的福祿壽三星大廈奇醜無比,甚至是世界第一醜建築,這要是擱在深圳,土地局肯定通不過。深圳的日產垃圾比上海多,但是,深圳的公共區域你幾乎找不到垃圾。深圳的地鐵設有“女士優先段”,深圳的義工都是小年輕,而上海都是無聊的大媽大嫂,,,,深圳?不只是中國第一城,而是世界第一城,,,,深圳人文?如果和北京比較,深圳是天堂,北京是地獄。


都市辛巴


問這個問題的就是一個白痴,中國第一城當然是上海,歷史悠久的直轄市,國家擬定的第一經濟大市,享受國家給予的最優質資源,外企首選中國總部駐地的城市,上海科研能力強,股票外匯黃金交易所都在上海,政治上書記是副國級待遇。深圳是單列市,經濟特區,國家定的先行先試示範城市,有股市交易市場,書記是副省級待遇,不過由於深圳民營企業非常強大,可以說深圳經濟比上海活躍,深圳孵化能力創新科技能力強,深圳容納四海八方人才,不排外,簡稱鵬城,推廣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政治上深圳跟上海比那叫沒有發言權,上海是直接對標廣東省委省政府!由於深圳是新城市,整個城市架構要優於上海!在國家新架構的粵港澳灣區的構想下,我相信深圳跟上海總體差距會越來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