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禽國,最早馴養家禽的部落,發明“禽”技術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駐馬店正陽縣閏樓商代遺址出土了一批青銅器,其中多件銅器帶有“禽”字,如“禽爵”、“禽鼎”、“禽鐃(náo)”、“辛亞禽示斝(jiǎ)”等等。據分析,此墓葬為商代禽族墓地,即卜辭“

貞:使人於禽”中的禽方,這裡也很有可能就是商代禽國所在範圍。該遺址分佈密集,設施齊全,範圍較大,離殷商王畿較遠,從出土銅器的規格和數量來看,商代禽國是一個頗具規模的望族大國。禽國國君在王室至少擔任兩種重要職位,青銅器記載為“亞雀”,比如出土於民國時期河南安陽殷墟的“亞禽氏銅璽”,當為禽國的國璽,青銅器“亞禽父乙尊”、“亞禽罍(léi)”等等。一般認為“亞”是商代一種武將職稱,相當於後世的“上將”,多替商王行征伐之事,“亞禽”就是商王任命的禽族將領,多由諸侯國君或大族長擔任。另外卜辭中有“小臣禽”的記載,“小臣”是商代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主要負責內政外交或軍事,同樣多由頗具威望的諸侯國君或部落大族長擔任。部分禽氏銅器在安陽殷墟的出土,表明商代禽國與王室關係的緊密,雖然無法肯定青銅器上的“亞禽”和卜辭中的“小臣禽”是不是同系一人,但至少說明禽國曆代君侯長期在王室出將入相,佔據著商朝行政的核心樞要。

殷商古國——禽國,最早馴養家禽的部落,發明“禽”技術

亞禽父乙尊


“禽”的甲骨文看上去像一個帶柄的“網罩”,是一種專業捕捉飛鳥或其它小動物的網狀工具。甲骨文的“畢”和“羅”可能是從“禽”字裡面分裂出來的,加“田”成“畢(畢)”,這也就是後來的“田獵”,而“網罩下面加“鳥”便是“羅”,成為專門誘捕鳥類的工具,比如“見雀張羅”,《詩經·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隨著文字的不斷演變,“禽”也被用以名詞,後來乾脆“禽”加“手”造“擒”,代替“禽”的捕器本義。而“禽”一開始並非單單指鳥類,也包括獸類,所以《說文解字》說:“禽,走獸總稱。”直到後來逐漸分裂,基本上成了鳥類的代名詞,所以《爾雅》又說:“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遠古時期,早禽部族已發明網狀誘捕技術,這樣大大提升了狩獵質量和效果,禽人是一個以捕獵和飼養禽類為生的部族。正陽縣閏樓商代遺址出土的禽族銅器銘文中,還有一個神秘的“酉”字,我們都知道,“酉”在十二生肖中屬“雞”,由此可見,禽部族或以養雞為產業,可能是一個最早馴養家禽的部落。

殷商古國——禽國,最早馴養家禽的部落,發明“禽”技術

禽的甲骨文


禽侯是商朝的“亞禽”,自然要替商王行政伐之事,卜辭:“貞:令禽伐東土,告於祖乙,於丁?八月。”這是一則商王令禽侯討伐東土的貞問,祖乙是商代第十三任王,在位期間曾對東南一帶的方國用兵,並降服過部分敵對勢力。這裡指將貞問得出的結論即令禽侯徵東土的事告之先王祖乙,以求獲得庇佑。禽國不但可以參與王室重要征伐大事,也負責各種王室祭祀。卜辭:“貞:惟禽呼侑上甲?”、“甲戊卜,貞:翌乙亥侑於祖乙三牛?”侑(yòu),即以手持肉,意為祭祀,這裡是商王貞問使禽侯用三牛祭祀先祖上甲、祖乙的事。卜辭:“丙辰卜,賓貞:惟禽令燎於夔(kuí)?”燎,祭祀時的一種舉火儀式,這裡在貞問使禽侯在夔地舉行祭祀儀式。除此之外,禽國還要替商王外差辦事,這應該是“小臣”的職屬範圍,卜辭:“貞:禽甾王事?貞:弗禽其甾(zāi)王事?

”商王貞問讓禽侯外出到某地執行王事。卜辭:“貞:禽來舟?貞:禽不其來舟?”這是商王對禽侯要不要派去舟地的貞問。

殷商古國——禽國,最早馴養家禽的部落,發明“禽”技術

亞禽氏銅璽


禽國是商朝南部重要臣屬國,鎮守南疆,雖地處甸服之外,但禽國與王畿之間的來往仍為頻繁,商王經常會派使臣出使禽國,卜辭:“

貞:使人於禽。”商王派使臣到禽地巡視或傳達旨令。禽國一直延續到商末,此後不見蹤跡,因其地理位置偏離中原,應該不會亡於商末大板蕩,或亡於西周初的周公東征時期。禽國後來有禽姓,但現禽姓以出自姬姓周公旦長子伯禽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