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和華為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聯想和華為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華為和聯想都是中國信息技術領域早期的龍頭企業。最開始華為的營收跟聯想旗鼓相當。但到了2017年,華為的營收已經達到了6000億元,而聯想卻只有2800億元,不及華為的一半。更讓人吃驚的是,華為正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而聯想的業務頗有斜陽西下之意。

從表面上看,華為是生產通訊設備的企業,而聯想則是隻專注於PC領域,近年來,PC沒落,而手機、5G市場的興起,聯想落在華為之後不足為奇。但事實上,聯想和華為的差異,並不在於生產的商品,而在於認識理念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就是柳傳志的聯想落後於華為的根本原因。

第一,華為走的是科技研發企業路線,華為在開發方面投入的經費讓人咋舌,並且在飛快速長。2017年聯想的研發投入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科研經費的投入是聯想的10倍以上,這在中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而柳傳志是商人家庭出身,主要走“貿工技”路線。他並不是說不看重技術,但是一切技術研發,都要排在貿易之後。柳傳志是走的是“貿易路線”,而任正非是走的是“技術路線”。一切開支都要讓位於技術的研發投入。

第二,華為將主要精力投在了芯片製造、5G創新之上。特別是在5G標準制定的問題上,華為憑藉著自身雄厚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影響力,迎得了歐洲合作伙伴的青睞,以及美國的害怕。目前以華為作代表中國通訊技術已經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聯想和華為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而聯想呢?這些年把大量的資金花在收購其他公司上,一會兒收購摩托羅拉,一會兒收購IBM的PC業務,最近還要收購富士通的PC業務。要知道世界PC領域需求趨滿,上升空間已經不大,衰退早成定局,再把資金投在企業併購上,在戰略上再次棋輸一招。

華為與聯想差距究竟在哪裡?並不是差在業績上,也不是差在未來發展前景上。而是差在了企業發展的理念之上,華為早就看到了世界信息通訊領域的大格局,早就提前佈局芯片技術、5G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聯想的柳傳志,我們不能說他的事業不成功。但是與華為相比,聯想更側重於什麼賺錢我去做什麼,這樣就永遠落後於人,並且也很容易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