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臊子面是哪裡的?為什麼?

家庭主廚黃小哥


吃粗茶淡飯,過簡單人生,看人潮人海,走春夏秋冬。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我們陝西,甚至全國,最有名的臊子面當屬陝西寶雞岐山臊子面。我大概說說我對岐山臊子面的認識。


臊子面素以“煎稀汪,酸辣香””的特點而著稱。以特製麵粉為主料擀成麵條後,加多種臊子而成。相傳在很久以前,陝西岐山某地家農戶娶了一個媳婦,聰明伶俐,賢惠能幹,精於烹調。一天她做了一種麵條 ,光滑細薄,調料多樣,湯汁濃香,醇美可口,全家食後無不齊聲稱讚。年幼的小叔尤其喜歡,經常哭鬧著要吃嫂子做的麵條。後來小叔當了地方官員,每年春節,他遨請同僚到家做客,都讓客人品嚐其嫂子做的麵條。客人食後異口同聲誇讚鮮美無比,“嫂子面”從此出名,紛紛傳揚開來,爭相仿製。因“嫂”與“臊”諧音。後來又演化成“臊子面”,直延續至今。


這岐山臊子面通過動人的民間傳說和飲食風俗,美化並宣揚了陝西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形象。現在陝西絕大多數賓館、飯店均製售臊子面,一碟大蒜,一瓶醋 ,一碗油潑辣椒是再合適不過的調味品。陝西八大怪有一項就是“辣子一盤菜”。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一老碗麵,吼著秦腔 ,沒辣子嘟嘟囔囔。就是對陝西人喜食辣椒的真實寫照。

現在就給大家說說我們這邊的岐山臊子面咋做?

原料: 特製麵粉5kg,鹼面35g,優質紅醋1.5kg,,精鹽50g,帶皮豬肉5kg,醬油1kg,辣椒麵150g,五香粉50g,蔥、薑末各150g,熟豬油400g,水發木耳50g,水發黃花菜50g,味精10g,辣椒油200g,豆腐150g。

工序:


1.制臊子:①紅油肉臊子:將帶皮豬肉洗淨切成厚0.15cm 約大拇指指甲大的片狀,鍋內加入熟豬油300g,放大蔥、薑末煸炒出香味,放大肉片炒至八成熟,加優質紅醋350g ,醬油,五香粉,辣椒麵,精鹽15g,加水適量燜至肉片酥爛成紅油肉臊子。②素臊子:將豆腐切成黃豆大的丁,黃花菜切成1.5cm長的段,水發木耳切成如小拇指指甲大的片。鍋內加入豬油100g燒熱,下入切好的豆腐丁、黃花段、水發木耳片等,加精鹽10g,炒成素臊子。

2.將鹼面約15g用冷水化開,先將2/3的鹼水倒入麵粉中攪拌成絮狀,再加入剩餘的鹼水揉成較硬的麵糰,蓋上溼布餳約30min後擀成薄片,切成細麵條。



3.鍋置火上添冷水約24kg,加精鹽 25g,優質紅醋1.15kg, 200g味精,10g製成酸湯。 4.用沸水將麵條煮熟撈出放入冷水中冰涼瀝去水分再入沸水中焯一下 ,盛入碗中澆上酸湯、紅油肉臊子或素臊子即成。


需要注意的事項:

1.和麵時候要先將麵粉拌成面絮,再分次加水和成麵糰

2.面要擀平擀薄。

3.做臊子要用帶皮豬肉,肉要炒至熟透

4.湯要多,油要稍大。

這樣便可形成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點。


五毛錢覓食


在陝西,岐山臊子面大大的有名,做法、品相什麼的大家隨便百度一搜就出來了。我這裡就不一一解讀了。我跟大家分享一次我在陝西吃臊子面的經歷。

岐山臊子面顧名思義就是陝西寶雞岐山的麵食,但是最好吃的是在扶風縣。臊子面以前也叫口水面,塬上(陝西是這麼說的)一般有事兒待客一碗臊子面是少不了的。在村口支幾口大鍋,炒好臊子,然後一人一碗,吃完之後臊子湯就倒回去繼續煮。在西安聽過很多次一直沒有機會去吃,這一天一兄弟沒事兒帶我去寶雞玩兒一是法門寺,一個就是這臊子面了。法門寺就不介紹了,單說這臊子面,兄弟開車帶我到了扶風縣,從西安出發大約有小200公里好像。路上就問兄弟,說這臊子面衛生嗎?兄弟哈哈大笑,說你丫那都是老黃曆了,以前是因為臊子面的吃法造成臊子是重複使用的。而且臊子面最重要的是醋!那些什麼肉啊、蛋啊什麼的都是輔助,最重要就是那碗醋。一把好的臊子面都是自己做的醋。

就這樣滿懷期待的到了一個地方,到的時候大約是5點多不到6點,孤零零的一個三層小樓兒突兀的立在一個很大的場地中間,讓鋼筋水泥森林裡的我著實納悶兒。為什麼這麼浪費。到了店裡發現就是一個標準的農村小飯店兒的配置,不太整齊的裝修,略顯老舊的桌椅看上去也不那麼衛生。但是久經沙場的我壓根兒看的就不是這些,關鍵是味道。這麼偏的地方有人來吃絕不是為了環境。

老闆是兄弟的朋友,簡單走了一下流程(寒暄、互噴、揭短兒)開始主題,臊子面,大哥問我吃三十碗還是四十碗。。。。。。。我當時懵逼。。。。三十碗?我特麼水也喝不了三十碗啊!我弱雞的說最多兩碗就得了,兄弟和大哥哈哈一樂我就知道我傻逼了。然後面上來了,很小的一碗,一碗也就是一筷子面,吃一口就沒了。面看上去像是掛麵,後來老闆告訴我那是大刀切的著實的細。接下來就是主體臊子,一碗顏色深紅的湯汁,打老遠就能聞到醋的酸香,頓時口內生津。一口面吃下去胃口頓時就開了,湯汁是少有的那種口味不重的,讓你吃完了喝口湯不覺得膩。這頓面果然是吃了二十多碗。吃著吃著這三層小樓的人陸陸續續的開始上座兒了。等我們吃完了一出門兒那廣場上的車已經停了大半了。。。。。。




行走的故紙堆裡


作為一個扶風人,我必須回答你這個問題。說起臊子面當然是扶風的一口香和岐山的臊子面了最有名氣了。首先岐山臊子面和扶風臊子面在口味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能說哪個好吃,只能說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鐘愛粉絲。要真說哪個名氣大的話那得看你去哪問了。我作為扶風人說句公道話,你去岐山地帶問肯定都說岐山臊子面名氣大最好吃。你來扶風地帶問回答得當然是扶風一口香名氣大最好吃。因為當地的美食最適合當地人的口味。即便是離的非常近也多少有差異,哪怕是離一個鎮都有差異。由我來給大家說說兩家臊子面的不同之處。如果真要評判誰好誰壞,那您得親自過來都嘗一下自己在做評判,看自己到底喜歡吃哪種。

岐山臊子面口味以酸辣鹹為主。炒臊子時不加水,幹炒。知道炒出肉自身的油在加調料辣子面炒出紅油。臊子湯裡配胡蘿蔔土豆木耳等一些菜,漂菜一般以韭菜為主。湯呈紅色。

扶風一口香口味以酸鹹鮮為主。炒臊子時要加一些水,不加辣子,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等水收幹出油就好了。湯裡配幹黃花木耳等一些菜,漂菜以蔥花為主。湯呈清黃色。一口一碗,吃麵不喝湯,吃完滿口香。

這就是岐山臊子面和扶風扶風臊子面的區別。岐山的我也吃過,也很不錯符合口味。所以要評判好壞還得自己親身體會了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聽說的都是別人的體會跟自己沒有關係。就說這麼多了。








美食製作小韓


作為一名老家西府的人,特別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這個’正宗“體現在那些方面?

首先並無歧視之意,”正宗“乃是商家們出來打拼的一種宣傳方式。個人感覺,正宗體現在

1、產地、廚師出身方面

陝西關中一帶喜食麵食,有一句本地話說到,關中男人3天不吃麵,腰都軟了。

而關中內部在方言和習俗方面,多多少少有些差異。比如西府人愛吃臊子面,東府渭南人尤其是渭北喜歡吃餄餎面。西府人說話比較軟,東府人說話腔比較硬。

西府寶雞一帶,其實各個縣都有臊子面。

寶雞大多數區縣都是紅油臊子面,而扶風的臊子面,是一個例外,基本都是清油臊子面。

西府人做的面,岐山人尤其在行。進入任何一家臊子麵店,只要聽到有岐山口音,基本問題不大。

所以,岐山臊子麵店的廚師,有可能是鳳翔人、眉縣人、扶風人。還有可能是學過臊子面的周至人。出了陝,他們做的,也可以算個正宗。

2、口味方面

岐山的是紅油臊子酸湯麵,將肉切成丁,加入各種調貨以及醋,製成臊子。不放辣椒麵的,最後出來的臊子脂肪凝固後,是白色的。放了辣椒麵的,出來就是紅油的。

醋是岐山臊子面的靈魂所在,沒有了醋的臊子面,在西府人看來如同嚼蠟,沒有味道。

另外,湯的溫度一定要高,就是西府人說的,湯一定要煎。

其實岐山臊子面走出寶雞之後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良和妥協,例如在西安吃到的臊子面,永遠感覺湯沒有那麼煎,也沒有那麼酸。

第二、正宗的岐山臊子面哪裡能吃到

岐山當地和寶雞各區縣,隨便進去的館子,基本問題不大。

在西安鳳翔侯府、永豐還都可以。


每天學一句維吾爾語


岐山臊子面有名,並不是岐山行政區劃內的“岐山臊子面”都有名。

岐山臊子面是以縣城為中心,向東偏東北方向(含扶風西北片法門),向西(含虢王、橫水)鳳翔東片部分區域為正宗。

岐山南塬以南大片區域不是岐山臊子面。

就蔡家坡而言,大多“岐山臊子面”餐飲店都是塬上人(即縣城周邊地區人)經營的。

因此,有人說岐山、扶風、鳳翔的好吃,都不是單純的行政區劃。

我說的縣城周邊這個區域,不論岐山、鳳翔、扶風的部分區域,製作臊子面的方法,都要按“岐山臊子面”的工藝流程製作,才能算作“岐山臊子面”。

網友單純爭論哪個縣的臊子面好吃都是偏面的。


史西懷


其實前半句問都不用問的,最有名的臊子面在關中西部寶雞地區,名氣上,首推岐山,次推岐山東部的扶風。岐山臊子面,可不是浪得虛名,當今世上的臊子面幾乎全都以岐山臊子面為藍本製作。


作為最著名又喜聞樂見的西府小吃,臊子面在區域上早就上升到了象徵意義的範疇,繁華長安言必稱肉加饃,羊肉泡饃,岐山則言必稱臊子面。



儘管老陝菜品沒有入選八大菜系,這並影響西安飲食雄居亞洲城市美食排行榜第二位,那麼陝菜口味和菜式的淵源則是源自於岐山,這是歷史的滲透和演變。



關中西部出現岐山臊子面,也不足為奇,關中自古麵食花樣百出,特別是麵條花式吃法享譽國內,西部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咸陽菠菜面,西安油潑面,biangbiang面,棍棍面,都是傳統麵食。特別是臊子面一路往西受眾覆蓋到甘肅東部天水甚至隴南地區。



岐山地區,扶風地區好麵食,無面不歡,口味偏鹹鮮酸爽。臊子面之於岐山甚至關中,就像打滷麵之於山東山西,特別是在過去傳統風俗濃厚的廣大農村,吃臊子面是民間婚喪嫁娶的一個習俗,少了臊子面,似乎辦事情不完美。



所以臊子面的民間地位,有時等同華北地區年三十和新年早上的餃子。臊子面也是寶雞地區和關中部分地區辦事情的必要流程。它不光是食用麵條,而且是民間文化的一種需要。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酸辣油亮鮮香,湯寬紅爽誘人,麵條薄筋光亮,湯菜鮮豔醇厚。但是,精心製作的臊子湯卻不是用來喝的,主要是吃麵,習俗是一碗一筷子挑起,再吃一碗。

那為什麼著名的岐山臊子面沒有像拉麵一樣全國大範圍鋪開呢?

首先臊子面特色強調是酸辣,特別是醋酸,特色鮮明,制約了受眾範圍;其次,臊子面做好不容易,正宗需要手擀麵,醒面就要耗費幾個小時,掛麵無感,畢竟吃的是面不是臊子湯,做不好就成了普通的酸湯麵;最後臊子面是家鄉面,關中人民無意離開本省大規模商業化,正如大名鼎鼎的biangbiang面,陝西之外也能看到,但畢竟不多。


樓蘭餐廳老王


最有名的臊子面是陝西寶雞岐山的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關中的一種特色麵食,有著悠久的歷史。臊子面有個美麗的傳說,岐山當地有一戶人家,娶了一個聰明伶俐,賢惠精於烹飪的媳婦,她做的麵條,光滑細薄,湯濃汁香,美味可口。全家人吃的讚不絕口。尤其是年幼的弟弟也愛吃,經常鬧著要吃嫂子做的臊子面。後來這個弟弟當官了,有年春節帶著同僚回家吃飯,他嫂子做的臊子面,眾人吃了,皆誇好。從這以後傳開了,那個地方的人紛紛效製做“嫂子面”嫂,臊同音,後來臊子面就流傳開來了。這是臊子面的由來。

岐山臊子面為什麼好,因為岐山臊子面是臊子面的宗師。






岐山臊子面配岐山醋,臊子,麵條,雞蛋,湯味酸辣,筋道爽口,是比較好的一種特色麵食代表。

最好最有名的臊子面還是岐山臊子面,不僅因為好,更是臊子面的代表。


鵬哥微視界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341379085150dfa529337\

Tak歐巴


最有名氣當屬岐山臊子面,但是現在是徒有虛名,有幾個因素決定了結果,太酸油太大底菜和瓢菜已經被偷工減料所剩無幾了;用一句西府方言總結一下---沒吃頭。扶風臊子面味道也很不錯,只是其自身特點沒有辣椒,從感官上來說,美食的色香味的首要素已經打了折扣。鳳翔的臊子面恰好揚長避短了以上兩地臊子面的優缺點,酸味出頭但不是很酸,臊子湯裡面有紅色的辣椒油但是卻不辣,從感官上給人一種想吃的慾望。個人見解客觀評論不喜勿噴!


濤聲依舊1271066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