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道德經》這句如何實踐呢?

曹修兵


首先說一下斷句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傾向於“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探討之前,先來說兩句顛倒話。

比如有人請客吃飯,有的朋友懶得應酬,回了一句“我沒時間”。其實還可以顛倒過來說,“我有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比他高”可以換成“他比你矮”。這一有一無,一高一矮,換個立場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

這第一段是《道德經》的總綱,等於立了一個宗旨,主要是為了破除對於名相的執著。道可道,非常道,換句話說是,道不可道,以常道為道。名可名,非常名,換句話說就是,名不可名,以常名為名。這個“常”在這裡並不是指恆常的意思,就是指普通的,平常的,平凡的。道是很平凡的,處處有道,頭頭是道。

道本無名,道體常寂,故天下之常道歸於道體,天下之常名俱是道名。就如瞎子摸象,有言之如柱,有言之如牆,有言之如繩。豈不知柱者,牆者,繩者俱是象體。差別源於妄見,而非象體有異。

下面說常無與常有的問題,有無皆是妄見,說是萬物之始也好,萬物之母也罷,不論你站在哪個角度,都要向對面看一看,說無的要從無中看出妙有來,說有的,要從有中看出萬物的根源來。這個徼的意思是邊際,萬物哪有什麼邊際啊,所謂邊際,是指萬事萬物的根源。歸根到底是要我們把二者統一起來,“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個什麼東西先不管,它就是一個大象,太大了,我們看不到全體,但是我們能摸到象腿,能摸到象的身子,這些也是象的一部分啊。這時候我們把能聽到的,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煩惱也好,妄想也好,統歸於道,沒有第二的東西,時時處處,道常現前,清淨圓滿,中不容他,嘗一滴水而知大海之味。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至於常無就是後面的事兒了,咱們只有從常有入手,能觀其妙那就了不得了。常有之後常無,常無之後就有也不立無也不著。既不是有也不是無,那是什麼?老子說了“玄之又玄”。沒有結論,就應化無窮,但立一法,這個道就死了,沒用了。


夕魄騰輝


這裡劃出了一道宏線,生死線,無有去無間,無中生有。無者道始也。有者重生德也。間者中也。中者正當時也。也可以說是度也。過之不及都是虛無,發生一切事物都在正當時,守一生也。無慾未到也,觀其妙可預測,有欲過也,觀其徼回憶之意。同出而異名只在瞬間。不妄想未來,不思念過去,重點守住零位的無,長生之道。

尾骨朝前會陰處翹,骨子精髓放鬆到位,無我無它自然無追求入道也。再不明白無緣也。↗




馬振廷1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天地開始的時候我們把它叫“無”。萬物的母親,把它叫做“有”。所以常處於“無”,從無的角度來觀察它的妙處。常處於“有”,從有的角度來觀察它的邊界。

《道德經》的第一章可以說是整個《道德經》的門戶。這句話我們要實踐於生活。首先要對這個“無”字。進行深度的認知和理解。

老子在這裡面著重強調的是大家看不見的那個無形東西的作用。我們要把這句話用於生活,只需要從老子在這裡講的“無”字入手。“大象無形,卻力量無盡”。

打個比喻,自然界的大象風。風是無形的。但是它的力量卻非常強大。所以,通常用“作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用“家風”來形容一個家族的教育;用“國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文化。再來看我們現實的生活中人所需要的氧氣、營養和精神。這些都是我們看不見的。但是有形的植物在給我們釋無形放氧氣;有形食物在給我們提供無形營養;無形精神在支撐我們有形的肉體。這個就是無形和有形的對應。從這裡我們就不難看出。真正的有形的物質世界都是被強大的無形世界牽動著的。

但事實上現在人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卻將這個思維活反了,都把焦點放在了有形的物質上面,卻忽略了無形的作用。所以老子在開篇第一章。就說到“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句話就是說我們如果能經常觀察自己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以及理想信念,這就是最大的力量。“常有欲以觀其徼”。“徼”就是邊界時刻要提醒自己,不可有過度的對有形物質的慾望膨脹和追求。要時刻觀察並提醒自己不可有過度的慾望。

接老子的智慧,我也說句話送給讀者:財富其實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滿足我們正常生活需求的財富是天使。滿足我們貪念、慾望膨脹的財富是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