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麥積區建置沿革

文(圖)/尤九成

天水市麥積區建置沿革

天水市麥積區地圖


天水市麥積區建置沿革

麥積在中國的位置

麥積區之名,取“麥積山”前二字而成,因境內有馳名中外的麥積山石窟而得名。麥積作為縣級建置,歷史甚為悠久。據麥積區境內發現的十多處仰韶、齊家文化遺址證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三皇之首伏羲生於古成紀,其活動中心就在渭河上游今三陽川一帶。地處渭南鎮的卦台山,相傳為人文始祖伏羲創畫八卦之處。這裡至今留有伏羲廟、龍馬洞、分心石等遺蹟。炎帝神農在神農山嘗百草、率部落祭天,軒轅黃帝誕生於今麥積鎮軒轅谷並在刑馬山活動。

夏商之際,境內為羌、戎族活動之地,屬《禹貢》雍州之域。商朝中後期,秦人西遷至西垂(在今禮縣境內),境內遂成為秦人活動的地域。周孝王時(前891—前886年),嬴非子因在今黨川鎮放馬灘一帶牧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封為附庸,賜號秦嬴。此後,境內便成為秦人與戎人爭奪的區域之一。

東周初年,秦族人在境內崛起,稱霸西戎。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人舉族遷移關中。秦文公五十年(前716年),秦文公卒後,族人為表示不忘故土,仍從前制葬於故地麥積山(時稱西山)。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攻滅邽戎、冀戎,設置邽縣(治今北道埠北)和冀縣(治今甘谷縣東),確立在境內的統治,這是中國見於史載最早的縣級行政建置。時今區境內大部為邽縣轄域,只西部新陽等地屬冀縣。春秋時期,天水籍最早的先賢名士尹喜辭官追隨道教始祖老子,在伯陽龍山潛心修道,傳承聞名中外的《道德經》五千言,自著《關尹子》九篇,境內至今留有柏林觀、老子講經臺等遺蹟。秦惠公五年(前395年),秦滅綿諸戎,置綿諸道(治今清水縣賈川鄉),今區境東北部屬綿諸道。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郡縣制在今轄區正式確立,今區境大部屬邽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全國後,因在今陝西渭南設下邽縣,原邽縣改稱上邽。秦在境內孕育、崛起,進而雄踞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在此期間,秦人兼取華夏與羌戎文化之長,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並對秦漢文明的形成產生深遠影響的先秦文化。1986年放馬灘秦墓出土了木板地圖、秦簡和秦紙,其木板地圖詳細標註以邽縣為中心的山川形勢,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實物地形圖;秦紙為中國最早的紙張實物;而放馬灘秦簡比湖北雲夢秦簡更早,把中國古代簡書歷史向前推進了幾個世紀。這些表明秦的祖先在境內一帶已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

漢代以來,區境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南道上的重鎮,是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點。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後,境內遂成為“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從隴西郡分置天水郡(治平襄,在今通渭縣境內)轄16縣,其中望垣縣(治今三陽川)、罕幵縣(治今區境東南部)治所在今區境內。境內中部和東南部屬上邽縣,西北部屬望垣縣,東南部屬罕幵縣,中部渭河以北屬綿諸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改漢制,更換郡縣名稱,望垣改為望亭;天水郡稱填(鎮)戎,隴西郡稱厭戎。新莽地皇四年(23年),成紀人隗囂割據隴右,恢復郡縣原名,建都上邽冀縣,名震西州。今麥積山雕窠峪有隗囂避暑宮遺址。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隗囂政權被滅,境內歸東漢。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改稱漢陽郡(治遷冀縣),綿諸、罕幵併入上邽,上邽、望垣二縣並屬漢陽郡。

三國時,境內為魏、蜀爭戰之地。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復漢陽郡為天水郡(治冀縣),分雍州的隴右部分為秦州,區境屬秦州天水郡。黃初二年(221年),永陽郡(東漢末置)改名廣魏郡,置臨渭縣(治今秦安縣東南),轄境內西北部;魏撤望垣縣,設新陽縣(治今新陽鎮),屬秦州天水郡,轄境內西北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蜀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天水叛魏降蜀,境內歸蜀。同年街亭兵敗後復屬魏。

西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年),重劃隴右版圖,從雍州等地分置秦州(治冀縣),上邽、新陽二縣均隸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郡治仍在臨渭,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併入雍州,太康七年復設,州、郡治並遷上邽(治今境內東柯谷)。太康三年後,境內漸成為隴上交通樞紐,除通往今陝西、隴西的東西大道外,開闢向北至略陽郡直達安定(今平涼東部),向南至仇池經武都可通四川的南北大道。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年)後,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戰亂頻仍,區境歸屬變化頻繁,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秦、仇池、後秦、西秦、夏等割據政權佔據。晉末,新陽縣併入上邽。這一時期,民不安命,佛教在境內得以廣泛流傳。冀州人度杯至麥積山始開窟造像,麥積山佛事活動頻繁,成為僅次於長安的佛教中心。

南北朝時期,各族統治者為爭奪隴右,境內一直處於割據狀態,戰火連綿不斷,成為漢、羌、戎等民族融和的大舞臺。至北魏統一黃河流域以後,境內出現了短暫的安定局面。北魏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上邽廢縣為鎮,另置上封(治今天水市秦州區)。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撤臨渭縣,置綿諸縣(治今社棠鎮),屬略陽郡,郡治遷移隴城縣(今秦安縣隴城鎮)。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後,區境屬西魏。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撤綿諸縣,改在今伯陽鎮地設伯陽縣(治今伯陽鎮北部),轄境內東南部。這一時期,洛陽沙彌法生來麥積山造像立碑,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隱居麥積山修行,北周大都督李允信在麥積山建造七佛閣,南朝才子庾信為麥積山撰銘,給麥積山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隋唐時期,境內經濟發達,民富物豐,商貿繁盛,“絲綢之路”上商賈往來頻繁。隋文帝開皇中,撤銷郡級建置,實行州縣二級制,伯陽縣改稱秦嶺縣,屬秦州(開皇三年廢郡,以州轄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復行郡縣制,上邽、秦嶺屬天水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唐平隴右後,境內歸唐。武德二年,實行州縣制,上邽、秦嶺均隸秦州。武德四年,又於清水設邽州,秦嶺改屬邽州。武德六年,邽州撤銷,秦嶺仍屬秦州。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沿渭水西行,前往印度取經,經社棠、馬跑泉抵秦州。這裡至今有曬經臺、滲經寺等遺蹟。貞觀十七年(643年),秦嶺併入清水。此後,境內東南部屬清水縣。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州為郡,上邽、清水屬天水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郡為州。乾元二年(759年),“詩聖”杜甫流寓秦州,遊歷了太平寺、麥積山,夜宿故友贊公土室,在族侄杜佐隱居的東柯谷結草堂而居,創作了詠物懷人、記錄行程的《秦州雜詩》九十多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唐大中三年(849年),上邽從吐蕃佔領下收復,因戰亂破壞,改為鎮,境內西北部又屬成紀縣(治今秦安縣)。

五代十國時期,區境先後為岐、前蜀、後唐、後晉、後蜀、後周所佔據。後唐長興三年(932年),曾在今馬跑泉鎮西設隴城縣(治今馬跑泉鎮西),轄境內中部和東南部,隸秦州。

北宋初,境內分屬秦州成紀、隴城二縣。當時北宋實際控制的西部疆域只達夕陽鎮(今新陽鎮)。以渭河為界,南屬北宋,北為吐蕃各部控制。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置定西寨(治今新陽鎮西);開寶元年(968年),設三陽寨(治今三陽川西)。二寨均隸秦州。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攻陷秦州。此後,抗金名將吳璘在吳砦(今三岔鄉吳砦鎮)屯兵築寨,與金沿渭河一線形成對峙局面,境內東南部及渭河以南屬南宋,西北部及渭河以北屬金。南宋時期,境內成為宋金爭奪的戰略要地。成紀縣隸屬金熙秦路(金皇統二年,秦鳳路改稱熙秦路),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又改隸鳳翔路,轄今區境北部。隴城縣屬南宋利州(西)路成州(治今成縣),轄今區境中南部。

元初,成紀縣改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治今隴西縣境)秦州,舊隴城縣轄域併入秦州成紀縣。州、縣治沿金制未變。至此,區境不再設縣。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大將軍徐達西征,境內歸明。同年,撤銷成紀縣,今區境由秦州直轄,稱東鄉;三陽川一帶稱北鄉。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年),三陽、新陽興起手工紡織業,後逐步發展為規模較大的家庭作坊式手工業。明毅宗崇禎八年(1635年),李自成起義軍一部至三陽川,被明軍擊敗後東退。

清初,沿襲明制。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直隸甘肅布政司。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劃秦州東南部73村置三岔廳,廳治初設三岔(今利橋鎮散岔村),不久遷建吳砦(今三岔鎮吳砦城)。

民國2年(1913年),北洋政府推行省、縣二級制,暫存道制。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治今天水市秦州區城區),三岔廳併入,境內屬天水縣,隸甘肅省隴南道(同年6月改稱渭川道,民國16年又改為渭川區行政公署)。民國23年(1934年),區境改屬天水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年),天水行政督察區改稱甘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同年8月,紅二十五軍長征途經境內。民國30年(1941年),隴上文宗馮國瑞偕友對麥積山石窟進行了一次具有開創意義的科學考察,撰成在麥積山石窟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著《麥積山石窟志》,經隴南叢書編印社印行,《大公報》《益世報》《燕京學報》等報刊專題報導,讓世人第一次認識到麥積山石窟非凡的藝術價值和讓人神往的美麗,引起了世人對麥積山的重視和學術各界對麥積山的關注,麥積山石窟從此名揚於世。民國35年(1946年)8月,八路軍南下支隊又途經境內北返,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民國末年,隨著隴海鐵路的開通,外來人口劇增,北道埠漸成為隴東南商貿重鎮和交通樞紐。

1949年8月,天水縣解放。區境屬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12月又改稱天水專區)。1950年2月,析天水縣置天水市(縣級建制)。以城區作為天水市的行政區域,城區以外為天水縣行政區域。1958年12月,天水縣併入天水市。1961年12月,天水市、縣分設,恢復天水縣建制。1962年7月縣治遷北道埠。1985年7月,撤銷天水地區和天水縣,實行市管縣體制,天水市升為地級市,設立北道、秦城兩個縣級區,以天水縣東南、西北22鄉和北道鎮設北道區(治北道埠)。2005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仍隸甘肅省天水市。

2005.8初稿,2018.9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