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今天一位傳統媒體的朋友諮詢了我一些關於自媒體發展的問題,挺有意思,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問:

想向凱哥請教一下,我以前就是媒體出身,現在有自己團隊做內容營銷類業務。

中間一度也對自媒體領域發生過興趣。後來瞭解下來,所謂自媒體內容確實有點…(公號除外),從機會成本和團隊成員的風格上(大都是正規媒體出身)都不太合適,就放棄了。憑心而論,很多自媒體內容品質確實不高,我身邊有朋友甚至因為自媒體平臺太多的低質內容,連百度搜索都不用了。

凱哥這行資深,怎麼看低質內容氾濫的情況,不缺內容,缺好內容的狀況,憑算法能有效解決嗎,文字自媒體還能走多遠?

凱哥自媒體: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中國網民,有一多半的學歷中專以下,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高雅就是與大眾為敵的。另外,“低質內容氾濫”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不同的人看到的內容質量是不同的。

短視頻能盛行,一方面是4G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學歷比較低的人,本身就不愛閱讀,他們更願意看視頻這種不用動腦的內容。

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這兩年互聯網用戶的增長,基本都是三四線以及農村鄉鎮的人口,因此自媒體平臺的內容,都要滿足他們的胃口。經常會有人說資訊平臺上垃圾內容非常多,但智能算法的推薦是千人千面的,每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興趣所在。

未來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拿抖音來說,基本就不存在這種內容低質問題了,任何一個人刷抖音都會愛上抖音的。

問:

自媒體本身存在就存在“好內容”和“多內容”的悖論,以我們的經驗,一篇千元以上的稿子,一個老手只要半天時間能出稿。自媒體為了廣撒網,多覆蓋,一天要出好幾篇文,質量可想而知。而且還可以通過掌握推送算法機制,拼湊低質又多推的內容。劣幣驅逐良幣不會成為必然嗎?

凱哥自媒體:

內容好和壞,本來就沒有定論,除了一些基本概念的錯誤,讀者看了有收穫,就是好內容。 就像有些事情沒有對錯一樣,不同的人對一件事情認知理解是不一樣的。

拼湊的內容註定會被淘汰,今年大量的洗搞自媒體團隊,肯定都會逐漸消失了。

從長遠來說,平臺也肯定會想辦法提高內容質量。像你們這種具有傳統媒體功底的人,未來才是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

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問:

內容沒有好壞,但應該有優劣,個人觀點。

比如同樣題材的文,公號文一般會比其他自媒體更精細,更有可讀性。

凱哥自媒體:

公號是因為粉絲都是號主拼命拉來的,漲粉兒不容易,所以對內容很上心。而這些自媒體平臺都是推薦制的,流量是平臺的,只要內容迎合平臺就可以了,沒必要像公號這樣費心費力。

問:

這一波內容時代,應該屬於之前“飢渴”的惡補,像沒進過城的孩子,一下來五光十色的世界,啥都想看,啥有想摸,啥都敢興趣。但時間長了,一定會知道優劣,不管什麼學歷,自媒體內部的分化,也會起引導用戶,教育用戶的作用。另一方劣質內容對流量的反噬,也會迫使自媒體團隊分層、分化。

凱哥自媒體:

劣質的內容是因為在平臺發展初期,沒有內容,他們需要這些各種各樣的內容來幫他們填充他們的內容庫。隨著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優質,逐步淘汰掉劣質內容。

因此,文字自媒體,在未來依然是最有魅力的,因為想要深度學習,只有閱讀這一條路。

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問:

但也會出現一個問題,在野蠻生長時期,並不能生產優質內容的先入者,已經卡了位,圈好了地,有了粉絲和扶持,怎麼讓他們迭代產生優質的內容呢,一個方法可能會找一些更能生產優質內容的人(比如我們),但這勢必增加他們的成本,降低他們的利潤空間。

凱哥自媒體:

適應不了形勢就會被淘汰啊,就相當於一個公司不盈利,那就只有關門了。優勝劣汰。

自媒體還能做多久,現在進入是不是已經晚了?資深玩家給出了答案

總結:

大部分傳統媒體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看不起目前的內容,看不起自媒體文章,看不起自媒體視頻。在大部分人都看不起的時候,誰先進來,誰就能先佔坑,等平臺上全部就是優質內容的時候,想再進來,那就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了。

普通人現在進入自媒體也是非常好的時期,早進入、早佔位,因為傳統媒體人瞧不起。但仍然需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思維認知,才能走得更遠,收入更穩更多。

我是凱哥,專注自媒體實戰運營。關注我,學習更多自媒體賺錢實戰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