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破局”是一件很难的事。

本案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两个就像是生活在这繁华都市里的隐者一样,都喜欢慢节奏的、无定式的生活。

夫妻俩回忆起小时候,家里不宽也不大,旧旧的木家具,白白的空墙面,很多的生活杂物都摆在各种台面上,看起来既不精致,也不高雅,但是很亲切。

所以这次装修他们就提出,不要那种王公贵族式的家,也不要文人式的高雅清淡,只想重温小时候家的味道,记忆里带着温度和烟火气的,“平民化”的中式。

——来看看这对夫妻是怎样破局的:

客 厅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本案的中式,就打破以往人们对中式的认知。没有很多大家常见的中式元素,看起来非常具有生活化气息。

少了几分浓墨重彩,多了几分雅致清宁。一抹写意,自然古朴,屋顶上木质的旧木横梁,透出点点岁月的痕迹。

这些旧家具都是业主两个从别处搜罗过来的,费了好些心血。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刷白的文化砖,透着不矫修饰的味道,粗中有细,一种民间的,朴素的“小心机”。配上一应旧家具,看似随意,却意境悠远。

一块旧花窗摆在长桌上,取代了电视的位置,不经意间就勾起了人们心底的传统画面,效果非常好。

这块花窗,还是从人家窗户上拆下来的,很有原汁原味的感觉吧?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再来看看,几把小木椅,我家小时候也有好几把,它们没有圈椅、官帽椅的优雅和端庄,但那又怎样?它们是属于民间的,从小就使用的东西,看起来格外亲切。

还有这个小小的高脚条案,被主人拿来当摆物台,殊不知它的存在就是一种装饰,昭示着岁月感和古典的传统。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再来看另一面。

客餐厅用三抹隔扇窗来做隔断,几何的镂空窗花,透出光影来,古典里也透着清新。

用一个旧小桌代替茶几,桌上放着针线簸箩,热水瓶,陶罐里插着一朵玉兰花,雅和俗交织在一起,共同协奏出一曲生活的乐章。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隔扇窗将光线最大限度地洒向餐厅,保持了室内的明亮。

谁说中式就一定要昏暗才有情调?家里又不是茶馆餐馆,自然光涌进来,住在里面的人,可舒服了,谁住谁知道。

餐 厅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木质餐桌椅,温润;洁白的墙面,清透;一副字,一只提篮随意地摆放在旁边,整体空间看来来既通透又随意,最重要的是这个家常的画面里,中式的古典韵味想忽略都忽略不掉。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椅子上亚麻的坐垫,桌子上方竹篾的吊灯,天然的材质打造出一副与世无争的画面,亲切又自然。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很多中式的设计,都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通通塞到柜子里去,眼不见为净,空间里看起来干净雅致的。

这样是好看,可也把生活的烟火气给藏起来了,殊不知像摆出来反而更有人情味些~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奶奶那辈传下来的红木柜,虽然有点斑驳了,可一点都影响它的颜值,还很霸气。精致的铜锁,剥落的油漆,表面的擦伤都是岁月赋予的气质,很美。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一段枯枝都可以拿来当做插花盆景,你也可以学学哦!一截枯木挖空打磨一下,上点漆,就是一个花瓶,比起那些精致的瓷瓶、玻璃是不是更适合这里呢?

主 卧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回到卧室这个私人的空间。

首先文化砖的纹理和砖砌痕迹,避免了全部大白墙带来的空洞感。

然后全屋柔和的配色使得房间的视觉效果格外温馨,木色、灰色、米色等都是中式里的经典配色。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一个矮小版的夹头榫小桌充当的床头柜,一个鸟笼造型的台灯,抱枕上的传统花纹……一点点中式元素,古风扑面而来。

客 卧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客卧更是干脆,连床头都没有了,可这影响它的中式氛围吗?我觉得一点也不。

一条古典的床旗,绣着繁复的花纹,很有点民间艺术的意思。而床头上方的挂画,从内容到色彩也都和其他的桌椅相呼应,很有整体感。

平民版接地气的新中式,这才是中国人的家!

▲在这个充满想像地空间里,精神和意境、品质与灵魂、当代艺术和传统文化,不断地邂逅与融合,生命在空间里充盈灵动,一份浪漫主义的气氛让人的心灵得以回归。

中式,即便是在古代,其实也分很多版本。

王公贵族为代表的宫廷贵族式,空间宽大,事事考究,精美奢华;

文人学士为代表的自然文雅式,讲究意趣和精神内在,文艺小资;

平民百姓为代表的实用型,实用方便排第一位,在此基础再做装饰。


本案其实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结合,不仅文艺,还挺接地气的,你觉得如何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芳艺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