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世人皆知,圓明園毀於英法聯軍。

但你知道嗎,它還是大清的“龍脈”所在。

1.

這裡原本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園子,清靜,落寞。

但從風水上講,位置卻是極佳。太行山、軍都山在此交匯,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在這裡交錯,又有桑乾河、洋河等在此匯合成永定河,皆成“龍脈入首”之勢。

中國自古講究風水。不知康熙是否對此有所留意,但這個誅鰲拜、撤三藩、收臺灣、平葛爾丹,大清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是有說不盡煩惱的。其中最大的煩惱就是“傳位”,一大堆兒子,個個不是省油的燈。

這個時候的“四爺”胤禛,選擇了“以退為進”,“不爭而爭”。當皇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等為皇位絞盡腦汁,明爭暗鬥不可開交的時候,胤禛卻選擇了“退”,燒香禮佛,一副清心寡慾的樣子。

或許,在胤禛眼裡,自己和父親不是一路人,如何也是得不到皇位的。殊不料,這卻正合了康熙的心境,很是歡喜,將京郊這所清靜的園子送給胤禛,並賜名圓明園。

這是1709年,康熙55歲,胤禛31歲。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胤禛顯然是相信風水的,在他搬到這個園子之前,特意悄悄找來自己信得過的風水師。當風水師告訴他,這裡乃“龍脈入首”所在,絕對主興隆時,胤禛忍不住內心的狂喜。

“龍潛於此,多有經營”。自此,胤禛表面在此潛心向佛,不爭儲位。暗地裡,卻沒有停止佈局。

歷史就是這麼詭異。在康熙臨終那年的春天,也就是1722年,他最後一次來到這裡。這一次,大清盛世的三位皇帝聚於一堂,12歲的弘曆和父親胤禛一起陪爺爺度過美好的一天,然後就被康熙帶到宮中,親自培養。

當然,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明康熙為何選擇了胤禛。反正,這年的冬天,康熙去世後,隆科多持詔來到圓明園,擁立胤禛為帝,是為雍正。

讀史君認為,康熙選擇雍正,應該是能力、感情的因素兼而有之的。但顯然雍正更相信“風水”一說,不願離開這個福地。一邊服喪,一邊擴建,繼續在這裡居住和理政,開始了“政從園出”的大清歷史。

由此,我們也知道了,如今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是清朝皇家園林裡出身最為低賤的——別的園林從建造始就是按照皇家園林標準來的,而圓明園卻是由一個皇子園林升格而來——升格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因為風水太好了!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2.

雍正找到了大清龍脈,以為建個園子就能護住大清的風水!

他錯了,大清龍脈的真正保護神實際是“科技創新”,卻被康雍乾三位盛世帝王粗暴閹割了!

康熙和雍正都是“科技狂”,然而他們所謂的對科技的熱愛卻是有目的的。

當時的大背景是,歐洲經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如火如荼,並開始向古老的東方“掘金”,許多商人、傳教士來到中國。

對於西方的“高科技”,康熙和雍正都有著濃厚興趣,不但請了西方傳教士來講天文學、數學、地理學、動物學、解剖學,甚至哲學,還對西方的科技創新成果,如通天氣表(溫度計)、千里眼(望遠鏡)、眼鏡、火槍等深有研究。

但是,無論康熙,還是雍正,僅是自己學一下,卻嚴禁臣民來學。他們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知己知彼”,摸清西方底細。他們怕西方強大起來,但更怕自己的臣民掌握了這些西方的“奇技淫巧”。

一個打臉的史料是,當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後,居然發現大量高級的火槍,其製造工藝及水平,遠比這群強盜手中的火槍要高級!

這是康雍乾年間製造的。然而,它們卻只能沉睡在倉庫。個別被使用的,也只是皇帝打獵的工具——近日,一支乾隆御用獵槍在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估價150萬英鎊。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在他們眼裡,所謂的西方,也無非是一群蠻夷,不值得過分提防。倒是國內的賤民,是值得警惕的,絕對不能讓科技在賤民中興旺發達起來。

這就是他們的思想,極相信風水,卻不知道,風水龍脈也是有保護神的,那就是科技創新,民富國強!

一句話,曾經有一個趕超西方的機會擺在圓明園第一任主人雍正和他的父親康熙的面前,可惜他們都沒有珍惜。而隨後接班的四皇子弘曆,也就是乾隆,更是將之視為洪水猛獸,加以限制。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3.

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死於圓明園九州清晏寢宮。25歲的弘曆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擴建在圓明園第一次見祖父康熙的地方。隨後開始常年在這裡居住,辦公,並繼續擴建。

但是,對於大清龍脈的保護神“科技創新”,高傲的“文科生”乾隆卻是嗤之以鼻——如果說他爺爺和老爹還對西方科技有一絲戒心的話,乾隆則乾脆就看不起,一禁了之。這在百餘年後導致中國絕對的被動局面。

實際上,清初科技水平並不落後,直到17世紀末,中國與西方在科技上的差距都微乎其微。但康雍乾時期,發展明顯變慢了,而西方科技發展變快了,此長彼消,使中國科技在18世紀晚期跌出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就這樣,好大喜功的乾隆用“盛世”輕悄悄掩蓋住問題,做起了“盛世鴕鳥”。隨後,圓明園的新一任主人、繼位者嘉慶繼續做“鴕鳥”。可惜,盛世的光輝已經被乾隆揮霍殆盡。

圓明園悲歌:雍正找到大清龍脈,卻沒意識到它才是龍脈真正保護神


盛世是創出來的,而不是省出來的!所以,當道光接班後,縱然一生節儉,猶救不活早已身患癌症的大清。

1850年,一生毫無作為的道光病逝於圓明園慎德堂,四阿哥奕詝繼任大統,定國號咸豐,涵義是國家富足,天下太平。

然而,沒有“科技實力”,再好的名頭也是枉然。

這個世界只相信實力。當經過多年“科技創新”的西方列強開著堅船利炮打來時,荒淫無度的少年咸豐還想抵抗一下,結果以卵擊石。在他帶著一大堆佳麗和庸臣匆匆逃離圓明園後不久,英法聯軍就毫不客氣地撲進來了。

從1709年開工,到1860年初還在擴建著的圓明園,這個“大清龍脈”的所在已經修建了151年。

然而,把它圍得再嚴實,在強盜的槍炮之下,也無濟於事。

就這樣,大火連燒3天3夜,將這座修建了151年的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大清的龍脈就這樣輕鬆給KO了。

怪這些強盜嗎?當然要怪,但更需要怪的還是自己!

作為一個男人,連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還算什麼男人?!

同樣,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連自己居住的園子都保不住,還能指望他去保護天下黎民蒼生?!

中華民族為康雍兩朝,尤其是乾隆時代扼殺的科技創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