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有句俗語叫做“人如其名”,說的是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軌跡與他所取的名字是息息相關的。儘管這樣的說法看似玄幻,但是縱觀中國歷史,“人如其名”者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了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愛新覺羅·豪格。

這個時候可能有朋友就會說了,不對呀,“豪格”這個名字多麼霸氣呀,多麼時髦和流行呀。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這是從當代人的文化習慣和語言環境來看“豪格”的,而且是從漢語的角度來看的,自然會覺得這兩個字霸氣十足。

實際上,豪格,是個滿洲名字,寫作“Horge”,“豪格”只是從滿文音譯過來的漢文表達,其真實的意思是“小耳垂”。自古以來,一直有著“耳朵大有福,耳垂大長壽”的說法,從這個觀點來說,“小耳垂”的豪格,無論是在體貌特徵上,還是名字上,都與有福和長壽無緣。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這樣的描述與豪格的一生非常吻合,儘管他貴為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並且位列皇太極時期的“四大親王”之列,地位崇高、權勢顯赫,是個標準的“皇二代”,但是豪格卻非常無奈的經歷了“福小德薄” 的一生。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三個最為重要的女人,卻成為了豪格一生的羈絆。

如果讓一個男人選擇一生之中對他最為重要、影響最為深遠的三個女人,生母、岳母、妻子一定會位列其中,這三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成長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豪格就是如此,他的的生母、岳母、妻子對他來說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不過都是負面作用。豪格是不幸的,坑兒子的母親、坑女婿的岳母還有坑丈夫的妻子全部都讓他遇到了。

先來說說豪格的生母,清太宗皇太極的繼妃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是海西女真四部(葉赫、烏拉、輝發、哈達)之一烏拉部首領博克鐸貝勒之女,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7年)嫁給皇太極做了側福晉,萬曆三十八年(1609年)為皇太極生下了長子豪格。兩年之後的萬曆四十年(1611年),皇太極的原配妻子、元妃鈕祜祿氏去世,皇太極便將烏拉那拉氏扶正,成為了皇太極的正室大福晉,而豪格的身份一下子就從庶出的兒子,變為了嫡長子,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天命八年(1623年),烏拉那拉氏卻非常愚蠢的犯下了一個讓她以及她的兒子豪格追悔一生的錯誤。有次烏拉那拉氏乘坐轎子進入努爾哈赤的王宮之中,但是在遇見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和貝勒阿濟格的時候,沒有下轎行禮,這種傲慢無禮的行為讓努爾哈赤勃然大怒,勒令皇太極與烏拉那拉氏離婚。


汗曰:“初我未乘轎,諸福晉亦不乘之。齋桑古阿哥之母在時,輕漫於我,赴我家宴,來去皆乘轎,故因如此作惡致罪而死。又車爾格宜之妹豪格之母,來往其父家時,乘拖床經大阿哥、阿濟格之門,也乘拖床進我之門。因其輕漫之惡行,以致獲罪,被其夫棄之。諸貝勒勿辱新弟媳、子婦等;諸弟媳、子婦亦勿似昔致罪之福晉等,侮漫長者。”

——內容摘自《滿文老檔》


皇太極不敢違抗父命,只得與烏拉那拉氏離婚,至此開始,史料之中就再也沒有了關於烏拉那拉氏的記載。而皇太極與烏拉那拉氏的離婚,使豪格成為最大的受害者,豪格就此失去了嫡長子的資格,又變回普通的庶子,並且從此之後在後宮之中是沒有人再為豪格說話的,也讓豪格失去了所有的後援。

要知道,這個時候距離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只有三年的時間了,如果烏拉那拉氏能夠繼續維持大福晉的地位,那麼在皇太極登基後金大汗乃至大清皇帝的時候,她將是正宮的皇后,後宮的主人,豪格也將坐擁嫡長的身份,在皇位的爭奪中將佔據絕對的法理優勢。而僅僅是自己的母親一個不注意小節的行為,卻讓豪格失去了這即將擁有的一切,豪格不得不說是被自己的母親“坑”了不少。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再來看看豪格的岳母和妻子。實際上豪格岳母不僅坑了自己的女婿,還成功的坑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豪格的岳母正是莽古濟,努爾哈赤的第三女,與“四大貝勒”之三貝勒、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同為努爾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晉富察袞代所生,也是皇太極的姐姐。所以從這個關係上來說,莽古濟既是豪格的岳母,也是豪格的親姑姑,因而豪格的妻子哈達那拉氏除了與豪格有夫妻關係,實際上還是堂兄妹或者堂姐弟的關係。

由於莽古濟受到同父同母的哥哥莽古爾泰的影響和牽連,再加上莽古濟一直按耐不住的政治野心,使得莽古濟和皇太極的關係一直非常的不好。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莽古爾泰被皇太極革去貝勒頭銜,並且將其從“南面同坐”的序列中踢了出去,之後莽古爾泰去世,皇太極將正藍旗收歸到自己統領之下,此後的皇太極便開始了對莽古濟的等傳統正藍旗勢力的打擊。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抓到莽古爾泰、德格類、莽古濟(三人同為努爾哈赤與富察袞代的子女)等人密謀篡位的證據,於是以“凌遲處死”的方式殺掉了自己的姐姐,也是豪格的岳母莽古濟。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在皇太極除掉莽古濟之前,還有一件事情令皇太極極為震怒。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在滅掉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後,為了鞏固政權,進一步控制察哈爾部,隨即將林丹汗的幾位妻子分給了王宮貴胄,皇太極自己就迎娶了兩位林丹汗的福晉,即後來的麟趾宮貴妃娜木鐘和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鄭親王濟爾哈朗也迎娶了林丹汗的三福晉蘇泰太后。在皇太極的安排下,豪格也要迎娶了林丹汗的福晉之一的苔絲娜伯奇。這個時候的莽古濟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年輕的女兒出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發洩長期以來對於皇太極的不滿,醋罈子打翻的莽古濟大鬧豪格婚宴,讓皇太極很是下不來臺。皇太極將莽古濟一家隔離,隨後便殺掉了莽古濟。

而豪格也因為莽古濟的牽連,受到了皇太極的處罰和訓斥。之後的豪格為了同莽古爾泰、莽古濟家族劃清界限,不惜親手殺掉了自己的結髮妻子哈達那拉氏,這也成為了豪格一生不可磨滅的汙點。

手刃女性至親的事情在清初一共就發生過兩次,一次就是莽古爾泰為了討好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殺掉了自己的生母富察袞代,讓自己的名聲掃地,威望全無,喪失了所有滿洲貴族的支持,也讓努爾哈赤對其深感厭惡;這第二次便是豪格手刃妻子。儘管從後來的史料看,豪格在此前後沒有任何濫殺無辜和暴虐無常的描述,甚至有可能這個命令是皇太極下達的,豪格只是執行者,但是不管怎麼說,手刃妻子的罵名不管是對於豪格自己內心的波動,還是滿洲貴族對於他的評價,都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一句“福小德薄”,讓豪格痛失即將到手的皇位。

儘管有著坑兒子的生母,坑女婿的岳母以及坑丈夫的妻子,豪格也因為她們的關係不止一次的受到了皇太極的處罰,但是皇太極還是給了自己的這個長子足夠多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才能,積累軍功和威望,而豪格也依然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功勳,在皇太極改元稱帝后,受封肅親王,與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並稱為“四大親王”,並且負責監管戶部,與自己的叔叔伯伯們平起平坐。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隨著時間來到了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極突然駕崩,豪格也迎來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轉折點,就是與多爾袞爭奪大清皇位。

此時的豪格坐擁皇長子身份,獲得了自己統領的正藍旗,以及皇太極親領的正黃旗、鑲黃旗的支持,索尼、鰲拜、圖賴、圖爾格、拜音圖、何洛會、譚泰、冷僧機等兩黃旗高級將領更是結成八拜之交,全力擁護豪格繼位。

反觀多爾袞這面,身後也有著正白旗和鑲白旗,以及自己的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的堅決支持,同時也獲得了一些其他旗的高級將領的擁戴。

雙方的實力對比不相上下,勢均力敵。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在選舉皇位繼承人的會議現場,索尼、鰲拜先行向多爾袞施壓,“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話音剛落,隨即被多爾袞呵斥出場。

會場之上,豪格與多爾袞三兄弟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這時統領兩紅旗的禮親王代善和統領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以“帝之長子,當承大統”為由,擁立豪格,使得實力的天平瞬間傾斜。

此時的豪格已經獲得了八旗之中六個旗的支持,看似已經是穩操勝券,謙虛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於是豪格說了一句:“我福小德薄,焉能堪當此任。”誰知就是這樣一句謙讓,鑄就了豪格一生最大的失誤和遺憾。

原本已經逐漸清晰明朗的局勢再度出現了波動,阿濟格和多鐸再度反撲豪格,代善也憤而準備離場。以索尼、鰲拜等為首的兩黃旗的將領此時已經包圍的宮殿,說出了“我等食帝食,衣帝衣,帝制於我,恩比天高。若不立皇子,我等願從先帝與地下”的話語,大有破釜沉舟之意,而兩白旗的軍隊也在隱隱在城內外進行部署和調動,一場內部的火併即將發生。

就在這個時候,濟爾哈朗站了出來,提出了不立豪格與多爾袞,擁立皇太極第九個兒子為福臨的新方案,得到了代善和多爾袞的贊同,無奈之下的豪格也只得同意了自己的弟弟福臨繼任皇位,這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這樣的結果對於豪格而言必然是無比的傷感與失落,近在咫尺的皇位就是因為自己的一句“福小德薄”而與之失之交臂,但是仔細分析之後不難發現,豪格的“福小德薄”是從內到外已然決定的,無緣皇位也變成了必然。

首先,“福小德薄”來自與豪格本身的自卑。

豪格原本應該是嫡長子,可是因為母親的關係,變為了普通的皇子,相較於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所生的福臨和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所生的博穆博果爾,他的身份是卑微的。再加上自己的岳母的謀反被殺以及手刃自己的妻子,讓豪格面對其他滿洲貴族的時候,並沒有那麼足夠強硬的底氣,這也成為了豪格軟弱性格的使然。之後就連多鐸都告訴豪格: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初議立爾為君,因王性柔,力不勝眾,議遂寢。”

可見性格上的自卑與軟弱成為了豪格非常致命的弱點。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其次,“福小德薄”來自於他對於多爾袞的忌憚。

儘管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可是年齡上來說豪格還要年長多爾袞兩歲。

豪格非常清楚,他的成長經歷都是由他的父親皇太極安排好的,他一直成長在皇太極的庇護之下,才有瞭如今的功績與成績。但是豪格也非常的明白,不管是出兵朝鮮,還是打明朝、打蒙古,真正指揮和立功的是多爾袞,豪格實際上是成長在多爾袞的陰影之中,他自然明白他與多爾袞之間的實力差距。況且多爾袞兄弟三人齊心協力,自己卻形單影隻,面對多爾袞的忌憚也就油然而生了。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而從外界支持的本質來看,豪格獲得支持,更多的是支持的他皇子的身份,而不是支持豪格本人。

濟爾哈朗為什麼支持豪格?濟爾哈朗能有今天的權勢和地位全仰仗了皇太極,並且他自己自幼和皇太極一起成長,關係甚好,所以他全力支持皇太極的兒子,以保住現有的權勢。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代善為什麼支持豪格?代善已經60多歲了,而且自己家裡是老的老,小的小,青黃不接,特別是自己最為喜歡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相繼去世後,自己也沒有了爭奪皇位的動力,而他能做的就是藉助自己的資歷和實力,盡力維持政局的穩定和平衡,保證政權的平穩過渡,而由皇太極的兒子們繼位無疑是最為合適的。所以代善更多的是從整個全局的角度考慮出發的。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再說說兩黃旗。看似與豪格鐵板一塊的兩黃旗高級將領,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更是有著自己利益的出發點。就在17年,皇太極剛剛繼位的時候,他們還是正白旗和剛剛被皇太極奪在手上的鑲白旗的將領,正黃旗、鑲黃旗掌握在人家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手上,滿洲人以黃色位尊,兩黃旗的地位是明顯高於其他的旗,這才有了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之間的“黃白對調”,他們也才成為了兩黃旗的將領,享有更好的地位與殊榮。如果不是皇太極的兒子繼位,而是多爾袞繼位的話,他們很有可能又要穿回兩白旗的衣服,也失去了現有的地位和待遇,這才是他們極力擁護豪格的原因。所以他們擁護的不僅僅是豪格,只要是皇太極的兒子繼位,都能保住他們兩黃旗的地位,也都會贏得他們的支持。

這才是豪格所面臨的真實的境地,自卑的心理,強大的對手,以及“別有目的”的支持,擺在豪格眼前的看似是大好的優勢,實際上卻是隨時可以被替換的,“福小德薄”並不是豪格的謙虛,而是豪格境遇的真實寫照。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福小德薄”的豪格,也將“福小德薄”的標籤扣在了多爾袞的頭上

就這樣,豪格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而這也成為了豪格悲劇的開始,多爾袞已經開始對於豪格的報復行動。

順治元年(1644年),豪格被人告發惡語中傷多爾袞,而出賣豪格的人正是一年前堅定支持他角逐皇位的何洛會,豪格也被判處了死刑。正當豪格也準備慷慨赴死的時候,六歲的順治皇帝福臨站了出來,連哭帶鬧的救下了豪格,最終豪格被議罪削爵,總算是保全了性命。

而此時的豪格似乎就此看破了一切,他放下了與多爾袞等人的矛盾,權力輔佐救下自己性命的弟弟,隨即帶兵南下,履立戰功,又被重新封為肅親王。

在這之後,豪格又帶兵入川,平定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更是親手射殺了張獻忠,立下了不世之功。捷報傳至京師,順治皇帝下詔嘉獎豪格。豪格回京後,順治皇帝又親自到太和殿設宴慰勞自己的大哥豪格。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但是,此時的多爾袞已經通過各種方式,成功排擠掉了濟爾哈朗,並且不斷打擊代善,大權獨攬,權傾朝野,而他也必然不會放過豪格,這個曾經的競爭對手,以此來繼續穩固自己的權力。

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回京後不久就以隱瞞其部將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獄,並於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死於獄中,年僅三十九歲。豪格死後,福晉們也被多爾袞兄弟霸佔,同時自己統領的正藍旗也被多爾袞搶奪。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或許這就是歷史的巧合,豪格當年被告發惡語中傷多爾袞,說的就是多爾袞“福小德薄”,命不長久。

多爾袞有病無福之人,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常常頭昏目眩,壯年猝死,大抵跟縱慾有關。

事實正如豪格所言,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死於古北口外的喀喇城,時年三十九歲,與豪格去世的年齡一樣。而順治皇帝也將“構陷威逼,使肅親王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收其財產”,作為多爾袞的十六大罪狀之一加以清算,並且親自為豪格平反昭雪,重新追封其為和碩肅親王,由其四子富綬,世襲豪格和碩親王的攫奪,同時還奪下了多爾袞統領的鑲白旗交還給了豪格家族。

至此,豪格與多爾袞之間的恩怨情仇也算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命運面前,雙方都是徹底的失敗者。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豪格,貴為皇太極的長子,是個標準的“皇二代”,權勢和地位顯赫一時;但是豪格也是不幸的,無論是自身背景的束縛還是外部勢力的影響,使得他的一生始終都被刻上了 “福小德薄”的標籤,而最終,也是因為自己親口說出了“福小德薄”而失去了近在咫尺的皇位,之後便一步步的被多爾袞逼到了生命的盡頭。

如果豪格能多一份當仁不讓的果然和敢於同命運抗爭的勇氣,或許豪格的人生經歷會發生全面而徹底的改寫。然而歷史沒有假設,現在的我們只能為豪格這個權勢顯赫的標準“皇二代”的“福小德薄”的一生感到唏噓和嘆惋了。

豪格,看似權勢顯赫的“皇二代”,卻經歷了“福小德薄”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