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会是什么感想?

许都青年


我想刘邦应该不会太惊讶吧,毕竟这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刘邦知道汉室江山会有一场浩劫

崛起草莽之间,转战天下七年而建国称帝的刘邦在死前就已经预见汉室江山必有一场动乱。

当确定太子之位不可撼动时,为了确保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赵王如意和戚夫人的安全,年迈体衰的刘邦专门聘任曾有恩于吕氏的汾阴侯周昌为赵相,希图借此保全戚氏母子。

之后又强拖沉珂病体,与天下诸侯臣民签订“白马之盟”确立“非刘氏不得王”的原则,试图以此来钳制吕氏家族的发展。

另外在病入膏肓势难再起之际,又冒天下之大不韪,命陈平灌婴等人持节入军营收杀患难与共的好兄弟,自己的连襟樊哙。

所谓种种,无非是为了遏制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的过分壮大,威胁到汉室江山的稳固。而如果在深入挖掘,那就是出于对太子刘盈能力的怀疑和不信赖。

但即便如此,在其临终之际还是承认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能完全弭缝矛盾,根除祸乱,于是在托孤大臣的安排上做了最后的挣扎,并且断言“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周勃”其后,天下形势的发展一如刘邦所言。

二:刘邦不喜欢薄太后,就一定不喜欢刘恒吗?

早在列国纷争之际。著名相士许负就曾断言“薄夫人所生之子当为天子”,而在刘邦还混迹街头,斗鸡走狗的时候,许负就曾根据吕雉及其一双子女的面向断言刘邦贵不可言,事后果然一一应验。

再说刘邦本人,破强秦,亡霸楚,出身草莽而富有天下,一生事业之所以如此巍巍赫赫,关键就在于他深具“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智”。进而达到“物尽其力,人尽其材,各得其做,天下大安”的境界。

生性内敛沉默寡言的刘恒在刘邦心中映像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坚信“虎毒不食子”的道理,在汉室初建,宗室卑弱而功臣、外戚极度膨胀的时期,为了众建蕃屏,稳固天下不惜册立有“以后谋反可能”的刘濞做吴王的刘邦,又怎么会将亲生儿子送去代地送死呢?

所以,依我个人浅见,刘邦对刘恒的期许或许没那么大,但对刘恒的能力绝对是十分信赖的。

首先,代地濒临匈奴,而此时的匈奴在雄主冒顿的带领之下正如日中天,甚至于刘邦本人都曾遭遇“白登之辱”。如非对刘恒有足够的自信,他又怎会将刘恒封为代王?而入代之后的刘恒确实也在身边集聚了一批能人,且匈奴一直未曾有机会自代地入中原。

所以说,在预知汉室天下有场浩劫的前提下,将沉稳低调,外浑厚而内有波涛的刘恒封到代地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保全方式呢?

三:刘恒为天子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最是无情帝王家,平衡各方势力,确保江山永固,这是刘邦登基之后一直到死都在努力的事情,而在陈平、周勃等功臣勋贵平定“诸吕之乱”后。汉室宗亲、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三者之间的权力平衡被彻底打破。由于有过“剿灭异姓诸侯王”和“诸吕之乱”的前车之鉴,功臣集团自然不愿意再覆辙重蹈。以此而言,功臣们的选择余地真的不大:

汉惠帝本人无子(史家说,即便有也是假的),那么,如果要继续汉惠帝这一支的话,新君只能从旁支中选择入继。这样一来,被选择的对象就只有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以及其他尚在襁褓的婴儿。但拥立雄强有力、文武兼资的刘襄或刘章是功臣们所不愿意看到了。至于其他的孩童婴儿又是宗室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新君只能从刘邦现在的儿子中挑选。

由于刘邦成家晚,发迹也晚的缘故,终其一生只有八个儿子,除了长子刘肥和次子刘盈是微贱时所生,其他的都是在发家之后所生的。而经过吕氏之乱后,见存于世的只剩下: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而淮南王刘长又是吕雉一手养大,恩情深厚,情同母子。且生性骄悍,为人霸道,一旦立他为帝,难保他不会为吕氏报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淮南王刘长自然就被排除了。

最后剩下的代王刘恒,既没背景,也无势力,且生性敦厚,仁爱慈让。又和吕氏没有牵扯,如果立他为帝,不仅可以常保富贵,不用担心外戚崛起,而且还可以弹压宗室易于控制。于是,在各方势力百般考量、千番较量之后,无权无势,形单影只的代王刘恒成了大汉天子。

综上所述,我个人以为,面对刘恒为帝的现实,雄才大略不世出的刘邦应该不会太过惊讶,甚至于还有些欣慰吧,毕竟这诸多子弟中,还有这样一个能够将汉室江山经营的固若金汤的儿子。所以说,刘邦是可以含笑九泉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刘邦本来是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刘盈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惠帝。

但是,刘邦最爱的儿子却是刘如意。后来刘如意当了赵王,被吕后给毒死了。

刘邦对自己长子刘肥也不错,毕竟当时天下最富有的齐国,有着七十座城池的齐国,被刘邦封给了刘肥。

刘肥可以说是除了刘盈之外,得到刘邦赏赐最丰厚的一个。

刘邦总共有八个儿子,但是,最终得到他的皇位,并且把汉朝引入正规,发扬光大的却是他最不宠幸的儿子刘恒。

刘恒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文帝,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宠爱呢?

这从刘邦给他们的封地,就可以看出,因为刘恒是代王,代地正好和匈奴相邻。这个地盘,经常会发生战争。

在这个地方当王,也是最容易战死的。你看,刘恒偏偏就分了这么一个地盘。这说明他在刘邦心理最没有分量。

若是刘邦知道了刘恒当了皇帝,他要怎么说呢?

恕我眼拙,没看出你是潜力股来。还是说,之所以把你分到代地,其实是我在考验你。

这些肯定都不是了,因为刘恒能当上皇帝绝对是意外。

要不是一连串的意外,皇位怎么可能轮到刘恒当。

刘恒的幸运在于,吕后的儿子,二十四岁就去世了。

吕后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去世后,吕后就执掌了朝政,在这期间,她大力提拔姓吕的当王。极力的打击刘邦的儿子。

其中,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刘肥被吕后欺负的窝囊死了,刘如意被毒死了,刘友被吕后派军队围住,活活饿死了,刘恢被逼死了,刘宏打猎的时候,染上了病毒死掉了,吕后就杀了他的儿子。

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最后就剩下刘恒和刘长两个人了。

到了吕后去世之后,大臣们重新选择皇位接班人的时候,就只能从刘恒和刘长,这两个刘邦的儿子当中来选了。

但是,刘长是吕后养大的,吕后是被功臣派灭了族的,所以,能选的也只有刘恒了。

当然了刘邦的孙子里,有很多能人,比如说刘肥的儿子刘襄,刘璋等人。他们诛灭吕氏一族的时候,还立有大功。

但是,这几个人太猛了,大臣们觉得选择他们当皇帝,大臣们会受气,所以,他们就选择了相对比较老实的刘恒当皇帝。

刘恒没当皇帝之前是很老实,但是,当了皇帝后,他才露出真面目来。大臣们才大呼上当,原来刘恒一直是在装弱智,装孙子。

你看刘恒能当皇帝,是不是一连串的意外。

最后,刘邦若是知道刘恒当了皇帝,他肯定会说,心机婊,心机婊,连你老爹我都给骗过去了,你真行呀,好样的,这才像我刘邦的儿子。


汉史趣闻


先声明一下,刘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刘恒在刘邦的眼里是个什么地位,若是刘恒是刘邦最喜欢的皇子,刘恒当皇帝,刘邦肯定觉得是理所当然。

但是,刘邦若是不喜欢刘恒,他当了皇帝,刘邦肯定是难以置信的。

刘邦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在刘邦心中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如何判断刘邦到底喜欢那个儿子呢?

这从刘邦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他给儿子的封地的位置,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喜欢程度。

大家都知道刘邦平生最爱的一个妃子是戚夫人,戚夫人为他生的儿子叫刘如意,你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刘邦有多么喜欢他了。

那么刘邦喜欢刘如意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他竟然有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要知道刘如意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按照皇位的传承制度。他是不可能当皇帝的,因为他是小老婆生的。

刘邦想把之前立的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给废掉。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干成,但是,可以看出刘邦对儿子刘如意深深的父爱。

再说太子刘盈,他是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之所以能当太子,就是占了母亲的光,他的母亲吕后是刘邦的正妻,他是嫡出的皇子,所以按照古代皇帝继承人的制度,他是最佳人选。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他也就是占据第二吧。

刘邦的长子刘肥,这个儿子是刘邦的私生子,因为母亲没有名分,所以即使是刘邦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也不能被立为皇位的继承人。

不过刘邦对他还是很好的,毕竟刘邦把当时最富庶,地盘最大的齐国给了他,让他当了齐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肥在刘邦的心目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皇四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他的母亲是薄太后,薄太后原来是魏王魏豹的妻子。在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时候,韩信把魏国给打败了,就把魏国的家眷上缴给了刘邦,刘邦看薄太后姿色不错,就把她收入到了后宫。

不过刘邦并不喜欢她,只给她有过一夜情,就生下了刘恒。

刘恒的母亲不受刘邦的宠爱,刘恒也跟着被刘邦冷落了,后来刘邦把刘恒封到了代地当代王。

代地不仅地方小而且和匈奴的地盘交接,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不好的一个封地。

这也就是说刘恒应该算是刘邦最不喜欢的一个皇子。

不过傻人有傻福,刘恒最后竟然很意外的当了皇帝。

刘邦若是知道他能当上皇帝,肯定是可以惊掉下巴的。怎么可能是这个儿子当皇帝呢?在八个儿子中,就数刘恒资质平平。就数他不会哭不会叫,看上去好像还有点傻。

其实这正是刘恒的保命之道,说白了这是他的伪装,因为他懂得自己不是刘邦宠爱的皇子,所以,他知道即使自己去刘邦面前表现,也没任何用,反倒会遭到其它皇子的陷害,还不如装傻充愣呢。

结果就是刘恒的装傻充愣救了他的命。

后来吕后屠杀刘邦的皇子的时候,单单就把刘恒给放过了,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吕后打击的人。

刘邦的第五子是刘恢,受封为梁王。也就是原来彭越的地盘,大致在今天的河南。

刘邦的第六子是刘友,受封淮南王,也就是原来英布的地盘,大致在今天的安徽。

刘邦的第七子是刘长,是刘邦和一个宫女生的儿子,被吕后养大的。到吕后死前,就是他和刘恒两个人活了下来。

刘邦的第八子刘建,也就是原来卢绾的地盘,今天的北京。

你看是不是刘邦的儿子中,就是刘恒的封地不好吧。


史学达人


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从起兵前不过是个泗水亭亭长。不过,这个长期混迹于市井的刘家老三,身边倒也不缺女人。在迎娶吕雉之前,他便和当地的曹寡妇有了夫妻之实,还生下了大儿子刘肥。如果刘邦日后没有娶吕雉,又未起兵反秦,或许刘邦也就谈不上选立接班人了,因为他那点财产说不定还不够自己作的。

阴差阳错,刘邦前去吕太公家做客,不成想当了吕家的女婿。结果,刘邦又娶了吕雉,剩下了次子刘盈。刘盈乃是正室所生,自然比私生子刘肥得宠。不过,后来刘邦于秦末战争中迅速壮大,这才又和其他女人生了另外六个儿子。

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长子刘肥是外室所生,次子刘盈则是嫡长子,被立为了太子,三子刘如意是戚夫人所生,最为得宠。至于其他几个儿子,都不太受刘邦重视。尤其是后来被拥立为皇帝的四子刘恒,更不受刘邦待见。

刘恒的母亲薄姬前半生颇为命苦,她本是魏王魏豹的夫人。在刘邦战胜了魏王豹后,便将薄姬收入宫中,并以胜利者的姿态临幸了她。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晚,薄姬便怀了刘邦的骨肉,为其生下了四儿子刘恒。

按照刘邦晚年的想法,曾打算废黜太子刘盈,改立三子刘如意为太子。不过,吕后势大,又得到张良等人的暗中帮助,所以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刘邦虽然知道吕后手段残忍,但也没成想她会如此恶毒,毒死了刘如意,又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吕后的种种作为,使得汉惠帝刘盈大受刺激,才二十多岁便一命呼呜了。刘盈一死,吕后又掌权了一段时间,结果又祸害死了自己的亲孙子,接连逼死了刘邦几个儿子,最后只剩下了四子刘恒与少子刘长。

及至吕后一死,周勃和陈平等人铲除了吕氏诸侯王,并暗中决定迎立刘邦四子代王刘恒进京称帝。这样一来,原本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刘恒,反而成了大汉天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皇帝便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文景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为汉武帝征讨匈奴积攒了雄厚的财富。

至于刘恒继位称帝一事,刘邦在九泉之下究竟会怎么想,我们显然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如果刘邦死前能够预知刘氏子孙会如此凄惨的话,定然会先下手为强,尽早铲除吕后。只是,这一切也都是假如。或许,这也是刘邦子孙的劫难吧!


夕阳下的晚枫


如果刘邦知道刘恒后来当了皇帝,他一定会认为天意不可违,薄姬这女子果然孕育了龙种;接着他也会感到遗憾,遗憾的是他的爱子刘如意没有当上皇帝;最后刘邦会感到欣慰,那就是吕后这个悍妇终究没有完成篡汉壮举,他的江山还是在刘氏子孙后代手中,他可以确认的是刘恒确实是他的亲生儿子!薄姬的母亲是魏国公主,她生下薄姬后找著名的相术大师许负给女儿看相,许负说此女将生下天子!这个许负是当时著名的相术大师,他曾经在农田里给吕稚、刘盈、鲁元公主母女看过相,并预言他们都是大富大贵之人,又说刘邦的面相富贵不可言。

薄姬长大后虽非国色天香,但是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一个典型的美人,于是她的母亲将她送到魏国王宫中为嫔妃。薄姬本来是西魏王魏豹的爱妾,但是两人同居多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尽管如此,魏豹听闻薄姬会生下天子的预言后,还是十分宠信薄姬。由于魏豹联合项羽攻击汉军,刘邦命将军曹参击灭西魏国,并将薄姬送入织布局织布。刘邦偶然进入织布局,看见薄姬有三分姿色,于是召她进宫侍寝,不久后就有了生孕,生下王子刘恒。日理万机、身边又不缺乏美女的刘邦为何会去织布局见薄姬呢?原因有二:一是刘邦听闻薄姬会生下天子的预言,因此他主动去给薄姬播种,免得薄姬跟别的男人生下天子;二是薄姬的闺蜜,刘邦的宠妃管夫人、赵子儿两位美人极力在刘邦面前推荐薄姬,因此薄姬才跟刘邦有了一夜之欢。

刘邦其实并不喜欢薄姬,他更喜欢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因此在薄姬怀孕后,刘邦就再没有宠幸过她了。薄姬生下儿子刘恒后,刘邦也很少去看望薄姬母子,薄姬也是一个生性淡薄的人,她不争宠,不谋权,只是安心的带着儿子成长。刘恒八岁时,被刘邦册封为代王,并很快在大臣的辅佐下就任。戚夫人得到刘邦的独宠,吕后也经常睡冷坑,因此吕后十分嫉恨戚夫人却同情与自己一样受到丈夫冷遇的薄姬。刘邦死前想立自己的爱子刘如意为太子,因为他觉得刘如意更像他,而吕后生的儿子刘盈过于仁弱,一点不像他。吕后采用张良的计谋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之位,又在一众大臣的支持下保住了皇后之位。

刘邦最终册封爱子刘如意为赵王,并委派对吕后有恩的周昌为赵国丞相保护刘如意,刘邦的想法是吕后虽然强势,但是只要不伤害戚夫人刘如意母子即可,至于吕后想篡汉自有大臣阻止。刘邦去世前吕后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功勋集团与刘氏皇族都无法制衡吕后,皇帝一系只能在刘盈一脉相传,只是万万想不到的是默默无闻的刘恒后来当了皇帝。吕后见薄姬在宫中孤苦无依,在处理了戚夫人后,吕后突出慈悲允许薄姬到代国刘恒处养老,因此薄姬躲过了一劫。大臣们在诛灭吕氏集团后,考虑到薄姬性格温婉,母族势力又弱小,因此以刘恒是刘邦亲儿子为由,拥立刘恒为皇帝,而薄姬则成为了皇太后。


大秦铁鹰剑士


刘邦颇感意外!

大该是爱屋及乌吧,刘恒的母亲是薄姬,并不得宠,所以刘邦也不会格外看待她生的孩子。同样,刘邦宠幸戚夫人,很想将刘如意改为太子,结果致死也没有实现。所以刘邦最想让即位的人是刘如意,刘恒继承皇位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刘邦剧照)


人们只明白母以子贵的道理,其实子以母贵同样可以说的通。比如子楚(秦始皇父亲)之所以被派往赵国充当人质,就是因为母亲夏姬不得宠、地位低,后来他被立为王太子,完全又是因为继母华阳夫人受宠的缘故。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陈豨造反被杀后,刘邦就将代国封给了刘恒,当时他才8岁。紧接着彭越被杀,五子刘恢又被封为梁王,这都是刘邦的周密安排。

刘邦最看重的两个儿子是长子刘肥和三子刘如意。

齐国是最大的诸侯国,管辖72座城池。齐王原来是韩信,项羽被灭后,刘邦马上夺了韩信的军权,然后改封楚王。齐国就给了长子刘肥,然后让功劳第一的曹参做了齐国丞相,辅佐刘肥。
(吕雉剧照)


刘邦最放心不下的是三子刘如意,他们母子是吕后最忌恨的人,刘邦为防止被吕后加害,生前还特别把周昌派往赵国做丞相。周昌为人耿直,有恩于吕后,当年就是他以死相谏才阻止了刘邦废刘盈的打算。所以让他保护刘如意,刘邦稍稍放心。

但是千算万算,刘邦没有看透她老婆吕雉的心。

按照刘邦的安排,身后的汉朝万无一失。尽管不喜欢刘盈,但他只有16岁,而且有萧何、曹参、王陵、陈平等人为相的辅佐,及周勃的太尉保驾、几个同姓弟兄诸侯王众星拱月一样的拥护,刘盈一脉可以顺利的往下传。

但是刘邦刚一闭上眼睛,吕后就囚禁了戚夫人,之后将她的儿子刘如意从赵国要挟回来,之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折磨死,然后毒死刘如意。

其他几个儿子也都是惨不忍睹。

吕后想毒死长子刘肥,刘肥用一个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并尊其为母,吕后心情大悦才放了刘肥。

吕雉把戚夫人做成有“人彘”后,故意让仁懦胆小的刘盈去欣赏杰作,结果刘盈差点被吓死。从此悲观厌世、沉沦酒色,朝政也撒手不管,七年后便忧郁而终。

吕后还想把刘恒除掉,聪明的刘恒不上套,即不奉诏入京,也不听从吕后的调令去赵国为王,最后吕后无计可施,也就放任不管了。

五子刘恢、六子刘友都被迫娶吕家女子为妻,刘恢被逼自杀,刘友被吕后囚禁后活活饿死。

七子刘长、八子刘建尚且年幼,实在威胁不到吕后的利益,所以也没有为难他们。刘建在吕后去死之前就去世了,史书没有记载死因是否和吕后存在关系,但是他唯一的儿子死于吕后之手。
(汉文帝剧照)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诸吕被灭,周勃、灌婴、陈平等人权衡利弊,将代王刘恒拥立为帝。

所有的这一切,完全出乎刘邦的意料,他没想到在他去世的十五年里,汉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假如刘邦知道刘恒当了皇帝只会惊讶,原来自己的良苦用心全部付之东流,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去喜,还是去忧。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首先刘恒是惊讶的!

诸吕之乱爆发,刘襄在外,但陈平、周勃等功勋集团在内,发动宫廷政变,掌控先机,搞出个挑选皇帝这个招数,刘恒“中奖”。

(周勃)

刘恒也很懵,张武等人倡议,应当称病谢绝,静观其变,但宋义之孙中尉宋昌却陈述出三个理由,说尽开国勋贵的心思,最后,他说“大王不要怀疑,去吧”。

尽管这样,刘恒还是犹豫,总感觉天上不会掉馅饼,皇帝不会轮到他刘恒身上。于是,跑着去见薄姬,商定还怎么办?

母子两人没出个结果,干脆将选择题给老天爷来做,占卜是大横,也就是说不久将做天子,刘恒依旧没动身,连忙让舅舅薄昭去找周勃,确认一下。

最后,刘恒才笑着对宋昌说:“果如公言”。



所以,刘恒对他做皇帝这件事是抱有迟疑态度,怀疑心态,内心处于不可思议,他是惊讶的。同样,刘邦也是,压根就没想到。

为什么?

一,薄姬几乎没有存在感。

薄姬本是魏豹的女人,但魏豹自满骄傲,没多久,就被刘邦打败,死了。薄姬变成了俘虏,进入织布房打零工。有一天,刘邦忽然发现,薄姬还是有几分姿色,见色起心。

可是将她纳入了后宫,却一年多没幸她,还是当年的好姐妹开口央求,薄姬才被幸,她是幸运的,一炮怀孕。

后来,生下刘恒,然后就没然后了,可以说,薄姬是没有存在感的,且,薄家也普普通通,并不大富大贵,子以母为贵时代,刘恒的存在感也没多少。



二,刘邦的计划中没有刘恒

刘邦立汉,刘盈成了太子,但刘邦乍眼一看,自家的儿子刘盈仁弱,一点也不像自己。反倒是戚夫人之子刘如意“类己”。

外加戚夫人的枕头风,刘邦动摇了,打算废黜刘盈,改立刘如意。吕雉去找张良,让他出出主意,由此请来了商山四皓。刘邦这才放弃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刘盈太子稳固,之后的年头,刘邦一直在计划,在谋划,防止吕氏夺取刘氏的江山,所以,一,平衡朝势,二,订“白马之盟”,三,差点杀樊哙,四,病榻交代人事安排。

刘恒在哪里?他在公元前196年,就被立为了代王,去了胡汉杂居的代国,使之成为抵御匈奴的第一道屏障,庶长子刘肥去了齐地。



所以,刘邦的计划里是没有刘恒的。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了,一切照旧,刘盈在位七年,七年之中,司马迁高度评价说:“政不出房户 ,天下晏然。”

但公元前188年,刘盈死了,即刻打破刘邦的计划,接着吕雉称制,吕氏家族走向舞台……偏离了刘邦的计划……刘邦预期的政治结构也是消解,架空,突然“砰……”诸吕之乱爆发,结构破了,破而立,刘恒立起了新的结构。

毫无疑问,刘邦是惊讶的,朱元璋也是哈。


史小二记


刘邦若是泉下有知,知道经吕后之乱后,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当了皇帝,而且把国家治理的好好的,国力更加蒸蒸日上了。那么一定会拍手称快道:这波操作朕喜欢玩的6不6!

试探或者高招

刘邦要废刘盈立刘如意,不全然是贪图美色。是一种对朝臣的试探,这次试探的结果很显然,朝臣站在了吕后那一边。

亦或是刘邦更加高明,来一招弃车保帅的高招,不过谁是车是刘如意,帅是谁,刘邦指定的人选不止刘恒。

不起眼和布局

刘邦经历了多年战争之后,也悟透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往往最不起眼的那个人就是最有威胁的。被刘邦留下后手的,就只有刘恒最不起眼,从其被封代王之后从此低调做王就可以得知避免了被杀就可以得知。

刘邦悟透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先于人。典型的例证就是“白马之盟”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等于就是为了之后大家彻底消灭诸吕提供了依据。刘邦定然是想了一下自己百年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局面,也不排除是张良等人帮其想的。所以刘邦就不得不提前开始布局。不然自己辛辛苦苦打着江山有何用?




既然刘邦这么担心吕后,为什么又不直接杀了吕后了事呢?因为刘邦在政治上是需要吕后的,其一是帮其歼灭那些诸侯王,其二就是自己万一挂了,还有一个挑大梁的,因为吕后会按照他制定的国家政策走,而戚夫人的却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所以刘邦不能杀吕后。

刘邦把自己能做的就都做了,所以尽人事,听天命。天命不在刘氏,那么也是没办法的。这样再来看刘恒上位之事,就有点可怕了,很有可能就是刘邦的安排之一。刘邦的儿子有几个,安排为后手的也不止刘恒一个。只是最后刘邦的儿子诸多都被吕后杀了,差点就把刘邦的布局全部灭掉了,不过这些后路里面有个很低调的刘恒保住了性命,最终得了天命。

以上纯属在下突发奇想的猜测,所以可以当个故事来看看。


淡看天上月


那么刘邦绝对会笑死的!在刘邦眼里,最不中用的帝位继承人就是汉惠帝刘盈,刘邦觉得这个长子太娘炮不适合当皇帝,但是因为那是吕后唯一的儿子,吕后又对自己太过恩宠刘邦不忍废之,这才给了汉惠帝登基称帝的机会。后来汉惠帝被吕后自己吓死,吕后随便抓个人来继承帝位,这个新皇帝从血缘上看实际已经不是刘邦的儿子了。只是刘邦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好多年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假如可以让他有机会从坟里爬出来,他肯定会追着吕后暴揍的。

刘恒能够即位为帝对刘邦来说完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刘邦的儿子当中,刘恒是年纪仅次于刘盈的孩子,在即位的时候已经二十好几岁,正当壮年。刘恒即位后当天便把自己的部队派出去接管了长安城的城防,几个御林军统领也全部换成了自己人,这足以看出刘恒的运筹能力。

其次,刘恒在执政方面秉承刘邦的与民休养生息,行政无违而治。让官府尽量的少去扰民,让百姓自行发展休整,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发展策略,汉文帝与儿子汉景帝开启了文景之治,这才有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实力。由此可见,汉文帝很肖,绝对对得起刘邦!


优己


笔者:竹间19叔

身为最默默无闻地一位皇子,竟然当上皇帝,而且还将国家治理如此之好,刘邦想必也会惊叹,毕竟他很少正眼瞧过刘恒。

下面,我就从刘邦8个儿子开始分析:

赵王刘如意

赵王刘如意是戚夫人之子,因为性格很想刘邦,深受刘邦喜爱,曾经想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戚夫人也很有本事,把刘邦迷得神魂颠倒,可惜就差一步并能成功了。


刘邦见废长立幼行不通,就将刘如意封为赵王,让他们去赵国,还派了周昌(对吕雉有恩)辅佐赵王。这周昌也是尽心尽力,刘邦死后,吕雉三次召见赵王,周昌三次抗命。最后吕雉无奈,先把周昌(内心清楚吕雉做法却无法违抗)诓进宫中,然后再把赵王召进宫中,本来吕雉松了一口气,哪知刘盈宽厚得知母后之心,就日夜与赵王共处,让吕雉无法下手,百密终有一疏,赵王刘如意还是被吕雉毒死了。

戚夫人也被吕雉做成“人彘”,并让刘盈看,想让刘盈心狠点,谁知,刘盈看完被吓到了,英年早逝,有如此残忍的母后,可以说是刘盈之悲。

齐王刘肥

刘肥曹氏之子,乃是刘邦长子,不过是庶出,幼年丧母,而刘邦也没有很好的陪他,所以为了补偿,就将最后的封地齐国给了他。


刘邦死后,吕雉认为一个庶子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地方,就为他倒了杯毒酒,而刘盈为了保住大哥就自己拿起来喝,这可把吕雉吓坏了,赶忙阻止。刘肥一看就知道太后想杀他,幸亏他手下一谋士提议将城阳郡作为礼物送给吕雉女儿,破财消灾,吕雉一高兴就放过他了。

汉惠帝刘盈

被认为是仁弱天子,刘邦也很奇怪,他和吕雉是何等厉害,怎么会有刘盈这般懦弱的儿子。其实并不然,一来刘盈过于宽厚仁慈,二来实在是吕雉太强势,倘若没有吕雉专政,刘盈也就不一定会有优柔寡断之说,要知道他可是硬抗自己母亲,为了救下自己几个兄弟,如此仁厚之君史上还是少见。


代王刘恒(汉文帝)

其母薄姬,刘邦一夜情,有了刘恒,在这么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刘恒没有参与,只是慢慢经营自己封地,做什么都很小心谨慎,低调的不管是刘邦还是吕雉都没注意到他,最后权力相争,也是很戏剧性地都死光了只剩下他。所以刘恒虽然低调,但是懂得隐忍,是个大毅力者。

梁王刘恢

吕雉将吕产的女儿嫁给他,结果这个女子狠毒堪比吕雉,禁止刘恢见女儿,亲近其他女子。刘恢也是男人,一气之下就和她干起来,结果自己的宠妃和女儿全被他杀害了,自己实在无能悬梁自尽了。

淮阳王刘友

吕雉为了能够监控他,就将自己族中女子嫁给他,结果刘友对这个女的不感兴趣,一直不接触,导致这吕氏女子一气之下向吕雉告状说刘友谋反,吕雉一听就直接把刘友召进宫中,将其活活饿死。刘友还留下绝笔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胁迫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寐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託天报仇。

淮南厉王刘长

这个刘长来历蹊跷,是当初刘邦途径赵国,以前的赵王为讨好刘邦献上自己的妃子,结果一炮就中,这里面有多少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刘长出生,赵妃就自杀了,后来刘邦让吕后抚养,所以吕雉后来也没对他下手,但是长大后的刘长桀骜不驯,僭越礼制,丝毫不把刘恒放在眼里,后来还联合匈奴造反,刘恒念兄弟情分,只是将他发配边疆,结果死在路上。

燕王刘建

刘建,刘邦的小儿子,长的也最像刘邦,然而也是运气最不好的一个。一次出去打猎,被狐狸抓伤,感染而死。

其实据《风俗演义》(东汉末年应劭编辑)记载,刘邦最希望继承皇位的还是刘恒。

据说战乱让刘恒与刘邦薄姬失散,成为流浪儿的刘恒在未遇刘邦时,他时常去代国东门祭祀刘邦,而在宫中的刘邦也时常梦到这一场景,心中疑惑,后派人去查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刘恒,刘恒的孝心打动刘邦,在刘邦病危的时刻,就想让刘恒继位,无奈代国到宫中路途遥远,等到达之时,刘邦已死,刘盈登位。


真真假假,毕竟汉文帝是一位好帝王,这些事情加上去也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