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QAQ71462012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捋一捋安史之乱的前后详细过程,答案夹杂于其中。

先了解安禄山

有唐一代,十分开放,它的开放不仅在于内部,对外也很开放,比如在对待少数民族态度上,当时唐朝有很多官员都是少数民族的,同样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胡人与突厥人所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始兴起,走向巅峰。

安禄山虽屌丝出身,长相丑陋,但他也是有特别之处的,那就是特胖。体重的优势加上出生于塞外,让他练就了一身力气,异常剽悍骁勇。得以此,安禄山被幽州节度张守珪所欣赏,成为其义子,安禄山自此有了一个跳板,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

安禄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讨好朝中重臣,暗地里又拿厚礼贿赂往来官员,因此他在朝廷内有着不错的名声,唐玄宗也是特别喜欢他,到后来还亲自下旨让他成为自己爱妃杨玉环的干儿子。


安禄山实力

安禄山自公元732年投入军旅起,一路上可谓是平步青云,到公元751年时,他已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为唐朝最大的腕。

要知道玄宗当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巩固边防,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节度使权力很大,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刺史、州牧。《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记载:“(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节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实力可想而知。

当时的唐玄宗为保卫边疆,实行的是外重内轻策略,他允许节度使率兵镇守边地,这使得后来边镇兵力达50万之多,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拥兵20万,实力最强。

安禄山在公元751这一年,实力剧增,随之一起上涨的是他的野心。



安禄山造反准备

于是他开始密谋造反,首先是以抵御外敌为名在老巢范阳储藏兵器、粮食;接着亲信挑选出来代替那些“不听话”的官员;最后派出了探子前往长安获取第一手的情报。

这在《旧唐书》中有记载:

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
高尚掌书记,刘骆谷留居西京为耳目
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

而在安禄山做这些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连大奸臣杨国忠都多次对唐玄宗上奏:禄山必反!

可惜,玄宗当时已然被安禄山影帝般的演技所蒙蔽,当安禄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时,他只觉得错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来,于是让他做了左仆射的高官,放他离去。

公元755年,经过四年的准备,安禄山有了造反的实力,于是以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命,从范阳起兵造反,顿时间朝野震惊。

造反的人数有多少呢?

《旧唐书》记载: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资治通鉴 》记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三镇的军力,加上各少数民族支持,启用了骑兵、步兵共十五万造反,号称是二十万。

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后,由于多年没打仗,久疏战阵,加上造反过于迅速,唐军压根没反应过来,十五万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还不信,直到一周后才肯接受安禄山造反的现实。

玄宗起用高仙芝为帅东征安禄山,不过我们在先前也提到唐朝当时已是内轻外重,节度使拥兵自重,精锐在边疆,还没有赶回,高仙芝也是临时募兵,得到的新兵压根无法与安禄山的兵相提并论。

高仙芝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坚守潼关不出,不过唐玄宗却因此,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高仙芝。无奈,在安禄山造反当年年底,他攻下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玄宗再起哥舒翰为帅,起二十万大军,镇守潼关,与高仙芝一样,哥舒翰也是坚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硬着头皮出战,结果中了伏击,被杀的大败,20万大军只剩8000,此战后潼关失守,而潼关是长安门户,潼关一丢,长安没过多久也没了。

安史之乱这时是最严峻时期。



不过在李肃宗即位后,战争开始有好转,郭子仪与李光弼联手进军河北,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一带。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为帅,率十三万人南下,扫荡河南。不过在睢阳之战中,被张巡给打败,叛军被歼灭12万之多,而睢阳保卫战牵制了、又消灭了叛军主力,为后来收复长安、洛阳奠定了基础。

后期安史之乱(这里本人特指安禄山死后)

公元757年,安禄山起兵两年后,他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继承帝位掌权。当时长安、洛阳已被收复,安庆绪仅率1300人败逃邺城。

安庆绪衰退之际,史思明开始壮大,他在当时是守老巢范阳,并没有多大损失。公元758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继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由于多次内乱,叛军势力渐弱。公元762年,唐军骑兵与回纥军合围再次失守的洛阳,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被打的大败,歼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自此后更是兵败如山倒。

公元763年,史朝义率五千骑败逃回范阳。由于部下李怀仙已献城投降,史朝义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广阳(今北京房山东北),又遭守军拒绝,史朝义在绝望之际自缢而死,安史之乱自此结束。

《新唐书》记录最终结局:朝义至范阳,怀仙部将李抱忠闭壁不受,朝义告饥,抱忠馈于野。朝义饭,军亦饭,饭已,军子弟稍稍辞去。朝义流涕骂承嗣曰:“老奴误我!”自渔阳回止幽州,缢死医巫闾祠下。

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从安禄山开始,到公元763年于史朝义手里结束,历经七年又两个月,大唐由盛转衰,下面则是藩镇割据时代。

夏目说:

从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义时期安史之乱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输,但他在最大一战,即唐再夺东京之战,依旧是能起精兵十万与唐一战的,所以巅峰时期势力还是非同小可。

不过到了最后他输的一无所有,部将在史朝义大势已去之下都选择了降唐,不接纳他,比如田承嗣、李怀仙等人都闭门不出,田承嗣更是将史朝义母亲及妻子送于唐军以表忠心,史朝义是在无路可走情况之下,才于林中自缢而死的。



要说史朝义最后还有多少人,其实上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说史朝义个人。他最终史朝义是众叛亲离,一人没有,自己在绝望中自杀。

广义上则是史朝义为首的叛军。当时史朝义的部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旧做了节度使,他们的势力没受太大影响,只能说是被招降了,明面上听命于朝廷,实际自主权力很大。他们四人拥兵于河北,算是藩镇割据时代第一批人。

安禄山时期的叛乱应该是威慑力最大的,虽然起兵时只有十五万人,但当时由于国内太久没战事,老兵在边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挥不听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劝告,失去了洛阳、长安。

好在之后有郭子仪、李光弼站出来,帮助唐朝止颓,加上抓住叛军内乱,最终打败叛军,将叛乱终结于史朝义手中。


夏目历史君


安史之乱爆发时正值唐朝府兵制开始衰落时期,各个藩镇开始各自募兵。对于此时的藩镇,朝廷虽能够控制,但有些藩镇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当时的唐军主要的战力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西域、河西、陇右、剑南以及帝国的北部边境。


由于西域战事频发,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各自拥有兵力两万四千人。按照唐军的部队编制,这相当于四个军的兵力。高仙芝、封常清统领的安西军长期为唐王朝开疆拓土,战力之强无所匹敌。即使在怛罗斯战役中,唐军投入了三万人,但是这三万人是蕃汉混编部队,其中真正的安西汉军不足两万。这次远征高仙芝带走了一个军,损失不大。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安西精兵入关平叛,这也是后话。河西陇右对抗西南吐蕃人的入侵,战力较强,但是统帅王忠嗣去世之后陷入各自为政的状态。后期由郭子仪整合之后才发挥出其应有的战力,成为平叛的主力。剑南军队自败于南诏后,尚未恢复元气,此后在平叛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安禄山的军队在唐帝国军队绝对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唐帝国当时的募兵总数约49万左右,而安禄山军总兵力在15万以上。三分之一的军队掌握在安禄山手里。安禄山利用唐玄宗的盲目信任,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将地方军政大权都抓在自己手里。安禄山自身就是个胡人,因此他的军队里招募了大量的契丹、同罗、奚族等胡族士兵。相对于其余藩镇,安禄山的军队精于战事,战斗力爆表!

安禄山虽兼任河东节度使,但实为遥领,其真正能够直接掌控的只有大同军九千五百余人。剩余的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在叛乱发生之后效忠朝廷,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在河东战场与叛军死磕。那么跟随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军队为范阳军九万一千人,平卢军三万七千五百人,河东大同军九千五百人,共计十三万八千人。

唐帝国军力布置的“守外虚内”使得帝国内地没有与叛军相抗衡的军队,此外此时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安西军剑南军远水难解近渴,安禄山叛军打唐帝国一个措手不及,一路狂扫河北等地。叛军打得不是穿心战术,也不是斩首行动,对于占领的城池一定会分兵驻扎。此外其老巢也留有军队驻守,安庆绪邺城被围时,史思明率胡兵13万人自范阳南下救援邺城。可见当时的范阳留守兵力应该也不少。有史料记载,在叛乱初期,叛军进展神速,募兵速度比不上分兵速度,广大的占领区分掉了十几万叛军军队。那么实际上与唐军正面交锋的军队不足十万。率兵攻打潼关的崔乾佑手下也不过五六万人。但是由于唐军新募军队兵员素质太差,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才会在战场上连连败北。

至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自立后,叛军的颓势已经相当明显,但其直接掌握的军队应该在十万以上。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会攻洛阳。三十日,在洛阳北郊大败史朝义军,歼其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史朝义仅率轻骑东逃。之后史朝义部将田承嗣等率军4万与史朝义会合,迎战唐将仆固玚。田承嗣军被仆固玚击败后,史朝义率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北)兵来战,又败走。史朝义逃至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与其大将薛忠义合兵3万南下迎战,进至临清(今属河北),遭仆固玚伏兵袭击败走。此时,回纥兵赶到,与唐军会合追击,于下博(今河北深县东南)东南又大败史军。史朝义数战皆败,自己败掉的精锐军队就达十多万,后来田承嗣等人投降唐军,史朝义众叛亲离,在林中自杀,为祸七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游在路上的鱼1986


安史之乱中,以安禄山最初率领的15万兵马起兵反唐,最后由史朝义率领的5000兵马奔逃,最后兵败溃散自杀而结束。

有人说,要读懂唐朝历史,必须要读懂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百年帝国从此衰退,往日的繁华也最终被这场战争所毁灭,安史之乱始于755年冬天,结束于763年的春天,历时8年的战争,是造成唐朝藩镇割据的罪魁祸首。

安禄山剧照

因为起兵反唐的将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场持久的战争被称之为“安史之乱”。

唐朝天宝十四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朝廷腐败,联合其他民族,共计15万兵马发动战争,古人打仗讲究出师有名,安禄山的理由就是奉旨讨伐杨国忠,在范阳起兵反唐。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下此时唐朝各个节度使的兵力;

安西节度使24000人;

北庭节度使20000人;

河西节度使73000人;

朔方节度使64700人;

河东节度使55000人;

范阳节度使91400人;

平卢节度使37500人;

陇右节度使75000人;

剑南节度使39000人;

岭南节度使15400人;

兵力分布图

其中安禄山的切确兵马是183900人,所以远不止史书上描述的那样只有15万兵马,不过当时起兵反唐时是号称20万大军(古人带兵打仗惯用的伎俩);

而唐朝的总兵力在311100人,由此可见双方总兵力是495000人,但是安禄山一人就占了一小半的兵力,发动叛乱也不是没有可能,也有很大的胜算,毕竟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

虽说名义上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但是平卢以及河东两者的兵力,安禄山并没有用上,尤其是平卢军在安史之乱后,有一部分竟然还想偷袭安禄山的老巢,只是兵力不足,面对安禄山的留守部队只能渡海去了山东。

而河东一直都是由杨国忠系把守,安禄山真正到手的兵力应该就在10万左右,因为有一半平卢军还是被其控制的,而安禄山能够以一个半镇的兵力起兵反唐,这也得益于这些兵马足够强悍,尤其是平卢的士兵,各个都是精兵悍将。

再者中央军士兵质量太差,又没有丝毫准备,当时的唐朝军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大型战争,都马放南山,况且唐玄宗在得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还有所怀疑,直到确定后才震怒,立刻派兵东征。

安禄山一路打到长安,因为潼关被攻破,唐玄宗不得已逃离长安,而后大将军陈玄礼杀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史称马嵬兵变。

好在后面郭子仪和李光弼击败安禄山部下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安禄山因为患有眼疾,性格越来越暴躁,最后被次子安庆绪所杀。

随后安庆绪又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管安庆绪的部队后继续与唐军对战,自己带兵返回范阳,留下儿子史朝义驻守邺城。只是后来史思明和儿子史朝义又有所矛盾,被史朝义杀害。

史思明剧照

史朝义杀了父亲之后,自己在洛阳登基称帝,唐军在洛阳北郊击败史朝义军队,歼灭60000人,俘虏20000人,史朝义自己率兵逃跑,唐军趁胜追击,此后的史朝义一败再败,最后率领5000人突围,一路奔逃到范阳,未曾想范阳守将李怀仙已经投降,进不了城门的5000士兵最后各自纷纷离去,东藏西躲,史朝义只能率领数百起兵逃亡广阳,又遭到守军拒绝进入,最后走投无路,在林中自杀,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羽评郡主


安禄山起兵造反时,下属有编制内的大唐边军14万人左右,占整个唐朝边军(除边军外此时唐朝其余军队可以忽略)的近三分之一,是中国古代体制内叛逆造反时力量最雄厚的。

安禄山起兵时,担任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兵力91000人,平卢节度使兵力37500人,河东节度使兵力55000人。

其中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只能控制部分,大部分兵力没有跟随安禄山造反。安禄山起兵前,通过劫持杀害北京(这里的北京指的是唐朝北京太原)副留守杨光翙,让河东军暂时陷入混乱,无力与自己为敌。河东军可以确定跟随安禄山造反的,只有大同军9100人。

安禄山起兵时编制内的大唐边军,则有范阳镇91000人、平卢镇37500人、河东镇的大同军9100人共137600人,将近14万人。

(天宝十节度)

安禄山自己私自蓄养了一批精锐私兵曳落河约8000人,加上驱使同罗、奚、契丹、室韦等胡人,总的可用有战斗力兵马应在20万以上。

整个安史之乱中,叛军主力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一直主力尚存。经历了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几次变乱,史朝义的号召力有限,实际能控制的兵力有限。史朝义时还有多少兵力无记载,但叛军总的军事实力依旧很雄厚。

安史之乱最后的结果,是叛军余部抛弃史朝义接受大唐朝廷招降,但实际上依旧割据一方,形成四个独立藩镇。唐军斩杀史朝义,名义上平定了安史之乱。

叛军余部形成的四个藩镇,分别是张忠志(赐名李宝臣)为成德军节度使,统治恒、赵、深、定、易、冀六州;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治魏、博、德、沧、瀛五州;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统治幽、营、平、蓟、妫、檀、莫七州;薛嵩为昭义节度使,统治相、卫、邢、洺、贝、磁六州。

成德、魏博、卢龙节度使被称为河北三镇,一直桀骜不驯,直到唐朝灭亡都是大唐朝廷的心腹大患


仁勇校尉


唐玄宗末年,也就是755年12月,唐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打着奉诏讨伐奸相杨国忠的口号,在范阳起兵,反叛朝廷。反叛之前安禄山打造兵器、储备粮草、强征战马等,做了充分的准备,拥有精兵15万,又联合库莫奚、契丹、回鹘、粟特等胡人部落的5万人,共20万兵马,仅半年时间,就攻破洛阳、潼关,一路向西,直奔都城长安而来,唐玄宗仓惶西逃入蜀。

图为安禄山画像。

安禄山和史思明这哥俩本准备唐玄宗死后反叛的,谁知朝廷奸相杨国忠打压自己势力,还诬陷自己密谋造反,于是打着诛杨国忠的旗号提前了反叛计划。唐玄宗令荣王李琬为主将,率大将军高仙芝、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共计6万军队讨伐安史叛军,当时唐朝精锐都在遥远的西北镇守,没赶回来,李琬的集结的6万中央军不是安禄山的对手,东都洛阳失守,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

图为安史之乱,唐军与叛军的形势图。

高仙芝和封常清因洛阳失守在阵前被监军斩杀,唐玄宗再派大将哥舒翰领兵20万进攻洛阳,哥舒翰大败,残兵投降安禄山,756年潼关失守,不久首都长安陷落,相反的是此时各地唐将领不断恢复过来,对叛军的进攻逐渐展开,在河北郭子仪、李光弼拖住史思明的叛军,王思礼切断洛阳和范阳叛军的联系,逃到马嵬坡的唐玄宗遭到兵变,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令郭子仪、李光弼二人讨伐叛军。

图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唐将,郭子仪画像。

安禄山自立皇帝不久就被儿子安庆绪杀掉,安庆绪横扫了中原大地,唯独睢阳城久攻不下,最后竟然坚守10个月拖住安庆绪几十万兵马,史思明也调回洛阳,此时唐军开始反扑,757年收复长安城,兵败后的安庆绪只剩6万人,史思明拥有洛阳、范阳10万兵马,唐军各镇兵马无统帅各路为战大溃败,758年史思明杀安庆绪,此后唐史两军陷入胶着,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掉,此时史朝义所领洛阳6万、莫州部将田承嗣4万、贝州部将薛忠义3万、河北各地2万余,大约15万人,但内部经相猜忌,唐军来后立刻分崩离析,降的降,死的死,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吊死在幽州城外。


图文绘历史


安史之乱长达七年零两个月,在这七年多时间里,大唐换了三个皇帝,从唐玄宗李隆基到唐肃宗李亨再到唐代宗李豫;而叛军首领换了四个,从安禄山到安庆绪再到史思明最后是史朝义。

可以说内乱让叛军的战斗力不断下降,最后败给了大唐,但即便最终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叛乱也没有真正落下帷幕,而仅仅是不再起兵反唐了。但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来。当时投降的将领全部被大唐许以原职,这既是仆固怀恩为大唐挖的陷阱,也是大唐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安史之乱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大唐帝国的盛世繁华轰然倒塌,帝国的威严和统摄力统统不复从前,藩镇割据成为强大的地区势力,越来越脱离唐王朝的控制。经济遭到破坏,人们流离失所。

而这场叛乱的制造者就是安禄山,一个重达330斤的胖子,他曾在唐玄宗面前如小丑般忠诚和老实,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更是成为杨贵妃的养子,在李林甫的提携下,安禄山迅速成为范阳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又在后来求得河东节度使,一人统摄三镇,成为王忠嗣之后最强悍的存在,当年王忠嗣曾统摄四镇,虽是唐玄宗的养子,却得不到唐玄宗的信任,最终被诬陷后暴卒。

之后就是安禄山统兵最多。平卢、范阳、河东加起来有183900人,而当时十个节度使加起来总统兵495000人。安禄山一个人统兵占了三分之一还多,而十个节度使总兵力约占全国兵力的85%,这样一算,安禄山自己统兵占了大唐帝国的近三分之一。当然安禄山对于河东地区的兵力统摄力相对小些。

但在755年,安禄山起兵的时候,还是凑够了15万,包括平卢和范阳的全部兵力再加河东的部分兵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族的兵力,凑够了15万人马,号称20万,以范阳为根据地起兵造反,名目就是安禄山矫诏奉朝廷之命讨伐杨国忠。

很快,全国就陷入战乱之中,在长安即将陷落之际,唐玄宗“御驾亲征”灰溜溜的往南边跑了,在马嵬驿发生了著名的马嵬驿兵变。然后唐玄宗入蜀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登基为帝。开始了收复两京的战争,而安庆绪将父亲安禄山杀死,自己做了皇帝,只是安庆绪和史思明之间不合,后来在安庆绪求助于史思明的相州之战后,史思明杀死了安庆绪,全面接管了叛军,称帝。

而在761年,史朝义又把父亲史思明杀死,称帝。这时候的叛军已经再不复从前有统一的指挥,史朝义对叛军并没有约束力。在对唐军的作战中几乎节节败退。762年十月,唐代宗命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各路节度使攻打洛阳。史朝义率十万精兵增援洛阳,但被仆固怀恩打败,史朝义损失很大,被斩首六万,被俘虏两万。之后,史朝义带着数百轻骑往东逃窜,而仆固怀恩带领朔方军继续追击史朝义。史朝义组织的数次反攻均告失败。

史朝义的部下纷纷降唐,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史朝义在林中自缢身亡。安史之乱就此结束。

当时的仆固怀恩已经与朝廷产生了矛盾,他有了异心,遂对降唐的叛军节度使们并没有赶尽杀绝,相反的,他奏请朝廷让他们官复原职,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薛仁贵孙子)为相卫节度使,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朝廷为了安抚民心以及快点结束战乱,遂答应了仆固怀恩的请求,自此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河朔旧部依旧奉安禄山和史思明为圣人,田承嗣还为安、史四人立祠,号为“圣人”。而在九世纪的唐穆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影响力还在。


萧晓四姑娘


要读懂唐朝,其实先要读懂安史之乱。这一场战乱,结束了唐朝的盛况,百年的帝国,从此刻开始,就走了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回忆,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安史之乱不但是整个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世史家甚至将它视之为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在帝国边鄙发起, 杂糅胡汉的安史叛军,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便以风卷残云的气势攻占了两京,占领了半壁江山,后唐朝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诛杀了叛军主力,重新统一了大唐,可依然无法肃清其残余,自此,藩镇的问题就伴随着大唐。

安史之乱的过程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宰相杨国忠为理由叛离大唐,率领叛逃军队十五万从范阳南下,席卷了今天的河南和河北,向关中进发,并且于次年在洛阳称帝。

唐玄宗长期宠信安禄山,在安禄山叛逃之后仓卒应对变数,后继看到战局稍微有所好转,就强令固守在潼关的哥哥舒翰出击,在这种仓促出兵的情况下,唐天宝十五年六月十八万唐军便被安禄山叛军打的一败涂地,唐玄宗放弃了长安,直奔成都,长安就此陷落。

唐天宝十五年七月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继位,然后继续平乱叛军。唐朝将领李光弼坚守太原,挫败叛军史思明等部十万人进攻,捍卫了唐朝在灵武的指挥中枢。这时,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诛杀,取代了安禄山的地位,集中兵力共计河南,目的是切断唐军江淮区域的供应线,但是数次都没有成功。唐军在此时开始反攻。唐肃宗和唐玄宗一样,没有捣毁叛军的老巢范阳,而急于将两京收回。到德二年九月时,郭子仪等率领唐军十五万并且借调回纥骑兵四千余人,在长安南与叛军激战了数日之后收回了京城,随后由收回了洛阳。可是唐肃宗并没有令唐军乘胜追击,而在一年后才遣军进攻逃跑到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的安庆绪余孽。在这次征讨过程中,二十万唐军并没有设置监军,而是以宦官鱼朝恩为督军,可想而知,这支唐军被南下增援的史思明部打的溃不成军,以战败结束。史思明杀了安庆绪,留下了他的儿子史朝义守邺城,自己回到范阳称帝,不久又南下攻陷了洛阳。
史朝义又诛杀父亲史思明,从而取代了他,唐军和叛军一度相持。宝应元年,唐玄宗、唐肃宗相继去世,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又借回纥兵,合唐军之力,收复洛阳。史朝义最终走投无路而选择自杀死,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到此就结束了。
我根据这一历史过程分析,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时应该有十五万兵马,最终的结果时史朝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这样子的话,史朝义都死了,又怎么会有兵马,因此最后史朝义是没有剩余兵马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若有不同观点,请在评论去留言。

松头土豆聊历史


安禄山是一步步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同时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8000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蓄势待发。

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假造了一份从唐玄宗从长安发的诏书,召集将士宣称:“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虽然很怀疑,可是也没办法。

第二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15万步兵、骑兵进发,这就是刚开始的兵力。

<strong>

史朝义是史思明的大儿子,从小跟着史思明打仗,很得将士的心,但是史思明却不喜欢他,想立小儿子为“太子。”后来,史朝义竟然把自己的父亲史思明抓起来杀了,不光如此,还把自己弟弟史朝清和他的部下都杀死,就因为内部起了内讧,史朝义越来越不得人心,实力也越来越弱。

唐代宗继位后,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在陕州汇合各道节度使和回纥援军,讨伐史朝义,史朝义纠结了十万叛军相抵抗

,但一连串失败后,只能向契丹逃走,但唐军穷追不舍,最后史朝义走投无路,只剩下几十个亲兵,在一个叫温泉栅的树林里上吊自杀,唐军把他脑袋割下来,送到长安。


历史有妖气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骤然在范

阳起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意图改朝换代。当时安禄山麾下的兵

马约15万众,更是聚合了不少同罗、奚、契丹、室韦人。号称20万人马。

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安禄山起兵造反,纷纷

大惊,就连近处驻地的兵马也纷纷不战自溃。而慌乱的唐玄宗更是六神无主,急招杨国

忠议事,可是,这时的议事又有什么用呢?那数十万叛军又岂是轻易就能打败的。


无奈,唐玄宗派遣封常清、高仙芝以应敌,可是,交给了他们权力却又不相信他

们,相比他们,唐玄宗更相信那监军太监。也正是那监军太监的诬告,使得唐玄宗

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同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燕。

病急乱投医的唐玄宗想起了这时病废在家的哥舒翰,便任命他为平叛副元帅。可

是,也不知怎么,上了年纪的唐玄宗可能真的已经到了昏聩的地步。明明不知兵,却非

要用兵。哥舒翰当时的想法是坚守潼关,带敌军内乱,则称乱攻之,可以说这是当时仅

有的一个办法。没辙啊,皇帝不相信,要求哥舒翰强攻。果然,哥舒翰一战兵败,继而

被擒。而这时等待唐玄宗的命运是什么呢?


数十万叛军临城,还能有什么办法,跑呗。这天,皇帝的禁军仪仗迁到了大明宫。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外面都一无

所知。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

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后来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

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

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知晓这一切的唐玄宗也是无可奈何。毕竟,现在的自己已不是当初那一手遮天的皇帝了。

长安失陷,君储逃亡,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但是,这时叛军的内部也出现了问

题,安禄山因为立储问题,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年号

载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同年,长安为唐军收复,安庆绪自

洛阳败逃退至邺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溃归

范阳史思明。


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唐代宗继

位之后,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北征。经过数年的平叛,

史朝义兵败,其部下也都纷纷投降。而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

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此后,唐朝正式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小小呆萝卜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伐杨国忠”,发动属下起兵时,拥兵15万人,号称20万人。

很多人头脑中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即安禄山备受唐玄宗宠爱,手里掌控着唐朝大多数精兵,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这一点从“天宝十节度”控兵的比例便可见一斑,下表是《旧唐书》中天宝十个节度使帐下唐军的数量。

西北边境上为了抵御吐蕃、突厥,唐军安西、北庭、拢右、朔方、河西五大节度使坐拥精兵二十五万余人,占全军总量的52.7%。如果再算上西南方向控制南诏、吐蕃的剑南节度使,整个西北边兵的数量占比超过六成。

而安禄山虽然身兼三镇节度使,但能完全控制的只有平卢、范阳两镇,两镇军队定额14.6万人,占比不过26%,河东大部并不在其完全控制之列。

这从他起兵之初,先派偏将何千年、高邈领二十奚骑,奔至太原(唐之北京),求见北京副留守杨光翔,假称献俘将其劫走,使河东军自乱,便可见一斑。

因此可以肯定,河东军镇五万五千定员中大部分没有参与叛乱,大概只有大同军九千余人跟了安禄山。

另外,安禄山还蓄养8000人的精锐私兵,再加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胡人,这些胡人部落随同唐军参战也算是唐朝的传统,是中央政权解决部队战斗力不足的一种手段,称为“城傍制度”。

总而言之,安禄山在起兵时,手中能够控制的军队超过20万人是不令人意外的。

但这些军队不可能都一股脑带到前线来打仗,毕竟老巢范阳、平卢需要有人驻守,同时进军线路上获取的各个重要战略节点也需要有人驻扎。

例如,其起兵后令贾循留守范阳,吕知诲守平卢,高秀岩守大同,安忠志(奚)驻扎土门关,张献诚(张守珪之子)守博陵,李钦凑守井陉口,李庭望守陈留,武令珣守荥阳,张万顷为河南尹,崔乾佑守陕郡,张通晤负责睢阳,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安守忠镇关中,牛廷玠屯安阳,安太清守怀州,周挚、许叔冀屯福昌,史朝义守冀州,令狐璋戍滑州。

十几万叛军散落在如此广大的地区,导致安史之乱初期即便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叛军正面也不过只有五六万人,反倒是唐军经常能够集结起十几二十万人。

例如、哥舒翰出潼关的灵宝之战,唐军有十八万人之多,而叛将崔乾佑手下不过五六万人。但战役的结果是,唐军在靠近黄河的峡谷里被伏惨败,只有八千余人逃回,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

为什么人数占优势的唐朝政府军会打不过,人数少的叛军呢?

这就得从唐朝兵制的变化说起了,自从唐高宗以来,中原地区土地兼并越发炽烈,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破坏殆尽。玄宗开始不得不在宰相张说的倡议下转而推行募兵制。

由此,大量壮丁招募从军,举家迁至边疆成为职业军人。朝廷以边疆地区的土地和减税给予优待,造成了唐朝军队布置由“强干弱枝”的府兵制,转向了“弱干强枝”的募兵制。

而中原地区因为旧不闻战鼓之声,兵备糜烂早就无可用之兵。

洛阳、潼关之前的战役,唐朝新募集的兵源大多都是些游侠、地痞,打个群架可能还凑合,到了两军阵前“各个股栗,不能束甲。”

带着这种士卒上阵打仗,别说是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孙武子复生也没戏。从将领的角度上说,封常清、高仙芝并没做错什么,只不过野战确实打过不过叛军罢了。

这一点,叛军将领田乾真说的很准确:“今四方行垒,皆新募乌合之众,未经行阵,岂能敌我蓟北精锐之兵?!”

因此,看清了形势的封常清才会对高仙芝说:“累日血战,贼锋甚锐。现在潼关无兵,如潼关失手,京师危急,应急回潼关严守。”随后,二人领兵退入潼关,凭险据叛军于陕州。

纵观整个安史之乱的战争进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叛军到后期人数越来越多(唐军也越来越多)。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叛军攻克洛阳,此时距安禄山起兵,仅过了一个月零三天。志得意满的安禄山,召集手下的“文武百官”,行改元称制之事,于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进皇帝位,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几乎同时,晋北战场上,郭子仪带领的朔方军正在爆锤叛军守将。他先是在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痛击高秀岩率领的叛军。随后又突破长城天险杀虎口,攻克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右卫镇)斩杀大将周万顷、安守一。协同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大败来援的薛忠义,坑杀叛军骑兵七千人。

这场几乎动摇了双方态势的大胜,郭子仪帐下不过只有万把人。而到了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于叛军在香积寺(今陕西西安南)大战时,郭子仪帐下朔方军、安西军、回纥军已经有了十五万人。此战唐军大胜,歼敌超过6万。

同年十月十五日,唐军又与严庄率领的十五万叛军在新店遭遇,唐军再败叛军。

等到克服长安、洛阳后的邺城大战时(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郭子仪、李嗣业、李光弼、王思礼等七镇节度使,领兵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围攻困守邺城的安庆绪。

在安庆绪许以让位的条件下,史思明带胡兵13万人自范阳南下救援邺城,而此时邺城内部尚有6万叛军,这就已经超过安禄山时期的叛军全部机动兵力的总和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打仗无疑会大量消耗军队的有生力量,但作为一个将领,手下军队的人数决定着其自身的重要程度,没有手下的军队,要你这个当将军的干嘛?

在战争中抓丁当兵,无疑是最简便的办法。至于后勤嘛!战争期间考虑什么后勤?都出去给老子抢!你们手里拿的是烧火棍?!

曾经有人怀疑,短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如何会让唐朝损失二千多万人口。

别忘了,唐朝时的中原地区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这种地方双方几十万军队往复拉锯,不光是叛军抓丁、抢粮军纪败坏,唐军也一样,地盘是不是自己的还不一定呢,哪还管得上爱惜民生?更不用说异族军队了,人家本来就是雇佣兵要拿钱的。

祸乱中原的安史之乱不但将整个黄河流域彻底打烂,也使得大量民众南迁,变相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衣冠南渡”。

综上所述,安禄山时期的叛军数量基本是可以通过史料记载计算的,但到了后期叛军各自抓丁扩充军队,等到史朝义时期,谁也说不清叛军究竟有多少了。别说我们不知道,估计史朝义自己也说不清楚。

原创手打,您要是觉得尚能入目,赏个转发、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