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静说历史


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持续时间长达8年,直接导致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首恶安禄山在发动叛乱后仅仅不过一年多时间便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可为什么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




唐朝在经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和“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巅峰。但是唐玄宗统治中后期,天下承平日久,开始耽于享乐、奢靡无度。宠信杨国忠、杨贵妃兄妹,对胡人安禄山委以重任。天宝十四年(755年),早已谋划很久的安禄山以除奸臣之名(此奸臣即杨国忠)起兵15万反唐,叛军起兵,天下震动,安禄山叛军在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河北,同年十二月攻破东都洛阳,不久又大败唐朝名将哥舒翰,潼关失守。天宝十五年六月(756年)安禄山叛军进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奔成都,途中于马嵬驿发生政变,杨贵妃被高力士缢杀,杨国忠被乱刀砍死。




进入洛阳的安禄山很快就称帝建制,成为了大燕皇帝。叛军进入长安后安禄山眼疾复发,不久即双目失明。同时他在立储之事犹豫不决,想废长立幼,弃次子安庆绪而改立幼子安庆恩,安庆绪因此心忧如焚时刻担心被废。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五日夜,安禄山被安庆绪安排的宦官李猪儿弑杀。但是奇怪的是,叛乱首恶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却依然又打了六年,深挖原因,我们会发现这场叛乱远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安禄山为发动这场叛乱显然是筹划多时准备充足,他在反叛前深受玄宗的恩宠和信任,他不仅身居要职而且还手握兵权,身兼范阳、平卢以及河东三镇节度使。手上有钱有粮有兵,据《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所载,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朝全国有军马八万匹,而安禄山治下的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就占去了26000匹。安禄山出京之后,秘密操练兵马,散其财资而招募胡人入伍,这些军士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极为凶悍,特别是骑兵人数众多,在实力对比上,安禄山的叛军与唐军对弈中丝毫不落下风。




其次,唐朝统治阶级内部本身腐朽不堪矛盾重重。大唐太平日久,玄宗本人耽于享乐,荒废朝政,朝廷大小事皆委于杨国忠、李林浦等奸臣贼子,致使军资不足,装备简陋备,马匹废弛,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平叛过急,没有采取据险固守消灭叛军锐气待机出击的正确平叛方式,而是反而过早出兵反攻。而敌军崔乾佑养兵蓄锐,看准时机,引诱唐朝军队出战;并在双方会战时,假装偃旗撤退,实则引诱唐朝军队进入后方伏击地,计谋得逞,致使平叛之战没能成功。同时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谗言,冤杀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名将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唐军扼杀潼关,玄宗又听信谗言,且平叛心切,诰命哥舒翰出兵,知道必败的哥舒翰被迫出关,结果唐军果然大败,他自己也被叛军活捉了。一连串的战略失误反而使叛军发展迅速,东西两京的沦陷,玄宗的出逃更是一度使安史叛军占据了绝对上风。




最后,安史之乱的核心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史思明作为安禄山手下的第一悍将绝非泛泛之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也都是颇有领兵作战的能力,安禄山被弑杀后,史思明独撑大局,虽降而复叛但依然使叛军苟延残喘了许多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弑杀后,不认输的史朝义带领余下的叛军又坚持了一段时间,最终在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全力剿杀下,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大国布衣


唐肃宗李亨继位后的第二年,大唐帝国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反攻,仅仅一天时间就攻克了长安城;又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洛阳城收复;在此基础上,中原战场也开始全线反攻,于是叛军开始纷纷投降,安禄山也在一片绝望之中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到此为止,安史之乱似乎就要结束了。但是很不幸,随后不久,这场叛乱又死灰复燃,并且又持续了整整七年才结束,表面上看,是因为安禄山死后,还有安庆绪和史思明,他们率领叛军继续和唐军对抗,等到史思明被杀后,还有史朝义。所以这场叛乱,才会持续这么久。

但真实原因,显然没这么简单。因为,单从实力上分析,如果大唐皇帝的敌人只是安禄山、安庆绪和史思明等人,大唐帝国早就把他们给剿灭得干干净净。问题是,在大唐皇帝眼中,所有的军方大佬,都是潜在的敌人,如果不好好防范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安禄山的。

换句话说,当时唐肃宗、甚至后来的代宗皇帝,内心最大的阴影,绝不是安史叛军,而是那些挂着大唐旗帜的政府军。因为,政府军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远胜于安史叛军,如果不构建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就算把叛军打败,无非是前驱狼后入虎。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前,他们的地位都高得都不能再高。所以当时的唐肃宗都发愁的说,现在郭子仪、李光弼权力地位高到这种地步,如果他们收复两京后,我该拿什么封赏他们呢?

也正因为此,在唐肃宗的眼中,政府军绝不是省油的灯,只要控制的力量稍弱,政府军也会变得和安史叛军没有区别。在这种背景下,眼看着叛乱即将平定,唐肃宗却开始大玩怪招。于是,大太监鱼朝恩开始节制郭子仪、李光弼等军方大佬。

这样一折腾,军方大佬自然在关键时候集体拉稀。因为,皇帝像防贼一样的防着政府军,显然会削弱政府军的战斗力。而且,前线九个大帅各自为战,让一个大监居中协调,肯定会把政府军的战斗力削弱殆尽。

于是,政府军被叛军打得大败而归。然而,即使到了此时,大唐皇帝依然继续出昏招,于是郭子仪被皇帝解除了兵权,赋闲在家。表面上看,这是大唐皇帝脑袋让驴踢了,但实际上,是因为如果大唐皇帝一昧放任郭子仪,郭子仪也会变成安禄山的,就算郭子仪不想当安禄山,他手下的小弟也会哭着喊着支持他当安禄山。

因为类似的原因,无论唐肃宗、还是唐代宗,都是像防贼一样的防着郭子仪。从来不会轻易把兵权完全交给郭子仪,就算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把兵权交给郭子仪,事情一结束,也会马上把兵权收回来。因为在大唐皇帝眼中,如果给郭子仪的权力太大,郭子仪也随时可能变成安禄山的。

事实上,在收复两京之后,对大唐皇帝而言,真正的心腹之患,已经不再是安史叛军。因为单纯安史叛军,它已经不算是啥大事,如果皇帝一门心思就是消灭安史叛军,早就把它灭得干干净净。

对于当时的大唐皇帝而言,他最大的威胁,是军人势力日渐高涨,如果不能想出好办法控制他们,平定安禄山,还会有王禄山;甚至而言,一个安禄山倒下了,还会有无数个安禄山站起来。

所以,唐肃宗在在收复长安洛阳后,开始变变本加利的用太监驾驭军人。当然,唐肃宗的这种行为,自然会受到军人集团的集体抵抗,因为叛军还没有被消灭,皇帝就这样对待军人集团;等叛军被消灭后,皇帝还会给军人集团活路吗?

所以大唐皇帝在平定叛乱的关键时候,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掉链子。很多人以可能会觉得,如果大唐皇帝能够毫无保留的信任军方将领,他们自然会对皇帝忠心。但问题是,这个世上还真没有绝对的忠臣良将,尤其对于皇帝来说,一旦丧失制约,任何忠臣良将都会变成安禄山的!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平定安史之乱最著名的的三个将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郭子仪早早被皇帝解除了兵权,而且一直严加防范,而郭子仪自己也能经起各种诱惑,所以最终功德圆满。

李光弼已经半只脚踏上乱臣贼子的道路,结果意外病逝,所以虽然没有功德圆满,但好歹没有进入乱臣贼子的行列。至于仆固怀恩最后朝着乱臣贼子的道路越走越远,盖棺定论就是乱臣贼子。

所以,面对这种事实,哪个大唐皇帝敢相信将帅的忠心呢?既然皇帝从内心不信任军方大佬,那么在平定叛乱时,皇帝自然会时刻防备着军方大佬。既然如此,大唐政府军的积极性和战斗力,也无从发挥出来,平定叛乱也就变得遥遥无期。



我是赵帅锅


首先,安史之乱一共打了七年零两个月。安禄山去世是在757年春天,安史之乱结束是在763年春天。

至于安禄山为何造反一年后就死了,安史之乱还持续了六年之久,原因有五点:

一、唐玄宗决策失误

唐玄宗决策的失误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不听杨国忠和太子说安禄山要造反的警告,甚至安禄山造反半个月后,才相信大臣们奏折上说的安禄山“造反”的事情;二是唐玄宗在封常清、高仙芝采取守势时,杀死了这两位名将,后来又逼迫哥舒翰用刚训练的新兵去对抗安禄山的精兵,导致二十万唐军逃回来数千人。

二、宦官误国

安禄山的背叛,给皇帝带来的教训就是依靠大臣不如信任自己的亲信太监。

司马光说 “明皇始霎旧章 , 是崇是长 , 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 , 乃至进退将相 , 时与之议 , 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 , 宦官自此炽矣 。... ...宦官之祸始于明皇。”

此时,皇帝让太监任监军,牵制将领,防止叛乱。但更多时候,却是带来灾害,比如郭子仪因为和监军不和,被罢免兵权;封常清、高仙芝因为宦官进谗言,被皇帝杀掉。

悻臣程元振 、鱼朝恩在安史之乱中绝对算得上天坑,看他们如何举报郭子仪的:时方握强兵 , 或方临戎敌, 诏命征之 , 未尝不即日应召, 故谗谤不能行 。

三、唐军在叛乱初期损失惨重

叛乱一开始,唐朝就损失了三员大奖,加上二十多万大军,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可以获得的。

反观安禄山一边,15万部队起兵,由于势头太猛,遇到抵抗很少,加上一路收拢的降军,势力突破了30万。

四、安禄山的死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安禄山的死,是军师严庄、宦官李猪儿共同实施,但继承人安庆绪却是合理合法地。故而,安禄山死后,实力交接并没有出现太多损耗。

五、史思明的接盘

安史之乱应该分为两个部分看待,邺城之战前,叛军首领是安禄山、安庆绪。但在后期,安庆绪被唐军彻底击溃后,史思明就接盘了他的残兵和“燕国”,开始当上了“大圣燕王”。


所以,综合五点理由,安史之乱在安禄山死后,还能持续六年之久。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安史之乱时,唐朝的国情已经发生的重大变化。唐玄宗虽然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在这盛世之后,却有着非常大的隐忧。首先唐玄宗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与杨贵妃沉缅于爱情之中,纵情酒色,为了吃几个荔枝,要从南方不远千里运来。二是唐玄宗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不明是非;三是对于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节度使缺乏警惕心,纵容其坐大。此时唐朝表面上国力强大,但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已成为唐朝尾大不掉的问题,中央难以统一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打破了唐朝表面上的安定繁荣。

安史之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处于流亡阶段;唐玄宗废除了府兵制,实行募兵制,使节度使的权力无限膨胀,而朝庭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严重缩水。加上唐朝对吐藩、南诏等连年用兵,虚耗国力,等安禄山叛乱开始,将唐朝廷打了个措手不及。安史之乱是唐朝矛盾的总暴发,不只是安禄山一个人的生死问题可以解决的。安禄山死后,还有他的儿子安庆绪。史思明死后,还有他的儿子史朝义。矛盾解决不了,叛乱既便平息了,也会继续酝酿下一次叛乱。安史之乱为何持续了八年,正是唐玄宗、唐肃宗两任皇帝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结果。因为藩镇问题最终也没有解决,所以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迅速下降,直到灭亡于藩镇之手。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历史春秋网


确切的说,安史之乱中唐廷和叛军打了七年零两个月。说起来很有意思,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去世了,之后的叛军又接连换了三个领导,而且都是暴力夺权,可以说叛军内部一直处在内乱中,但就是这样看似很容易平定的叛乱却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实际上,期间唐廷不是没有机会彻底平定叛乱,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大唐的皇帝们并没有抓住,以至于越拖越久,到了最后也只是平息了叛乱,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由此为大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劫难。

755年的冬月,安禄山再也不愿意被杨国忠和唐玄宗猜忌,遂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统兵近十五万,虽然并不是全部都听从安禄山的,但也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安禄山还招募了一些其他的兵员,安禄山当时对外宣称的是有兵20万,浩浩荡荡南下。而唐玄宗直到一周之后才真正相信那个憨厚滑稽的安禄山反了,于是赶紧调兵遣将,但并不怎么顺利,安禄山很快就攻下了洛阳,并在潼关几乎全歼哥舒翰的20万大军。

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并没有积极组织反抗,反而是偷偷摸摸的带着杨贵妃、太子等人在几千名禁卫军的护送下往杨国忠的老家四川逃跑。唐玄宗一跑,长安就也成了叛军的了。之后就发生了马嵬兵变。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兵变,对大唐的未来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兵变之后,太子李亨与唐玄宗背向而行。唐玄宗继续他的逃亡,而李亨北上灵武决定收复失地。七月,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然后召郭子仪和李光弼来灵武商讨收复失地的计划。

当时的大唐可以说从上到下是背着耻辱在艰难的前行,而且特别的有力量。郭子仪和李光弼被授予宰相之职开始收复失地,尤其是757年正月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确实给唐廷带来了好消息,叛军的凝聚力下降,而且安庆绪也没有什么军事能力。这一年,郭李二人收复了河东、河南、河西的大部分失地,两京也已经收复,安庆绪狼狈的带着千余人逃回了邺城。

这是大唐彻底平定叛乱的第一个机会,而且不久史思明也带着8万人马降唐,如果这个时候大唐继续攻打安庆绪,并且对史思明做合理的安排的话,安史之乱很可能在758年的上半年就能被平定。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平叛却成了次要的,最主要的变成了回到长安,然后接太上皇唐玄宗回京。而且长期征战很可能已经导致粮草无继。

唐军开始了休整,而安庆绪则利用这个时间来重新调兵募兵,史思明也降而复叛。等到758年的八月,唐军才再次开始平叛,这个时候的叛军也早已恢复了元气。

但这个时候的大唐君臣关系却并不融洽,一旦回到京师,唐肃宗的神经不再紧绷,他不再信任武将,而且身边还围绕着权势滔天的宦官。当再次出兵的时候,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安庆绪,但却不设元帅,反而让宦官鱼朝恩监军。最初还比较顺利,当围困邺城的时候,安庆绪求助于史思明,史思明领兵救援。

期间鱼朝恩拒绝李光弼的正确建议,放弃了再次攻灭叛军的机会,而且最终唐军败给了史思明。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自立。史思明的军事能力甚至强于安禄山,成为大唐的劲敌。而郭子仪被宦官鱼朝恩构陷而失去了兵权,只能待在京城这个皇帝看得见的地方,李光弼接替郭子仪成为副元帅继续平叛,但是君臣相疑、宦官把持朝政已经成为主旋律,这让唐军平叛之路越走越艰难。

761年,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史朝义对于叛军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与唐军的对战中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个时候平定叛乱依旧是有可能的,但是李光弼也遭到了构陷。762年,唐肃宗病重,大唐陷入内乱,李辅国收拾了张皇后一党,唐肃宗气绝身亡。唐代宗接过平叛的担子,然后任命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兵攻打史朝义,并最终逼得史朝义兵败自杀。

叛军大量投降,仆固怀恩上表请求让他们官复原职,唐代宗急于结束战乱,并且想安抚人心,于是同意了仆固怀恩的请求。安史之乱就以这种形式被压了下来。这之后,吐蕃攻进长安、仆固怀恩反叛等等让大唐继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更远的未来,河朔三镇成为大唐新的大问题。


萧晓四姑娘


安禄山虽然起兵造反后一年多就死了,但大唐朝廷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歼灭叛军,平定叛乱。安禄山死后先后三个叛军首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期间,叛军主力尚存,虽然凝聚力越来越差,但一直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也是半拉子工程,是靠认可叛军残余势力实际割据地方结束的。叛军残余势力形成的河北三镇,之后一百多年一直是大唐朝廷最头疼的问题。

天宝十四(755年)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起兵造反。跟随安禄山起兵的边军编制兵力有范阳镇(兵力91400人)、平卢镇(兵力37500人)、河东镇大同军(9100人)等部,多达138000人,是全部大唐边军的三分之一左右。安禄山还驱使了同罗、契丹、奚等胡人部族共同叛乱。安禄山叛乱时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的体制内造反中,堪称空前绝后了。

安禄山虽然兼任河东节度使,但大部分河东镇兵力没有跟随安禄山造反。安禄山起兵前派人劫持杀害了在太原的北京副留守杨光翙,让河东镇暂时陷入混乱。安禄山横扫河南河北时,各路边军都没来得及回援,内地没啥有战斗力军队,安禄山很快一路占领洛阳、直逼潼关。边军陆续回援,战线在潼关一带稳定下来。

(安禄山)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以河西军陇右军边军为主力的哥舒翰部20万人出关作战,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唐军最大的一只重兵集团河西陇右军基本覆灭。

潼关惨败后,叛军进入关中,唐玄宗逃往四川。唐玄宗逃亡途中,发生了马嵬坡之变,杨国忠杨贵妃被杀。马嵬坡之变后,太子李亨前往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唐玄宗继续前往四川。李亨到达灵武后自行继位,成为皇帝,史称唐肃宗。

安禄山晚年是个大胖子,身体其实很差,应该有严重糖尿病之类症状。安禄山起兵后,很快就病重不能正常理事,喜怒无常,宛如疯子。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儿子安庆绪、谋士严庄等人合谋杀掉了安禄山,安庆绪成为新的首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开始到被杀,不到13个月,事后看造反对他自己其实毫无意义。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叛军内部开始四分五裂。

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发动反攻的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安庆绪逃往邺城。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九家节度使在围困邺城的安庆绪数月后久攻不下,原本已经降唐的史思明重新背叛唐朝,起兵从范阳南下救援邺城。唐军与史思明交战中惨败,诸军皆溃,这是哥舒翰惨败后唐军又一次战略决战失败。

史思明进入邺城后杀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再度占领东都洛阳,唐朝形势又重新回到安禄山起兵初期危在旦夕的时代。唐军此时的主要军事将领李光弼(郭子仪邺城惨败后失去兵权在长安为官)还算得力,局面还能维持。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与史思明大战,因为唐军内部李光弼与仆固怀恩等人的矛盾,唐军大败。史思明乘胜直逼潼关,看起来很有机会再次占领关中。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杀史思明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内讧自然不再威胁关中。史朝义的号召力更差,叛军内部实质已经四分五裂。

广德元年(763年),叛军首领史朝义被唐军斩杀,安史之乱表面上平定。但安史叛军残余势力并没有真正被剿灭,唐军也无力彻底消灭叛军。叛军余部向唐军投降,但实际继续割据一方,形成四个河北藩镇。其中的三个藩镇被称为河北三镇,一直是唐朝后期的心腹大患。


仁勇校尉


安史之乱前后经历了整整七年两个月的时间,但是让人觉得搞笑的是,安禄山带人打了一年多的乱就一命呜呼。

为什么乱党能捣那么长时间的乱呢?其实,朝廷本来是有很多机会一举端了他们这些乱党的,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的机会可谓是稍纵即逝的,不会多停留在你面前一秒钟。朝廷一次又一次错过这样的机会,反而是和打持久战,想要把他们这些人拖死,每一次基本上都是表面上平息了叛乱,但是还没有起到根治的作用,叛乱得不到彻底的平定,只有接着打下去的。

当年安禄山是忍不住皇帝对他的不信任才突然起来造反的,但这个时候的安禄山今非昔比,手上的人马无语有十五万之多,虽然在这么多人中,不能说任何一个都愿意听安禄山的话,但是很大一部分还是誓死追随安禄山的。除了这些人之外,安禄山还自己招募了不少人,所以他才对别人说他手中一共有二十万人,这么多人一起向着南方打来了,刚开始皇帝还在梦中,不信安禄山已经反叛了,结果看了这么多人已经行进了一段距离后皇帝才真正从梦中醒了过来。

没过多久洛阳就落到了安禄山的手里,而且在潼关堵截安禄山的另外二十万人也是被安禄山轻轻松松的打败了。

马嵬坡兵变,促成了大唐的转点。在兵变之前,太子已经和皇帝就不在同一条战线上了,皇帝忙着赶紧逃跑,而太子忙着赶紧收复失地。

后来,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弄死了,这对那些对收复失地有着信心的人又增添了特别大的鼓舞,随后,在太子的带领下,集合最大能力,对安禄山的傻儿子进行了猛攻,安庆绪本来就没什么能力,那么强悍的进攻他的人根本就挡不住,这样一来,朝廷军队就把北方的很多失地都给收复了。

不久后史思明重新反叛,朝廷军队又开始起兵镇压,但是朝廷中又出现了矛盾,这时的皇帝对平叛不想原来那样紧张了,反而放松了很多,他排出20万人去攻打叛军,但是没有设置主帅,让这20万人像一盘散沙一样,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时间长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组织是不能有多大作为的。

后来史思明直接把安庆绪弄死了,史思明的能力让朝廷特别头疼,这个时候宦官掺和进来了,但把主帅陷害了,也使得皇帝和副帅产生不信任,这就让朝廷军队越打越没劲,平叛之路越来越艰难了。后来,史思明儿子把史思明弄死了,朝廷皇帝也换了,话说唐代宗还真争气,一上任就把史朝义给打败了,还逼着史朝义自杀了,这样经历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下来,大量叛乱军都向朝廷投降了,可以说这次镇压真的太不容易了,简直让大唐的国力倒退了几十年。



新华通迅


“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死后,是谁领导叛军坚持了八年?

战争不是儿戏,不是想要停止,说停就停下来的。

安禄山和史思明可以说是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也是以他们两个为主,才造成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造反的资本,其实都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给他的,这也是出于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毫无根友的信任,也是毫无防范。

安禄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辜负李隆基的信任,选择了起兵造反。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当了一年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儿子杀害了。

自从安禄山起兵造反以后,这个所谓的“大燕皇帝”一直流传,是叛军的领袖。

756年,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大燕;

757年,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

758年,史思明杀安庆绪,称“大燕皇帝”;

761年,史朝义杀父史思明,即位称帝。

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大燕皇帝”,就这样随着阴谋与背叛兜兜转转,最终在史朝义身上,兵败自尽。

安禄山确实是死了,但是由安禄山挑起来的“安史之乱”,却没有结束。天下间数不尽的野心家,也在这一刻,揭竿而起,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野心。

再加上,唐朝内部唐肃宗、唐代宗,都不是特别贤明的皇帝,不能给予将领充分的信任。而朝廷军队内部分裂也比较严重,仅仅只是几个藩镇的军队拼凑起来的,也不是一条心。所以,“安史之乱”绵延日久。

“安史之乱”结束了,但是,带给百姓的是深痛的苦难。而唐朝也由盛转衰,陷入藩镇割据之中,再也不复之前的辉煌。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藩镇打藩镇,叛军和镇压叛军的唐军都是藩镇兵。唐玄宗和唐肃宗两父子对藩镇军队的忠诚度持怀疑态度。因此这就导致了唐军在镇压叛军的过程中:皇帝对唐军的态度很纠结,他既要依靠藩镇去镇压叛军,但又不信任参与平叛的藩镇兵,经常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

于是,参与平叛的唐军就在皇帝不信任和皇帝扯后腿的前提下,花了七年零两个月才彻底荡平安史之乱。

唐朝中前期的皇帝,除了唐高宗李治外,全部都是非正常上位。

高祖李渊篡隋朝江山上位;

李世民靠玄武门之变上位;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上位;

唐中宗靠“神龙政变”上位;

唐睿宗靠“唐隆政变”上位;

唐玄宗靠“先天政变”上位;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就是篡了玄宗的皇位。

一个通过篡位或者政变才上位的皇帝,他们最害怕什么?必然是害怕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篡夺自己的皇位。因此,唐朝皇帝普遍都有多疑的毛病,既不信任亲人也不信任文臣武将,只信任宦官和狗腿子。

但问题是,狗腿子虽然听话,但这些人不能打硬仗。真正要打硬仗了,还是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行。就比如,安史之乱的两个祸首安禄山和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和李光弼,以及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被砍了脑袋的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玄宗皇帝也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比如他在全国设立十个藩镇,其中西北设立陇右、朔方、河西三个藩镇,总兵力约二十一万人,交由郭子仪等人负责;关东设立平卢、范阳、河东三个藩镇,总兵力约十八万人,交由安禄山等人负责。这六大军区的总兵力接近四十万,实际上就是维持大唐江山的基石。然后唐玄宗再让杨国忠这类狗腿子制衡安禄山这些大将,达到内、外臣相互制约的作用。

应该说,这种制约架构还是合理的,唐朝也拜这种架构,达到了鼎盛。但问题是,玄宗给予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了,并且唐朝中央军因为无所事事,没有战争的历练,战斗力奇差。于是这就给了安禄山造反的机会。



安禄山造反后,叛军势如破竹,大有直取东都洛阳的趋势。玄宗当时还不知道安禄山叛军的厉害,傻乎乎的派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去洛阳募集新兵抵抗安禄山。其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悬念——唐军被打得大败。

其后,封、高二人率残兵退回潼关,想借助潼关之险,防御安禄山。然后等援军抵达后,出关消灭安禄山。但是唐玄宗爱怀疑文臣武将的毛病在这个时候犯了,他怀疑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忠诚度,便在奸臣的蛊惑下,将二人斩首。

斩了封、高二人后,玄宗让名将哥舒翰继续守潼关。可是没过多久,玄宗又开始怀疑哥舒翰的忠诚度。任凭哥舒翰如何力辩,就是逼迫哥舒翰出关迎战安禄山。其结果又是无悬念,哥舒翰被打得大败。

当哥舒翰兵败后,安禄山都要笑疯了,他原本攻不下潼关,有退兵的打算,但是玄宗千里送人头,以近乎于二逼的方式把潼关拱手让给了他。这种美意他岂能放过?于是安禄山大军西进,攻下了长安城。

至于唐玄宗,他在连续逼死大将后,早已经是人心尽失。愤怒的御林军杀掉杨国忠,还逼玄宗赐死贵妃杨玉环。玄宗无奈,只得顺从御林军的意思,处了杨玉环。



这个事件之后,唐玄宗算是没脸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天子威严,在这一刻是到丢得干干净净。太子李亨看出跟着玄宗已经没前途了,便离开玄宗,选择北上灵武,并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后,先是召集西北藩镇的将领开会,布置反击的方案;接着又派人去回纥借兵,代价是允许回纥在长安纵兵抢劫三天三夜。在这一系列的布置完毕后,唐军的反击正式开始。

前面说了,唐军的主力分成两大块,一大块是安禄山的关东军,另一大块是郭子仪等人统领的河西军。这两支军队实力相当,若是交起手来,安禄山占不到便宜。而肃宗又拉拢了回纥参战,唐军在实力上占优势。因此当唐军发动反攻后,叛军立刻就崩了,先后退出了长安和洛阳。

其后不久,安禄山被杀,叛军的二号股东史思明宣布降唐。叛军仅剩安庆绪一支。叛军的士气一落千丈,俨然有土崩瓦解之势。这个时候只要唐军加把力,消灭安庆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唐肃宗继承了玄宗多疑的毛病,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判断:

安禄山是藩镇,他能造反。郭子仪、李光弼也是藩镇,他们会不会也造反?

太子李俶在前线坐镇,他整天与节度使混在一起,他会不会在平定安庆绪之后,带兵杀回长安,逼自己退位?

想到这些,唐肃宗就睡不着觉了。于是,当唐军集结十个节度使,围剿安庆绪的关键当口,肃宗把太子李俶调回了长安。

然后唐肃宗表示,围剿安庆绪的这一仗,就不要统帅了,太子回长安,他不去了,副元帅也不设了,你们各自为战。但是呢,也不能让你们十个节度使各自为战,这会导致扯皮,所以我要派一个人去筹划全局。这个人就是我最信任的人——鱼朝恩(太监)。

结果大战爆发后,鱼朝恩卵用没有,十个节度使还是各自为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扯皮,局面一团糟糕。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嗣业扯皮扯烦了,说他自己率军去攻城,然后他就战死了。

早先降唐的史思明听说此事后,立即就起了兴致。他敏锐的判断出,现在的唐军就是一盘散沙,虽然人多,但凝聚不起战斗力。此时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于是,史思明就带着兵来了。跑到离安庆绪不远的魏州(大名县)观望战况。



当时,身为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光弼本能的察觉到史思明这是来者不善,便向监军鱼朝恩大公公建议:史思明偷偷摸摸的来了,现在我们兵力占绝对优势,应该抽调部分兵力专门盯着史思明。以免他偷袭我们。


对此,鱼公公表示,滚一边去。然后史思明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人管。

再然后,史思明想确定唐军是不是真的存在指挥不一、互相扯皮的毛病,就大胆的派一支小股部队袭扰唐军的粮草。

由于史思明派出的都是小股部队,唐军认为这就是史思明最大的胆儿了,毕竟咱们这里有十个节度使,号称有步骑六十万,史思明还敢打咱们?

于是,唐军也就继续不管史思明,都在安庆绪的城下守着,准备等安庆绪断粮后,抢一个头功。

结果,史思明见唐军果然是一盘散沙,便率军直接突袭。唐军远远看到史思明大军,都以为是友军,都不做防备。(这就是没有统一指挥的弊病,因为大伙都不知道友军在忙啥,肃宗简直是个“天才”)。

于是,唐军就这么被史思明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十节度使之一的鲁炅直接战死。郭子仪本想反击,但由于碰上风沙,无法组织还击,只得被迫撤退。

然后,唐军就在史思明的攻击下,稀里哗啦的全溃散了。九个节度使退回本镇,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是全军而还,其余都是损失惨重。郭子仪也是损失惨重,只带出一部分溃兵。不过他没有回本镇,而是撤到河阳,因为他担心史思明会打洛阳,所以他就带兵去了河阳(洛阳门户)。

于是,原本很有希望在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就提前平定的叛乱,因为唐肃宗这一近乎于二逼的安排,就给又往后拖了四年。



史思明杀退唐军后,他也没追击,而是设计杀掉了安庆绪。然后,他把安庆绪驻守的邺城丢给儿子史朝义掌管,自己回去范阳老巢了。

唐军原本以为史思明会来追杀,一开始还怕的要死,可是见叛军按兵不动后,喜欢闹内讧的毛病又犯了。

唐肃宗派人去斥责郭子仪,质问他是怎么指挥的。郭子仪表示,我又不是总指挥,为什么就来质问我?钦差表示,你虽然不是总指挥,但你以前当过总指挥,这口大黑锅锅不背在你身上,还背在谁身上?

然后,郭子仪就光荣地接过黑锅,被唐肃宗一脚给踢回老家去了。

再然后,唐肃宗夸奖了李光弼,封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指挥前线。但是这个副元帅只是个虚职,没人听他的,李光弼只能调动自己手上的那点兵马。

郭子仪之前当副统帅,太子是正统帅,虽然太子不会行军打仗,但是郭子仪以太子的名义号令三军,他的命令是有效果的。可是肃宗只任命李光弼,不给他派镇场子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接下来的大败。(唐肃宗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四个月后,史思明大军反攻洛阳。李光弼手里没人,其他的节度使都不服李光弼。逼得李光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下达了一个非常无奈的命令——放弃洛阳,让叛军进占洛阳周围各地。然后唐军各打各的,袭扰叛军,但不要和叛军决战。

就这样,东都洛阳继安禄山反叛之后,第二次丢了。

几个月后,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唐肃宗稳不住了,质问李光弼为什么还不能收复东都洛阳?你是不是怯战?

唐肃宗在搞倒郭子仪后,又开始准备搞倒李光弼了。

李光弼想到当年的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后脊背发凉。看来要是不去跟叛军决战,皇帝要搞死我啊。于是李光弼就下定决心,准备跟叛军决一死战。


但是,唐军的野战能力太弱,野战必输。所以李光弼决定依托邙山列阵,削弱叛军在野战方面的优势。

可是,唐肃宗派去监军的仆固怀恩认为,朝廷从回纥借来的兵,都是花了钱的,依托山地列阵,让那帮回纥骑兵怎么打?于是他就要求李光弼在平原列阵,以便发挥回纥骑兵的长处。

然后,李光弼表示反对,大骂仆固怀恩不懂兵法。仆固怀恩也不甘弱,嘲笑李光弼倒是懂兵法,不也被史思明压着打?

再然后,仆固怀恩拉太监鱼朝恩出来,让鱼朝恩逼李光弼答应自己的计划。李光弼看到鱼朝恩就火大,当年就是因为你才败的那么惨,现在你又来?于是他就更不答应了。

再再然后,就在三个人持续撕逼的时候,就在唐军不知道该在哪儿列阵的时候。史思明的叛军就杀来了。

再再再然后,唐军被再次打得大败,输的连脸都没有了。

最后,仆固怀恩背锅。因为唐肃宗考虑,要是再处理李光弼,唐军就真没人了。难不成要让自己去当大元帅?



李光弼见皇帝没处分自己,心就宽了。接下来他也不收复洛阳,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打,先收复被叛军进占的其它区域,最后再跟叛军决战。虽然这个步骤的进展缓慢,但也还算是比较顺利。

在这期间,史思明被史朝义所杀,史朝义接管叛军;唐肃宗病死,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来到了第七年。

唐代宗借到回纥的兵马援助后,立马让儿子李适(后来的唐德宗)为元帅镇场子,当年背锅的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筹划全局,对东都洛阳发动了反攻。由于这次唐军终于有了总指挥,因此顺利得收复了洛阳。

收复洛阳之后,唐军副统帅仆固怀恩采用挖墙脚的方法,连续诏安了史朝义手下得四个实力派将领,导致史朝义成了孤家寡人。然后史朝义就开始逃窜。

时间来到第八年,仆固怀恩派各路军队追杀史朝义,结果刚投降唐军没几天的李怀仙率军追上了史朝义,史朝义自杀。

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才算是完全终结了。

平定安史叛乱后,唐代宗并没有撤掉叛乱的藩镇,而是把这些藩镇分割,削弱这些藩镇的实力,让他们相互之间牵制,不能威胁到中央的安全。



总结:安史之乱之所以持续时间长,主要就在于皇帝不信任大将,对出身于藩镇的将领时时提防。限制了大将的指挥权,相当于是给叛军送助攻,扯唐军的后腿。这么胡乱的指挥,平叛时间当然就长了。

如果说,当年哥舒翰死守潼关时,玄宗不逼他出战,而是等大军集结后,再来个里外夹击安禄山,或许安史之乱就平定了;

如果说,当十节度围剿安庆绪时,肃宗继续让唐代宗做摆设元帅、郭子仪做副元帅,或许安庆绪当时就被唐军彻底给灭了;

如果说,李光弼收复洛阳时,唐肃宗别让仆固怀恩去洛阳,而是让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去袭扰叛军的后方。让李光弼独立指挥收复洛阳,或许唐肃宗还能亲眼见到平叛的最终胜利。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从玄宗和肃宗两父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只是一场军事叛乱,但是在皇帝的眼里,这不仅仅是尽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战争可以慢慢打,可是权力,皇帝的权力不能旁落啊!


Mer86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叛军。“安史之乱”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历时7年2个月1天。之所以大这麽久,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史思明(安禄山部将)、史朝义,唐王朝内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间断断续续才打了这麽久。(安禄山剧照)

唐玄宗、杨国忠和安禄山叛乱

安禄山在唐玄宗时期是唐朝东北方向的三个节度使,拥有精兵15万。河北这样一地区由于“五胡乱华”的动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民族矛盾比较集中。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叛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克了洛阳。唐朝名将哥舒翰和安禄山的部队对峙在潼关,哥舒翰坚守待变,叛军也攻克不了潼关,唐玄宗和杨国忠却执意哥舒翰出战,结果导致唐军大败,长安城也没有积极布防,随即丢失了都城长安。

潼关之败,丢失长安非将领不能战,兵不够强,而是唐玄宗、杨国忠的错误指挥造成的

安禄山之死和安庆绪

安禄山在打下长安后,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特别的肥胖,有眼睛疾病,脚部也有溃疡,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和自己一起领兵儿子安庆绪也不例外,身边的侍卫也饱受其苦。安禄山有一个宠妃段氏,生了一个小儿子安庆恩,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安禄山的帝位,安禄山也有意费除掉自己的儿子安庆绪。

安庆绪知道后,担心自己的帝位和性命,于757年正月初五,安庆绪和安禄山的侍卫谋杀了安禄山,安庆绪自己称帝。(郭子仪剧照)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众多的叛军将领们抢夺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后无心恋战。这时唐肃宗李亨没打招呼给唐玄宗就自己称帝了,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率领下,纷纷击溃安庆绪的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的部队溃散,大部依附了史思明,而安庆绪只带了1300人逃到邺城(河北邯郸临潼)。

邺城之战和唐肃宗的策略

757年陕郡之战,唐军大败安庆绪,安庆绪只带领1300人逃到邺城。按道理,应该快速进军消灭安庆绪,可是邺城之战在一年后才开战,这是为什么呐?

这时唐肃宗在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归长安,忙着权利分配,如何控制唐玄宗这个爹。控制好了 内部权利。唐肃宗又担心了另一件事情,假如叛军被打败了,打败叛军的将领们要是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怎么办?唐肃宗特别宠信了一批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让太监鱼朝恩监军。(史思明剧照)

安庆绪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拢溃败的军队,迅速壮大起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人马,围攻邺城,奇葩的是这么多的唐朝军队居然没有统帅,粮食后勤也供应不足。尽管这样,唐军仍然击溃了安庆绪的主力部队,安庆绪龟缩在邺城等待史思明的救援,并许诺让位给史思明。号称60万的唐军与史思明5万精锐部队激战,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天昏地暗,唐军溃败,九路唐军各自回归各自的驻地,史思明乘势夺去了洛阳。

这次唐军的溃败主要原因是唐肃宗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宠信太监造成的。不过这一战后,史思明诱杀了安庆绪和他的主要将领,自己成了老大。

史思明之死和叛军的覆灭

758年史思明为了麻痹唐朝政府,假意归降,暗地里却在收拢溃散的安庆绪部队,积攒力量。唐朝对史思明也是不放心,暗地里也在积极谋划消灭史思明部队。史思明觉察到了唐军的计划后,与安庆绪相互为援,邺城之战后,诱杀安庆绪以及他的主要将领,自己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仆固怀恩)

761年3月,史思明又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毛病,自己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干死了,史朝义自己称帝。不过史朝义的威望也不如史思明,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了。

762年,唐肃宗因为太监李辅国、程元振处理了张皇后,自己也被吓死了。唐代宗即位,启用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统帅,联合回鹘军队,合击叛军于洛阳,打败了史朝义的固有部队和主要援军,史朝义败。史朝义的残部被原来叛军的其他将领所不容,最后自缢在范阳城外的树林中。

这次,唐代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大赦投降的叛军,叛军投降的主要将领被封为节度使。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从此开始了宦官专权和范镇割据的时代,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