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冠心病易在晚上发病?

山海波波


从患病的角度而言,夜间并不安静,尤其是零点前后和黎明前更是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病的多发时刻。孙清廉老师曾总结了夜间容易诱发急症的七大因素,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过度疲劳

经过一天的劳作,一般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劳累,特别是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和劳心用脑过度者常会感到精疲力竭。过于疲劳,可导致人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下降,因而使多种疾病的诱发或加重有了可乘之机。

二、气候变化

在一天之中,黄昏至深夜是温度变化最大的时候,有时甚至达到10℃以上。特剐是在睡眠以后,人的免疫与抗病能力减弱,若再遇到大风降温天气,最容易使人着凉受寒。寒冷会引起小血管痉挛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这是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血流减慢

一般来说,夜间人的活动量明显减少,特刺是入睡后仅以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故血液流动减缓。入睡后由于汗液蒸发等原因,使血液变得浓缩,加之入睡前一些中老年人害怕夜尿增多,过于限制饮水,这样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了血液凝固的机会,更容易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

四、晚餐因素

晚餐吃得又好又饱。这种饮食习惯,不但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老年人夜间诱发中风、心肌梗塞、胆石症等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五、情绪变化

白天工作不顺心,或家庭关系不和睦,或入睡前看了惊险刺激厦容易导致情绪波动的影视节日等,情绪变化过大,不但会影响睡眠,导致噩梦缠身,还是引发血压波动及植物神经紊乱而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

六、植物神经紊乱

人在进入睡眠状态以后是植物神经系统最不稳定的时候,而人的心脏等重要内脏器官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因而容易引起内脏功能活动的失调。特别是血管反应性改变,导致毛细血管及周围小动脉的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等,是夜间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

七、缺乏自我保健

如睡前连续数小时看电视,或打麻将等,导致身心疲惫或兴奋过度;或睡前吸烟、饮酒、饮茶过多;或房事过度;或夜间如厕起身下床,体位突然改变等,这些因素都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防止夜间冠心病发作,一定要加强自我保健。饮食有节,晚餐不宜油腻、不可吃得过饱,不宜过量饮酒;要放松身心,娱乐有度。此外,关注气候变化,注意防寒保暖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清廉.为什么会“夜深人不静”——夜间容易诱发急症的七大因素.河北企业, 2005(5): 45-45.


子乐健康科普


早晨5时至下午2时,冠心病的危险性最小。夜间零时至1时,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性最大。另外,晚上7时至9时是冠心病发作的第二高峰期。冠心病患者夜间发病,可能与睡眠时做恶梦、精神紧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以及睡眠时平躺后静脉血回流增多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绞痛的发作。   

晚上7时至9时,冠心病发作较多,主要是因为病人晚餐进食不当(进食大量油腻食物)、过量饮酒、过饱或饭后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血管负担。因此,患者晚饭要有所节制,不宜过饱,应以清淡为宜,同时饭后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可以散步代替。

平时应该规律服用冠心病治疗药物,控制好病情。临睡觉前可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以防在睡梦中突发心绞痛。降低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几率。(欢迎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独医无二


首先得说题主的问题有瑕疵,应该是问为何晚上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绞痛?

这是因为人在晚上睡眠之后,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而副交感神经开始活跃。这样就会导致夜间人的血流、心跳变慢,使心输出量不足。加重了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晚上较易发作心绞痛。

而且晚上气温较白天凉,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也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心绞痛。如果晚餐吃的过饱,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在消化系统,而使心脏供血下降,也会导致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预防晚上发生心绞痛,首先要坚持服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与钙通道阻滞剂交替服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其次晚餐不要吃得过饱,感觉七、八分饱即可。而且要注重保暖,避免寒冷的刺激。

我是药师华子,请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药师华子


题主是凭感觉提问,为什么这么说,请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时间节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发作,主要是冠状动脉被堵塞,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急性心血管事件,如猝死、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发生时间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并且节律性与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性有关,如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自主神经活动等。

传播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守护你我身心健康。关注“医药健康”,分享你所需要的健康知识!

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多数患者从高血压开始,经历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进而到心力衰竭、死亡的过程。针对这种病理发展过程,医学界将其称为“心血管事件链”。


心血管事件一日内发病有两个高峰时段,发作频率最高的为06:00-12:00,其次为18:00-24:00。心血管事件多发生于上午,主要原因有

①晨间心肌耗氧量增加。清醒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中儿茶酚胺与糖皮质激素水平及肾上腺素活性迅速升高、心肌组织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敏感性显著增强等,这些因素导致使心率加快、血压迅速上升形成血压晨峰,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这些变化是心血管事件在早晨发生频率高的重要因素。

②晨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早晨交感活性增加,血浆儿茶酚胺增加,易致血管痉挛;血浆皮质醇升高使心外膜血管对缩血管的敏感性增加,这些因素均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③晨间血栓形成倾向增加。早上人体相对缺水,血小板聚集力和血液凝结力增加,呈高凝状态;晨起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升高,抗凝血酶水平下降,加重了血栓形成倾向,从而极易激活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凝血,导致心肌梗死。

④睡前服药时,体内药物经过一夜代谢后在血液中浓度很低,可能降低到治疗水平。

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

无论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作均具有相似的昼夜节律。稳定型心绞痛在06:00-10:00为发作高峰,并常由于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等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般在07:00-12:00为发作高峰;变异型心绞痛以02:00-06:00为发作高峰。

科普到这里结束!

传播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意识,守护你我身心健康。关注“医药健康”,分享你所需要的健康知识!

药S健康


冠心病易在晚上发病的原因如下:1.夜间睡觉时人体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使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诱发冠心病。



2.夜间人体代谢减慢,血压较白天相比下降20%左右,加之一些人睡前口服降压药,进而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冠心病。

3.冬天夜间寒冷,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容易出现冠心病。



4.一些冠心病患者晚餐丰盛,吃饱后血液大量供应消化系统,使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容易使夜间冠心病加重。


kxfdt呼吸科柯大夫


冠心病通俗的讲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经常有些老年病人因和家人吵架或者情绪激动而反病,经常在晚上来就诊。

我考虑的是冠心病一个总要病因就是高血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稠,晚上睡眠中,血流慢,心脏需氧量不足即心肌缺血而犯病。

到医院后,医生经常会给其吸氧及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爱倍、异舒吉等治疗,一般会慢慢缓解。


爱你宝贝20121211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如今很多病人尤其是病情较重的病人,一般在后半夜容易发病甚至加重出现死亡,冠心病也不例外,为什么?因为晚上人体血液循环较慢,血液流动太慢,很容易诱发血栓,诱发梗死或者栓塞。

为什么?夜晚心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减慢心率,扩张血管,心脏收缩力减弱,出现血流变慢,而如果基础疾病较多,更容易出现意外哦!

其实,心脏神经支配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是为了让心脏更好的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交感神经在人体兴奋、紧张、恐怖、运动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哦!


杏仁健康


因为晚上人们一般都吃的太饱,活动量减小了,好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导致血粘稠度增高了,就容易堵塞血管。

再有晚上人在睡觉时,血压就会有所下降,血流会减慢,夜间心率也会减慢,心输出量下降,冠脉血流量也会随之减少。心脏会供血不足,血液粘稠度也会增加,所以就会更容易诱发冠心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