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有些人把鹹菜當菜吃,甚至直接吃鹽,那個年代為什麼沒這麼多血壓高的人呢?

邊緣人128858193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簡單來說那個時代鹽吃得多為什麼高血壓發病率低呢?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有很多,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通常原發性高血壓認為環境因素的影響佔60%,而遺傳因素佔40%。現在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遺傳因素並沒有變化,很簡單那就環境因素的改變,導致高血壓發病率增高。

我個人認為原因有如下:

  • 現代社會食用的鹽並不比過去少

在五六十年經濟條件差,幾乎家家都有鹹菜來下飯,所以鹽的攝入量不算少,但是和現在相比也並多多少,因為我們現在雖然飯菜中鹽吃得不多,但是我們吃的零食、醬油、雞精、味精等絕大部分調料都含有鹽,是以氯化鈉或者氨基酸納的形式。

這就是為什麼說建議高血壓患者低鹽的清淡飲食,高血壓患者飲食指南中推薦攝入量每日低於5g,這裡的5個是要包含所有調料、零食等攝入的鹽分。

  • 現代社會對於脂肪類攝入明顯增加

現代生活條件好了,什麼好吃的幾乎都和油相關,奶油、油條、油炸小吃、鐵板燒等,要想味道香,就需要多放油。肥胖發病率升高就是明顯證據。而脂肪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長期就會損害血管,導致血管脆性增加,進而產生高血壓。

  • 現代社會體力勞動少

經濟發展帶來了許多耗費體力的工作被機器所代替,人的身體活動量減少,心肺功能降低、脂肪堆積損害血管,也會引起高血壓發病增高。

  • 另外,人均壽命的增加,血管老化更明顯,高血壓發病也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小結

所以,現在我們對於高血壓的飲食生活指導就是向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的生活靠近,除了低鹽飲食外,其餘的生活方式都是我們現在高血壓患者應該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壓推薦的健康生活方式:低鹽少脂飲食,多吃青菜,多身體鍛鍊,減肥等。

本文由骨科木匠劉醫生提供,關注【骨科木匠劉醫生】獲得更多健康資訊!


骨科木匠劉醫生


一說到防治高血壓,第一條就是鹽少!控制食鹽攝入量,不要吃鹹菜、醃製食品等等。前後對比,為什麼現在這麼強調少鹽的問題,吃了上百年千年的鹹菜,怎麼成了罪魁禍首了?以前大家都是這麼吃,也沒這麼多事兒啊!

我想這不是一個兩個人的疑問,今天就來說說。

五六十年代吃鹹菜或鹽的本質

①身體需要多。

五六十年代人們以體力勞動為主,體力勞動出汗會排出大量的鹽分,在勞動之中揮汗如雨的情形司空見慣,本身就需要更多的鹽分攝入,所以,雖然人們攝入鹽分比較多,卻不會最終造成身體的過分失衡。

②鈉的來源相對單一,總量不比現在多。

五六十年代菜雖然比較鹹,但菜餚的總量很少,食物以無鹽的主食為主,一大碗米飯就一小碟鹹菜就是一餐,而且加工食物非常少,鈉的來源幾乎是食鹽,鈉的總攝入量並不比現在更多。

③鈉鉀的平衡

據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充足的鉀可以平衡鈉的升壓作用,並促進鈉的排洩。五六十年代糧食不足,五穀雜糧豆、薯類及蔬菜瓜果,都是大家的食物,相對來說,大家吃精製的白米白麵的比例是比較少的,而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鉀,保證了充足的攝入鉀。

現代的飲食與鈉的情況

相對的,鈉的需要量下降而鈉的攝入過多。

如今,體力活動所造成的出汗已經很少,夏天還有空調,出汗量進一步下降,減少了鹽的排出途徑——鹽的排出減少,需要減少。

然而,飯吃的少了,菜餚的總量比過去增加很多,一小碗飯配上兩三個菜是很家常的飲食,加上大家對味蕾的追求,食鹽、味精、雞精、醬油等(這些均含有較多的鈉)豐富的調味,每個菜加上一些,總的攝入量也不比以前一碟鹹菜的鹽分少。

再加上餅乾、點心、零食、甜飲料等預包裝食品大行其道,人們獲得非常容易,而這些都含有大量的鈉,儘管吃起來並不覺得很鹹,但總的鈉攝入量必然比從前大幅度上升。有心,你看看包裝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數字乘以2.5就是鹽量。


舉個例子:如圖,這是某品牌瓜子的營養成分表,淨含量305g,每100g含鈉627mg,乘以2.5,相當於食鹽1567.5mg(約1.5g),這一袋瓜子就含有鹽約4.7g。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為6g。

另一方面,鈉和鉀的比例,也隨著時代發生了改變:鈉多,鉀少。現在的生活當中,精白米、精白麵粉是幾乎佔餐桌主食大部分江山,五穀雜糧因為口感粗糙,作為以前“窮苦生活的代表”等原因,不被人們“喜歡”,已經“消失”在大部分人的餐桌上。同時加上大量加工肉類,如火腿、午餐肉、培根等,作為新型(非傳統)食物,因其色、香、味俱全,同時非常方便,為大家喜愛,也替代了部分肉類。然而,好吃背後,這些加工肉類也含有大量的鈉。然而蔬菜水果攝入並不多,所以鉀的攝入量就很低了。特別是如果經常吃快餐和方便食品度日,鹽多而菜少,又沒有水果,鉀的攝入量少得可憐。鈉鉀的嚴重失衡也就合乎情理了。


現在高血壓患者呈逐年上升、年輕化趨勢,離不開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促進其成為很大的公共健康問題而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視。要有效防治高血壓,就要採取高鉀低鈉的膳食。最有名及得到證實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壓的膳食模式就是得舒(DASH)飲食,特點為:

全穀物,多蔬果;

低脂乳,健康肉;

堅果豆,用好油;

低鈉鹽,少加糖。


有效防治高血壓,從飲食調整開始。

作者簡介:賀力,四川省民政康復醫院主管護師,臨床營養師,高級技能公共營養師,四川省營養學會會員,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五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看見不少回答,感覺都是被科學洗腦的人,我用本人的親身體驗說下高血壓問題,我的血壓平時大概是低壓100高壓140,吃了三年的高血壓降壓藥,我並不是三高患者,只是血壓高,血脂低,膽固醇低,吃藥後保持在低壓85 高壓125左右,去年因為探親回到大山的鄉村住了接近三個月,隨身是帶足了降壓藥和血壓計,在大山裡住了二十多天就查到血壓往下掉了。。後面就乾脆不吃降壓藥,血壓一直保持在低壓80高壓110,在山裡,山裡農家的口味還是比較重的,鹽感覺比家裡吃的還多點。

我馬上想到了,血壓高這是因為食物的問題,山裡的青菜都沒有化肥,餵養的動物都沒有飼料,都是自己家裡養豬,自己吃,因為山高路遠,想養豬致富,賣豬都難,所以自己吃的豬,因為山裡多的很青飼料,就沒必要去跑下山好幾十公里去買飼料。

以前也有農技站的來輔導養豬技術,農家說用了飼料的豬長的比農家青飼料豬快一倍,但殺完豬後,豬的水分很大,皮下膜組織裡都是水,做成臘肉後並不比青飼料養的豬重多少,說到這個道理就清楚了,吃飼料豬長的都是不健康的水分,就和我們城裡人吃的化肥蔬菜一樣,吃完感覺也是維持了生命狀態,但三焦系統水溼嚴重,化肥啊!氮素都積累體內了,平時要靠運動排汗把這些多餘水溼排出去,否則壓迫血管循環系統,心臟感覺供血不足就開始施加壓力,血壓就自然變高,因為血液循環不能滿足人體內臟運轉需要了,人體的水溼嚴重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五六十年代的農產品很少使用農藥化肥,雖然產量低,但人吃了很健康,現在的農產品都是靠農藥和化肥,包括高產水稻,別看畝產量大,煮飯並不長飯,只需呀加一點點水,不像七十年代的大米,可以加三分之二的水,煮一鍋飯。不健康的食品是造成各種病患的主要原因,看現在的醫院,比超市,商場的人多了數倍,不少大醫院設計的都是自動扶梯,所有公共場所人氣最旺的就是醫院。

非常遺憾的是我不能長期在山裡生活,只有回到這個現實的城市裡,去年底正常了三個月的血壓,現在又變回高血壓狀態,唯有靠降壓藥繼續維持正常血壓。

城市裡買不到沒有使用化肥的蔬菜,買不到不用飼料的肉,大米也是高產水稻,失去了稻香的水溼嚴重的大米。


堪易設計師


我奶奶那個年代吃的最多的就是鹹菜,臘肉和臘魚,製作的時候食鹽的量用的很多,但是每次吃飯的時候因為食物是很珍貴的,一塊臘魚可以給一大家子人吃了算是打牙祭,一小塊魚可以吃下一大碗飯,這樣總體算起來鹽分還是不太多的,而且家裡青菜還是種了的,一碗沒油沒鹽的菜葉子算是中和了。

我爸媽都是工廠的工人,勞動強度也大,經常做個事都是汗如雨下的。農民就更加了,鹽分都隨著汗液排洩掉了,那時候誰家有喜宴都搶著去吃,好去吃點高脂肪高鹽分的東西補充體力。

況且那個時候沒有零食吃,哪像現在的果脯梅子葵花籽鹹蘇餅乾麻辣小魚乾這麼多品種啊,這些零食裡面含鹽含納量也很高的呀。

所以現在人吃的精細又不運動,三高當然會隨之而來啦。


明月照山間


本人出生於1957年,鹹菜當時當菜吃最普通不過了,哪時候統購統銷,鹽O,13元一斤,現在覺得便宜,當時可貴了。因為在生產隊幹一天活才八分錢!試想一下,這不貴嗎?

鹹菜當時是主菜。每當秋末冬初,家家戶戶都要醃鹹菜,要保證吃到明年一年,冬天還罷了,夏天,今天吃不完,又捨不得倒,第二天都發毛了。糧食每年到過完年就差不多完了,一個村不缺糧的戶不多,哪時候吃的玉米麵較多,特別是二,三月份(農曆),常常因為沒啥吃借人家的黃豆吃,借一百黃豆還一百二拾斤小麥,,,,,。

想起哪些年的生活,滿滿都是淚,,改革開放後,才有了質的變化,這得感謝鄧公!是他,才讓廣大農民把鹹菜當主菜吃的日子改變了。哪些年,人們很少得高血壓,糖尿病,可能是生活太差的原因吧,要不然說糖尿病是富貴病可能由此而來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歡迎批評指正

(圖片源自網絡)


村野農夫天蒼茫


提起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會聯繫出不少原因。那時候,單調生活方式會給人一種輕鬆的感受。生活很簡單,糧油限制,菜樣稀少,農民們都以種糧為基礎,收成趕緊送交公糧,剩餘的糧食儲備起來。

每家都有豬圈、雞籠、院廁、小院。當然,我是住在部隊家屬院裡,與農村相隔很近。

一家人坐在屋裡或院裡,木桌上幾乎都是餅子、地瓜、鹹菜、素菜、大蔥……那時吃得鍋貼餅子,嚼著餎餷很香,當然,家裡醃的各種鹹菜也算是主菜,因為沒有更多的菜種。可有意思了,從小翁裡搖一小勺腥油,鍋裡一耗,就炒菜。只有過年了,才能吃上點肉星,包包餃子;過節了,來客人了,買點油條等待客。

真是很簡單,豬也捨不得殺,要趕集去賣肉,剩下一點才自家吃點,還要封存起來……當然雞和蛋都不捨得。

因為沒有汙染,吃油少,吃肉少,活動量大,體內沒有垃圾,血管不會堵塞,人靠步行行走數里,人體肌肉縱橫,心臟跳動歡快,自然各種疾病就少了。



992舒暢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五六十年代物質極為匱乏,很多人飯都吃不飽,有口鹹菜就不錯了。那時候因為高血壓就診的人也確實少。福爸來分析一下為什麼。

醫療條件差


五六十年代連基本醫療保障都沒有,也沒有普及體檢。大部分人有點不舒服只能熬著,或者找點草藥吃吃。所以很多高血壓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壓力小

那時候的生活工作節奏慢的多,反正吃大鍋飯計劃分配,大家都差不多。心態比較平和,心理壓力比現在小多了。生活也比較規律,熬夜不睡的人不多。身體受到的應激壓力小,高血壓自然就少。

體力活動多

五六十年代各種機械設備少,交通工具也少,連自行車都是奢侈品。所以大部分勞動需要人的體力,上下班和日常生活也以步行和騎自行車為主。較多的體力活動可以減少高血壓發病率。

飲食相對健康一些


五六十年代肉和油都是計劃供應,不可能敞開吃。就連主食也有很多的雜糧粗糧。同時蔬菜吃得比較多。那時候的胖子是稀有動物。這樣的飲食模式,如果沒有高血壓遺傳,想得高血壓都難。

壽命

高血壓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會大幅度增加。五六十年代的平均壽命也就60出頭,比現在短的多,老年性的高血壓當然也要少的多。

吃鹽多隻是高血壓誘因之一,現代人得高血壓多,主要還是吃的太油太精細,蔬菜吃得少,活動也少。說白了,高血壓還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

我是福爸,執業醫生,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福爸聊營養


現在很多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一個問題。

以前我們都知道那時候比較貧窮,能有一個鹹菜吃就不錯了,即使到了七八十年代,還是家家戶戶都會做鹹菜,醃菜,這些菜也是人們日常最主要的菜了,但是以前的人確實沒有聽說有高血壓這些病,但是現在一說到高血壓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因為鈉多了,現在的醫術給高血壓患者的建議就死少吃鹽。那麼以前的人每天吃鹹菜醃菜,甚至是直接吃鹽的怎麼都沒事呢?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的人運動量太少了。以前的人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市的,每天都是從早到晚的幹活,活動量很大,每天都是汗流浹背的,身體失去的鉀鈉比較多,所以需要大量的補充。但是現在呢?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出門有車,到了工作地點就坐著,一年四季不出幾滴汗。身體吸收的鉀鈉這些很少排除。需要的量肯定要比以前少了。

還有一點就是膳食的問題,以前的膳食比較簡單,很多都是一些粗糧,營養單一。攝入的鉀鈉這些比較少。但是現在呢?攝入鉀鈉這些途徑太多了,現在隨便在超市裡看一個食品包裝的標籤裡面都含有很多的鉀鈉。而且現在的菜,主食等等選擇也太多了。攝入的途徑增多了。就說早餐,包子麵條這些裡面現在都含有鈉這些。

現在的人得一些病的是越來越多了,就說高血壓一開始還只是一些老年人會有,但是現在呢越來越年輕化了,現在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是有高血壓了。這個對我們不得不說是一種預警啊。對於預防高血壓最好的措施首先就是膳食均衡,其次就是多運動。夏天的時候多讓自己出汗,現在很多人說的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


中國美食研究所


這個問題提的好,張大夫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在我國的五十年代,人民生活方式與現在有很大的不一樣,比如說那時候人們體力勞動多,沒有現在這麼多美食,常常吃的就是鹹菜,甚至有些人就吃鹽粒。那麼,為什麼那時候沒有發現現在這麼多的高血壓患者呢?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

1、衛生條件差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的大部分人還在農村,當時農村的衛生條件很差,很多衛生所並沒有測量血壓的血壓計。血壓計在中國的普及源自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九十年代經濟條件好了以後。五十年代,大部分人的醫療條件連一個血壓計都沒有,那如何診斷高血壓呢?實在是談不上。

2、當時的生活方式比現在健康

當時的人們有可能鹹菜比現在吃的多,但是鹽的攝入量不一定比現在多,現在的絕大部分小食品裡都有食鹽的參與,只不過你沒有察覺。現在人們吃的食物種類多,總體食鹽攝入量也有可能比以前多。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國,大部分人都是體力勞動者。每天所從事的體力活動比現在多很多,所攝入的美食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通俗的講,除了吃鹹菜多一點,沒有其他危險因素,這樣一來血壓也就高不起來了。

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想看更多靠譜的健康科普信息,請點擊關注。


張之瀛大夫


本人非醫科,所以個人的看法和醫學專業人士相比,角度會特別一些。

五六十年代患高血壓的人,數量也不少,只是和其他疾病相比,心血管疾病前期特徵不明顯,到後期一旦發作(常常是中風),當時的醫術已經是無力迴天了。有點像在早年間,還不知道有艾滋病,但是並不能說明,當時就沒有艾滋病患者。

在五六十年代的醫生,還是知道要少吃鹽的,他們也曾經呼籲過,只是這個聲音太微弱,在社會上也就沒引起重視。

這樣的事情還很多。

本人在山西旅遊時,就曾經和當地人吐槽過,當地的菜經常做得很鹹。一位熟行人士就笑言,在八十年代的廣東,因為當地飲食習慣清淡,導致心血管疾病非常少,很多醫院居然就沒有專業的心血管科室,到了後期人口流動開始大規模出現,廣東地區的心血管疾病人數才急劇增加。

中國很早就是個吸菸大國,可是原先就比較少聽到肺癌,只是聽到吸菸有害健康而已,只是到了近期以後,才比較多的宣傳吸菸導致肺癌。這裡面的奧妙很多,有認識不夠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在作祟。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食用過多的糖分,會對健康有害的知識,預計在將來肯定會被大力普及。這個聲音目前也很微弱,你覺得將來它會變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