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了大将军,降级为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我是一个小书虫


年羹尧被降职为杭州将军,不仅是《雍正王朝》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情节,正史中也是这样的,这个官职是从一品,负责管辖浙江军务,但年羹尧这个杭州将军没有实权。

年羹尧的失宠从雍正二年(1724年)便开始了,由于他志得意满,恃宠而骄,不仅引起朝臣的强烈不满,更引起了雍正的猜疑,从而注定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开始对年羹尧下手,不断表露出对年羹尧的不满,从“办事粗心”这类细枝末节的小事,到“任用私人、乱结朋党”,并且着手剪除年羹尧的亲信羽翼,防止年羹尧狗急跳墙,兴兵作乱。

这年四月,雍正终于把矛头直接对准年羹尧,他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罢抚远大将军,调任杭州将军。

川陕总督是管辖两省的封疆大吏,抚远大将军更是前线最高军事统帅,手握重兵,一文一武两职均被罢免,充分说明年羹尧的政治生涯一落千丈。

那么,年羹尧任职的“杭州将军”又是一个什么官?有多大权力?这要从清朝的军制说起。

清朝的“将军”一职有三种不同内涵。

一是作为皇族宗室的爵位,如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

二是作为统兵出征的临时主帅,如年羹尧所任的抚远大将军。

三是率军常驻地方的“驻防将军”,如年羹尧所任的杭州将军。

清朝在地方除设总督、巡抚等地方行政官员外,还在全国个地方设立了十四个驻防将军,这些驻防将军负责统领清朝军队主力——八旗军,分别驻扎在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等十四地。

这些将军统兵驻防的地方大多是战略位置重要的边疆、沿海,个别也有内地(如荆州、西安、宁夏),由于驻防地固定,称呼他们时一般使用“驻地”+“将军”的连称,比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广州将军、黑龙江将军等,杭州将军也是如此。

这种军队驻地和防区的划分,跟如今的军事战区十分类似,驻防将军就类似于如今的战区司令,他们都是从一品高官,可以直接指挥麾下八旗军。

杭州将军的驻地是杭州,军事辖区是浙江全省,级别与总督相当,都是从一品,地位比总督略高,因为“将军凡与总督同驻一省者,如会同奏事,以将军领衔”,也就是排名上将军高于总督,但由于杭州将军只管这将一省军事,对民政无权干涉,因此实权不及总督。

年羹尧就更别说了,雍正把他降到杭州将军,只是为下一步废掉他过渡,即便到了杭州将军任上,也不会给他任何实权,所以说年羹尧这个杭州将军只是没有实权的傀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首先,我们看一下年羹尧的晋升过程。起初,年羹尧在杭州将军的手下担任参将。其实,参将的官位并不低,属于三品大员,但权力并不大。康熙皇帝在位的后期,黄河、淮河发生了大面积的泛滥,危险着两岸百姓的安全。但国库拿不出银子赈济灾民,此时,雍亲王胤禛主动请缨前往江南地区筹款。年羹尧是雍亲王的心腹,在江南筹款的过程中,年羹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这件事结束以后,在雍亲王的举荐下,年羹尧留在了京城任职。在京城任职期间,遇上了追缴国库欠款的案件。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出现了,年羹尧明明是进士出身,却一直担任着与军队相关的官职。



在京城呆了几年以后,年羹尧被调任为四川提督,开始进入封疆大吏的行列。西北准噶尔部再次挑战清朝以后,在老十四胤禵的推荐下,年羹尧又担任了陕甘总督。雍亲王胤禛随后成为了雍正皇帝,为了掌握西北的军事控制权,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率领20多万军队围剿清朝蒙古贵族的叛乱。这是年羹尧的巅峰时期,但此时的年羹尧开始骄狂起来,对朝廷的命令阴奉阳违,对于总督、巡抚也敢呼来喝去。雍正皇帝也开始对年羹尧不满,在西北的战事缓和以后,雍正皇帝立刻用岳钟琪取代了年羹尧。年羹尧被罢免了抚远大将军之位,开始就任杭州将军。请注意,年羹尧就是从杭州将军的手下崛起的。



年羹尧带着自己新收的几个小妾前往杭州赴任,在路上,年羹尧仍然非常自大,比钦差大臣的礼仪还大。我们需要讲一下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清朝入关以后,在全国很多重要城市都驻扎了一些八旗军。当然,数量都不是很多。为了管理各地的八旗军,清朝在全国陆续建立了14个镇守将军,例如杭州将军、广州将军、西安将军等等。杭州将军属于从一品的高官,负责管理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的八旗军,闽浙总督负责管理两个省的绿营军。



从官位等级来说,杭州将军比闽浙总督还高,但实际权力不如闽浙总督。 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调任为杭州将军,仍属于高级干部。在驿站休息的时候,年羹尧对饭菜不满意,直接训斥驿站的官员:“我虽然不是大将军了,但还是杭州将军,这饭菜是给一品官准备的吗?”此时驿站的官员真是底气十足,因为雍正皇帝刚刚下达命令,贬年羹尧为杭州将军下属的参将。也就是说,年羹尧辛苦了20年时间,又回到了原来的官职。年羹尧手下的心腹家奴开始苦苦劝告,不要和雍正皇帝对着干。但年羹尧听不进去,雍正皇帝将年羹尧一贬再贬,最后,成为了城门的看守。



我们最后仔细聊一下杭州将军,按照朝廷的规矩,杭州将军管理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的八旗军,其实这两个省的八旗军只有几千人。杭州将军不单单负责管理军务,如果八旗军之间出现了什么矛盾,不用前往衙门打官司,需要由杭州将军负责解决。如果皇帝前往杭州视察,杭州将军能够站在闽浙总督的前边。当然,进入清朝统治以后,八旗军的战斗力严重下降。清朝不得不重用汉族官员,例如江苏地区,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掌握实际权力,江宁将军则沦为了空架子,杭州将军的情况也差不多。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因居功自傲,又多次借助掌西北大将军的权利威逼雍正,最终雍正对年羹尧下手了,先是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并让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那么很多人都不知道杭州将军到底到底是什么官职?它有多大的权利呢?当然我们需要知道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其实也不算是降级,与年羹尧的官阶来说杭州将军从一品的官位也并不亏待于他,只是相对于抚远大将军的权利来说杭州将军的权利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杭州将军的来历

1645年顺治二年清朝已入关二年有余,随着清朝入关时间的增长其领土也不断在扩大。虽然由于清朝因人口不足,很多的地方都是由明朝的降臣或早前就投降的汉臣在管理,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满清就放心的将这些地方完全交于这些汉臣管理。满清虽不能在各地都派驻自己的力量去管辖,但是却在各处的要地或险地派驻八旗兵来防守,自此满清八旗驻防各省成为定制,并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统率所属八旗兵。<strong>



而后在康熙年间随着全国基本已平定,八旗驻防各地也被固定。清朝在全国各地一共设立了14位将军,并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等14处要地。而各省的将军名号就以所在驻地的地名来命名,如在盛京的驻防将军就称为“盛京将军”,在江宁的驻防将军就称为“江宁将军”。而在杭州的驻防将军就是“杭州将军”,年羹尧的杭州将军就是指的在杭州的驻防将军。



杭州将军的权利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杭州将军的权利绝对比不上抚远大将军,毕竟抚远大将军是战时清廷所设立的在前线最高的统帅,不但可辖所在战区的所有官员,包括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等封疆大吏,并且在战时还有先斩后奏之权,对于不听从军令的任何人都可按军法处置,甚至是总督和巡抚都可任意处置。而杭州将军所辖的只是驻扎在杭州防区的八旗兵,且并无权管理当地的军政事务。



杭州将军官阶为武官从一品,他负责就是所在杭州辖区的所有八旗兵,包括训练、整备和作战等,可以说杭州将军的权力就是指挥和训练八旗兵,其他的任何事情他一概不管,也不能管。当然杭州将军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监视所在辖区的所有绿营兵,如果绿营有异动,杭州将军可以先下手一步将绿营兵全部控制起来,然后报有皇帝处置。而如果情况紧急甚至可以先斩后奏,直接用军事行动将这些绿营兵全部诛杀。



此外,在理论上来说杭州将军的地位要高于闽浙总督。因为在清朝规定只要驻防将军与总督同驻一省,在需要一起联合向皇帝奏事之时驻防将军要排在总督的前面,那么可知驻防将军的地位是高于总督的。当然在实际上闽浙总督的权利肯定要大于杭州将军,毕竟闽浙总督管理的是福建、浙江和台湾三省的军民事务,而杭州将军能管理的只是所在辖区的八旗兵。



那么综上所述,其实杭州将军实际的权利并不大,他只能管理所在防区的八旗兵和监视防区中的绿营,而且也不负责地方上的治安,及参于地方上的军民事务,但这前提是在和平时期。如果在战时,那么杭州将军的权利就有了可以和总督抗衡的权力,基本上他可以指挥地方上的所有文武官员,并就近调动附近的所有部队。不过在地位上,杭州将军始终是要高于总督的,毕竟一般的驻防将军都是满人中的勋贵,而总督却不一定是满人,大多数情况下皆为汉人。


澳古说历史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星爷的一部经典电影,叫做《武状元苏乞儿》,里面苏灿他爹的职位是广州将军,而这个广州将军和年羹尧这个杭州将军是一样一样的,属于清朝的驻防将军。



这个官可不是小官,算是清朝常规军事系统里面的最高官职了。在清朝军制里面,中前期一般分为八旗军和绿营军两种。而八旗军又分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类,这驻防将军便是各地驻防八旗军的最高军事掌管,统管当地的八旗军务!

清朝驻防将军最多时有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



其级别相当于总督,乃是与其平级的存在。甚至于因为其管的是八旗军务,属于清朝嫡系,并对当地的高级行政官员,如总督,巡抚等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所以,其地位还要略高于总督。

不过,从实际权力来讲,驻防将军肯定是不如总督的,毕竟他的职能范围仅限于当地八旗军务,而总督可是统管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么说吧,当地的提督总兵需要听总督的但是不需要听驻防将军的。



年羹尧在当杭州将军前便是川陕总督,一方封疆大吏,那才是他的实际官职。

至于他的西北大将军这个官职,属于临时的,一般之在战时设立,有点方面军总司令的感觉。而总督则是军区司令。



据统计,清朝历史上,共出现过九位抚远大将军,他们是:信郡王鄂札、大学士图海、裕亲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康熙皇十四子胤禵、辅国公延信、川陕总督年羹尧、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崇安。

当然,他们的权力可是非常大的,他可以统辖战区内全部军政大权,节制战区内的所有总督、巡抚、提督、将军。不管是绿营还是八旗,都得要听从他的号令!



所以,年羹尧从节制西北四省,统管一方的西北大将军变成了徒有其表的杭州将军算是大贬职了,他不高兴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话历史君


年羹尧一生以进士文人出道,却以军人身份谢幕;号称“没有头衔的西北王”变成“被困一城的将军”;以雍正奴才身份变成雍正宠臣最后变成罪臣辗转反侧,不是光宗耀祖般回归,而是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又回到出发的原点,却早已经没有当初的心境,只有一副落败与沮丧的心情,最后枷锁戴在身上,六道轮回世界。

抚远大将军变成杭州将军,官职变化,权力也会随之变动,需要厘清清朝官制体制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1.抚远大将军是战时临时设置的官职,就相当于战争时战区司令长官,统辖战区的所有军政大权,拥有先斩后奏的便宜行事之权。相比总督巡抚等官职要高,不是固定官职,只是按需设置。

2.清朝的总督是文官担任,管辖辖区的军事民生责权,属于正二品官职,又兼着吏部侍郎,或是高配的总督,还兼着某部的尚书或是太师太保等职务。清朝的总督是从明宋两朝总督体制吸收并创新而来的。比如宋朝总督文臣管理武将,导致驻地军队战斗力低,比如明朝的总督是武将担任,但又设置监军,导致两者相互扯皮或是拖后腿的现象,管理责权重复。清朝总督就相当于目前的不同省份一把手是中央委员,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及等级不同。这九大总督设置也是权力大小是不同的。

3.清朝的军制:八旗子弟兵分为京防八旗与驻地八旗两类。京防八旗基本上是拱卫京城,驻地八旗是分布在全国各地14个驻防区域,这驻防区域所设置的地点城市,就号称XX城市将军。既然是驻防八旗营,肯定是满族八旗出身的人才能担任,那么年羹尧在雍正王府当奴才的时候,邬思道帮助乾隆皇帝弘历在木兰秋弥的时候,拿到玉如意,在雍正皇帝一高兴把年家直系亲属都给抬旗,升级为满族籍贯。这样年羹尧是符合担任杭州将军的资格,而原来一开始的时候,他作为汉人,即使同进士出身,也只能做杭州将军参将。

4.清朝后期把八旗分为满族八旗与汉族八旗,所谓汉八旗就是绿营,而驻防将军只能管理满族八旗驻防官兵,而汉八旗绿营兵士归属于总督统领与号令。

总督虽然是从一品的官职,满族驻地将军也属于从一品的官职,但是两者没有从属关系,也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是文武官职体系的管理方式不同。

既然杭州将军是属于从一品的官职,也只是相当于地级市的军分区司令,当然不同城市的军分区重要性与统辖人数那也是不同的。应该就是一个常备师的人数编制,几千人罢了。

年羹尧从西北抚远大将军“无冕之王”的战区司令兼政委变成军分区司令员的杭州将军,这巨大的落差是他的咎由自取的结果,但是他仍然不改做派,不改脾性,不过一个人在高位上待久了,突然一撸到底的降职通报,没有人能够受得了。

这也是雍正皇帝纯粹恶心年羹尧,也表明雍正皇帝对年羹尧有多恨与多失望,才把他置之于死地,年羹尧最后被赐自杀而终。


历史伴读小二


清代大将年羹尧是雍正皇帝心腹,他是汉军八旗出身,后来科举考中进士,出身文人却一生以带兵为业,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个罕见的奇才。

电视剧中的大将军年羹尧

年羹尧深受雍正皇帝宠爱,先后担任四川总督、川陕总督和抚远大将军等要职,多年主持青海军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羹尧在抚远大将军任上突然被免职,调任杭州将军。这个杭州将军究竟是个什么职务?又有多大的权力呢?

清军入关后,将八旗军驻扎各地,先后在全国设置了十四个驻防将军,以统领八旗部队。这十四处驻防将军分别是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和乌里雅苏台。这些驻防将军的职务是地名加将军二字,比如驻防西安就叫西安将军,杭州将军就是这十四位将军之一,驻防杭州,管理浙江一带的八旗军事务。

驻防将军地位非常尊崇,一般是从一品,但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因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为正一品,与大学士同级。

我们都知道清代封疆大吏最高的是总督,清代共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四川、陕甘、云贵和东三省九位总督。总督本职的品级是正二品,但因总督一般都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所以高配为从一品。

由此看来,驻防将军职务和品级要高于总督,如果将军和总督联名向朝廷汇报工作,驻防将军要排在总督之前。但毋庸讳言,驻防将军管理军务为主,地位虽崇,但实际权力要远远低于总督,甚至连一省巡抚也不如。


民国年间那些事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居功自傲,在西北拥兵自重,自行其是,连皇命都可以不听。无奈之下,雍正只好罢免了他的抚远大将军,派图里琛为钦差大臣,令其即日启程,前往杭州任杭州将军。



那么,这个杭州将军究竟是多大的官职呢?

在清朝,为了保持对地方的控制,清廷把全国分为14个防区,各防区均驻防有一定数量的精锐八旗军,而管辖这14个防区驻防八旗军的武官就是驻防将军。这14位驻防将军分别驻守在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和乌里雅苏台。



杭州将军就是这14个驻防将军之一。

驻防将军是当地旗兵最高长官,在旗兵军务上拥有全权。如果驻防将军与总督恰好同驻一省的话,二人又都是从一品的高官,会同奏事的时候,将军的名字是要放在总督之前的。但在实际权力上,总督由于兼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和民政,其地位之显赫,又远超驻防将军。



不过也有例外。在清前期,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地是将军辖区。也就是说,在这五个地方不再另设总督和巡抚,驻防将军就是当地最大的官了。


达摩说


从集团军司令到军分区司令员,你说差别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