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库在哪里,清亡时国库还有钱吗?


清朝的国库在哪里,清亡时国库还有钱吗?


据清人《春华梦录》记载,”京师有十库,而银库居其三。一系紫禁城内库,存款百二十万,备闭城日用,永远不动也;一系内务府银库,专储金玉珠宝,不藏银也;惟户部之银库,则专藏银。余在京十九年,奉派随同查库四次,每次藏银至多不过一千一百万,少亦在九百万以上。当时聚全国之精华,其现银不过此数。”

京城十库有银库、粮库、缎库等,其中银库有三个,紫禁城内库、内务府银库、户部银库。皇宫内库应包含紫禁城内库和内务府银库,一个藏银、一个藏宝。真正意义的内库其实就一个,而户部银库则是国库。银库属财政重地,防卫自然森严。每个银库,皆设管库大臣一位,通常以户部侍郎兼之;又设郎中为司员,下辖有库书几人,库兵十二人。

清朝的国库在哪里,清亡时国库还有钱吗?


库书指银库之中掌管银两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而库兵则指检点搬运银两的兵士,属国家公务员。可以依例入库。库兵入银库,需在库门外换库衣,入内检视搬运毕之后,需在库门内换衣外出,在换衣前,赤裸全身跨过一条横在门前的板凳,以示下身无夹带库银,双手上举击掌,以示双手无夹带,口中喊,“出库、出库”之语,以示口中无夹带。清朝入库规矩以“轻入重出”,对进入库区检查比较宽,对离开库区检查很严。

清朝自入关之后,即在顺冶朝初设银库,由于尚还攻占大片南明,及李闯义军所占之地,不论内库及户库均无多少存银,原因之一是战乱频仍颇费国资,二是国土不大,税基不多。到了康熙朝,东征西讨,仍是糜费银两,加上三藩年年巨耗,国库仍是不太充盈。及至雍正朝,经摊丁入亩等财经改革、励精图治之后,国库得到大幅的充实,已呈强盛之象。

清朝的国库在哪里,清亡时国库还有钱吗?


到了乾隆朝,虽有乾隆七下江南之用,也只是巨费内库,与户库关系实际不大,内库之所以能撑住不倒,与能臣和坤首开”议罪银”之开源之举,不无关系。而且,中国的人口增长的有一次高峰,是落在乾嘉道同之时,纳税人口的大幅增加,工商业在东南地区的兴起,支撑起了巨大的大清帝国财政,那个时候,我大清的GDP是荣登世界的前列的。

晚清之际,因经常的赔款割地、投城输银,虽经税率提高,对百姓敲骨吸髓、扒皮抽筋,国库存银高达几亿两白银之巅峰,也不敷赔款之费。加之怡和洋行和汇丰银行,对大清在金融上地巧取豪夺,海关关税的旁落,到了民国之时,检视户库时,竞只余10个银元的凄凉境地。

清朝的国库在哪里,清亡时国库还有钱吗?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