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一套大房子和一套小房子的人屬於什麼水平?

短腿資源君


這個問題提的太大,不能簡單的說一大一小就如何。

首先,武漢很大,真的很大,房子在內環?二環,三環?黃陂新洲蔡甸漢南江夏等遠城區?價格從5000可以到50000,房子在哪是核心問題。

其次大房小房,不同人群,不同樓盤的定義又不一樣,40算小,120算大?還是140算小,220算大?這些沒有統一標準。

再其次,房子全款?房子滿滿的貸款?還是有差別的。

最後還有家庭人員結構,父母是否有房,房在哪,多大,家庭存款,家庭年收入等,這些又都不樣。

所以單純來問這個問題真不好簡單回答。只能說按照武漢市標準家庭結構,標準家庭收入以及大多數會帶有一些貸款,包括房子正常大小,正常區域來說。這個一大一小的房子,只能算作一般,過得去吧。

我個人覺得,理想中的在武漢還算不錯的,需要中心城區三套房,且累計1000萬,貸款不能高於200萬,存款包括投資類理財類等值現金100萬,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淨收入最好30萬以上。

其實決定你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除了現有的房產與存款,就是淨收入了,淨收入才是你未來可以持續投資(不限於房產)的關鍵。


不要在心裡默默地喊我


95年至2000年就開始在武漢工作的成年人..如果至今為止在武漢三四環內沒有兩套一百平以下的房。這個人或是這對夫妻,要麼太懶要麼黃賭毒。。。要麼身體有殘疾。

95到2018年。成年人。而且是夫妻倆個勞動力。23年哪怕就算18年的正常工作是肯定足夠首付兩套一百平以下的三環內房產的。


武漢妹愁嫁


以當前的房價來看,在包括未來長江新區在內的武漢中心城區有兩套住房的應該算是小康或小康以上的生活水平了。

細分一下,中心城區有兩套90平以上商品房的那就是中產階級了,如果是電梯房則更好;兩套40—80平房改房的(過去單位分給個人的公有住房,後又買斷產權的成套住宅)就算是小康以上生活水平;兩套40平以下公租房(公有住房未買斷產權之前)的只能說是小康生活水平了。

此外,當下在武漢市房價最低的非中心城區的非限購區域購買兩套80平以上商品房的話,從武漢市的長遠發展來看也應該算是小康及以上生活水準了,因為武漢市非限購區域新開盤的商品房價格一般都在7000元/平以上了,而且近幾十年武漢市的城市軌道交通還會不斷擴張。

如果是一大一小兩套住房則還是應該按40平、80平、90平三個檔次細分。其結果也是中心城區為小康以上生活水平;郊區非限購區域則為小康生活水平。

再若是有一大一小兩套商品房的,其附近有地鐵或所在區域已經規劃好了地鐵,加上稍好一點的學校和醫院,那怕只是在非限購區域話,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其房產價值也將大大升值!到時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產者啦!

附帶說明,生活水平的高低是靠自己經營出來的!除開投資買房的有錢人,工薪階層家裡的不動產有誰不是抓住機會舉全家之力掙來的呢?又有誰不是先苦後甜呢?

當前武漢有不少人在未限購區域全款購房,在主城區內也有,他們或是拆遷戶或是從一線城市返回者,當然相當一部分還是貸款買房的,首付比例不高,一定的貸款利率下,有足夠長的年限(18—30年),每月還款額自己和家人也能背的起,你說不買房難道還租房嗎?有了一定條件後,提前償還一定額度的貸款並逐年降低每月的還款額,如此才是工薪階層不錯的選擇。


用戶6643131190609漢


在武漢市,分二種!(1)老武漢人,只一套房屬於貧困線以下,也許是三代同堂,二套房屬正常水平,父母,子女各一套。三套房,二套住,一套出租,屬於小康水平,四套以上屬於中產階級!(2)新入武漢市的,全款一套屬小康水平,全款二套屬於中產階級。為什麼呢?因為武漢本地人都有傳下,或漲價前都考慮住房了,當時便宜!而新入武漢者絕對靠經濟實力!所以,要分開來分析,而且新入住者,全款購房的話,說明財富積累的平臺很好,來源足!


好男兒xyz


兩套房太小兒科了吧,我們身邊大把的武漢人一環內一套,二環一套。如果按照家庭算,估計三四套也很正常啊!武漢房價低,一套也就200萬。


櫻花卡夫卡


我是八零後,在武漢三套住宅,三套公寓,覺得自己還是窮人一枚。還欠銀行100萬貸款呢,每天努力工作還貸,不敢停下來。兩套房的算什麼,自己想吧。


手機用戶52697803304


房子是這個時代標誌產物,每個人都必須有,房子就像人的內褲,有可以,大不必脫掉內褲來這證明你有! 所以咧,有房都是一個水平。何來一大一小的故事!


海盜船Jacky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誰沒兩套房?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們都差不多兩三套,還不是每天苦逼的搬磚過生活。


風吹外婆家


我是武漢人,兒子一套,我們一套,咋還這麼多的焦慮呢?怎麼沒幸福感呢?


手機用戶50024755010


在一環有150平的門面,125平的住房,還有4套拆遷房。我們50多歲了還在工作。年青人努力工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