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将高仿的AK-47突击步枪命名为56式冲锋枪?

国平军史


所谓的56式冲锋枪,是在前苏联提供AK-47样枪、全套技术图纸,以及关键生产设备的基础上,由中国军工自行生产装备的一把制式步兵自动枪械。

由于此枪采用和AK-47样枪相同的7.62毫米口径,30发弯弹匣供弹,发射的都是中间威力步枪弹,事实上是一把妥妥的自动步枪,但在中国却莫名其妙地被命名为56式冲锋枪。

关于把原本就是步枪的56式被命名为冲锋枪,我们军群的创作者兔哥42948给出的理由是,冲锋枪的名字响亮,富有战斗气息,在部队中受到战士们的喜欢;再则,我们传统上把这类自动武器习惯性的通称为冲锋枪。

此说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军迷个人认为,是由于中国军工的认知有误,才会将其命名为冲锋枪,在他们眼中步兵手中能连续发射的枪械,除了轻机枪和20响驳壳枪以外都是冲锋枪,在当时根本就没搞清楚步枪和冲锋枪是以发射不同的子弹来区别的。

正是中国军工误导了军方和国内民众数十年,直到80年代中期,81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时,才将56式冲锋枪重新命名为56式自动步枪,还了56式本来的面目,事实就是,没必要替军工那帮土包子藏着掖着。

不信,再将81式自动步枪命名为81式冲锋枪,中国军工还不被军迷们喷死,因为军迷通过1979年创刊的《兵器知识》等军事类科普杂志,都知道了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而步枪发射的是步枪弹,是区分和命名步枪和冲锋枪最主要的依据。

所以中国军工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在通过了81式自动步枪命名以后,才姗姗来迟地将56式冲锋枪重新更名为自动步枪,还了56式本来的历史面目。

其实,尽管建国以前,中国没有独立研发过冲锋枪,但却是装备和仿造冲锋枪最早的国家之一,20年代初,孙中山就进口了上百支50/100发弹鼓供弹的11.43毫米口径的汤姆森冲锋枪。

凭借此枪的强大火力,卫队护卫孙中山夫妇,冲出了叛兵包围圈,登上永丰舰脱险,汤姆森冲锋枪战场威力,给老阎锡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山西兵工厂制造了大量的晋版汤姆森冲锋枪。

此外,德国MP-18冲锋枪,在20年代初就已流入中国,俗称手提机关枪和花机关,红军四方面军的卫队就有大量装备。


国平军史


兔哥回答。56式冲锋枪的来历56式冲锋枪是我国根据前苏联的AK-47/AKM仿制的武器。1951年根据中苏友好条约,在我国的要求下苏联提供了AK47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样品,机械设备。我国开始仿制工作,1956年开始定型,命名为56式冲锋枪。和56式冲锋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统称为56式枪族,或56式自动步枪系列。

56冲锋枪量产后并没有全员配置,而是先配给步兵班中的正副班长。一个步兵班的配置为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班用轻机枪。连排的配置加入“40火”。56式冲锋枪名称的由来,我国军队喜欢赋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冲锋枪的名字响亮,赋有战斗气息,在部队中受到战士们的喜欢。再者,我们传统上把这类自动武器习惯性的通称为冲锋枪,因此,冲锋枪称呼也是对传统习惯的继承。



就是以后的81式,95式战士们还是称为冲锋枪,没有人去称呼它们是突击步枪之类的术语。另外就是简单,冲锋枪在部队的传统习惯已经深入人心,也历史悠久了,战士们更是把它们赋予简称,如56冲,56半,56机,81杠,95冲等等。其实无论是突击步枪还是冲锋枪就是个名字而已,习惯性的称呼听着顺耳,说着不绕嘴就好。

56式自动步枪的使用情况和AK47的区别。为步兵班提供短距离内的火力压制和火力支援任务。通常56式冲锋枪在防守作战中为步兵班提供中近距离的火力压制,进攻作战中为步兵班提供快速连续的火力支援。和56式班用轻机枪一起构成步兵班的支撑火力。作战中的班长,副班长是步兵班的战斗骨干,可以运动指挥作战。这也是冲锋枪的由来。

56式并没有一味的仿制,而是有所改进,如机匣,就采用了冲压式的工艺,准星的护圈采用的圆形而非AK47的半圆开口式,枪托为做了修改。刺刀为三菱形的固定式刺刀。这是因此我军非常重视拼刺刀训练,那个时候叫“刺刀见红”的精神。56式冲锋枪还有一型是56–1式,这款枪是枪托可以折叠式的,没有刺刀,是侦察兵的专门步枪。


总之56式冲锋枪是一款性能优秀的单兵武器,其数量非常庞大,超过了AK47的装备数量。冲锋枪的称呼是传统,习惯,精神的代名词,受到战士们欢迎。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欢迎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这个就是观念的问题了,当时我国在不少武器的观念上比较落后,后来才有了自动步枪等这些概念,因此在当时这种AK47就被称为冲锋枪了。

AK47诞生后,在50年代开始进入苏联友好国家使用,我国就得到了AK47的生产图纸等资料,并于1956年设计定型。但是当时我国尚无突击步枪、自动步枪等这些概念,只有冲锋枪、轻重机枪等这些概念,AK47的定位很类似当时的波波沙等冲锋枪,单兵使用而且能够自动射击,所以这款中国版的AK47就被称为五六式冲锋枪,而不是五六式自动步枪或者五六式突击步枪。

由于观念等众多问题,我军的主力步枪很长时间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六式冲锋枪则作为一个补充。直到后来我军才意识到了自动步枪的重要性,因此后来研发了八一式自动步枪,迅速装备全军使用。

不过五六冲衍生有56-C这个特殊型号,其尺寸更小,作为短步枪使用,采用20发短弹匣,而且此时我国已经有了自动步枪等概念,所以其名字改称为56-C短自动步枪。


战争之王


主要是当时我国武器思想还较为传统,并没有“突击步枪”的概念,步兵的主要装备还是传统的栓动或者半自动步枪,强调中远距离的精确打击能力,而仿制的AK-47突击步枪则作为近距离的压制火力,其作用和冲锋枪完全一样,所以当时中国将这种新型突击步枪归入了冲锋枪的范畴,称作“56式冲锋枪”。



中国并没有经历苏联那样规模宏大的战争,亚洲的战争激烈程度远不能和欧洲战场相比,所以在增强步兵单位的火力方面没有像苏联那样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步兵由原先的栓动式步枪换装成半自动步枪就已经是步兵火力上的大大提高了,全面装备56式冲锋枪不进意味着部队弹药的消耗将成倍增加,更加重要的是意味着中国放弃了步兵中远距离上的打击能力,这并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步兵作战思想。

当时的中国军队仍旧是以步兵为主的部队,不同于苏联军队已经开始全面向机械化迈进,苏军的步兵师在陆军中的比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装备大量车辆的机械化师,强调机动作战,这就需要苏军步兵具有强大的火力,攻防快速转变的能力,大量装备突击步枪将有效减少步兵对于传统的机枪的依赖,真正做到可以随时发起进攻。



随着中国经历了数场自卫反击战,面对对方普遍装备突击步枪的情况,我军步兵仍旧以半自动步枪为主的火力配置已经大大落后于对手,不能满足实际的战争需求,于是开始为步兵全面装备56式冲锋枪,其定位也不再只是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而是全面提供中、近距离的火力,冲锋枪的概念已经不再适合,突击步枪的理念开始被我军所接受。


战略论


我国那个时期还没有真正理解突击步枪的概念,习惯性的把可以连发射击的武器称为冲锋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