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国”是哪八人?为什么叫“柱国”?

2218992768


位于丞相之上的官职有西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南北朝的柱国大将军、宇宙大将军,清朝的摄政王。尤其是大将军卫青那可是诸臣可都得跪拜的,宇宙大将军侯景直接废立皇帝自己称帝,摄政王多尔衮、载沣比皇帝还牛气。比皇帝牛到能废立的大将军名号,除了宇宙大将军外就是柱国大将军。柱国大将军相当于北宋末年康王赵构担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就是近代现代的陆海军大元帅(载沣、张作霖、孙中山)及陆海空大元帅(蒋介石)。

“柱国”为什么叫“柱国”?侯景为什么不叫柱国?

福垊想说得是,柱国最早叫上柱国,尽管加了个“上”字,但位在令尹之下。令尹是楚国的宰相的称号,上柱国为武将之首。那柱国是什么意思呢?柱国乃之柱石之意,本意是国都,后冠以“上”字作为作为武官之首的官名。高洋他哥高澄掌控东魏时,容不下侯景,侯景投靠宇文泰,而宇文泰又不信任他,这种情况他投靠了南梁,没想到南梁也玩他。侯景就将计就计,就这样北梁武帝引狼入室而成为宇宙大将军的。侯景一举拿下了梁朝,心理大肆膨胀,自然看不上柱国大将军,甚至连上柱国大将军也看不上。<strong>

后来柱国去了“上“字竟然位于丞相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题主所提的八柱国的柱国,全称为柱国大将军。最早为后燕皇帝慕容垂在384年设立,位在太尉之上,相当于汉之大将军,唐之天策上将。北魏末年权臣武将势大,柱国大将军成了权臣的专属,最早授予了镇压六镇起义的尔朱荣。尔朱荣被皇帝杀死后,其堂侄尔朱兆起兵并任柱国大将军。不久为高欢所打败,高欢也就担任了柱国大将军。

后来宇文泰崛起,高欢另立新君,北魏遂一分为二。高欢所控制的君主是为东魏,后为其子高洋所夺,建立了齐国,史称北齐。宇文泰所控制的君主是为西魏,后被其子宇文觉篡位,建立了周国,史称北周。在北魏分裂后东西两国后,强大的东魏经常侵略西魏。西魏的实际的老大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为抗击高欢和夺权而进行改革——建立了府兵制,设立了八柱国。到了北周后,有了上柱国大将军,可这时的上柱国大将军就再也不值钱了。

那八柱国是哪八人?

这柱国制度继承了鲜卑部族兵制度又融合了《周礼》管制,而且其府兵制做到了士兵为耕战一体,首领能出将入相。八柱国,全部使持节,除元欣外都是开国郡公。除了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之首,以及元欣为(荣誉)柱国大将军王不直接带兵外,其他六柱国直接带兵,而且与《周礼》的“六官”以及后来的六部相似。福垊认为八柱国也就宇文泰位于丞相之上,其他应该位于丞相之下。而且八柱国互为联姻,一荣俱荣。八柱国都是那些人呢?

【宇文泰】太师、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开国国公。这里的大宗宰就是《周礼》中的天官。天官也叫太宰,为治官,乃六官之首,后来沿革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吏部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684年(唐光宅元年)曾改吏部为天官。宇文泰善终。

【元欣】太傅、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献文帝之孙),后任大丞相。大司徒为《周礼》中的地官,是为教官。也就是后来的户部、度支部,相当于财政部、民政部以及公安部的户籍管理部门。元欣善终。

【李虎】太尉、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开国郡公,北周时升为唐国公。他是李渊的祖父。因功赐姓大野氏。李虎善终。

【李弼】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北周时为赵国公。大宗伯为《周礼》的春官,也就是礼官,后来沿革为六部中的礼部。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

【独孤信】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北周为卫国公。独孤信,本名如愿,因为有功切重信而被宇文泰赐名为信。其长女为北周明帝的皇后,其四女为唐高祖之母,其七女为隋高祖的皇后。曾与令一柱国大将军赵贵密谋诛杀弑君王宇文护,后被宇文护被逼自杀。大司马即《周礼》的夏官,也就是政官。后来沿革为兵部,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赵贵】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北周封为楚国公。宇文泰死后,宇文护专权,赵贵与独孤信密谋清君侧。就在动手之际,独孤信犹豫了,甚至劝阻了。后被宇文盛告密,结果赵贵被杀,独孤信被逼杀,而宇文盛进位柱国。大司寇乃秋官、刑官,即后来的刑部,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公安部(部分部门)。

【于谨】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北周封为燕国公。是于谨不是于禁哦。于谨也不是汉人,他本姓万忸于,是鲜卑人。屡有战功,攻杀梁帝,善终。大司空为冬官,隋唐为工部,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等。

【侯莫陈崇】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北周为梁国公。他姓侯莫陈,有种说法是他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史书也载刘交的后裔避难逃入鲜卑。刘裕也是刘交的后裔,他建立了南朝的宋朝。侯莫陈崇他的哥哥是侯莫陈顺,也是将军。侯莫陈崇没有善终,死在谣言多嘴上。大概是看不惯宇文护吧,他于是在家中对亲信常升说:自己昔日听算卦的说,宇文护今年要倒血霉。皇上今夜进京,可能是弄死了宇文护。不知道被谁传了出去,皇帝把他叫过去数落。为什么数落啊?因为宇文护还没死啊!再说就是死了,也轮不到你多嘴啊!宇文护就像逼杀独孤信一样逼杀了侯莫陈崇。宇文护被杀后,他的谥号只是变得更高大上一点儿,也算对他死得窝囊的安慰以及支持皇帝的回报吧。

六柱国每个柱国辖两个大将军,他们是谁呢?

宗室三人:元育、元赞、元廓;宇文派:宇文导(宇文泰侄儿)、宇文贵、贺兰祥(宇文泰外甥);侯莫陈家族:侯莫陈顺;其他人:李远、达奚武、杨忠(杨坚之父)、豆卢宁、王雄。


福垊


八柱国是起于北魏六镇。是北魏权臣尔朱荣创建,由一代权臣宇文泰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政团体关陇集团。这个军政团体在其最巅峰的时候,创建了出现三个王朝(北周,隋,唐)势力一直延续到武则天时期。

柱国,是官名,也叫上柱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设“柱国大将军”官职。一代权臣尔朱荣因有有翊戴之功,被北魏孝庄帝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列丞相上。后被宇文泰重新设立,宇文泰小字黑獭。匈奴化的鲜卑人。宇文泰是尔朱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宇文泰与高欢分裂北魏,宇文泰是西魏第一权臣,宇文泰最大功勋就是首创“府兵制”这一兵役制度一直延续三百余年,直到被北宋的“募兵制”取代。由于宇文泰的军队组成复杂,而且由于经济不足,军队供养不上,无以为生。造成军队战斗力很差。宇文泰以鲜卑族部落组织为底,也就是以鲜卑八部编制新军。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这就是府兵制雏形,最大的特点就是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的就当兵,不缴纳赋税。不耕种。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既然是八部编制。八柱国就是军队主要支柱。西魏皇帝就是名义上的控制而已,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宇文泰封的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北周实际开国皇帝),元欣(宗室),李虎(唐高祖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隋文帝杨坚岳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可以说八柱国是隋唐的养母。

元欣字庆乐,其父为魏献文帝之子广陵王元羽,其弟为西魏节闵帝。应该说八柱国里的帝王血脉,由于和宇文泰关系莫逆,北周开国以后成为第一权臣,但成一次也败于此,杨坚篡位以后,元氏几乎被族灭。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就无需多言了。而李弼字景和,名声不显,就是宇文泰麾下一个武将而已,李弼后代受封魏国公,在隋世袭蒲山公,曾孙就是大大有名 的伪君子李密。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于谨字思敬,河南洛阳人。侯莫陈崇字尚乐,这三位都是武将后代名声也不大,在大唐立国以后基本上也就消失了。但这里最值得一提的独孤信。八柱国里最有名,最发达,影响最深远 就是此人,但就能力而言,独孤信又是八柱里最差的,死的最早的,那他的影响在何处呢?

北魏孝武帝被高欢杀的大败,满朝文武都四散奔逃,但唯独神武将军独孤信追随在孝武帝身边,让孝武帝十分感动,言道,乱世显忠臣。今日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昔日待卿甚薄。而卿如此。令朕十分惭愧。后来独孤信被被宇文泰所杀。但独孤信后代太牛逼了。生的7个女儿,出了3个皇后,长女是宇文泰家族的北周皇后,四女儿为大唐皇后(李渊的母亲)。七女儿为隋文帝皇后(杨广的母亲)。李渊后来和独孤信的儿子独孤峰说,关拢贵族只有我家最后统一天下称帝,实为第一家,独孤峰则道:你家出皇帝,我家还出三朝皇后呢。李渊一想自己的亲妈也姓独孤,长叹一声道,还是你独孤家牛逼,代代出皇后。

应该说,八柱国是一个军事组织,是关陇集团的最大依仗,他几乎影响华夏三百年的政治版图,隋朝的建立和覆灭,以及唐朝的发家都和八柱国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也是隋唐世家的雏。直到唐朝灭亡关陇集团才宣告彻底消失。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是宇文泰搞的,这糟老头子贼得很

北魏六大军镇起义时,宇文泰本来是起义军的一员,后来尔朱荣平定了义军,这宇文泰就成了尔朱荣麾下势力,在贺拔岳手下任职,并深得贺拔岳信任,是尔朱荣小弟的小弟。如果不出什么大变故,宇文泰或许一辈子就是贺拔岳手下一个普通大官

然而变故出现了

老大的老大尔朱荣一不留神让北魏皇帝弄死,势力一分为四:一部分被高欢收拢;一部分归于尔朱家里;一部分让一个叫侯莫陈悦的搞去了;最后一部分就是老大贺拔岳

这高欢很厉害,他联合北魏皇家

先收拾尔朱荣家的那一部分,后又离间侯莫陈悦和贺拔岳,纵横捭阖间成功接替尔朱荣职位

侯莫和贺拔俩人本来是把兄弟,可也没经得住高欢折腾,侯莫陈悦中计干掉了贺拔岳,自己醒悟后也悔恨而终。就这样,老大的老大死了,老大死了,隔壁老大也死了,除去被高欢搞去的,剩余势力一时间群龙无首。投靠高欢,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选出一个盟主,蛇无头不行嘛

经过一番商议沟通,当时作为贺拔岳手下左丞相的宇文泰,成功当选!

为躲避高欢追杀,宇文盟主一边带领大家逃往长安,一边上表北魏称臣

北魏孝武帝,没整过高欢,他也逃到长安

宇文盟跑了,盟主还拿到了北魏任命书,成为大都督。这高欢枪口没了目标,转过头来就干起了北魏孝武帝,攘外先安内嘛

高欢势大,孝武帝没干得过,乘着高欢一时疏忽,带领人马逃到了西安,和宇文盟主汇合。天下除了当时的南梁,也就宇文盟主那边能和高欢扳下手腕,不逃到他那边又能逃哪去呢,总不能跑南梁吧

这时,宇文泰坐蜡了,势力内,山头众多,他仅仅是盟主而已,又不是自己打出的天下铁板一块。现在又来了个皇帝,虽然没毛的凤凰不如鸡,但也是凤凰不是

百鸟朝凤,本就不稳定的联盟,更松散了

一帮乌合之众,哪能干得过高欢

除了皇帝,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宇文泰这糟老头子贼啊,几场败仗打过后,他搞事了

既然自己做不了皇帝,那也不能便宜了孝武帝,大家都做皇帝吧。仿照北魏前身代国的部落联盟制,设置八个柱国大将军,家天下的皇帝,变成了联盟名誉主席,而宇文盟主则是实打实的大宰辅

之所以叫柱国不叫酋长,柱国大将军称号猛啊,大家都认可,尔朱荣还活着的时候,他的职位是北魏柱国大将军。暗地里的山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封柱国,除了皇帝,大家都满意,更加团结了

当然,柱国也仅仅是权宜之计

后来宇文家不断往里面掺水,分封好多自己人,柱国之上更是设置大柱国。经过两代人努力,宇文家终于成了皇家,代西魏成立周,并统一北地

史书记载:此后功臣,位至柱国及大将军者众矣,咸是散秩,无所统御

附八柱国名单:陇西郡开国公李虎,广陵王元欣,赵郡开国公李弼,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外加上总百揆、督中外军事的宇文泰


灵石蕴珠宝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的将士因为不满自身待遇和上升途径被洛阳鲜卑贵族垄断,于是聚众发动叛乱,后来这些六镇军人分成两大派势力,一派以高欢为首占据河北,建立东魏;一派以宇文泰为首占据西北,建立西魏。

西魏帝国建立时,因为内部有众多大佬分庭抗礼,当时的宇文泰,无论从实力,还是影响力、地位都非常有限,至少与他相若的大佬多的是,为团结各大派势力,并最大限度的维持,力量均势宇文泰于是设下八大柱国。

所谓的八大柱国,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西魏最有权势的八个军政大佬,他们之间平起平坐,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臣属关系。而这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赵贵、孤独信、李虎、李弼、于谨、侯莫陈崇。

其中,元欣作为魏帝国皇族成员,他的这个柱国只是一个虚衔。真正有实力也就是七大柱国。而这七大柱国,除于谨、李弼外,其它人都是武川镇军人出身,这也意味着在西北地区形成了以六镇军人为主体,以武川镇军人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关陇集团。

后来的北周、隋、唐都是从这个集团内衍生出来的。宇文泰是周武帝宇文邕的父亲;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弼是瓦岗寨首领李密的祖爷爷;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也是李渊的外祖父;杨忠(孤独信的下属)则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我是赵帅锅


八柱国即柱国大将军 柱国乃战国时期楚国官职

1、最早记录的柱国(也称上柱国)是楚怀王时的柱国昭阳(《史记 楚世家》陈軫劝昭阳不要在襄陵之战击败魏军后进攻齐国。);

2、《史记 六国年表》记录:公元前251年,楚柱国景伯死;

3、陈胜称张楚王后,以房君蔡为张楚柱国;

4、《秦楚之际月表》《项羽本纪》:召平矫诏陈胜命令,任命项梁为柱国;项梁立楚怀王后,陈婴成为楚柱国;

5、灭秦分封时,楚柱国为共敖,被封临江王;

6、《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录:项羽战败时,项它、堂邑为西楚柱国;

7、528年,北魏孝庄帝因为尔朱荣的拥立之功,封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尔朱荣死后,再也无人担任此职位;

8、537年(大统三年),因为宇文泰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两次击败高欢东魏军的战功,被西魏文帝封为柱国大将军。

从537年大统三年,到550年大统十六年,先后封被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被称为八柱国。

八柱国分别是:

宇文泰,使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安定郡公;

李虎,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

元欣,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

李弼,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

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

赵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

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

侯莫陈崇,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

八柱国之下还有十二将军,分别是:

元赞、元育、元廓、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雄。

八柱国和十二将军的管辖关系如下图

宇文泰开创北周,李虎是唐朝开创者李渊祖父,李弼是瓦岗军首领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是隋文帝杨坚的岳飞、李渊的外祖父,十二将军冢的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八柱国是唐朝发明的称呼而非西魏、北周时就存在

根据山下将司、前岛佳孝的考据,八柱国的说法在唐朝才出现,是关陇集团形成的追溯。

证据有:

1、隋朝之前八柱国不能比十二将军地位更高。作为十二将军的杨忠,被隋文帝追谥为皇帝,因此八柱国地位不可能比十二将军地位更高;

2、西魏的柱国大将军并非只有八人,还有宇文护、元子孝二人也是柱国大将军,因此应是十柱国,而非八柱国;

3、北周建立后,宇文泰、李虎、元欣三人已经去世,独孤信、赵贵在北周时被清肃,八柱国只剩下3人,何来八柱国?

4、南北朝史书是在唐朝时编撰,更可能是反应唐朝时期的观点。《周书》:

“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唐会要 氏族》:618年李渊对窦威所说:

“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比见关东人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世为帝戚,不亦贵乎?”

综述

柱国,是战国时期楚国负责军事职能的官职,应该是和太尉一样的职位。北魏时期首创柱国大将军这个职位。西魏时有10人先后担任柱国大将军一职,但到了唐朝建立时,为了收拢人心,取得关陇集团的支持,提出了八柱国的说法,共享富贵,合力夺取并治理天下。

八柱国的雏形是北魏刚建立时的八公(原为八部大夫,即八国,后为八大人,世称八公)的鲜卑部落治理制模式。

到了武则天时期,才开始瓦解作为世家的关陇集团,提升庶族的地位。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我是锬锬,这个问题我来答,本文115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

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为这个被称为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家喻户晓的拓跋部孝文帝改革,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宇文部宇文泰的政治改革,而八位柱国大将军的设立,是宇文泰汉化改革的最为明显的标志。

宇文泰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从一个平民百姓,通过在那个政权分裂的时代,依靠起义和政治操作,一步一步地成为西魏政权的实际控制人。这其中除了强硬的手段,也更少不了宇文泰对于汉族的了解并融入,将两种民族的特色糅合在一起,最大化地巩固了统治。

柱国这一职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楚政权。柱国是以战功为标准,达者设之为上柱国,二品官。而柱国大将军的出现,则是北魏末年,所为鲜卑族的尔朱荣设立的职位,官职之大,临驾于丞相之上。

可后来随着尔朱荣的败亡,柱国大将军这一职位也被废除。直到了宇文泰掌权时,将鲜卑的旧八部制,和柱国将军的官职进行融合,分出了八大柱国将军。这也是宇文泰把军政合一,实行到极致的时期。

八位柱国大将军的设立,是宇文泰对自己政治集团培养的一种有效行为。而这八人内,史称除开了最高权力的宇文泰,也只有六人有实权。这六人分别是李虎,独孤信,李弼,赵贵,侯莫陈崇,于谨。

而剩余那一个同为柱国大将军的元纯,并没有实权,因为元纯作为当时皇室血脉的直系人物,宇文泰对其封号的目的在于稳定自己的统治名声,所以不给予元纯实质兵权和政治空间。

八大柱国,以宇文泰为首(既是权力中心,又是八人之首),非常有效的统治了西魏政权,既有皇室的成员在内,不会令宇文泰招来骂名,也有其余六位有才能的人物助其进行改革以及常年对东魏的战争。

而八大柱国将军的出现,也是在那个时代,没落的政治贵族的又一次复苏,催生出了关陇集团。八大柱国的子孙后代,集团势力,也一直影响和延续到了隋唐,李渊则正是李虎之孙,唐朝的开辟者。但八大柱国将军内,有的人在宇文泰逝世后,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护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最后被迫自尽,中央集权的代表人物,也就此落幕。

最明显的则是独孤信,独孤信的两个女儿,分别都为后来的隋文帝之妻和李渊之妻,但独孤信对于宇文护的上位,表示了不满和反抗,遭受骂名最后赐死。等到了西魏政权落幕,后来两大女婿才又慢慢为其清洗名节,恢复了他的名誉。

不论几人的归宿如何,柱国大将军和八部制的结合,且尊重汉人的地位,在未来的历史意义上,周文帝宇文泰可以说是为了民族融合做了很大的贡献,没有犯下民族唯一的错误。这一政治特色,也为未来统治者做了政治启蒙。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有什么想问的历史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柱国

1. 柱国,又称上柱国,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官职名。

《战国策·齐策二》:

“(陈轸)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

(注:执珪为楚国最高爵位)

柱国最早有国都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国家重臣,楚国被封为上柱国的武将,位仅次于令尹之下,掌握兵马大权。

2. 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柱国大将军一职

北魏置柱国大将军称号。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被杀后此官遂废。

大统三年(537年),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兴之功,又重新授予宇文泰柱国大将军之号。到大统十六年以前,总共有8人被拜为柱国大将军,当时号称“八柱国”。宇文泰总领百官,督中外军,为柱国之首,广陵王元欣则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挂名,其余6柱国各督2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分掌禁旅。

西魏八柱国介绍

1. 宇文泰:使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安定郡公

宇文泰(507年-556年11月21日),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北朝西魏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帝。

宇文泰善于指挥作战,且足智多谋。大统三年(537年)秋,东魏十万人进攻沙苑(今陝西大荔),宇文泰率不满万人的军队迎战,并亲自鸣鼓振奋士气,最终西魏获得大胜,俘虏七万人,史称“沙苑之战”。

内政方面,恢复均田制,财政公文中以朱色或墨色区别财政支出与收入(赤字一词即由来于此),政治上主张德治教化、“法不阿贵”,思想上推崇儒学。

军事方面,创建了府兵制,即采取鲜卑旧八部制,建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设有2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2个开府,共24个开府;每个开府下有2个仪同,共48个仪同;一个仪同领兵1,000人。这样,六柱国掌握有常规兵力共计48,000人。

2. 李虎: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

李虎(?-550年代),字文彬,代郡武川县(今內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曾为贺拔岳属下,因讨伐万俟丑奴有功,成为了贺拔岳的心腹。534年贺拔岳被暗杀后,诸将谋议拥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逃奔荆州,投靠贺拔胜,后又归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征讨灵州(宁夏灵武县北)刺史曹泥之乱,又“从文帝破高欢于沙苑,斩级居多”。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被封为“八大柱国”之一,为陇西郡公,大统十七年(551年)逝世,追谥襄公。

3. 元欣: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

元欣(?-?),字庆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

4. 李弼: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人,曾在尔朱天光手下为别将,讨伐赤水蜀,在战斗中先锋陷阵,所向披靡,敌人都说“莫当李将军前也”。

李弼后归顺宇文泰,拜秦州刺史。537年,击败东魏权臣高欢于沙苑。大统十四年(548年),进位为柱国大将军。北周明帝元年十月(557年)去世,谥曰武。

5. 独孤信: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

独孤信(504年-557年),本名如愿,鲜卑名期弥头,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传说中“斜阳侧帽”的美男子。因信著遐迩,能服众心,宇文泰给他赐名为“信”,并任命他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

此外,他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四女是唐国公李昞的夫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后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一门出了三位皇后,故后世戏称其为:“天下第一岳父”。

周孝閔帝元年三月己酉(557年),因与赵贵串谋推翻晋国公宇文护,被逼令自缢于家中,谥号戾。

6. 赵贵: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

赵贵(?-557年),字元贵,天水郡南安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曾在尔朱荣手下担任别将,参与讨伐元颢,后从贺拔岳平关中,贺拔岳死后投奔宇文泰,被任命为大都督,击破曹泥、梁仚等叛乱。后在东魏邙山之战中溃败,被免除官职,不久复官爵,拜柱国将军。

北周晋国公宇文护独揽朝政时期,赵贵自以为是开国元勋,功勋卓著,对宇文护有不平之色,因此与卫国公独孤信谋划铲除宇文护,却因独孤信优柔寡断而取消计划,不久此事被开府宇文盛探知,并报告朝廷。赵贵被杀,独孤信被逼令自尽。

7. 于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

于谨(493年-568年),字思敬,鲜卑名巨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对北周政权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并促进了关陇集团的形成。

其长孙于仲文是隋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主将,次子于翼是隋朝的太尉,三子于义的孙子是唐朝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

年轻时从军,曾镇压匈奴破六韩拔陵起义,大破柔然,讨伐河北鲜于修礼、邢杲,领军伐南朝梁,攻克江陵,杀死梁元帝,立萧察为皇帝,因功封新野郡公。宇文觉即位后,进封燕国公,任职太傅、大宗伯,立为三老,参议朝政,官至雍州牧,享年76岁。諡号文。

8. 侯莫陈崇: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

侯莫陈崇(?-563年),姓侯莫陈,字尚乐,鲜卑侯莫陈部人,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骁勇善驰射,为人沉默少言。

15岁时,就随贺拔岳和尔朱荣征葛荣;又从元天穆讨邢杲;破赤水蜀时,侯莫陈崇单骑冲入敌人军中,于马上生擒万俟丑奴。贺拔岳死后投奔宇文泰,大统十五年,进位为柱国大将军,西魏恭帝元年,出为宁州刺史。北周孝闵帝即位后,进封为梁国公,加太保。历大宗伯、大司徒。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侯莫陈崇因言获罪(预言晋国公宇文护的死亡);独揽朝纲的宇文护,派兵包围他的家宅,逼令其自杀。谥曰躁。

西魏十二将

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


万里长空夜未央


西魏到北周

了解八柱国是谁之前,先得了解它产生的过程。六镇起义之后不久北魏灭亡,武川镇军事集团被分为两支,一支跟着高欢走了,一支跟随了宇文泰。宇文泰的利用这支军队扶持傀儡建立了西魏,自己掌管了西魏的军政大权,这时候就有了八柱国的这种说法。




什么是柱国?

西魏时期创立府兵制,军队的统领他们为柱国大将军,之下还有十二大将军和几十个军府,府兵制度一直沿用到唐朝初期,不过已经有所改变。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六柱国(这个下午再谈)可以和鲜卑六部或者八部大人的旧制对应上,故柱国的全称则为柱国大将军,是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


哪六柱国

为什么说是六柱国而不是八柱国?其实名义上确实是有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赵贵、李虎(李唐的祖先)、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还有西魏的宗室元欣这八人为柱国大将军。

但是纵观这八柱国,其中宇文家族之后建立了北周,元欣是一个空有名号没有实权的人物。其余六人是听宇文泰指挥的,所以到了实际上就只有六个真正地位平行的柱国。



之后杨坚的老爹杨忠也当了柱国大将军,这六柱国所在的家族也没有保护宇文家族的地位,任凭杨坚轻松的夺得了宇文家的江山。


淡看天上月


顾名思义,“八柱国”指的就是八位柱国大将军。

柱国大将军是个官职,起源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政权,北魏初年也设置了这个官职,负责统领军队,位在太尉之上,不久罢除。

到了北魏末年,中央政权被权臣尔朱荣掌控,北魏朝廷封其为柱国大将军,后来高欢掌控北魏中央,同样获得这个官职,也就是说这那个年代,柱国大将军被视为最高官职,估计是取“国之柱石”的意思。

高欢并没有能够掌控北魏所有土地,关中在宇文泰等军阀的割据下基本独立,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元修在与高欢争权失败后逃亡关中,高欢遥废元修帝号,又立了一个大魏皇帝,即东魏,宇文泰弑杀元修,也立了一个大魏皇帝,即西魏,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尽管两魏并立,但高欢坐拥经济繁盛、人口众多的关东地区,实力远强于宇文泰,高欢也早有一统北方之意,多次向西魏发动进攻,打得宇文泰难以招架,为了自保,宇文泰开始施行新的军事政治等一系列制度。

这套制度大概是在(542年)邙山大战西魏惨败后摸索出来的,主要就是因为西魏的军事实力不足,为了增强实力,宇文泰不再局限于招收鲜卑军队,人太少了,开始大力吸收关中的汉人,八柱国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推出的。

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赵贵、独孤信、李弼、于谨、赵贵和侯莫陈崇,他们并不直接掌控野战军,而是由下边的十二大将军来掌控,而十二大将军中大多数都是宇文泰的亲信,则宇文泰作为八柱国之首掌握了西魏的大多数军队。

既然八柱国不直接掌兵,那为什么要封他们呢?目的就是为了凝聚。

关中并不止一个民族,鲜卑族和汉族是最强的两个,但并不和谐,以前斗斗就算了,现在西魏被东魏压着打,宇文泰需要尽可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不可能坐视冲突。

宇文泰的解决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体化和关中本位化,别说哪族人,大家都是关中人,啥?有人是从关东迁进来的,那就改族谱,通通给我认关中祖宗!

翻开西魏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大人物很多都是鲜卑姓,他们都是鲜卑人?绝大多数不少,这是宇文泰一体化政策的结果,把多民族变成一个民族,那为什不选汉族呢?因为鲜卑族有一个规矩——部属跟族长姓。

这里我们举宇文化及的例子,看到宇文,你会不会以为他是北周皇族之后,也就是宇文泰的同族?其实不是,宇文化及是匈奴人后裔,是宇文氏的部属。

在《隋书·宇文述传》中记载:“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头,役属鲜卑俟豆归,后从其主为宇文氏。”宇文述就是宇文化及的老爹,他们这一家是跟了主人的姓氏,而宇文泰推行鲜卑姓就是要打破汉人的宗族观念,造成一种你我都一样的族群观念,以维持关中的一体化。


平沙趣说历史


北魏政权崩溃后,中国北方地区分裂为宇文泰建立的西魏和高欢建立的东魏。两人死后,后人分别篡位建立了北周和北齐两个政权。北周后来消灭了北齐,统一北方。隋文帝杨坚篡夺了北周皇位,建立隋朝,灭南陈结束南北分裂;隋末天下大乱,最终旧隋高官李渊建立的唐朝取代了隋朝,一统天下。西魏北周隋唐的统治集团,大致可以认为是同一批人。

柱国这个官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楚国和赵国,是一个很古老的官名。十六国时期的后燕设置过柱国大将军。北魏太武帝时代短暂设置过柱国大将军,后来不再设置;北魏末年,重新设置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用来给权臣使用。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的侄子)、高欢先后担任过柱国大将军。

可以看出,西魏的宇文泰等人担任柱国大将军,不过是延续北魏末年的传统。宇文泰本人在西魏统治集团里只是个众人认可的盟主,而不是真正的首领。西魏出现八位柱国而不是宇文泰一个,说明宇文泰本人的权威相对有限。

八柱国号称等夷,即地位大致相当,其余七人和宇文泰不算非常明确的君臣关系。

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李虎、赵贵、于谨、独孤信、元欣、李弼、侯莫陈崇。

宇文泰,鲜卑宇文部后裔,西魏北周政权的实际建立者。宇文泰在关中地区建立西魏,与继承北魏大部分地区的高欢建立的东魏多次大战,不落下风。最终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武帝宇文邕时代,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

(宇文泰)

李虎,汉族,西魏八柱国最被人熟知的一位。李虎的孙子李渊建立了唐朝,曾孙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

赵贵,汉族。宇文泰去世后,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北周政权由宇文护掌握大权,赵贵、独孤信等人不满宇文护专政,策划诛杀宇文护,被宇文护诛杀。

于谨,鲜卑族,最知名的事迹是带领西魏军队攻克南朝名城江陵,将几十万江陵人卖为奴隶。

独孤信,鲜卑族,最有名的事迹是三个女儿成为三个不同朝代的皇后。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唐朝皇后,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信和赵贵一样,死于宇文护之手,被宇文护逼迫自杀。

元欣,鲜卑族,看名字就知道是北魏皇室的代表,不算核心人物。

李弼,汉族,李弼的曾孙李密是隋末唐初的风云人物。

侯莫陈崇,鲜卑族。需要注意的是,侯莫陈崇姓侯莫陈名崇,三字姓侯莫陈是个比较少见的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