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越長越大,六個月之後就應該添加輔食,但是如何添加呢?

簡憚噠筷樂


輔食添加的順序

在添加輔食時,為了滿足寶寶營養所需,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選擇富含鐵的,比如營養米粉等,在輔食添加的中後期,寶寶的輔食種類要趨向豐富、營養搭配要更為合理,根據寶寶的適應程度和消化、咀嚼能力,逐步添加更換成其他食物,比如菜泥、粥、麵條等,或者可以將豬肉、牛肉等富含鐵的食物製作成適合寶寶食用的肉泥。

考慮寶寶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一般可以按照米粉→蔬菜→水果→白肉類→紅肉類→深海魚肉 這樣的順序來。肉類輔食相對比較難以消化,所以要從稀泥狀的輔食開始,慢慢做成相對稠糊、帶有碎末的口感,在寶寶咀嚼消化能力更完善後,再喂以軟爛易嚼的小塊狀肉末。

添加輔食後還需要喝奶嗎?喝多少才合適?

在添加輔食後,奶依然是寶寶重要的營養來源,因為這個月齡段的寶寶還在迅速發育中,對營養攝入需求大,所以每天要保證寶寶有600ml奶的攝入,具體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和發育來調整。

①6個月:每天保持600ml奶量,每天喝4-6次奶,進食1次輔食。最開始給寶寶吃輔食的時候量要少,先從一小勺開始,讓寶寶適應了再逐漸增加量。

②7-9個月:每天保持600ml奶量,每天喝4-6次奶,進食2-3次輔食。當寶寶習慣吃輔食後,可以增加進食的次數,輔食時間也可以定在兩餐奶之間,以顆粒狀的食物作為主要輔食,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③10-12個月:每天保持600ml奶量,每天喝3-4次奶,進食2-3次輔食。這個時候寶寶進食輔食的時間可以和大人三餐基本保持同步,嘗試吃較軟的碎塊狀的食物。

⑤13-24個月:每天保持500ml奶量,鮮奶也可以喝,儘量讓奶量達到目標;可以嘗試清淡的家庭食物,但要注意,雖然寶寶1歲以後就可以吃鹽了,但是非必要情況下,不要特意給寶寶的食物加鹽,否則寶寶可能會養成吃“重口味”食物的習慣,對以後的腎臟負擔也大。


我是知食君,海龜奶爸,對食品有嚴格要求的資深媒體人,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兒童餵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知食說


我家寶寶六個月剛加輔食的時候老是拉肚子,後來去醫院檢查說是腸炎,醫生開的兒童頭孢消炎的,又吃了點益生菌,一個星期左右就不拉肚子了,期間也不敢給她喂輔食了,我是等她快七個月的時候我才開始喂,剛開始喂三四勺,慢慢增加量,米粉調的比較稀,後來慢慢變稠,吃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純米粉,看她適應之後再慢慢增加西藍花,我都是把西藍花煮熟,放在料理機裡面打成糊糊,摻在米粉裡面一起給她吃,每添加一種蔬菜就讓她先吃兩天看她有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再逐步添加另一種,我現在給我家寶寶吃了這幾種蔬菜,你可以參考一下,土豆,山藥,胡蘿蔔,南瓜🎃,菠菜,都可以吃了,像香蕉,蘋果,最好買蛇果,蛇果比較甜一點,這些水果寶寶都可以吃


陌顏熙玲


我是一個全職寶媽,我寶寶現在一歲,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吧!我寶寶是在五個半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的,剛開始給他吃的是含鐵米粉,米粉的品牌比較多,我試過三個品牌,個人推薦嘉寶的米粉,我們家寶寶其它米粉不愛吃,比較愛吃嘉寶的米粉。米粉剛開始添加建議衝調的稍微稀一點,寶媽喂寶寶吃輔食要用耐心,因為寶寶也在嘗試用勺子吃東西的階段,對於他來說會有一些困難,也會出現吃一口就不吃了的現象,寶媽要堅持,如果每次一兩口,那我們就多喂幾次,讓寶寶慢慢適應,然後隨寶寶的成長去調整米粉的衝調比例。等寶寶吃了一段時間的米粉,適應了之後,可以稍微加一些蒸雞蛋(純蛋黃,因為蛋白大多數寶寶可能會有過敏反應),然後添加煮的軟爛的米粥湯。如果寶媽對寶寶什麼時候添加對應的輔食不太懂可以下載一個育兒的APP(寶寶樹,親寶寶等),裡面對於哪個月齡的寶寶吃什麼樣的輔食介紹的比較詳細,我剛開始給寶寶做輔食都是在這些APP裡學習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我是露露阿


是我兒子的他六個月還是喝奶粉,迷糊不吃,一直喝到8個月都已經喝粥了,然而奶粉吃到11個月也戒了,現在全程喝粥,

喝什麼粥呢?

剛開始可以把胡蘿蔔,青菜,淮山……素菜累的都可以紮成汁放粥裡熬,等寶寶大點可以慢慢的可以剁成塊。後面也就可以添加雞蛋,瘦肉之類的了。


LYM1040452153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必定是高鐵米粉,於是很多家長就開始給寶寶吃米粉,然後一吃就是大半個月,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寶寶加菜泥。

其實,寶寶添加米粉3天后,如果沒有出現不適反應,就可以在米粉中加入少量的菜泥了。

這不僅有利於豐富寶寶營養,還能增加寶寶膳食纖維的攝入,預防寶寶便秘。初次添加菜泥應該以根莖類蔬菜為主,比如萵筍、胡蘿蔔、南瓜、冬瓜、山藥等。

菜泥先單獨吃,不過敏就可以直接混到米粉中給寶寶嘗試,可以按照適應寶寶嘴巴大小的一勺、兩勺的量逐漸增加。每種菜泥嘗試3-5天后,再繼續嘗試其他的菜泥。

菜泥加好了後,可以在下午茶時間給寶寶加一點水果泥,因為水果也是比較容易過敏的食材,先給寶寶選擇蘋果、香蕉、梨等不易過敏的水果。


7-9個月添加肉類

寶寶輔食的添加要從泥狀-沫狀-碎狀逐漸改變,到了7-9個月的時候,你可以把寶寶的米粉換成融稀飯,並開始給寶寶加入肉類了(如果寶寶輔食加得很好,在6個月時已經添加好了米粉、菜泥、蛋黃、肝泥,也可以提前給寶寶加魚泥)。

最開始的肉類可以選擇高蛋白且易於吸收的魚肉,8個月時可選擇半肥半瘦的豬肉,牛羊肉纖維粗不易消化,建議寶寶9個月後再添加。

蛋黃的添加

6月齡以後,寶寶米粉和菜泥都添加得不錯了,這時你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嘗試蛋黃泥了。最開始,可添加1/4的蛋黃,等寶寶適應後再增加到1/3—1/2,然後慢慢吃到一個整蛋黃。

到寶寶9月齡時,可以慢慢給寶寶嘗試吃蛋白,如果寶寶接納度很差,比較容易過敏,就需要9個月再加蛋黃,12月左右開始整蛋就可以。

什麼時候輔食吃成一頓?

隨著寶寶的成長,他需要的能力密度逐漸增加,同時咀嚼和吞嚥功能也在不斷完善,自我進食能力逐漸發展。

7個月寶寶可以吃一頓融稀飯,可以吃菜末、肉末、魚末、稀飯、蛋、豆腐、水果泥等。

什麼時候從一頓輔食變為兩頓?

10~12月寶寶需要吃兩頓輔食,可以吃:軟飯、碎肉、碎菜、蛋、魚肉、豆製品、水果等。

而且,寶寶10個月大時,隨著食物性狀增稠,寶寶能力的提升,可以讓寶寶學會拿勺子或手抓食物,培養他自主進食的能力。


愛豆育兒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只餵母乳難以滿足生長的需要。從4-6個月開始,根據寶寶發育和身體狀況,要逐步添加輔食。


第一次輔食添加時間

第一次添加輔食的時間建議選在上午11點左右,在寶寶餓了正準備吃奶之前給他調一些米粉,讓他吃兩勺,相應的把奶量減少3-4毫升。

寶寶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輔食所佔比例,一般到七八月以後這頓飯就完全可以被輔食替代。

餵養方法

使用大小合適,質地較軟的勺子。開始時只在勺子的前面裝少許食物,輕輕的伸平,放到寶寶的舌尖上。

不要讓勺子進入寶寶口腔的後部或用勺子壓住寶寶的舌頭,否則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如果寶寶不接受輔食,可在輔食中加一些奶,寶寶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注意事項:

  1. 食物要軟滑易咽,最好不要加鹽。
  2. 如果寶寶一下子就愛上輔食,就要先喂完奶再喂輔食,以免影響奶的攝入量。

  3. 種類要循序漸進,這個階段一個月最多添加四種輔食。


辰碩母嬰


寶寶六個月以後,可以逐漸添加輔食的了;

1,先添加單一品種的,如蛋黃(剛開始只給少量嘗一下,最多也不超過半個,後面再慢慢增加,蛋白容易引起過敏,再大些再給)蘋果泥(個人覺得買黃焦,直接用勺子刮比較方便)、香蕉泥、米糊、南瓜泥等;

2,等孩子再稍微大一些,七八個月的時候,可以在給孩子熬粥的時候逐漸添加一些肉糜和蔬菜,這個階段,麵條也可以吃了;

3,一歲之前飲食儘量不加鹽和糖等各種調料;

4,魚類和容易引起過敏的蔬菜水果等食物,第一次給孩子吃的時候,先給少量,觀察一下,確認不過敏之後再逐漸添加;

5,兩歲以後除了過敏的食物,基本啥都能穿吃的,就是蔬菜和肉類儘量煮稍微軟一些,也不能太軟,一直吃的太軟爛的話對牙齒鍛鍊不夠,有點的孩子不太會嚼東西,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6,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之後,建議買一個輔食碗和一把輔食剪,輔食機個人覺得性價比不高,買根料理棒就可以替代了,價格便宜很多很多。


娃遛我


寶寶越長越大,六個月後就應該添加輔食。但是如何添加?

首先我們添加輔食都是由單一品種到多品種,給寶寶循序漸進的過程,再由稀到稠,由軟到硬這樣一步一步慢慢來。

添加輔食一般是從含有鐵鋅鈣的米糊開始。有些寶寶不愛吃,如果是這樣的可以先只弄一點點,嘗試幾次之後他也會說或是加點奶混合著一起吃。我家寶寶一開始也不愛吃,我是加自己手工磨的米糊,有淡淡的清香的味道。嗯,有些寶寶比較愛吃。那麼添加了米糊之後呢,就可以你再給寶寶加點蛋黃。慢慢的再加水果泥等。

添加輔食的時間:應在寶寶吃奶過後半小時,千萬不要影響寶寶喝奶量。晚上不宜加怕寶寶消化不好,影響睡眠。

輔食以寶寶不過敏,不上火,消化好吸收好為用,否則不如不加,所以先添加一點點,觀察寶寶的反應,二便是否正常。

輔食禁忌不應過早加鹽,加糖,加生抽,一定要以清淡為主,很多媽媽認為沒有一點味道怎麼能吃的下去,不好吃,還是加點什麼吧,這是不對的,鹽多增加寶寶的腎負擔;糖多增加寶寶的脾運化負擔,生抽就更不必說了,孩子本來身體發育未健全,所以不要過早介入這些味道,反而以後寶寶不挑食。

大家好,我是香姐,在母嬰育兒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在此與更多的朋友分享知識,得到認可,同時也請大家提出指導意見,及時改正,共同進步,請多多關注,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高級催乳師香姐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新的嬰兒餵養報告中提倡前6個月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1歲以上,以奶類為主其他食物為輔,這也是把1歲內寶寶添加的食物叫做輔食的原因。

寶寶輔食引入順序是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五六天以後可以逐步加根莖類(例如:土豆、紅薯、山藥)蒸熟了→蔬菜泥和水果泥。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的順序為雞肉→豬肉→牛肉→魚(可做成泥,也可以選擇肉鬆類)八個月可吃蛋黃,最好1 歲以後吃全蛋,如蒸全蛋。對魚、蛋類等過敏的寶寶則需要回避該食物至少3 個月以上,如果重新添加需再觀察,一旦過敏仍需要繼續迴避。

輔食添加需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逐漸增加輔食種類,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最先開始添加米粉應注意:

1.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含鐵米粉,不要給寶寶吃米湯糖水之類的,更不要喂菜湯,不僅沒營養還撐寶寶的胃。

2.剛開始喂的米粉在沖泡的時候儘量稀一點,可以喝的,用硅膠小勺子喂,而且要少喂點。一些家長會將米粉放到奶瓶裡喂寶寶,個人覺得不好,應讓寶寶適應小勺子。不可能喂稀飯麵條也是放奶瓶吧。

3.然後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要考慮哪個環節出錯了,米粉選擇,沖泡還是寶寶不適應。然後找到解決辦法。寶寶都正常的話,就慢慢增加米粉濃度和量。


鵝蛋媽


01

我們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①孩子在身體發育到一定的階段後身理和心理的發育都會出現相類似的需求。

比如,孩子需要手握的感覺、需要咀嚼的需要,消化系統也需要更新換代升級。讓頜面部的肌肉更加的協調。

②添加輔食的多樣性,可以促進孩子味覺的發育。

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越長大需要的營養和維生素種類越多,那麼輔食的添加可以多角度的為孩子添加不同的營養。

02

如何給嬰兒添加輔食?

① 由單一到多種

注:嬰兒的第一口輔食添加最好是自制米糊、營養米粉,水果的話最好是牛油果、香蕉、蘋果。

6個月後我們可以逐漸添加豌豆、土豆、南瓜、紅薯、白蘿蔔、胡蘿蔔、番茄。同時這些蔬菜可以添加在後期的米粉裡面。

8個月後可以逐漸添加蛋黃,但是蛋黃有引起過敏的可能,所以白水蛋嘗試開始,不能從蒸蛋開始。還有肉類最好也是在9個月左右添加,肉內的脂肪分子較大先讓孩子的腸胃進行適應,雞肉很好消化可以作為嬰兒的第一個肉類添加。

8-10個月左右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添加三文魚、鱈魚等深海魚類,補充DHA。不過要觀察孩子是否過敏,少量添加。

② 由少到多(進食總量參考寶寶的拳頭)

注:剛開始添輔食時,可以一天兩次左右,一次一勺左右

③ 由稀到稠

注: 6個月幼滑泥糊、 7-8個月稠糊和泥蓉狀食物、 9-11個月泥蓉帶末、 12-18個月軟爛的飯菜肉

④ 由細小到粗大

注:主張孩子自主進食,蘋果或是牛油果等可切丁,放碗裡寶寶用手夾,訓練寶寶精細動作發展。同時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套輔食工具, 軟頭勺子、吸盤碗、餐椅,讓孩子更加快樂的自主進食,讓孩子感覺有自己的座位,得到不一樣的尊重體驗。

注:一歲以內不添加任何調味品,尤其是鹽、糖。在輔食添加中食用油使用核桃油、橄欖油、葵花籽油都可以。

⑤食物從蒸煮到煎炒

注:避免嬰兒過小腸胃消化不適

03

為保證輔食添加的順利進行,我們可以做一些其他什麼工作?

①吃飯的時候不要用玩具引誘嬰兒,不要干預寶寶自主進食的慾望,不要強迫吃某種食物和規定分量,允許嬰兒剩下盤中的食物,也同意孩子拒絕某種食物。

② 嬰兒進食的時間儘量保持和大人同步,讓吃飯成為儀式感。

③認真對待嬰兒“玩”食物,(如果對勺子、碗等餐具感興趣,可以給他玩,這是一個探索食物,探索食物用具的過程,是學會吃飯的開端,不要破壞他的探索興趣)。




你好,我是工科邏輯學豆瓣媽,致力於0-6歲科學和中醫育兒,喜歡情景模式早教體驗,願與你共同學習和討論育兒知識,感謝你的關注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