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魏忠贤和东林党的税务斗争,魏忠贤胜利后开始加重商税

九千岁魏忠贤和东林党的税务斗争,魏忠贤胜利后开始加重商税

东林党的象征无锡书院

东林党在斗争中不断强大,逐渐成长为集官、商、地主等属性的一个利益群体。他们税收宗旨是重农抑商,所谓重农是指加重农业税征收,所谓抑商指的是工商业税负要减税到之前的1/3 。

正当东林党顺风顺水的时候,一个牛人横空出世。此人就是史书大骂特骂的九千岁魏忠贤,此人出身卑微最后成长为多才多艺集万千恶行为一身的大奸臣。万历年间,年方双十的小伙子挥刀自宫加入了太监行列。此举可以看出此人奸雄魄力,能对自己下去狠手的人绝对不简单。入宫之初,魏忠贤混的并不是很如意。曾经最大的官是天启皇帝的厨师长,曾经一度魏忠贤混的不尽人意。为了自己的腾达,魏忠贤忍辱负重主动投靠东林党,东林党春风得意怎么能看上一个六根不全的阉人。

九千岁魏忠贤和东林党的税务斗争,魏忠贤胜利后开始加重商税

明太监及官员

此后魏忠贤发奋图强,在后宫逐渐成长为一个实力派人物。因为曾经受到东林党的屈辱,九千岁得势后施行了重商抑农的税收政策。天启四年,朝廷岁入份额已经发生变化。商税收入为五百余万两,一年前这个数据为三百余万。同时农业税施行了一定的减免政策,一年时间国家税收多出来将近两百万的岁入,并且全部取自商税。东林党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开始了与大太监魏忠贤的政治斗争。

双方交手数回合后,魏忠贤越挫越勇,最后成就了其九千岁的盛名。反观东林党,一大批身居要职的文官被杀害。天启五年之后,魏忠贤领衔的太监党一枝独大。世间再无其他势力可以抗衡,九千岁业务枝繁叶茂,天下之事无不过问。阉党势力开始洗劫文武百官家产,他们不讲理,只要看上的东西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套路弄的百官怨气横生。

天启五年,山海关军队负责人被阉党盯上,最后被污蔑至死。此人叫熊廷弼,大明帝国最有能力抗击后金的将领死于内斗。这个斗争持续了三年,大明帝国财富被一帮太监弄的乌烟瘴气。

天启七年,中国历史上在木匠业值得称赞的皇帝驾崩,享年二十三岁。因为太专心与木匠事业,这位皇帝竟然没有为自己留下一丝血脉。按照兄终弟及的传统,其弟朱由检继承了大明江山,年号崇祯。

九千岁魏忠贤和东林党的税务斗争,魏忠贤胜利后开始加重商税

影视作品的崇祯

崇祯即位后马上诛杀了大奸臣魏忠贤,此举博得了众多读书人称赞,甚至很多人大呼新皇帝是个中兴之主。崇祯消灭阉党势力并没有想象中的激烈斗争,因为魏忠贤的富贵完全取决于皇权的信任。天下易主,一个太监必然会被清算。但是除掉魏忠贤真的就能换来大明的一统江山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历史的脉络已经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崇祯皇帝需要真正面对的是内忧外患!

所谓外患,崇祯元年关外的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皇太极称帝的同时关外土地已经归入囊中,并不是派遣侦查部队不时来骚扰大明境内安稳。

所谓内忧,崇祯皇帝继位后错杀了袁承焕。崇祯二年陕西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此次天灾惨不忍睹,之后大明帝国北方重镇河南发生了严重的灾荒。

出现灾情必然需要赈灾,而赈灾需要钱粮。崇祯杀掉魏忠贤,再没有一个人为大明帝国搂钱的忠臣。当一切难题扑面而来的时候,那些读书人想到的是自保。这一年,崇祯皇帝决定开源节流。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并以身作则,勤俭节约!

这一年,驿站被当作冗余机构裁撤。驿站中无数人面临失业,这一批失业大军中有一个流氓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这个人就叫李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