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郑成功北伐能攻下南京,结果会如何?明朝还能复兴吗?

历史一书生


1646年,郑成功在他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之后,他就准备起兵反清复明。

成功谋举兵,兵寡,如南澳募兵,得数千人。会将吏盟,仍用唐王隆武号,自称“招讨大将军”。

刚开始起兵之时,兵少。去南澳招兵,得几千兵,以此作为基业助力。

郑成功起兵剧照:


顺治五年(1648年)到顺治十四(1657年)年内,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攻城伐地,与清军对战互有胜负:

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攻击驻扎在厦门的郑联部队,击杀了郑联,并收编了郑联的军队,又过了几年,成功招族人郑彩回来,又得了不少兵力,从此郑成功势力大增。

顺治十一年(1654年),李定国率南明军攻伐广东,军情紧急,派人请郑成功来广东会师合攻广州。郑成功即派他手下的林察、周瑞率带军队赶去广东赴约会师,郑成功部下带的军队拖拖拉拉,慢吞吞的走,根本没有顾及李定国的危急军情。致使李定国被清军击败而走。郑成功又攻攻击福建漳州,清军守城官投降,得了漳州后,又攻击同安城。他的手下将领甘辉攻取了仙游城,纵容部下在仙游城里面烧杀抢掠。

到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兵精粮足,开始考虑大举深入清军腹地,他和手下将领甘辉、余新等共领水师大军号称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北伐开始,郑成功大军先攻陷乐清城,接着顺利破温州城,另一支拥立鲁王的反清军队,张煌言部队来会师。本来北伐联合大军船只准备驶入长江,谁知刚到羊山的地方,遇到了台风海啸,大军的船只被台风海啸弄沉弄烂了大部分。残余的船只退回舟山停泊。

再次北伐图:


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郑成功大军整顿好,再次复出北伐,刚刚到崇明岛,那支反清军队,张煌言又来会师,先取瓜洲,再攻镇江,郑成功故意派张煌言的军队去打前阵做炮灰,冲入长江江面。一战击败清军提督管效忠。成功进入镇江,以此作为跳板,大军得以进攻江宁(南京),张煌言却去攻击安徽芜湖,庐、凤、宁、徽、池、太诸府县,纷纷上书欲投降北伐大军。张煌言给郑成功建议他一边占收那些投降的郡县,一边派大军迅速进攻南京。此时的郑成功因为进攻如此的顺利,心里开始飘飘然自满了。(清史稿原文“成功狃屡胜”)。操作开始浪了。

郑成功开始浪剧照:


没有听张煌言的建议攻击南京,而是慢悠悠的先去拜祭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的陵墓,然后大开宴会,大吃大喝,好不快活。他的手下大将甘辉多次提醒郑成功北伐大事要紧,郑成功不以为然。

直至清军崇明总兵梁化凤,率领大军前来南京城下增援,清军南京守将江宁总管喀喀木等联合满、汉大军出城与增援军合围郑军,郑军被清军打得大败,清军生擒郑军将领甘辉,并杀之。郑成功收拢败兵,仍得几万人马,并放弃瓜洲、镇江,出海等城,又想攻取崇明。清军江苏巡抚蒋国柱率大军赴援,梁化凤亦回师抵御郑军,郑成功再次战败,随即带领残兵败将回福建根据地。

郑成功北伐图:


自此,郑成功失去北伐争霸的资本,遂谋攻取台湾作为后方根据地。

郑成功就算当时心里不飘飘然,而且听张煌言的建议,迅速攻下了南京,依旧改变不了他失败的命运。而失败的原因之一正是他的性格缺陷。还有当时天下大势尽归于清,至少清军是军心所向,当兵的个个都畏惧清军,不想与清军为敌,所以清军攻略南明势如破竹,多地纷纷投降,只剩下一个李定国苦苦支撑南明政权。

苦苦支撑的南明政权:


清史稿记载郑成功武略兼备,打仗又在行。同时还记载了他纵容部下对仙游城烧杀抢掠。此其一败,治军不严,丧失民心。

厦门守卫战中,郑成功击败清军闽浙总督李率泰,满洲兵有二百投降,郑成功直接在夜里把满洲降兵沉入大海淹死。此其二败,杀降不纳,断其他人投降之路。

李定国攻广东,郑成功派的军队拖拖拉拉,不按期到达,使李定国兵败,张煌言来会师,他直接拉去做炮灰。此其三败,不聚众合势,不联合反清势力,反而寒友军之心,拉去做炮灰。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刚得到台湾后,派将领陈豹守南澳,后又听从部下周全斌陷害说陈豹不可靠,立马拉军队攻击他自己的将领陈豹,迫使陈豹投降广州清军。此其四败,易听谗言,毫无主见,攻击自己部下,使部下心寒。

其时,天下人由于对明朝失去信心,虽然对清军反感,却敌不过清军屠刀,又由于郑成功于军界民界逐渐丧失人心,不懂联合反清势力,收买人心,加之南明势力不断被清军蚕食,清军分吴三桂,洪承涛,罗托,赵尔泰,四路大军进攻,只得一个李定国的南明回天乏术。战场节节败退的南明势力,终于被清军赶到缅甸,缅甸王为免于战火,把南明势力的最后继承人桂王交给清军。至此南明政权终结。而李定国在缅甸的军队和当时愿意跟随桂王入缅甸的汉人,成了今天缅甸的少数民族果敢族。


而郑成功除了占领的台湾,其他在大陆的基地逐渐被吞并,而后清军将领施琅对台湾战事节节胜利(原为郑成功部下,后降清)。郑成功孙子郑克塽降清,最后反清势力基地台湾归于大清。

大明亡国,无中兴可能。


刚日读史


发生在公元1659年的郑成功北伐,是南明历史上最大的反攻战役,郑成功率领号称80万大军,从福建沿海北上一路攻城掠地,直达南京城下,江浙一带清军一片混乱,从浙江沿海到南京周边清军闻风即溃数十座城池陷落和投降,郑成功大有夺占江南与清朝南北对峙的气势,似乎南明的复兴只在一瞬间。

可偏偏就在似乎大功告成之际,清军的反击在几天之内又让气势汹汹的郑成功走向崩溃,北伐大军损失惨重,郑成功只带领少量人马逃回福建,麾下的将官团大部阵亡,这次本来让清朝受到有史以来最大重创的战役,竟然以郑成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而告终。



谈及这段历史恐怕让很多后人捶胸顿足,成败之间也许就在那一瞬间,可偏偏失手的却是郑成功,也许很多人至今都在想,倘若郑成功能够一鼓作气攻克南京,历史的转折,是否真的会发生改变?

以笔者的观点,这的确是一场颇为惋惜的战役,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郑成功虽然在初期占据主动,但他的确很难笑到最后,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实力。



南明末期,抗清力量只剩下两只主力部队,西南的李定国和东南的郑成功,两股军事力量都曾经分别在某一时期给清王朝以巨大的重创,只可惜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两股力量却始终没有配合到一起,不断的各自为战并没有在根本打破南明的抗清局面,郑成功北伐南京时,西南的抗清力量早已陷于低谷,以至于各路清军能够迅速援助南京,可以说清朝初年不比清朝末年,清朝军队的动员能力和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郑成功无法像200年后太平天国那样轻而易举的攻克南京。



除了敌人档次的变化,更大的问题恐怕还在于郑成功自己,北伐大军号称80万,实际人数不过17万,而且多半以水军为主,这也造成了郑成功十几年的抗清历史,也只能在沿海地区取得进展,陆军的匮乏无法让郑成功达到逐鹿中原的水准,即便这次震惊天下的北伐作战,郑成功手中最精锐的陆上力量也不过是8000铁人军和5000马队,这是郑成功陆军力量的精华,但面对清朝初年强大的八旗军队,这样的力量根本微不足道,郑成功之所以抵达南京城下,却迟迟不敢进攻,并不只是郑成功过分的大意,更有实力不足的羞涩。

也正是如此,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北伐战争,郑成功的大部分军力只能留在长江水域以及原有占领的城市驻防,南京城下虽然有陆军数万,但在不断压上的清军反攻部队面前,早已经失去了优势,因此面对清军的大反攻,郑成功的陆军也迅速败北。



这是一次看似可惜的北伐作战,可郑成功真的没有逆天的资本!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辽宁资深球迷


假如郑成功北伐成功,那么南明政权大有可为。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当时时局,长江之役是由郑成功和张煌言发起的。郑成功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清军攻打西南的攻势,也就是从侧面解围清军对李定国的打击。

张煌言率领鲁监国旧部水军由长江沿江而上试图打通长江沿线,试图与夔东十三家等湖北和四川反清义军连成一线。这一战略部署是明末风云人物钱谦益构想的,以现在人眼光来看确实高明,假如各方配合得力,我想南明恢复江南指日可待,因为满清自进入江南以来举步维艰,江南虽然民风文弱,但是在反对异族入侵抵抗上却较北方更为强烈,终南明一朝南方来自民间的反抗就没有停止过。

现在回到主题,假如郑成功顺利拿下南京,那么传檄全国,以南京故都的影响力,南京本来就是大明的发祥地,这个影响力肯定会加重各地反清义师的信心。然后把永历帝迎接到南京,这是什么概念?当年太祖皇帝定都于南京,如今当今皇帝又回到南京,把这一事迹宣传出去,那么江南各地势必纷纷响应。到那时不说北伐满清,至少退保江南做一个南宋还是有可能的。

因为当时贵州、云南、四川部分地区、福建沿海、都还在南明的势力范围内。再加上浙江、江西、广东这些地区反清势力还比较活跃,而且这几个省曾反正过明朝,当地百姓也是心向明朝。当时郑成功北上时,浙江全省几乎落去了明朝版图,如果张煌言在及时配合,那么张煌言收复长江沿线地区也是有可能的,然后打通郑成功和西南永历政权的通道,切断南方清军与北方清军的联系,加上清军在南方统治本来就不稳定,所以局势大有可为,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如果能假设,多希望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郑成功看起来好像民族英雄,但是没有脱了一个军阀的本质,这当然也不全是他的责任,但是他的成败跟这个分不开。

首先郑家拥立唐藩,就是有着自己私心的,这算是一个政治投机,很符合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出身的大商人心态。虽然郑成功接受的儒家教育忠义思想要比他爹强很多,但是郑成功也只是忠于唐藩。在隆武皇帝被清军抓住遇害之后,郑成功实际上就没了效忠的对象,而他又不得不考虑自己集团的利益,因此就开始了向军阀蜕变的第一步。

其次还是因为唐藩和桂藩之间存在着,谁是正统的争执?郑成功对于桂藩的势力,必然会采取很大的保留态度。很简单,在唐藩那里,他们郑家是拥立的大功臣,到了桂藩这里,就成了一个外来依附者,以后就算北伐成功,那个首功究竟在谁手里也难说。

有了这个心态,我们就不难以理解,他在北发金陵的时候,对于鲁王监国系统的张湟言才取那个态度,而且也不在战略上配合李定国,包括在马上就要拿下南京的时候,他跑去祭奠明太祖的孝陵,这其实都是在强化自己政治上正统地位,排除南明体系内部其他可能与之相抗衡的政治势力。他显然把民族和国家放在了自己小集团利益之后。

这样的一个人,就算他因为侥幸之战拿下了金陵城,日后也必然会因为南明体系内部,各种的内斗内耗而把大好局势复制东流。


千里岩


如果郑成功北伐兵临南京城下时,一举拿下南京,再加上另一位抗清大臣张煌言在江浙一带的策应,江南汉族军民的抗清气势将会大增,不夸张地说,整个江南重新统领到大明旗帜下绝对有可能。南京在明朝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明朝的两京之一,收复南京,将标志着南明政权重新夺回江南半壁江山的控制权。

至于是否可以恢复明朝,这个不少说,但鉴于郑成功围攻南京时,满清入关时日不多,加上采取极端歧视汉人的政策,用清末赵烈文的话讲,“创业太易”,得囯不正,立足不稳,如果郑成功攻取南京后,整合江南各路抗清力量,趁胜北伐,满清不排除再度出关的可能。


沧海拾遗录


何止是郑/朱成功?包括晚年的吴三桂都有能力推翻满清,光复大明的。

郑/朱成功和晚年吴三桂是华夏文明回归的最后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救亡者。郑/朱成功和晚年吴三桂在华夏民族最危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发出最后抗敌救亡的吼声。是位难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名将。

如果郑/朱成功能够迅速攻下南京,稳固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挥师北上,与清兵大战中原。像宋朝的岳飞武穆一样,复兴大明王朝是有希望的。

如果郑/朱成功挥师北上与清兵大战中原,像宋朝的岳飞那样取得节节胜利。而满清八旗将领呢?多尔衮如果像金朝的完颜宗弼(金兀术)那样在中原大败而归。我相信,满洲文明会马上完蛋的。不仅满遗滚回东北老家,逃回西伯利亚通古斯去,就连精满分子都无处可逃。

晚年的吴三桂也是一样嘛!而且吴三桂在三番举义中,欲与清兵大战中原的声势比郑/朱成功更加浩大。

如果吴三桂能够攻下岳阳,渡江北上,与清兵大战中原,并迅速直捣燕山,拿下北京,定鼎中原。我相信,满洲文明也一样会完蛋的。

如果吴三桂能够速战速决,就连康熙都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只要吴三桂推翻满清,光复大明,不仅明朝能够复兴,而且华夏文明的回归也是自信满满的。

唉😔!事在人为。可惜郑/朱成功和晚年吴三桂却偏偏犯下同样的错误,才导致功亏一篑。















我是一个汉化失败的人


基本不太可能。郑家是海盗头子。称霸中国东海南海但路上作战不占优势。满清刚入关士气正盛。而南明还在内斗不团结,而且明朝最能打的部队在北方。吴三桂投了满清。耿精忠尚可喜他们给满清带去了红夷大炮各种火器。不然满清攻城哪有那么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