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手机用户84426048458


幽云十六州,汉人心中的痛!

“幽云十六州”一般指的是后唐大汉奸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位于北京、山西、河北等地的十六个州郡。

其中的“幽”是北京地区,“云”指的是山西大同地区。 十六州的名字分别是:幽、顺、儒、檀、蓟、涿、瀛、莫、新、妫、武、蔚、应、寰、朔、云等十六个。


后唐李从珂在位时,大汉奸石敬瑭在晋阳发动叛乱,后唐大将张敬达出兵平叛,石敬瑭便向契丹人的辽国求救,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亲自带兵解晋阳之围。

为了取得辽国的支持,石敬瑭向辽国称臣,认耶律德光为干爹,献上幽云十六州做为礼物,死心塌地的做了汉奸。

自古幽云十六州就是中华与胡族的分界,是汉人王朝的北方屏障,是中原政权抵抗少数民族政权的主战场,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区。

特别是万里长城也建在这一区域,为保卫中原王朝和无数汉人子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石汉奸)

石敬瑭割让十六州后,十六州的人民不甘被奴役,纷纷起来反抗,但最终被镇压了。

在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战略屏障后,中原王朝在北方无险可守,所以夺回幽云十六州一直是中原王朝念念不忘的心愿。

辽国得到幽云十六州后,也深知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耶律德光仿照中原汉族的做法,以汉人治理汉人,将幽州升格为“南京”,组织了一个“南官系统”,设置宰相、枢密使等一套完备的官制。

辽国这么做的目的,只不过想永远占有这块土地,让当地人民死心塌地的为辽国卖命。

后周时期,柴宗也曾计划收复十六州。显德六年,柴荣北伐,收复了赢州、莫州和宁州之后,不幸染命去世,近在咫尺的幽州没有纳入后周的版图。

宋太宗时,北宋也曾发动北伐,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这次北伐随着高粱河大战北宋的大败而没有成功。


(北伐)

几年之后,宋太宗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这一次北宋举全国精兵三十万,以曹彬、潘美、杨业等人为将,雄心万丈,准备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这次北伐又失败了,杨业战死,三十万宋军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北宋再也无力发动北伐。

直到宣和四年,北宋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相约攻辽,金国答应之后会将十六州还给北宋。


在宋与金的两面夹击下,辽国灭亡,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国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但是宋朝没想到的是,辽国灭亡,宋失去了北方屏障,不得不直接面对金国。

最终,耗尽国力的北宋被金国亡国,徽宗、钦宗两位皇帝成为金国的俘虏。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宋之积弱与最后的灭亡,都与幽云十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首先说一下幽云十六州指的是哪些州?

如图,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概括来说,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如果只说这个有点少,我们再进一步说说这个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先说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

大家看这是唐朝地图,是没有所谓的幽云十六州的问题的。从上图看属于河北道,河东道,和单于都护府的一部分。后来唐开元天宝年间设立缘边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是唐天宝年间设置在边陲的十个军区长官,地方势力逐渐强于中央,北方尤其显著。

那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地理概念的呢?

这得到唐朝末年。终于后梁灭唐,朱温建立后梁。

图晋就是河东道,也是后来的后唐。北边就是契丹。

936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反后唐,向契丹求援,他给出的条件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然后向契丹称臣,称父子,也就是他是辽太宗的儿子,史称儿皇帝。这样,938年,幽云十六州就割让给了契丹。又称为燕云十六州。

从这儿之后,这些地区一直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过渡。在燕云十六州,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从辽到金。他们对这些地区采取的政策是既拉拢又排斥,辽用科举任官和婚姻来使汉人忠于自己,又不完全信任,而将置于社会底层。而金朝也同样,将幽云汉人列于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等民族之后。而幽云汉人,也出现了复杂的心理,在汉人金人契丹人之间摇摆,不定。

先是后周柴荣的努力,刚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后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最终病重班师,再说宋朝,曾经的高梁河一战,幽州百姓也曾是“以牛酒迎犒王师。”可是后来,还是失败了。夺取幽云十六州的愿望破灭。北方人民不再对宋有什么希望。他刻意夺取十六州,最终是失败了。1004年,宋辽有澶渊之盟,双方稳定边境下来。幽云十六州不再奢望。

后来的金朝崛起,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

后来1126年北宋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 ,北方又落入金人之手。直到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

这就这样,燕云十六州 又被蒙古帝国统治了455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

再往下1644年清军入关,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燕云十六州由清朝统治,直到1912年灭亡。

这就是幽云十六州, 京畿重地,养马屏障之地。北方与中原的过渡地带,兵家必争之地。后来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也是这一带地区。

我还记得我们的毛主席吟咏的诗篇,江山如此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果真是如此呀!好了,我们的介绍就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燕云十六州,燕是今北京市,云是今大同市。

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廊坊、承德、保定、衡水、张家口、大同、忻州、朔州等地。

这些地方是传统上的边境地区,汉高祖白登之围就在此地,安禄山也是从这里起兵谋反的。

北魏南迁以前,大同是它的都城所在。辽国得到十六州以后,在燕州建了南京析津府,在云州建了西京大同府。后来金国在辽南京基础上建立金中都,元朝在金中都基础上建立元大都。后来北京成为中国明、清、民国和共和国的首都。



名利不如闲86380201


看着五代十国的地图,真的是一声叹息,那是一段屈辱的岁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可惜在后唐之时,阴山已经失守。到了后唐末期,后晋高祖石敬瑭因担心后唐末帝对自己不利而产生叛变之心。他为了从契丹借兵,不惜对辽太宗耶律德光称儿,并承诺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就这样,公元938年,幽云十六州正式划入辽国,而辽国的疆域往南扩展到明长城以南。

如果说阴山山脉是第一道抵御游牧民族的防线,那么幽云十六州地区即为第二道重要的防线,尚可以依托太行山脉以及燕山山脉为屏障。而幽云十六州防线的沦陷,特别是幽州、涿州、瀛州的丢失,使得游牧民族已经深入中原的腹地。

失去了天堑的保护,中原防御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使得中原政权受游牧民族的威胁竟长达400多年,即便是历时300多年的宋朝都对之无可奈何。直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下攻克大都,才重新将其纳入中原版图。然后又以北齐长城为基础,沿着幽云十六州的北面边境,重新修建了明长城。

那么幽云十六州对应着现在那些地方呢?几乎囊括了北京、天津,以及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地区。我将它们用红线标注在前朝后唐的地图上,它们从东向西分别为:

蓟州:天津市蓟州区;

檀州:北京市密云区;

顺州:北京市顺义区;

幽州:北京市区;

涿州:河北涿州;

莫州:河北任丘市北;

瀛州:河北省河间市;

儒州:北京市延庆区;

妫州: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武州: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新州: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蔚州: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应州:山西省应县;

云州: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

寰州:山西朔州市东;

朔州:山西省朔州市区

结语:

呜呼哀哉!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了一己之私,除了没有底线地对辽人称儿,还将中原的第二道防线拱手相让,中原百姓因此饱受游牧民族的欺辱长达400多年。直到明太祖朱元璋之时,幽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史海觅踪


幽云十六州算是两宋王朝心中最大的遗憾

宋朝虽然号称朝代,但是对它的定性史学家一直有很大的分歧,宋朝最大的诟病就是它没有完全秦朝时期国土的统一,比如古九州之一的幽州,宋朝几乎全都送给了北方的契丹,究其原因,就是北宋缺少了这幽云十六州作为屏障,因此北宋不但收复不了辽东,而且还屡屡被少数民族欺负。

那么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幽”是今北京,“云”是今大同,幽云十六州大抵包含今日的河北,山西北部和北京,天津。这十六州分别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宜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当然那时候的州已经不能和古九州的地盘相比,只是一个小一点的郡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幽云十六州,处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北京和天津一带。因为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古时候这里就是中原政权的“北大门”。有话说得好: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见幽云十六州对中原地区的重要作用。

公元936年,后晋皇帝石敬瑭求兵与契丹并相互约定,事成之后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从公元938年开始,幽云十六州就“中断”了与中原文化的联系,直到元朝的建立。



幽云十六州中,燕(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这七州被称为“山前七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这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又称“山后九州”。


那么幽云十六州又在现在的哪些地方呢?幽州——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 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门外老汉


《宋史·地理志》中记载,983年,宋太宗基本恢复了汉唐时期的疆域,只有“燕、云十六州”还不曾收复。这应该是燕云十六州一词最早的出处,而燕云十六州之所以成为一个特定的称谓还是拜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所赐。

933年的冬天,后唐明宗李嗣源去世,其子李从厚继位,李从厚继位之后就开始实行换镇政策,试图削藩,其中将李从珂从凤翔调到河东,这激起了李从珂的不满,于是李从珂起兵反叛,李从厚仓皇出逃后还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之后李从珂派人杀死李从厚而自己登基,成为后唐末帝。

继位之后的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彼此忌惮,两人曾经算得上是李嗣源的左膀右臂,作战英勇,而且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而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两人过去就暗地里争功。现在李从珂成为皇帝,彼此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法,谁也不放心谁。

李从珂试图困住石敬瑭,好在有其妻永宁公主的居中斡旋才让石敬瑭顺利回到了河东,从此石敬瑭装病不出,但这仍旧不能消除李从珂的猜忌。后来两人的猜忌升级,李从珂下令石敬瑭换镇,而石敬瑭上表请求李从珂将皇位让给李嗣源的亲儿子李从益。

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是李从珂派兵攻打太原,而石敬瑭也选择反叛。在矛盾还没有激化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李从珂曾问计于李崧和吕琦,两人建议李从珂与契丹议和,送点钱财,笼络契丹,这样石敬瑭就会心生忌惮,不敢反叛,两人还草拟了《遗契丹书》,等着李从珂派人去契丹,只是后来李从珂改变了主意。

等到李从珂和石敬瑭必有一战的时候,石敬瑭在桑维翰的建议下求助于契丹,为了防止契丹选择帮助李从珂,石敬瑭是下了血本的:向契丹称臣、父事契丹,并且约定成功之后,割地给契丹。

《资治通鉴》记载:“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而《旧五代史》记载:“愿以雁门已北及幽州之地为寿。”

当时石敬瑭的部下刘知远(后汉开国皇帝)还曾劝说石敬瑭只向契丹称臣,再送上金帛就完全可以说动契丹出兵,但是石敬瑭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想的是只许胜不许败。这正是耶律德光求之不得的机会,于是他第一时间答应出兵帮助石敬瑭,亲自领兵五万兵马支援石敬瑭对抗唐军。自然结果就是石敬瑭胜了,后晋建立后,石敬瑭按照约定向契丹称臣称子,每年给契丹运输三十匹帛,并割地。

《旧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记载:“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入于契丹。”

这十六州就是燕云十六州,实际上早在唐朝末期,幽州这一带曾有一个割据政权,即桀燕,是由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建立的一个政权,不过因为这对父子俩行事奇葩、荒唐并且残暴不仁,桀燕在913年就被李存勖所灭。后来幽州这一块就一直在后唐的控制之内,然后到了后唐末期,石敬瑭为了对付李从珂,就把燕云十六州许给了契丹。

燕云十六州位于现在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天津北部地区。具体来说:

太行山西北有:朔州(山西朔县)、寰州(山西朔县东马邑镇)、云州(山西大同)、应州(山西应县)、蔚州(山西灵丘)、新州(河北涿鹿)、武州(河北宣化)、妫州(北京怀来)、儒州(北京延庆);

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有:顺州(北京顺义)、檀州(北京密云)、幽州(北京市)、蓟州(天津蓟县)、涿州(河北涿县)、莫州(河北任丘)、瀛州(河北河间)。


萧晓四姑娘


幽云十六州又叫做燕云十六州,大概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幽云十六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曾这样评价:失去岭北则燕云不保,燕云不保则必祸乱中原!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并且根据当今地理位置判断,这十六州分别大致对应以下地方:

幽州——北京市区

儒州——北京延庆

檀州——北京密云

顺州——北京顺义


蓟州——天津蓟县


瀛洲——河北河间

莫州——河北任丘

新州——河北涿鹿

武州——河北宣化

蔚州——河北蔚县

妫州——河北怀来

涿州——河北涿州


朔州——山西朔州

应州——山西应县

寰州——山西朔州东部

云州——山西大同

无耻小人,贻害千年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大将石敬瑭在太原起兵,反唐自立,后唐军队随即包围太原,为了获得一线生机,石敬瑭竟向契丹求救,在契丹军队和石敬瑭的两面夹击之下,后唐旋即灭亡。

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不顾脸面,认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领袖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并且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他的这一举动直接祸害了后期的北宋王朝。

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不但让中原王朝失去了抵挡游牧民族的天然防线,使得游牧民族的铁骑一马平川,而且还让北宋失去了天然的养马场,终北宋一代,骑兵力量都无法与汉唐相媲美。

幽云十六州的变迁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曾派使臣到辽国讲和,愿意花费巨资赎回幽云十六州,但被辽国断然拒绝。幽云十六州成了北宋历代皇帝的心病,谁要是能收复十六州,封王不在话下。

1122年,宋金联盟成立,金国以灭亡辽国为目的,而北宋则已收复幽云十六州为目的,双方一拍即合。辽国灭亡后,金国曾短暂将其中7州归还。不过在六年之后,金国就发动了全面的侵宋战争,史称“靖康之变”,宋朝不但没有如愿收复十六州,反而丧失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偏安江南。

在经历了金国、元朝的统治之后,直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国号大明,同年派大将徐达北伐,将元顺帝赶回了蒙古。

从913年到1368年,整整过去了455年之后,幽云十六州才正式回到了汉人政权的怀抱,结果虽皆大欢喜,但这455年间却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周边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的,对中原这块香饽饽向来是垂涎不已。唐僧肉,谁都想吃,可愣是吃不下,这就是个问题。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


为什么彪悍的草原民族,逐鹿中原困难重重?除了某些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强大外,还得多亏了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这一天然屏障。靠西有河西走廊抵抗匈奴,靠东也有幽云十六州阻拦契丹。


(幽云十六州范围)


早在部落时期,契丹就曾数次南下,但始终未能跨过幽云十六州。从地理上讲,幽云十六州,顾名思义是分布在燕北地区和华北平原上的十六个州,即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等地区。


有多重要?对中原政权来说,这里是防御门,燕山以南,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中原地区再无险可守。此外,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带,这里也是训练骑兵和培养良马的理想之地。


(幽云十六州分布图)


对游牧民族来说,这里则成了染指中原的第一块跳板,在它背后,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也就是说,这一带是谁的,谁就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实打实的兵家必争之地。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


若要说中国历史上混得最惨的皇帝,石敬瑭绝对算一个。在位6年,对契丹唯唯诺诺,对内臣如履薄冰,51岁时便在忧郁中死去……常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石敬瑭也不例外,甚至他的发家可以用“屈辱”来形容。


(后唐末帝李从珂)


公元926年,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作为女婿的石敬瑭成为了后唐阵营的中坚力量,统领北方的边防军。不巧的是,李嗣源没几年就撒手人寰,亲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后,还没坐热乎,又被养子李从珂篡位。


上位后的李从珂害怕旧事重演,便想方设法地削弱石敬瑭的兵权。能在宫斗中活这么多年,石敬瑭也不是吃素的,李从珂一个养子都能当皇帝,他石敬瑭好歹还是个名正言顺的女婿。


“墨菲定理”在哪里都不会缺席,事情如李从珂所料,石敬瑭果然干起了风风火火的谋反事业。


(石敬瑭自称为契丹的“儿皇帝”)


在五代十国,谋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风险指数还是很高的。这不,在李从珂的重兵围剿下,石敬瑭节节败退。认输?不可能,那就向辽国(契丹)搬救兵吧。


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像石敬瑭这种直接把幽云十六州奉上,还要给耶律德光(辽太宗)当儿子的人,如此厚颜无耻也是少见。有了契丹的支持,公元936年,石敬瑭称帝,史称后晋。自此,中原失去了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一失,中原门户洞开


五代十国的恩恩怨怨,哪怕是再乱,随着后周的灭亡,到头来也尘归尘,土归土。但接下来的宋朝可没这么轻松了,石敬瑭的拱手相让,直接让幽云十六州成为了宋朝不可磨灭的伤。


自宋朝开国以来,面对辽国铁骑的长驱直下,除了种树和存钱,竟别无他法。每年大把大把的钞票送到契丹人手中,花钱买平安。好不容易等辽国气绝了,又来了个金朝,这下破财也不能消灾了,金人不仅不领情,最后还搞出了一个“靖康之耻”。


(宋、辽、西夏版图)


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地区,将辽阔的华北平原和中原腹地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面前,没有任何阻碍,任胡人铁骑肆意妄为。也正因为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执念。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太宗赵光义曾数次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直至两宋灭亡,幽云十六州也没有被收回。


(宋太宗赵光义)


虽然宋朝的灭亡和君臣的昏招迭出密不可分,可不得不说,没有了幽云十六州的保护,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弱宋”这一称号一半功劳都是拜幽云十六州所赐……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全历史


幽云十六州,也就是燕云十六州,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包含今天的整个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这块地不要看它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以说这块地,就是守护中原地区的门户,中国著名的万里长城,防御游牧民族的城池壁垒,就是建立在这片土地上。

一旦把这个地方,让出去就等于是把整个中原,给暴露在了游牧民族的眼前了。

没有了长城这个屏障,游牧民族想进入中原,也就是容易的多了。

正是这块土地的重要性,所以,宋朝统一南方之后,就想迫不及待的把幽云十六州给收复过来,但是,一旦这里被强大的游牧民族占领,当时是被契丹占领的。

想从他们手里,把幽云十六州给夺回来,就如同虎口拔牙一般的难。当然了整个宋朝也并没有把契丹给灭掉,燕云十六州也没有收复过来。

大家都知道的北宋的著名将领杨家将,他们的创始人杨业,就是死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争中。

那么既然幽云十六州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落到契丹人的手里的呢?

这还要从唐末五代十国,那个战乱的年间开始说起。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李从珂,他向契丹求助,只要契丹帮他把后唐给灭了,他就把幽云十六州,让给契丹人,自己甘愿做契丹人的“儿皇帝”。所以,幽云十六州就这样落到了契丹人的手里。

到了后周的时候,周世宗柴荣想去收复幽云十六州,他也打了一些胜仗,但是,最终因为他得了病,不得不早早的返回来。

回到都城之后,柴荣就去世了。之后赵匡胤就把人家后周的皇位给篡夺了。他建立的就是大宋王朝。

北宋末年,宋徽宗和女真族联合,想把契丹给灭了,目的是收回幽云十六州。结果女真人先灭了契丹,又灭了北宋。

这次北宋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幽云十六州不但没有得到,反而把原来北宋的一大半土地,都给丢了。直到南宋的灭亡,南宋都没有收复原来属于北宋的失地。后来,南宋又被蒙古给灭了。

蒙古人统一中国,建立的元朝。

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燕云十六州,才真正的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