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時,左良玉手裡還有80萬大軍,為何不發兵勤王?

vickelly


左良玉是出名的擁兵割據的軍閥,勇於虐民,怯於大戰。《明史》:左良玉以驍勇之材,頻殲劇寇,遂擁強兵,驕亢自恣,緩則養寇以貽憂,急則棄甲以致潰。

在1644年的左良玉,早就沒有了早年勇猛善戰的氣質,已經完全變成了擁兵自重,避戰逃跑,搶劫斂財的軍閥。而且,朱仙鎮一戰,左良玉徹底被李自成打破了膽子,逃跑都來不及怎麼可能自己送上門去找李自成打架?

李自成已經被清軍打的只剩下了殘兵敗將進入湖北避難,都嚇得左良玉一路向江南逃跑,一方面躲避李自成,一方面跑過去搶地盤,搶權利。

再說,上京勤王的大佬,有幾個活著的?袁崇煥,盧象升,張鳳翼,周延儒這些人,哪一個有好下場?最後,就是左良玉的80萬大軍,真沒什麼戰鬥力,主力就是前五營親軍,還有俘虜組成的後五營。

其他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吃飯跑過來的烏合之眾。最後,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帶領超過200多里行軍隊列的大軍,一看清軍阿濟格到了,嚇的立刻向清軍投降,也沒有敢一戰。

左良玉父子吧,你讓他打人,推三阻四,逼急了就殺良冒功。別人打仗,他在後面搶友軍輜重。這種東西說是友軍,不如說是敵軍。指望他打滿清,還是算了吧。他不投降才是奇了怪了。

明朝江北五鎮,包括左夢庚軍團,這些昔日不戰而降的大軍,投降清軍以後,頓時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打起同胞來勢如破竹。李成棟,卜從善、馬得功、田雄、丘越、於永綬,李本深、金聲桓、李國英、徐勇等等,頓時具有了超強戰鬥力。抗清時候不堪一擊,降清後戰鬥力彪悍無比。

也許是有軍費有後勤 滿清大爺做督軍真敢砍人,這些明朝降軍戰鬥力一下子就恢復了。不過奇怪是,再次叛清後戰鬥力直線下降比如李成棟。


深度軍事


因為左良玉不傻。

只要去京師勤王,就會立即被盯上,然後死於非命。



崇禎年間,最早去勤王的是袁崇煥,到了城外,大軍被阻止進城。袁崇煥被用籮筐吊進城去,然後下獄,百般拷打,凌遲處死。居然悲慘到如此境地。他的家人也被髮配到遙遠的邊陲,無人照應,客死它鄉。



第二個去勤王的是孫傳庭。崇禎把他抓了起來,投入監獄,整整關了三年,出來時候,耳朵都聾了。他的部下被調到遼東去送人頭,被清軍殺得全軍覆沒。孫傳庭活著出了獄,被派去剿匪,他好不容易拉起十萬人馬,正在訓練,崇禎下旨逼他出關求戰,一道接一道聖旨催戰。孫傳庭無奈出戰,全軍覆沒,戰死沙場。崇禎又懷疑他詐死潛逃,撫卹金都不給,孫傳庭的太太跳井自殺。



第三個勤王的是盧象升。這是個號稱盧閻王的猛將,他勇敢善戰,起義軍見了他都嚇得逃跑,不敢應戰。崇禎派他去打清軍,又讓太監去軍中牽制他。盧象升的部隊被太監控制,無法指揮,盧象升身陷重圍,太監卻按兵不動,見死不救,導致盧象升戰死沙場,全軍覆沒。盧象升死後,大明朝廷認為他不能算烈士,還侮辱他家人的名譽。

以上三人,命都沒了,家人也完了,連個榮譽都沒落上。

李自成向北京進發,崇禎當時手上還有兩支部隊,一是遼東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一是左良玉八十萬鎮軍。



但這兩個人非常清楚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是怎麼死的。吳三桂和左良玉並不是傻瓜,也不願意用自己的腦袋去博取一個忠名,甚至,會有忠名嗎?



所以,左良玉按兵不動,吳三桂緩緩爬行,等崇禎上吊的消息傳來,都舒了一口氣。

不是不忠誠,是真的沒那個必要。


饞嘴肥貓鏟史官


80萬大軍只不過是吹牛的一個數據!即便有這樣的軍力,左良玉也得考慮能不能養的起!實際上明朝末年左良玉所謂的80萬大軍只不過是一個虛張聲勢的數據!

發生在1642年的朱仙鎮之戰,初期氣勢如虹,企圖大兵團對李自成展開圍剿的左良玉,反倒在最後時刻被李自成反包圍,最後雖然僥倖突圍而去,但也落得一個十萬大軍所剩無幾,左良玉幾乎僅以身免的代價倉皇敗逃,實際上在這一時期開始,左良玉的核心軍事力量已經遭受到了重大打擊,還好隨後李自成選擇北上進攻河南陝西,讓左良玉有了近乎三年的喘息機會,從而繼續擴充力量,為隨後稱霸南明軍事體系做好準備。



到了南明初年,左良玉再一次恢復了軍力,以號稱80萬大軍橫行南方,但他究竟有這樣的軍為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明朝末年和南明初年,已經開始不斷依靠四處搶劫而獲得軍需的左良玉根本沒有資本養下80萬大軍,要知道幾年後偏安江南的南明弘光政權投降,坐擁江南富饒之地的弘光政權也無非只有23萬軍隊,且其中不乏謊報的虛數,並沒有什麼根據地的左良玉,又如何支撐的下80萬大軍的開銷?



從後期他四處搶劫,不斷劫掠人口和婦女來看,所謂的80萬大軍恐怕是擄掠了大量人口而拼湊出來的一個數字,去掉老弱婦孺剩下的真正軍事力量也許連1/10都不到,即便在左良玉真正的部隊編制上,號稱前五營後五營共計十營兵馬,實際上也有五個營以上的兵力是臨時新招的軍隊,虛張聲勢可以,但指望這樣的部隊產生戰鬥力簡直是天方夜譚的事。

所以被李自成打的一敗塗地的左良玉,既不敢北上勤王平定李自成叛亂,隨後面對滿清的南下,他的兒子左夢庚手握所謂的幾十萬大軍也同樣不敢跟武裝到牙齒的八旗軍隊交戰,唯一的能耐,也就是在搶劫屠殺老百姓的頭上逞勁了風頭!


遼寧資深球迷


1.左良玉人朱仙鎮一戰,左良玉被打的大敗,轉進到襄陽,然後李自成打到襄陽,左良玉轉進到武昌。

這個時候,左良玉人雖然多,不停的轉進,轉進了多少硬骨頭部隊出來,反正我不信。

2.左良玉那個時候在武昌,還有李自成在襄陽的白旺部、張獻忠剛從武昌撤走,左良玉跑到北京去,武昌丟了的責任誰承擔

3.崇禎應當沒有下詔給李良玉,有明確記載的是“吳三桂、唐通、劉澤清、王永吉”,不清楚明代的勤王制度,總是感覺如果不奉詔勤王,大將感覺皇帝有危險,就帶著大軍去救皇帝,感覺要亂套的,


書劍漂零


左良玉後期對李自成可謂畏之如虎,李自成被滿清擊敗的殘兵南下時,左良玉都不敢迎戰,何況李自成全盛時期。

左良玉號稱的八十萬大軍其實沒有多少有戰鬥力的部隊。

左良玉的主要實力,已經在崇禎十五年的朱仙鎮之戰中損失的差不多了。左良玉也不是善於練兵之人,隨便抓一堆壯丁沒啥戰鬥力。

朱仙鎮之戰後,左良玉見到李自成基本望風而逃。李自成主力北上後,左良玉恢復了點力量,給德安等地的留守順軍造成了一定壓力。

但讓左良玉北上去救援京師,左良玉肯定沒有那個膽量。左良玉很清楚,北上肯定會被李自成輕鬆消滅掉。

李自成山海關之戰慘敗於清軍後,不到一年連陝西也放棄了。李自成丟掉陝西后帶殘兵敗將南下,左良玉照樣畏之如虎,不敢交戰。



仁勇校尉


明朝亡時,把持朝政的魏忠賢已被崇禎所殺,魏忠賢是皇權像徵,殺了魏忠賢實際上是銷弱了皇權,從此,各地官僚更加無法無天,不聽命於朝庭,李自成從陝西打到北京,各地去對抗李自成的軍事勢力並不多。

再者,崇禎疑心多虛,不問真相濫殺將領,使得地方軍事將領無心為其賣命,結局只能是上煤山上吊了。需要指出的是,史書上所言李自成攻北京時,左良玉手下有十八萬兵力,而不是八十萬,那時,明朝的全國總兵力也就一百二十萬上下。

總之,明朝的滅亡,主要是其整個國家官僚體制的腐敗,是大勢所向,當然,跟崇禎的為人也有關係,不得民心者,必失天下。



用戶創維


大部分歷史愛好者都往往陷入一種誤區,喜歡用“兵棋”思維方式去解讀古代歷史。你們知道進京勤王有多困難嗎?比登天還難!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不暢,調動大軍相當非常困難,不是你想調動就調動,你想開戰就開戰,即便在漢唐盛世,國家鼎力支持,調動大軍也算耗資極大的國家工程。更別說明末亂世,物資極度匱乏。如果沒有大量的財政支持、物資供給,不要說進京勤王,吃飯都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