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英:黄芪在禽病应用上的一点体会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

1. 黄芪与黄芪多糖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黄芪是中药,具备着寒热温凉和升降沉浮的性质,而黄芪多糖却完全不同,它已然是具备了西药特质,以上的中药药性也已然消失。

王留英:黄芪在禽病应用上的一点体会

2. 文中所述伤寒是中医六淫邪气侵袭,不是西医所述的伤寒病。

在兽医临床中,很多时候会用到黄芪。黄芪是一味补气药,被称为补气之最。黄芪的主要功效为:补气固表,利尿脱毒,可用于中气下陷,表虚自汗等等。在临床具体使用中,又有生熟之分,即生黄芪和炙黄芪。生用者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治自汗盗汗等;炙用则主要是补中益气。另外,临床中的用量也有不同,比如生黄芪量小(15克以内)可利肺水,量大则有升阳之功。可见,黄芪虽然可补脾肺之气,但以充肺卫为最,其性升提,为阳中之阳,可针对肺气衰弱诸证。

王留英:黄芪在禽病应用上的一点体会

曾经遇到一例40多天的鸡呼噜咳嗽,支气管堵塞,用很多药物治疗未果,拖了很长时间。临诊时发现,此鸡咳声低微,体无热,仰头喘息较多,每天都有死亡。考虑到因久治未果,肺气大衰,所以拟黄芪为主,辅以清热化痰之品,很快就痊愈了。这就是利用了黄芪的利水作用,才得以药到病除。

王留英:黄芪在禽病应用上的一点体会

另外,在临床中也经常会遇到鸡的拉稀,而且是长时期不愈,甚至表现用药即好停药即复现象。其实这往往是各种原因导致了鸡的脾胃被伤,脾气不足导致。对这类情况的治疗,在应用健脾止泻的同时,加上一味炙黄芪,则会功效大增。原因是,久泻则气陷,黄芪可升提下陷之气而止泻,而且炙用则增强了补中作用。这又是利用了药物的炮制来改变药物的作用方向的一个用法。

对黄芪的应用不仅仅如此,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经方也很多,比如补中益气汤,是以黄芪为主提升下陷之气;玉屏风散以黄芪为君,补卫敛阴,治疗表虚自汗等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备矛盾双方面的,有利就有弊。黄芪作为一味中药,虽然很多情况都会用到,但也有不适宜用黄芪的情况。

比如药书中就明确提到:凡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医学入门》也提到: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本草经疏》也说到:肠胃有集滞者勿用,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肝气不和者勿服等等。从这些药书上可以清楚的知道,实证和阴虚的情况不可使用黄芪。阴虚可以理解,因为黄芪是纯阳之药,阳极则阴伤,因此不可用。那么什么是实证呢?实证也分寒热,分别为实寒证和实热证。一般的说,在实证的情况下多为新病,正气未虚,所谓“实为邪气实,虚伪正气虚”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妨再拿伤寒表实证来进一步地说明这个问题,所谓伤寒表实,是邪气强大,正气也不虚,邪正交阻与体表所表现的一类证候,它的问题是邪实而不是正气虚。此时需要的是利用一类辛散的药物来帮助机体祛除病邪,而不需要去补,补则留邪。又由于黄芪有敛汗作用,所以更不能用。什么是敛?敛就是收,是收摄的作用。寒邪在表,需要的是辛散,通过辛散的作用来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但如果同时加有收敛的药物,把这个作用方向再向里拉,那是会影响驱邪外出的。鉴于此,此类证候也是禁用黄芪的问题所在。

所以,黄芪虽好也要适证使用,必要分清虚实,明了药的升降沉浮,方可得心应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