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中数学考140、150的学霸小学是不是都学过奥数?奥数到底对初高中数学有没有影响?

A00Dizuo周


这个成绩好,必定有好的方法和天赋,但是在小学和中学能否学过奥数,这个不一定。不要说这个是绝对的,很多孩子都没学过奥数,但是到了高中成绩不错。

现在很多家长在小孩子教育问题上其实目标和情况都不明确,其实在很多家长辅导教育问题上都比较喜欢跟风,而且盲目崇拜某些东西和想法,所以从这一方面说学习奥数不绝对的。

另一方面是适合学习奥数的孩子,其实帮助很大,理科都在思维上学习理解得了奥数的孩子,其实能力扩展很宽,在很多方面比起很多没有学习过孩子思维得到了不错的锻炼,但是有些孩子没有基础,学习了也理解不了,所以造成很多困惑。


思维数学小课堂


我是西安的,周围家庭的孩子没有不学奥数的,但是到了高中数学依然会两级分化。我从我儿子身上总结了一个原因,就是是否在幼儿阶段进行过智商培训。

我从小喜欢教儿子数学,他五岁比三年级孩子口算速度快。为此我还编写了一个软件 小学数学练习机。

但是二年级以后,我到外地工作,就是他妈妈按部就班的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奥数班。

现在高一,月考年级第一,他95,平均分66。

小学的口算速度对今后数学的好坏影响很大,原因就是可以把脑子练的更快,这真的很重要。高中阶段学习内容多,难度大,脑子不快真的是学不到前面去的,因为这个阶段大家都已经很努力了,那就在拼谁的脑子更快。

千万记住这个观点,只要算术快,数学一定好。

小学的口算速度决定谁的大脑运转速度更快,对高中数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你刚刚有孩子,千万记住我的观点。

小学数学练习机300个种类算数题,学生之间可以PK速度,真的是锻炼孩子算数速度的好工具



小学数学练习机


我是江苏人,高中期间,数学150分满分,一般考140左右,是别人口里那种数学特好的学生。我也是一名开窍晚的孩子。从差学生一步步赶上来,越来越好的一种人。家里当年太穷,没文化,更没人辅导。小学的奥数从来没参加过,初中,有幸分到实验班,可能这种教育模式更适合我,从此开始了开挂的时代。我一直认为基础要打好,特难特简单的题只是占很小一部分。看懂做懂书上的题目和练习就能举一反三。功夫在平时,突击没多大用。奥数不需要专研太多,费事费力还不出成绩。能有几人能当数学家。数学做为兴趣学,可能更好些


喜欢听小苹果1


小学学过一年多奥数的飘过,我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学习了一年多,那时流行奥数竞赛,各个学校之间竞争,各个省市竞争,经常要学生去参加比赛。所以,学校里就每个班选出5个人参加奥数培训班。

从我自己的经历,还有和我当年一起参加奥数培训班,甚至拿过全国奥数比赛一等奖的同学来看,小学时候学习过奥数,对初高中数学成绩没有什么影响。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有一个拿过市里奥数竞赛三等奖的同学,上了初中之后,数学成绩非常一般。

我觉得高中数学考140、150分的学霸,一方面是有数学天赋,还有一方面是真的喜欢数学,好钻研。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奥数是不是真的喜欢奥数才去学的,还是被家长逼着去学的。反正我那时候真的是无法选择,老师选择你了,你就得去学,每天上学在班上上课,下午半天就到一个指定的教室学习奥数,周末也不休息,我非常厌倦这样的学习状态,我原本很喜欢数学的,最终到了看到奥数那本书,就发呆的地步,我和老师说我不学了,老师说不行,这是学校选出来的,代表的是学校的荣誉。

我始终觉得真的喜欢才能把一门学课学好学精,考高分。


<strong>


沛泽妈读心理


这个还真没有必然的关系哟!

就我高中的同学来说,高考达到这个水平的有不少。但是基本没有学过奥数的,因为我们是地区级的重点高中,招生的大部分都是县级以下中学的学生,所以几乎都没有学过奥数的。


我有个大学同学,他大三的时候因为挂科过多,退学了,第二年考取中山大学。他没学过奥数,高数也学得很差的,但是高考两次都是140+的。


高中数学,也是需要特殊训练的。学过奥数的同学,不一定就能够考140+。

但是,真正能够在初中以上奥赛拿到奖项的同学,一般都是比较有天赋的。

现在小学的奥数已经变味了,更多的是“喂出来的”,因此也不能看出学生真正的潜力。

奥数如果能够唤起孩子的数学兴趣,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挑战的快乐,那么我认为对未来的学习就会有积极影响。

如果小学奥数是父母逼着去学的,即便是有一定的成绩,也不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数学中取得好成绩。

总的来说,奥数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也不会跟未来挂钩。

如果孩子的成绩还不错,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接触一下奥数,能够学会的话,适当地学习一下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数学能力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能力。

但是如果孩子学得很痛苦的话,我建议就不要学了。不要因为奥数,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您的想法如何?欢迎讨论区留言!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考140、150的大多数是对数学有兴趣的,对某一领域有兴趣的人,他总是有各种途径深入的研究一些的,比如笔者我小时就没有机会接触奥数,但却有数学有很强的兴趣,数学也一直是强项,在高中的时候学校请老师教过一些奥数知识,那是为了高中联赛的需要。但那些与高考题目一点都不相关,在我辅导自己的孩子学奥数的这几年,我发现,我高中时候学的那点奥数知识中好多竟然是小学奥数内容,记得高中时候,老师给我们培训1*2*3....*100的结果后面有多少个0,当时觉得这方法好新颖,从未见过。而现在小学奥数的材料上就有这方面的内容,总之,有兴趣就玩一玩奥数,切莫为了初高中的数学学习而被动的去学。


龙小龙数学


没有,我那个年代90年代初期,有小学奥数,我作为学习成绩好的,代表学校参加过奥数,但并没有培训过。成绩也一般,毕竟没训练过,刚90分吧。但是重点小学的有人参加过,肯定相比我这种裸上的要有很大优势。至于说他们后来的数学成绩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高中我们那一届,由于是重点高中重点班,这个数学满分几乎全班都有机会做得到。这个真不夸张。

我觉得高考数学,智力因素很重要,但是好学生一起扎堆学。互相的比拼也是提高成绩的一种方式,竞争产生动力嘛


诗和远方517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高中考140、250的学霸是不是都学过奥数?

答案是否定的。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一个北京育英学校的女学霸,从小学到高中,没有报过一个课外辅导班,当然也没学过奥数,但成绩一直遥遥领先,最后考上北京大学。

小学奥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孩子没有接触方程、函数等知识的情况下,许多小学奥数题实际上就是用算术的方法来解数学应用题,比如:逆流、顺流行程问题,如果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列方程,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但小学孩子很多知识都没学啊,就只能用比较直线思维的算术式。

实际上,奥数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和能力训练,但全民奥数热却把它推到了应试选拔上,跟升学挂钩,比如小升初,有奥数特长的孩子就能轻松进入重点学校(在禁奥的背景下通过比较曲线的途径)。

初、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与奥数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如果想通过正常考试渠道升高中、升大学,奥数派不上用场,数学考试的内容基本与奥数不搭界,所以就会出现没学过奥数的孩子高考一样能考140、150。但是,不看中、高考分数的情况下,如果你参加某个有影响的奥数比赛、拿到奖项的话,重点学校也会向你伸出橄榄枝。

第二个问题:奥数到底对初高中有没有影响?

答案也是肯定的。奥数首先是一种思维和能力,如果由学奥数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那孩子以后的数学基本上不会差,产生正向激励作用。


飞飞飞飞的鱼儿


先说结论,高中数学考140多分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学霸,更不一定学过奥数。

奥数到底对初高中有没有影响?有也没有。

小学奥数更多的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上没有对计算能力的锻炼,更不会将初高中数学提前教给学生,一般都是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实施延展和复杂化,以培养数学思维。

所以说奥数当然对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有影响是因为,学过奥数的学生能够以更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始接触中学数学,自然比别的同学具备一些优势。但说没有呢,是因为其实整个中学数学都属于初等数学范畴,初等数学其实只是数学学习里非常基础的阶段,所以并不是很难,正常学生只要打好基础,高考130-140分这个范围其实并不困难。所以说奥数归根结底并不会决定一个学生在高中时数学学得是否好。

奥数归根结底是在普通数学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提升。对于一些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或逻辑能力比较一般的学生而言,其实强行让其学习奥数是很痛苦的,更是不必要的,如果只是为了应试,更加是没必要的,强行学习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惧怕心理,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厌恶感,这样非但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反而可能连正常学习和考试都耽误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高考所考的范围,无论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基础的,所以高考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把知识点覆盖完整,多去做题多见题型。只要基础打得好,普遍考试结果不会太差。


未泯双瞳


应该说学霸都是学过奥数的,至于小学有没有学过,这个不能肯定。但是学不学奥数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即使他不叫学奥数,学习的时候一定也是做过很多这种题目的。学霸之所以是学霸。是对学习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并且有兴趣。在课外会自己做很多有难度的题目。做的题多考试的时候就能考出好的成绩,因为他都见识过这些题目,基本上万变不离其宗。学奥数毫无疑问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会锻炼到人的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接受失败,不断的去尝试。所以学霸一定是越战越勇,不会因为一点失败就放弃。但是我不赞成说学奥数就是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了。同样都在学奥数,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优秀但是大多数孩子学了好像也没什么用。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父母的作用很大。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或者是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有一对学习型的父母,孩子才会进步。所谓的重视,不是说自己看手机打游戏,然后嘴里说叫孩子去学习,这是没什么用的。只有当父母自己也在学习,孩子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才会融入到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自觉的去学习。甚至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解决很多难题,孩子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兴趣。最重要的就是父母陪伴孩子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