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一去世,為什麼軍統就改成保密局了?

詩琪


蔣介石在戴笠死前,就已經醞釀軍統改組了,戴笠的死只是為他改組軍統掃除了一個重要障礙,使得軍統十分順利地改組為保密局。

戴笠,近代史上最神秘的傳奇,也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

戴笠很早就結識了蔣介石,從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後,他就開始追隨蔣介石,從事情報活動,一手打造了軍統局(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個近代中國乃至遠東最大的情報特務機構,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是蔣介石最信賴的心腹之一。

戴笠是一個極其忠誠的人,他一生未曾加入國民黨,但對蔣介石唯命是從,這一點比國民黨其他高官好的多,用他自己的話說,“永遠是校長的學生,永遠聽委員長的話。”

當蔣介石需要剷除異己時,戴笠就變身劊子手,很多仁人志士如楊杏佛、史量才、吉鴻昌、王亞樵等人都是戴笠派人殺害末。

當蔣介石需要“抗日”時,戴笠變身正義俠,刺殺日偽高官和漢奸,很多大漢奸如張敬堯、張嘯林、傅筱庵等都死在他手下,令人拍手稱快。

在蔣介石的信任和戴笠的領導下,軍統發展很快,尤其是抗戰爆發以後,戴笠藉著“全民抗戰”的東風,大肆擴張軍統勢力,不僅在情報、間諜和刺殺等領域大做文章,還把勢力滲透到很多要害部門,組建武裝力量,如“軍委會別動軍”、“忠義救國軍”等。

在軍統勢力膨脹過程中,蔣介石與戴笠的關係悄然發生變化,從親密無間到相互防範。

抗戰勝利前,蔣介石基本很少直接過問軍統事務,都放手給戴笠去幹,但抗戰勝利後,軍統正式在編的內外勤工作人員已經多達5萬人,還直接統領著擁有好幾萬人、配備美式裝備的“別動軍”、“忠義救國軍”,如此強大的力量,蔣介石不可能不加以防備。

更值得警惕的是,軍統內部已經形成了以戴笠為核心的“江山幫”,軍統特務對戴笠這個“老闆”唯命是從,對真正的“大老闆”蔣介石卻知之甚少,軍統甚至到了“只知有戴笠戴老闆,不知有蔣介石蔣大老闆”的地步。

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舊政協”會上,許多代表喊出了“打倒特務”、“取消特務機關”的口號,這種呼聲表面看是國民對特務政治的不滿,實際上背後很可能是蔣介石的指使。


這個時候的戴笠,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他沒有夾起尾巴做人,反而把收編的汪偽部隊和“別動軍”、“忠義救國軍”整編在一起,成立了18個交通警察總隊,總兵力達到8萬餘人,配備清一色的美式軍械裝備。

面對國內的強烈呼籲,以及軍統勢力的惡性膨脹,軍統的改組已經勢在必行——當然後者才是主要原因,玩弄權術和追求平衡也一直是蔣介石最得意的政治能力。

聽說蔣介石改組軍統的消息後,戴笠也知道以後軍統的日子不會太好過,他和美國人的關係很密切,便通過美國人在老蔣面前說話,先後謀求警政部長(相當於公安部長)、海軍司令,但均遭到老蔣婉拒。

巧合的是,就在軍統即將改組的風頭上,戴笠死了。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飛機失事。

1946年8月,軍統局改組為保密局。

戴笠的死引起了很大爭議,關鍵問題就是這個時間點,人們難免浮想聯翩,把他的死與軍統改組保密局,以及和蔣介石的矛盾聯繫在一起,認為他的死是一個陰謀。


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蔣介石是戴笠之死的主謀,但以蔣介石一貫的政治手腕,做出這種事也不奇怪,“兔死狗烹”這種事在歷朝歷代都不鮮見,何況蔣介石心目中已經有了戴笠的繼任者——更加心狠手辣的毛人鳳。

對蔣介石而言,戴笠既是他的佩劍,更是一把雙刃劍,掌握他大量的黑歷史,只有斷掉這把劍,才能與過去的黑歷史做一徹底了結。他要向所有人證明:我蔣介石離了誰都轉。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戴笠之死和國民黨改組軍統沒有必然關係,把軍統改組成保密局是國民黨按照整改程序有序進行的,有人把戴笠的死與改組軍統聯繫起來,認為抗日戰爭勝利後,軍統的勢力過於龐大,己經到了權重震主的地步,戴笠成了拆解軍統的阻力,為此,是蔣介石策劃的一次滅戴暗殺行動,持這種觀點的,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畢竟戴笠不是地方軍閥,勢力再大,也是國軍一員,蔣介石要動他,只要一個調令就行,何需用此下三濫手段。


1946年3月17日,戴笠墜機而亡,由此演義出不同的猜測,有的認為是中共情報部長康生策劃的,有的認為是美國中情局策劃的,也有的認為是宋美齡指使人乾的,因為戴笠曾想密謀殺害她的二姐宋慶齡,還有的說是軍統北平站站長馬漢三所為以及自殺論,這些論點事後都被一一否定,因為根本沒事實依據,純屬猜想。

戴笠本身就是頂尖的特工,又掌握著軍統,要暗殺他豈不是太歲頭上動土,誰有這個能力?恐怕連想都沒人敢想。


戴笠死的時候,正是重慶談判,《雙十協定》剛剛簽署不久,中共絕不會在此時採取對國民黨高極將領的暗殺行動,就在戴笠墜機一個月後的4月8日,葉挺乘坐的飛機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故,也沒有懷疑是國務黨特務所為。美國中情局策劃的就更離譜了,不要說他們自己的飛機、自己的駕駛員、他們捨不得,當時戴笠可是他們最親密的合作伙伴,1943年軍統就和美國海軍參謀部的情報署進行了合作,這次戴笠從青島返回南京,就是根據蔣介石的指令到青島找美國海軍參謀部談合作事宜,這是一次公差,不是有些人說的,戴笠是為謀求海軍司令的私自行為,即使他謀求海軍司令之職,也是在蔣介石的默許範圍之內。

至於宋美齡指使的,馬漢三乾的,自殺論就更不值得辯駁了,宋美齡本身就和蔣介石是命運共同體,不會自斷手臂,馬漢三也沒這個能力,他的問題主要是貪腐,完全可以通過行賄來解決,不會採取這麼極端的方式,自殺嗎?拿把槍在自家解決可以了,何必搞的那麼撲朔迷離?要知道死的可不是他一個人,還連帶著一群最親近的部屬和隨從,亳無徵兆和原因能說明他要自殺,即使軍統撤銷,他也會謀得更高的職位,此時應該是他躊躇滿志之時。



改組軍統的外因是重慶談判時,國共簽署了《雙十協定》,督促國民黨政府在1946年1月10日一31日召開了“舊政協”,國民黨要想在新組建的政府中贏得選票佔據統治地位和平建國,就必須答應其它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出的,結束國民黨的訓政,保證人民自由、民主的權力,嚴禁司法和警察以外的機關有逮捕、審訊和處罰的權力,說到底就是要依法治國,而軍統恰恰就是司法警察以外的機關,所以必須要改組軍統。

改組軍統的內因是,抗戰勝利後,軍統己成為擁有十多萬人的龐大隊伍,分佈在了軍隊、警察、交通運輸部門、行政機關、以及駐外使館,這樣造成多頭領導,不利於統一指揮,也不利於財政預算,在這要格外強調一點,把軍統改組成保密局,並不是簡簡單單把軍統職能迴歸到1938年8月成立時的式樣,而是為了加強領導,統一調配,將那些受過一定訓練,真正從事特務工作的人員統一歸納到保密局,將那些原屬於軍統領導的,不從事特工工作的軍事人員劃到軍隊裡,將那些受過一些訓練,但非專業的再重新組合。戴笠為什麼要謀求海軍司令?就是要把這些人整合到海軍裡,組建成海軍陸戰隊,進行封蔽訓練,一旦戰事需求,就是另一支“軍統”。

由於戴笠墜機身亡,部分軍統人員組建海軍陸戰隊的設想沒能實現,1946年6月,軍統的公開武裝部劃歸了國防部第二廳,核心部分改組成國防部保密局,主要負責人是毛人鳳,專門從事監視、綁架,逮捕和暗殺活動。

把軍統的名字改成保密局,其實就是起到瞞天過海,欺騙輿論的作用,過去軍統從事的工作,由保密局繼續在幹,後來的事實證明,保密局乾的和軍統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1946年3月17日戴笠飛機失事事故中去世,隨後不久在蔣介石的指示下,對軍統局進行了縮編、改組,將其一分為四:國防部保密局、國防部二廳、交通部警察總局和內政部警察總署,實質上仍由保密局統領。1947年7月保密局正式成立,隸屬於國防部,核定人員數目並納入正式編制,鄭介民任局長,毛人鳳任副局長。

從軍統改名成保密局,名字換了,職能沒怎麼變 。

抗日戰爭勝利後,全國響起取消特務機關的呼聲和輿論,再加上1945年10月國民黨已經簽訂了《雙十協定》,同意和平建國,承認各黨派的平等合作地位,而軍統龐大的組織規模在抗戰勝利後也難以原樣維持下去,所以軍統的改革是早晚的事,形勢所迫。戴笠去世前就有把軍統化整為零、繼續效忠蔣的想法。戴笠死後,國民黨內部立即有人提出裁剪軍統組織,此前與戴笠有不和不快的人也想趁機報復軍統。雖然軍統處於風雨飄搖中,但蔣介石決心維護特務統治,堅持反共,所以只是在名稱上改變了而已。

蔣介石與戴笠

戴笠死後,蔣介石考慮軍統面臨著這樣幾個難題:第一,誰能繼任?誰能夠收拾好原軍統留下的龐大又複雜的攤子,繼續效忠蔣的獨裁統治?軍統內部關係複雜,戴笠死後,爭權奪利更加嚴重,公開形成眾多派系。第二,如何解決預算外的開支問題?軍統特務組織龐大,僅內外勤特務(不包括武裝特務部隊)就有五萬人左右,近一半在軍統局編制內領取薪津,開支多卻沒有預算定額,主要靠走私販毒、向汪偽出售軍用品、非法印製汪偽銀行儲備券等方式撈錢,但戰後此路行不通了。

所以保密局成立後大規模縮編,通過裁汰一般人員,保留核心人員和基本人員的方式,將內勤各處室從軍統局時的1000多人縮減到335人,外勤縮減為6023人,電訊部門保留了2000多人,要知道軍統高峰時期內外勤特務、武裝特務能達12萬人之多。同時將內政部警察總署、兵工署稽查處等機構從軍統組織中分散出來,通過機構變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縮減規模的作用。


國家人文歷史


軍統是戴笠一手創立的特務組織,曾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但在1946年戴笠死後,國民黨便將“軍統”改組為了“保密局”,這是為什麼呢?

1946年9月20日,國民黨軍統局連續三天在國民黨《中央日報》上刊登“本局業已奉令撤銷,謹防不法之徒假借本局名義招搖撞騙”的消息。


那麼國民黨為什麼要在戴笠死後,將原來的軍統局改組為保密局呢?

軍統組織雖然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過巨大的作用,但依然掩蓋不了其在維護國民黨專制統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種種惡行,例如濫殺無辜。因此,蔣介石一直擔負著外界輿論的壓力,迫切需要對軍統進行改組。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戴笠與軍統局在國民黨內部樹敵眾多也是一個原因。一些國民黨的重要人物也是趁機落井下石,慫恿蔣介石立刻廢除軍統這個機構。


也就是說早在戴笠去世前,蔣介石就有意取消軍統局,而戴笠的死只是加速了軍統改組的過程而已。在戴笠飛機失事後,國民黨馬上宣佈由鄭介民接任軍統局長,毛人鳳為副局長,並改組為保密局,僅僅保存了6000多人的編制。從此,臭名昭著的軍統組織就退出了舞臺。

不過,所謂的“軍統改組為保密局”只是國民黨玩的文字遊戲。事後,蔣介石希望“保密局”仍然能發揮軍統的作用。為此,他私下指示鄭介民“要繼續利用該機構與共產黨之情報組織作鬥爭”。然而無論是鄭介民還是毛人鳳,都未能再現戴笠當年領導特工機構時的風光。



歷史的荒野


1.軍統改為保密局,不在於戴笠死不死(很可能戴笠的死於改組有關),軍統在抗戰期間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勢力很膨脹很快,連同外圍已經超過30萬了,還有美國人撐腰,戴笠想先當警政部長,後謀海軍司令的位置,這引起了蔣介石的猜疑與不滿。

戴笠死後,蔣介石藉機將軍統縮編為保密局,原有機構大幅縮減,武裝力量都劃給別的機構了,保密局只保留了情報和特務系統。於是,保密局作用與軍統完全無法比了。

這些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國軍將領接二連三的戰場起義投誠,總之,蔣介石後來說,若雨農(戴笠)不死,不至失大陸!這句話有些誇張,那麼你看看中共主管情報特務系統的周恩來是怎麼說的

戴笠之死,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周恩來評





雲淡風輕78474903


軍統局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其主要負責人是戴笠。1946年3月戴笠飛機失事而死,幾個月後,軍統局被縮編為國防部保密局,這是什麼原因呢?

戴笠葬禮

許多人都將軍統局縮編與戴笠之死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的事,即使戴笠還活著,軍統局同樣也要改編,因為這牽扯到國民政府軍委會體制的改變。

國防部保密局長毛人鳳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模仿西方特別是美國政府體制,將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編為國民政府國防部,以原軍委會為主要班底,合併了陸軍總司令部等相關機構。國民政府國防部於1946年6月底在南京黃浦路中央軍校舊址成立,第一任部長是國民黨名將白崇禧將軍。

軍統局作為原軍委會的直屬機構,也隨軍委會改編。經過抗戰八年的發展,軍統局機構極為臃腫,所以被一分為三。核心秘密單位縮編為國防部保密局,由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負責;公開情報機關改編為國防部第二廳,由原軍統局副局長鄭介民負責(國防部次長兼第二廳廳長);另外一部分與警察工作相關的人員和單位與其他機構併入內政部察總署,原軍統局幫辦唐縱以內政部次長身份兼任署長。

內政部次長兼警察總署署長唐縱

這就是軍統局改編為國防部保密局的歷史背景和前因後果。


民國年間那些事


抗日戰爭結束後,軍統局權力日益增大,戴笠己經不把國民黨內部同僚放在眼裡,凡事不用上報蔣介石,可以先斬後奏。特別對一些曾為汪偽效力的大員絕不手下留情,而很多要員都和蔣介石及政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起初蔣和戴之前的關係無懈可擊,對戴笠從不干涉,認為他辦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國民政府。蔣更讚譽其為黨國忠心耿耿,是國家的棟樑。蔣後來撤退時還說過:如雨農在世,我們不會撤到臺灣。

可是後來蔣對戴笠的做法有些頭疼,再加之其權高位重,隨意清查政界、軍界官僚同仁,搞上上下下草木皆兵,人心慌慌。便對戴笠有了意見,但又不便當麵攤牌,所以,私下開始制肘,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戴笠手下佈滿全國,和“老闆”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無奈之下,產生了改組軍統的想法。

1946年,戴笠撞死後,蔣哀痛之餘,趁軍統群龍無首之際,馬上對軍統進行了改組整頓,身份公開的特務與軍委會軍令部合併,統稱國防部二廳,由廳長鄭介民統一領導;不公開的、核心成員特務組成國防部保密局,由新任局長毛人鳳統一領導。


驍勇34


1946年曾經威名赫赫、人員眾多、勢力遍佈國民黨軍隊、政府、警察、憲兵各系統的軍統局被拆分改組。軍統局公開的武裝部隊與軍委會軍令部二廳合併為國防部第二廳,鄭介民任廳長;軍統局剩餘部分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毛人鳳任局長,成為單純的保密防諜部門。

實際上軍統的改組和戴笠死不死沒關係,只不過戴笠的突然去世加速了這一過程。抗戰勝利後要求裁撤軍統的呼聲甚囂塵上,全國各地爆發了很多反對特務統治的大遊行;在國民黨內部軍統的發展蠶食了很多人手中的權力,因此戴笠各個方面的對手陳誠、陳立夫、李士珍等人聯手推波助瀾;最重要的是蔣介石本人對於軍統的滔天權勢有些忌憚,因此軍統局拆分改組已經是定局了。

戴笠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只能曲線救國,試圖通過美國人的支持謀取海軍總司令和全國警察總監的職位,好安插手下數萬特務、十多萬的武裝部隊。1946年3月戴笠墜機身亡的時候,就是會見完美軍北太平洋艦隊司令,回去參加改組軍統組織的“八人小組”會議的路上。

戴笠死後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夠頂住內外壓力阻止軍統改組,而且軍統局內部首先分裂,曾經被戴笠壓制的鄭介民、唐縱出手配合改組軍統。鄭介民去國防部任職,拿走了軍統的所有武裝部隊;唐縱先任內政部次長,後升任全國警察署長,拿走了軍統的警察、憲兵部分;最後毛人鳳接手的保密局僅剩涉及情報的核心部門,核定編制僅有6021人。

軍統局1938年成立,1946年改組,存在的時間雖短但是影響力是巨大的,在抗戰時期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而軍統掌控人戴笠由於其行蹤不定、神出鬼沒,他被美國《柯萊爾斯》雜誌稱為亞洲的一個神秘人物、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神秘的人。


當狗容易做人難


在戴笠飛機失事之前,軍統局被縮編就已成定局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軍統勢力膨脹過快,不僅內外勤有5萬多人,還掌握著特務武裝和反正偽軍,以及眾多權力機關,已經超過了蔣介石認為安全的紅線,對習慣於擺弄權力平衡的委員長而言,整頓和縮編軍統是必選項。

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舊政協”會議上,許多代表喊出了“打倒特務”、“取消特務機關”的口號,這也是舉國上下對特務政治越來越猖狂表達憤怒的吶喊,戴笠的政敵陳誠、陳立夫、李士珍等人抓住這一機會推波助瀾,戴笠第一次感受到千夫所指的局面,很是狼狽。



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後果,使蔣介石下令軍統局要“化整為零”並立即籌備相關工作,2月提升戴笠政敵唐縱為內政部次長,並內定全國警察署長 ,這是唐縱的地位第一次高於戴笠,蔣介石將軍統化整為零以便分而治之的態度已經昭然若揭,感受到壓力的戴笠開始用“拖”的戰術,同時抓緊聯繫美國人謀求海軍司令的位置。

戴笠飛往北平和青島就是拖延時間和麵見美軍北太平洋艦隊司令 ,可惜摔死在回來的路上。



1946年3月,失去耐心的蔣介石親自發電給戴笠,指令他立即返回重慶參加改組軍統組織的“八人小組”會議,戴笠深知特務機構對蔣介石的重要性,那麼一定要將軍統改組和削弱就是衝著自己個人來的。

另外一邊,八人小組裡負責警察系統的宣鐵吾、李士珍和黃珍吾在幕後小黑手蔣經國的支持下,開始秘密策劃把軍統徹底搞垮的辦法,無孔不入的軍統偵知這一消息後,在局本部看家的毛人鳳立即致電戴笠:“謹防端鍋”!戴笠已知蔣介石縮編和改組軍統成為定局,在文強等人的勸說下,決定“以退為進”出國考察,等到內戰爆發蔣介石不得不需要自己時再重新出山抓權,想好了對策的戴老闆卻沒有機會說出來了。



戴笠一死 ,軍統再無人可以抗衡蔣介石和八人小組(已成七人)的改組壓力,國民黨還都南京後成立國防部,於是1946年6月,軍統局掌握的公開特務部分全部劃歸國防部二廳,廳長是鄭介民;將“忠義救國軍”等軍統特務武裝改編成若干個交警總隊,只將秘密的核心部分改組成“國防部保密局”,同時由國防部對保密局機關和下屬各省站定額定編,戴笠一手遮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有答友看過諜戰片《父親的身份》嗎,裡面的公開情報機關就是曾經的軍統人員已經轉隸國防部二廳,叫情報局。



鄭介民既然掌握國防部二廳公開特務,唐縱任警察署長掌握全國警務系統,於是蔣介石提拔毛了人鳳做了保密局長,曾經的軍統“三駕馬車”終於各司其職,老蔣可以安心了。

上圖順序為:戴笠,鄭介民,唐縱,毛人鳳。


度度狼gg


軍統改組保密局並非是因為戴笠去世,而是因為本來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計劃。戴笠就是因為感覺到了蔣介石急於改組軍統局,所以才飛往北京和青島拖延時間,豈料回來的時候失事而亡,戴笠的去世加快了改組的進程。軍統局從原先5萬人的機制改編成6021人,但是鄭介民和毛人鳳仍舊無法接手戴笠一手創下的事業。毛人鳳甚至抱怨鄭介民將戴笠的事業都敗光了。

在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之中,蔣介石打著聯合各黨派共商國是的旗號,然各黨關心的都是什麼時候撤銷特務結構。其實全國上下撤銷軍統局的呼聲一直很高,加上軍統局平日裡得罪的人太多,戴笠在那時候飽受國內黨內外而來的壓力。

而出於私心,蔣介石也不能留下軍統。雖然在抗日戰爭之中,軍統為老蔣做了太多的實事,可謂是他手上的一把利劍,為他殺了不少人。但是到了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軍統的發展規模已經超過了老蔣的預期,軍統內部在編人員已經達到了5萬人,還不包括從屬於軍統的兩支武裝部隊。再者軍統局的勢力已經蔓延到了財政部等機構,讓老蔣不得不重新審視它的存在價值。

戴笠的死老蔣肯定是非常痛心的,但是也為他省去了不少的麻煩。畢竟戴笠為老蔣做了那麼多事,他的威信也不是一天兩天積累而成的。加上戴笠自己的翅膀也硬了,老蔣想要改組他的軍統局,多少還要和戴笠好好商量,到底朝著什麼方向改,收回多少權力,都要徵求他的意見。所以戴笠死了之後改組的事情就進行得順利許多。

軍統局對外宣稱軍統局已經“奉令撤銷”,並且連續三天登報公示。當時很多軍統大佬都十分慌張,後來才知蔣介石對外宣稱撤銷,而對內則是改組而已。和軍統相比,保密局的規模大大縮小,編制只剩下了6000多人。戴笠在世的時候,手下單位都是由軍統局統一安排人士。而保密局的威信已經大不如前,隸屬單位對局本部根本是陽奉陰違,對於本部調來的人手百般挑剔拒絕任用,單位內部的人員都是自己找人。特別是到了臺灣之後,保密局的勢力更是受到了極大的打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