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相信每個中國人對漢字都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在內,漢字是華夏子孫延續和發展自己文明最大的功臣。如今,漢字也已經越來越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源自民族文化的驕傲,它獨特的魅力是其他任何文字都無法比擬的,姑且不論漢語言相較於其他文字有多麼的精妙有趣,但就唯有漢字有書法這一藝術形式,就足以傲視世界上其他的語言文字了。但,在幾十年前,漢字卻曾經差點遭遇到被廢除的厄運,也正是由於漢字本身獨特的魅力,最終避免了被廢除。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陳獨秀劇照

要廢掉漢字,最早明確提出這個觀點應該是在晚清時期,有資料明確記載的是由譚嗣同提出來的。譚嗣同大家當然都很熟悉,在當時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公知”。一件事情要逐漸形成一種規模化的運動,往往是先由有號召力的人提出來,然後又越來越多的“大V”們響應,然後無腦粉們積極推動,才能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廣泛性事件,在廢除漢字這件事情上就是如此。譚嗣同之後,包括陳獨秀、魯迅、錢玄同等等諸多的大V們都積極參與到了這項運動中來,他們都是支持廢漢字並且積極探究新文字的人。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陳獨秀書法

今天咱們來看這個“廢除漢字”提議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迷惑不解:漢字踩了誰的尾巴呢,這些公知們竟然要把漢字往死裡整?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事情一定會有一個原因和目的,也一定有其特定的背景。如果放到今天,說要廢除漢字肯定是沒有那麼多人支持和響應的,因為今天漢字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驕傲和文化自信。那麼在當時,為什麼漢字被如此痛恨呢?大概可以用這樣一個比方來簡單的闡述一下當時的情況: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魯迅畫像

晚清到四十年代末這個階段,華夏班是地球大學裡的“學渣班”,雖然華夏子孫一直努力學習發狠上進,但次次考試都是墊底,學習墊底的遭遇大家都很清楚:連隔壁班上的矮個子東瀛人都欺負咱們,就更別說那些個兒高大的白種人班級了,整天耀武揚威跑到咱們家裡來羞辱,於是華夏子孫終於忍受不了,大家就一起反思為啥咱們學習成績不行呢?後來得出了一個結論:咱們的老師不行!咱們得把老師給換掉才行!這個老師是誰呢?就是漢字,幾千年的“之乎者也”正是阻礙了華夏前進的絆腳石,得把他搬開丟掉,把漢字這塊臭石頭丟棄就成為了華夏班學習成績稍微好一點人的共識。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魯迅書法

當然,這樣的比方不一定準確,但事實就是當時的人們普遍對於自己的落後深感焦慮不安,已經摺騰了很多年想盡了辦法都沒辦法扭轉落後的局面,而廢除漢字就像是人們病重亂投醫一般的一種選擇。大家可以看到,從清末到華夏兒女站起來之前的這長達大半個世紀的歷史當中,華夏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有那些學霸班來砸場子、也有華夏班自己的各種折騰,但大家都是希望能通過這些折騰來讓華夏班成為精英班,廢除漢字也是在大家都折騰得快精疲力盡的時候想出來的一種辦法,就如同大家學習不好想要換掉老師一樣,認為換了老師就一定能改變這種落後的情況。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蔡元培畫像

公知們的觀點一定是對的嗎?當然不是,無論在哪個國度、哪個歷史階段,都有公知在推動歷史的進程,就如同一群人都患了病,大家都想治病,那些積極尋找良藥的人就是公知,但他們尋找到的藥卻不一定是有效的。那麼譚嗣同、魯迅、蔡元培、陳獨秀等等這些公知大學者們,也是一樣,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是想為華夏積極尋求一副治病良藥,廢除漢字這味藥是他們公認的一劑良藥,但這一劑藥並沒有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也沒有取得過療效的證實,而他們認為如果再不冒險用這劑藥試一試可能就馬上要病死了,於是他們顧不得細細去驗證廢除漢字這劑藥到底行不行,就迫不及待地想熬成湯喂整個華夏喝下去。而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譚嗣同還是魯迅還是蔡元培亦或陳獨秀,他們的書法都其實都很不錯,而魯迅最大的武器其實就是漢字,連他們呼籲“廢除漢字”使用的也依然是漢字。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蔡元培書法

一件事情如果有很多大人物提倡,就必然有大量的人根本不用腦袋去思索這件事情到底是對是錯,就全盤接受,於是有大量的人迫不及待地想喝“廢漢字”這碗毒理不明的湯藥,但同樣也有很多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拒絕喝這碗湯。很多有識之士認為,譚嗣同錢玄同陳獨秀等人提倡的廢漢字,本質上是要廢孔儒道學和封建思想,而漢字只不過是記錄的工具,換了別的文字,難道孔儒道學的思想就不能被記錄和傳播了嗎?所以漢字廢與不廢,並不是關鍵,而且漢字已經使用了幾千年,也曾帶給了華夏輝煌的文明成就,成績好的時候沒人怨漢字,成績不好就找漢字的茬兒,顯然是在冤枉漢字。​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譚嗣同劇照

正當公知們將廢漢字運動搞得熱熱鬧鬧的時候,那個一心夢想復辟當皇帝的袁大光頭掛掉了,公知們當然要群起來發文慶賀和對袁大光頭鞭屍一頓解氣。但在眾多的聲音當中,只有一個並不知名的人寫的十一個字成為了最強的批判文字,這十一個字的批判和諷刺力量,可以說將所有公知們批判的內容都概括了進來。這十一個字寫的是什麼呢?其實是一副對聯:中國人民萬歲;袁世凱千古!剛開始有些公知們還嘲笑這副對聯水平低劣,因為哪有上聯六個字下聯卻是五個字的對聯呢,根本對不上嘛!公知們大概就是輕蔑地嘲笑:寫對聯的人真是沒文化太可怕了麼麼噠!


一副對聯,讓那些叫囂要廢除漢字的學者沉默了,你能看懂嗎?

∆譚嗣同書法

但這副對聯的作者面對一片嘲諷坦然自若:笑我沒文化真可怕?公知們你們站出來給我說說:袁世凱對得起中國人民麼?如果袁大光頭對不起中國人民,那我這對聯何錯之有?這下公知們傻眼了:是呀,袁大光頭對不起中國人民呀!這對聯看上去五字對六字不倫不類,但是實則非常巧妙呀,不但文字寓意擺在這裡,連上下聯的文字數量都蘊含了嘲諷在內啊!很多反對廢除漢字的人也發聲:你們這些公知們,倒是用你們想要用的新文字寫一篇可以媲美這十一個字的文章出來瞧瞧呀!公知們都沉默了:用什麼文字也寫不出這樣水平來啊!

最後,就這樣一副“沒水平”“不成對”的對聯,讓公知們意識到了漢字的確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和精妙高深,並不是想當然的那樣一無是處,很多原來支持廢除漢字的人也開始反思和辯證地理性思考,最終,沸沸揚揚鬧騰了幾十年的廢除漢字運動成為了一場鬧劇收場。

而到了今天,隨著華夏的強盛,漢字更是成為了被曾經欺負我們的那些國家的重要“外語課”,漢字也成為了我們的驕傲,這也證明了華夏當時的衰敗病根所在並不是漢字本身,而漢字也用他自己獨特的魅力,讓自己避免了被廢除的厄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