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與夏侯惇單挑過嗎,你認為誰更厲害呢?

手機用戶6746717095


張遼和夏侯惇曾經有過單挑。




在《三國演義》第十一回中,回目: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這一次,張遼和夏侯惇雙方的對陣,沒有具體結果。
但我們能夠通過戰場局勢進行分析。

呂布先派臧霸出戰,曹軍中樂進迎上來,雙方戰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而曹軍中夏侯惇前出助戰,被張遼截住廝殺。

雙方未分出結果前,呂布按抐不住了,“惱得呂布性起”,親自挺戟衝了出來。這句話是說呂布生氣了。呂布為什麼生氣呢?說明呂布認為,本方兩員大將並不佔上風。

臧霸與樂進即然是平手,那麼,至少說明,另一組的戰鬥中,張遼至多是個平手。

呂布以前是打過夏侯惇的,非常輕鬆。那是在《三國演義》第六回中

回目: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夏侯惇與呂布交手,戰不數合,戰場形勢發生變化,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逃回本陣了。

這一戰,呂布把夏侯惇打出了心理陰影,後來他見到呂布向他衝來,就總是選擇逃跑。

而夏侯惇與張遼對戰,此時他應該至少不落在下風,這就讓呂布很不高興,無法容忍這個手下敗將在自己面前出風頭,呂布迅速衝出來,把夏侯惇嚇跑了。

那麼張遼的武藝就不行嗎?完全不是,他的武藝在目前狀態下,能保證與夏侯惇平手,而後來,他的武藝應該略強於夏侯惇。

咱們來對比一下兩人的戰績。

張遼的單挑戰績:


張遼的武藝提高得很迅速,官渡之戰時,就能與“河北四庭柱”之張郃四五十合戰平。後來斬蔣奇,退袁尚,殺沮鵠,陣斬冒頓,還與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七八十合打成平手。

再來看看夏侯惇的戰績:

夏侯惇前期還是很猛的,主動挑戰呂布,四五十合擊敗呂布手下大將高順,但他的兇猛到了“拔矢啖睛”以後就戛然而止了,戰關羽,十數合無結果,再戰時就先讓士兵們進行包圍,也說明他已經心虛了。


戰趙雲不能說明什麼,趙雲詐敗而走,是為了將夏侯惇大軍誘入伏擊地點。

那麼,張遼為什麼後來武藝有很大長進呢?這與一個人有關――關羽。

關羽對張遼比較看重,白門樓一戰,張遼被俘,是關羽向曹操求情,留了他的性命。

土屯約三事,關羽降漢不降曹,在曹操帳下效力。關羽雖然一向性格矜高,但他在曹營中與兩個人關係比較好,一個是張遼,一個是徐晃。而在相互交往中,也曾經在武藝方面多有交流,張遼和徐晃都受益匪淺。這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回目:“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和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中都有明述 。

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

夏侯惇中箭成為“一目瞭然”之前,他的武藝應該至少能夠與張遼戰成平手,或許還略佔上風。

但夏侯惇眼睛受傷以後,張遼又受到關羽的指點,武藝突飛猛進。此消彼長之下,夏侯惇就落在下風了。


饞嘴肥貓鏟史官


說到三國大將,總有嘮不完的嗑。張遼和夏侯惇,都是曹操手下大將,那麼此二人到底誰更強呢?

在《三國演義》原著中,此二人算是勉強單挑過。在文中第十一回說到,呂布濮陽與曹操交戰,夏侯惇引兵殺了上去,呂布那邊則是張遼出來抵擋,但戰不多合,呂布有點生氣,就親自上了。呂布一上,夏侯惇就退走了。在這裡,他們兩真正說是單挑了,有點勉強,但從呂布的反應來看,張遼應該處在下風,但這就說夏侯惇比較厲害,也沒多大說服力,畢竟戰場混戰還是有點亂,算不上實打實的單挑。

(張遼和曹操)

但如果比對兩人跟其他的人單挑成績,也很難對比出來誰更強,比如典韋猛將中排第三,許褚排第六以後,但是許褚卻可以跟典韋打的不相上下。因此,既然沒有直接單挑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對比他們曾經單挑過而且互相有聯繫的人。

以誰來做標準呢,或許很多人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關羽關雲長是也!

夏侯惇,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夏侯吞眼”這一典故。話說夏侯惇戰鬥之中,眼睛中了一箭,眼看要敗,不料,夏侯惇王霸之氣爆發,大喊:"父母精血,不可棄也!"直接把箭一拔,眼珠子都一起拔了出來,直接生吞了!我的天啊,對面兵士見此,直接嚇尿,沒想到夏侯惇竟恐怖如斯,哪裡還敢再戰,於是敗退!可見,夏侯惇既勇猛又狠,比之關羽“刮骨療毒”毫不遜色!

(夏侯惇吞眼)

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中,這最後一關,正是遇上了夏侯惇。夏侯惇早就想與關羽大戰一場,雙方氣不打一處來,立馬大戰在一起。此前不久,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皆是一刀斬殺,關羽戰前還直接問夏侯惇:你比顏良文丑如何?看來二爺也是認為夏侯惇沒幾下子,也是想著一刀斬了。

可惜,夏侯惇卻是硬茬,雙方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雖說處於下風,但也是越戰越勇,關羽想要拿下他,沒有三百回合以上估計拿不下來,可見,夏侯惇比之關羽,差距不會特別大!

既然拿關羽做參照物,那麼我們再來看張遼跟關羽的比對。三國中,關羽和張遼沒有明面上的交手,但在《新三國》中,有這麼一段。當時,關羽幫曹操一刀斬殺顏良,風頭一時無兩。顏良被斬,其兄弟文丑肯定不同意啊,當下就說要報仇,在曹操陣前叫罵,說要取關羽首級!

張遼、徐晃豈容文丑囂張啊,於是兩人出戰。文丑竟然不怕,以一敵二,居然還不弱下風,戰了幾十回合,依然不相上下,怪不得袁紹老是吹噓文丑啊!

(文丑戰張遼徐晃)

可惜,文丑卻遇上了一個比他更囂張的,沒有錯,就是關羽。關羽縱馬疾出,說道:“張遼徐晃退下,看我來斬他!”是的,你沒有看錯,關羽又要去單挑了,結果文丑又被一刀斬了。

可見,關羽要是對上張遼和徐晃,單挑二人也是能輕鬆戰勝的,如果單單對上張遼,估計也可以秒殺的。

經過比對,兩人對上關羽,一個是久站不下,一個是被輕鬆秒殺,答案已經很明顯,武力方面,夏侯惇強於張遼!

【大家若有不同看法,可評論區留言探討!我是七夜侃歷史,歡迎點贊關注!】


七夜侃歷史


沒有可比性。夏侯惇是大將軍,也就是眾將之首,所有的曹軍將領都歸夏侯惇管。也就是說,從威望上看,夏侯惇能夠鎮服所有人。夏侯惇更多的工作是放在後勤上,給大軍徵召士兵,編製成軍,訓練部隊。整個曹操掌權期間,夏侯惇就是扮演了副曹操的作用,曹操基本上不跟夏侯惇同時出現在戰場上,兩個人肯定是留有一個鎮守許昌的。這也是夏侯惇沒啥戰績的主因。

而張遼則是戰將,張遼投靠曹操的時候不論從資歷到威望上都差了夏侯惇一大截。張遼是曹操五子良將之一,曹操基本上把他帶在身邊。曹操雖然多次讓張遼代替自己指揮部隊,但是當時對資歷看得很關鍵,曹操也很難直接破格提拔。

在逍遙津戰役以前,張遼的地位實際上並不高,不過是曹軍的騎兵統領,略高於李典,但低於樂進,所以才會有張遼李典出城迎戰,樂進守城的命令。逍遙津戰役後張遼立下大功,曹操終於有了提拔張遼的機會,曹操調走樂進跟李典扶正張遼,張遼這時候才算是當上正將。所以推算下來,夏侯惇是最高司令部大元帥,張遼只是評了大將,還沒到元帥級別。


優己


夏侯惇,字元讓,早期就跟隨曹操,後為魏國大將軍。此人在曹氏陣營中的地位猶如關羽之於劉備。夏侯敦建功立業的時代是在三國鼎立前,群雄逐鹿時。破黃巾,驅董卓,滅袁術,收張繡,誅呂布,平袁紹,他一直是草操手下頂大梁的人物。


此人前期武力時常有表現,曾50回合擊敗高順

“便挺槍出馬搦戰。離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敦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三國演義》。

不過後期由於成為統帥級別人物,鮮有上陣的機會,所以表現平平。他曾被曹性射瞎左眼,硬生將自己左眼吃掉,勇猛程度不下關羽刮骨療傷。外號:盲夏侯、獨眼蒼狼。


“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敦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三國演義》。

至於張遼,同樣是曹操手下猛將,乃是五子良將之首!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strong>

張遼一生戰績輝煌,合肥之戰中,張遼以7000兵在逍遙津大破東吳10萬大軍,並差點生擒孫權,嚇得孫權肝膽驚裂,手足無措,抱頭逃命,東吳名將呂蒙,甘寧,淩統只能繞河逃走,跳水求生,拼死才逃得性命。

孫權從此記住了張遼的大名。東吳的百姓碰上夜哭的小孩,就說:“張遼來了!”小兒不敢再哭。這便是張遼止啼典故的由來!(《魏略》: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張遼與夏侯惇是否幹過架,目前在正史之中還找不到確切的實記。但在《三國演義》中,他們兩是上場打過的。“夏侯惇拍馬便出助戰,呂布陣上張遼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

當然,這樣一場打鬥,因為呂布的緣故,他們並沒有分出勝負,所以在武力值方面說不準。


不過,這個厲害,不僅僅是單論武力值,夏侯惇作為曹操大將之首,夏侯惇顯然比張遼來的更全面,張遼是將,夏侯惇是帥。


白話歷史君


《三國演義》耳熟能詳,其影響力要遠超於《三國志》等史書。從精彩度傳奇性來講,小說是遠勝於史書典籍的。

夏侯惇是曹操的本家,曹操本姓夏侯,應該叫夏侯操,因父親是大太監曹騰的養子,所以從了曹姓。而巧的是,夏侯惇與曹操都是歿於公元220年,可說兩人甚有淵源。



至於張遼與夏侯惇的武力值,如按《演義》所載,夏侯惇似乎高些,因為他太猛了,如他之人,三國中只有張飛能比。有次攻打呂布時,夏侯惇左眼中了流矢,敗北而回。自此被稱作“盲夏侯”,夏侯惇平素很注重儀表,每次照鏡子看到盲眼都十分氣憤,將鏡子推到地上,對“盲夏侯”這個渾號,也甚是不喜。



而《演義》中,顯然是加了料,中箭後忍痛拔出左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然後吞了眼珠,挺槍殺了射他的曹性。羅貫中把“眼中流矢”渲染成“夏侯吞眼”,看起來確實精彩,但是不符史實。

有句三國武力值排名的歌謠,一呂(布)二趙(雲)三典韋四關(羽)五馬(超)六張飛七黃(忠)八夏(侯惇)九姜維,夏侯惇排第八,也是數的著的,但估計是杜撰於《演義》。



而張遼,其功績比之夏侯惇,可以說是碾壓性的。張遼經歷比較坎坷,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未遇明主,卻始終能恪盡職守,人品還是很好的。呂布兵敗後,歸順曹操,自此展開其輝煌的軍事生涯。

張遼曾助曹操大破北方的少數民族烏桓,立功甚多,但最著名的當屬“合肥之戰”。



公元215年,孫權帶兵十萬攻打合肥,張遼親率八百人衝陣,親自斬殺東吳將領兩人,士卒數十, 直衝到孫權帥旗下,東吳軍一時膽寒。後孫權發現張遼兵少,遂下令重重包圍,張遼左衝右殺,只餘數十人突圍。留在包圍圈中兵士大喊:“將軍放棄我們了嗎!”張遼危難時復衝入救出被困兵士,此戰吳軍氣為之奪,而守城曹軍士氣大振。



喪失鬥志的東吳軍,圍合肥十幾日不下而退,張遼領兵追擊,差點活捉孫權,此戰震驚東吳,每當小孩哭啼不止,父母便嚇唬:“張遼來了!”小孩子便被嚇的不敢再哭,可見張遼給東吳軍民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

而曹操於此戰後,對張遼大加讚許,史載:“太祖大壯遼”。觀《三國志》,曹操對下屬只“大壯”過兩次,對張遼的功績是有多麼嘉許。



張遼歿於公元222年,當時已是曹丕當政,曾感念張遼:“合肥一役,張遼李典僅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見如此。使賊眾至今氣為之所奪,真乃國之爪牙。”曹氏父子二人,皆重用張遼,評價甚高。

以此,如據史載,純以武力值,張遼還真未必遜色於夏侯惇。


百味乾坤


張遼與夏侯惇都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遼原屬呂布麾下,在濮陽之戰中與夏侯惇曾有正面接觸,但未得大戰。《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寫道,呂布“叫臧霸出兵搦戰,曹軍內樂進出迎,兩馬相交,雙槍並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夏侯惇拍馬便出助戰,呂布陣上,張遼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夏侯惇,樂進皆走。呂布掩殺,曹兵大敗。…"

夏侯惇之勇猛,在曹魏軍中是數一數二的。那麼張遼的武功比之如何呢?

可以間接知道。夏侯惇若與關羽,張飛單挑,也就戰個平手。而關羽曾對張飛評論張遼說,"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此語出自傲視天下的關公之口,張遼武藝之強,也就儘可以知道了。由此推斷,,單論武藝,張遼與夏侯惇應在一個水平。

若是統軍作戰,則夏侯惇似不如張遼。威震逍遙津一戰,張遼指揮李典,樂進,巧妙設伏,以八千兵力,擊敗東吳孫權的十萬大軍,威震江東。象這樣由將領單獨指揮取得的漂亮的戰役,在三國中不多。蓋因張遼文武兼備。在這方面,夏侯惇就稍微遜色一點了。

歡迎點評。


WM曉奇


張遼和夏侯惇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開始的時候,張遼跟誰呂布打了不少的勝仗,但是在呂布被曹操俘虜之前張遼一致跟誰呂布,而夏侯惇出道就跟誰曹操出生入死打了不少的勝仗。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都沒有記載張遼和夏侯惇在戰場上從未交手單挑過。張遼投奔曹操時,夏侯惇眼睛劍傷以殘疾不能再衝鋒陷陣,曹操安排他管理後勤工作。而張遼投奔曹操成為魏軍中數一數二上將軍被曹操封為“五子良將”。他與吳國,蜀國交戰無敗績。張遼與關羽單挑過大戰了八十回合不分勝負(雖然關羽胳臂受過),夏侯惇在殘疾之前雖然勇猛無比,但是沒有和名將單挑過,曹操也沒封他為“五子良將”。綜合張遼的武藝和戰績我個人認為張遼勝過夏侯惇。


海納百川233699882


張遼的經歷非常的豐富,早年間,他跟過丁原,又跟過何進,何進敗了之後,又跟著董卓,董卓被呂布殺了之後,又歸順呂布。

曹操本姓夏侯,夏侯惇是曹操的堂兄弟,憑著這層血親關係,夏侯惇一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心腹愛將,可以不經通報隨便出入曹操的大帳和臥室。夏侯惇雖是個關係戶,但也勇武過人,有大將之才。

夏侯惇跟隨曹操征討呂布,張遼又是呂布的手下將領。萬馬軍中,雙方衝殺,張遼和夏侯惇在亂軍之中應該有可能互相砍過幾刀,但真正意義上的大將單挑,小兵觀看,沒有見過記載。

就兩個人的武藝來說,誰更高強,我覺得張遼的武藝會更高一些。張遼跟著呂布時曾攻打小沛,張飛要出城與張遼決戰,被關羽攔了下來,關羽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且心懷忠義,要用正言感之。”關羽心中,張遼的武藝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而張遼一生的戰績,也要比夏侯惇輝煌許多。張遼隨曹操徵烏桓,率軍出戰,奮擊,斬單于蹋頓。有兩個叫陳蘭和梅成的領著氐人造反,氐人是後來的五胡之一,躲到很高的山上,山道崎嶇狹窄,只能上一人,張遼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充分發揚了亮劍精神,揮刀直上,斬蘭,成首,盡降其眾。

張遼一生最為輝煌的戰績,就是合肥之戰,在逍遙津大破東吳,差點生擒孫權,嚇得孫權肝膽驚裂,手足無措,抱頭逃命,東吳名將呂蒙,甘寧,淩統只能繞河逃走,跳水求生,拼死才逃得性命。張遼威震逍遙津,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聽到張遼的名字,小孩正哭呢馬上就不敢哭了。這一戰,也讓曹操出了赤壁之戰的那口惡氣,受到曹操的高度評價,“太祖大壯遼,拜遼為徵東將軍。”曹操封張遼為徵東將軍,這是張遼人生的巔峰。逍遙津一戰也證明了張遼武藝高強,膽略驚人,是統兵決戰,有勇有謀,有膽有識的古代良將。

夏侯惇呢?夏侯惇除了跟著曹操打打醬油之外,並沒有見過他展示兩軍陣前,斬殺敵將的武藝,他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拔箭啖睛,自己吃了自己的眼珠。夏侯惇更多的是鎮守一方,造福於民,有一年天氣大旱,夏侯惇親自背土築堤,引水灌溉,領著軍民種水稻,度過災荒。夏侯惇隨曹操出征也只是護衛左右,獻計獻策,起到一個保鏢和謀士的作用,很少上陣殺敵。

如果張遼和夏侯惇單挑,我覺得張遼勝的機率會比較大,因為張遼上陣衝殺的機會更多,砍人的經驗會比夏侯惇更豐富一些,夏侯惇受過傷,只剩下了一隻眼睛,再加上後來只是管管後勤,更不敵張遼了。


小杜笑看風雲


能提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因為張遼早期跟隨呂布而夏侯惇一生追隨曹魏的緣故。

我們只能以史為鑑,史料裡沒有倆人因著曹操和呂布火併而對戰的記載。


曹操麾下的猛將如雲,張遼之所以能進入“五子良將”之列是因著他被公認的勇猛和無畏。張遼的一生是在征戰中度過的,他早期跟隨呂布,呂布兵敗後張遼轉投曹操,他降昌豨於東海、斬蹋頓於白狼、平陳蘭於遼東、破孫權於合肥,為曹魏的建功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文武雙全的世之良將,古今罕見,其有勇,更具謀!

夏侯惇一生追隨曹操,忠心不二,深受曹操信任,他威震三國是因為在和呂布作戰時被流箭射中左眼,他居然拔下帶著眼珠子的箭,把眼珠子生吞了,眼睛冒著血還猛衝猛殺,這種震懾會給對方留下一輩子的陰影。夏侯惇一生征戰不多,後期主要在後方鎮守和搞農業和教育方面的建設。夏侯惇屬於人狠話不多、能打還忠心的忠勇武將,能得此猛將,即是曹操之幸,更是曹魏集團之幸。



張遼是三國時期稀有的有勇有謀之全才;夏侯惇卻是既能打仗平四方,還能後方搞建設的良將,兩人的本事難分伯仲。


鏟史倌


答: 《三國志》: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佈會,交戰。布退還……

可能是在濮陽打過?呂布、張遼等人正面打不過夏侯惇!這是歷史記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