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近日,住建部对《住宅项目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一点:“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正是这句话,让一众网友误以为公摊面积将被取消,房价变相下降……官方立刻辟谣,原来是房屋总价不变,羊毛出在羊身上。于是又有许多人担心,房屋将要大涨,远超公摊成本。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虽然这一规范还在征求意见环节,但是部分地区早已按“套内面积”交易了。如北京,期房项目会按照“一房一价”申请预售证,在签约过程中合同上会明确显示每套房子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同时还会在计价条款中,分别体现建筑面积单价和套内建筑面积单价。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北京商品房合同范本

公摊问题积弊已久,即使是在北京也不能幸免,2012年,北京国际友谊花园的120多名业主向消协投诉,称自家房产面积缩水达8000平方米,合计金额超过1个亿,此事成为中消协近年来受理的涉案金额最高、争议面积最大的一起房产纠纷案。据当事人称,实际只有18层的房子房本上却显示19层,被计入公摊面积的地下室却被开发商出租盈利。在业主准备重新测绘时,发现没有一家北京的机构愿意重新测绘,最后还是在上海找了一家有资质的测绘机构。

在其他地区,公摊矛盾似乎更为激烈,2007年,山东高密“贵宾首府”的住户发现,看房时样板间还是两居室带厨卫,买到手时面积却已经缩水了一半。根据房管局测绘公司的实地测绘,这栋楼的公摊系数高达52.35%,获得“史上最牛公摊”的称号,轰动一时。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武汉某楼盘业主声讨公摊重复计价问题

去年8月新华社一连发布多篇文章批判公摊面积乱象,到了今天,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但为什么是这个时候?

我们换个角度,“按套内面积交易”确实是能减少许多关于公摊的纠纷,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用处?

最直观的功能,在于有关房价、居住面积等数据终于有谱了。从前以建筑面积来计算,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城市,公摊比例差距很大,无论是房价还是人均居住面积难以准确衡量。

隐藏的功能,“房产税”或许会因此而更容易实施。目前有关房产税的征收方式,有3种主流猜想:一是简单粗暴的按套数计税;二是设定免税起点,有专家建议人均40平米内免税;三是根据房价设定差别化税率,豪宅多收,普宅少收。

无论采用哪种措施,都离不开计算房价或计算面积这两项上,在公摊面积包含在房价里的时候,同样是100平米的房子,有人套内占70,有的甚至只有50,这类房屋的所有者会不会直接拒缴按照建面所收取的房产税?

新规落地后,这种情况就不需要担心了,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计算标准将得到统一,此时再开征房产税,要考虑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可长久来看,去公摊只是会导致单价抬高,在购买总价上实际没有变化。更能让购房者“明白消费”,同时,物业费、取暖费等因为建筑面积衍生的其他收费有可能降低。

若一味追求套内面积而挤压公摊,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所以对于聪明的开发商来说,公摊部分亦能从“鸡肋”变“精华”,同样价格,开发商如果在公摊部分做得更细致美观,反而能成为一个卖点,让购房者有捡到便宜的认同感。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无论《意见稿》结果如何,国家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决心越来越大,看来房产税开征的脚步声近了。

“取消公摊”来了,房产税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