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电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哪来的?

第一军情


我们平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武器,要么是道具,要么就是“真”家伙,不过这种“真”家伙一般都是已经被处理过的,通常不再具备发射实弹的能力(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是道具枪的一种),这种“真枪”的购置在我国的枪支管理法中是有着明文规定的:


一些抗战剧里出现的枪,除了道具以外,一些真家伙就是以前战争年代遗留下的老古董了,什么中正式、三八大盖等;如果今天的各种现代武器,那么八成都是道具,因为电影厂一般是没有现役装备的,除非拍摄的影视剧需要军方或者警方的协助,那么这些枪械就有相关的单位负责提供。

然后是使用的弹药问题,这个也有电影厂统一提供(电影厂具有合法持枪证,只不过这枪只能用于影视剧的拍摄),剧组使用的枪械和子弹都是要像电影厂有偿租借的,这些子弹也没有杀伤力,要么是具有少量发射药但是没有弹头的空包弹(只能听个响、看个火光),要么就是跟部队里教练弹差不多的有弹头但是没有发射药的那种(只能看个样子),而且这些“真道具枪”的枪管也是经过改造的,可以发射统一口径的弹药!(解决了不同型号枪械使用不同弹药的问题)

至于那些坦克、大炮啥的,普通的剧组是弄不来的(粗糙的道具除外),需要用到这些玩意的影视剧,那么也肯定是跟军方有关,拍摄影视剧作为一种宣传手段用,那么军方可以负责提供需要用到的道具!


哨兵ZH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三大类:

第一,塑胶、木质模型。

这种模型不能发射,最多只是扳机可以扣动,弹匣不可以下,不可能装子弹,等同于一块木头。

优势是价格低廉,几千块就可以买一大堆,适合群众演员使用。

至于枪支外型都不太像,远距离骗骗观众还是差不多的。

这些枪支发射的火光和烟雾,全部都是通过后期制作。

所以,出现了以下的烂片


第二,仿真枪

这种主要用于主角的武器。

这些仿真枪是很逼真的,和真枪1:1制作,可以扣扳机,可以卸弹匣,可以装子弹,可以发声,可以有烟雾,但没有杀伤力。

这种仿真枪是专业电影道具,造价很高,但拍摄效果较好。

缺点是,小规模的枪战电影用用还是可以的,大场面就不行了。

第三,真枪

洋人拍摄基本都是用真枪,使用空包弹。

李小龙儿子,就是电影拍摄时,空包弹中误装了真的子弹,不幸中弹身亡。

对于解放军的电影中,真枪不是问题,很容易搞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拥有很大的枪械库,有很多枪械租借,可以提供各种真实枪支以及仿真枪支。

但民间的电影公司,很难搞到真枪。同时,如果需要在国外拍摄,中国的枪械到国外需要法律手续,即便是拍电影,也要所在国同意才行。

所以,红海行动中无法使用解放军自己的武器,被迫用了摩洛哥本地的洋枪。

这对于弘扬中国特种部队形象,是不利的。

其实还要什么枪啊,手撕就得了。


萨沙


战争电影中的武器,其实说到底也就两类:真家伙,假家伙。


先说真家伙。中国禁枪禁的很严,所以一般的剧组,想在电影中出现真家伙是相当难的,但是对于有的片场来说,真家伙还真的不少,这类电影制片厂一般都是有官方背景的,比如说八一制片厂,厂里存了不少真枪真炮,甚至连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留下的老枪炮都有。


当然,人家八一制片厂本来就是隶属于解放军的,有军队背景,想搞些真东西自然是简单的很。要知道,当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都是请八一制片厂来拍摄的,相比之下,战争电影就比较小儿科了。



当然,八一现在逐渐走进了历史,但是能动用真家伙拍片的制片公司和导演也不少。像今年来的两部战争大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背后有解放军陆军和海军的影子,搞些真刀真枪来拍片子自然轻轻松松。


拍《战狼2》的时候,动用了武直十、直9等等共200多架次,呈32台现役坦克同屏出现的震撼场面,拍摄共计耗损子弹3万多发,这些都是解放军现役的武器哦~



当然,美国佬也没少拿真刀真枪出来拍片子,像变形金刚系列里面出现的那些现役美军武器,可都是真的。对于军队来说,这种电影是可以扬军威,促进形象的,当然是要大力支持啦。


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海军陆战队专用:


F22猛禽,美军主力战机

MQ-1掠食者无人机

相比之下,还是美帝有钱啊……


而假货的话,自然就更多了。毕竟,大部分情况下,拍战争片动用太多真刀真枪,还是比较危险的。


况且就算你用的是真家伙,拍片子的时候,那些爆炸啊,开枪之类的,也还是用特效做出来的,或者打空包弹。要真完全用实弹,那不成了战争了么?


胶片易燃


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当中出现的武器道具来路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使用真实的武器作为道具。现代兵器装备属于工业量产产品,很多型号的装备产量很大,想获得非常容易。特别是现役武器装备,从军队中借用成本很低。即便是已经退出装备的老式武器,通常也有很高的存量,而且有很多就是专门作为影视道具使用。

2.为拍摄影视作品专门进行改装的武器。这一类分为两种,一类是在科幻类影视作品中使用现有武器更改外观提升科幻感,如《星河战队》中陆战队使用的步枪事实上是在“汤普森”冲锋枪上套了个壳;另一类是因某种型号的武器装备难于获得而使用外观类似的装备进行改装,如国内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使用“斯登”冲锋枪改装的MP18冲锋枪道具枪。

3.专门生产的道具。这一类道具只是具有类似武器的外观,一些能够模拟武器的使用动作和声光效果,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模型。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出现的“谢尔曼”中型坦克,其实是剧组委托道具公司制作的道具车,只能移动、转动炮塔但不能真正开火。

4.计算机制作的CG和特效。这一类应用相当广泛,各类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不可能离开CG和特效,其中就包括对武器装备的建模和动画。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具”,但起到的作用与道具无异,而且效果往往比实体道具更好,因此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正在越来越多。


军机图


我们看战争片,经常为炮火连天,子弹纷飞的画面所震撼,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不禁疑问,这些武器装备,枪械弹药难道都是真的不成,比如抗战中经常使用的三八大盖,现在成为了文物,难道能拿出来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对枪支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个人任何单位都必须严守规矩,不能乱来。当然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就管的比较松,比如美国几乎家家都不设防,没有篱笆围墙,小偷也不敢光顾,除了美国法律的严惩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人都能持枪,但持枪需要持枪证。

一般来说,像抗战片中的武器装备主要有这几个来源。第一个来源于真枪公司。这段时间大火的《红海行动》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真实武器,有利于观众近距离感受战争的气息,这类枪基本上都是制作真枪的公司提供的,不过也是塑料制作的,外壳上镀了一层防滑漆,看起来跟真的一样。但是在需要拍摄镜头的时候,发射的全部都是空包弹,不过成本非常高,穷剧组是承担不起的。第二个来源文物,直接使用的话必须小心翼翼。这种武器必须通过专门的渠道,还要有一定的资质,不是任何剧组都能够使用的,在拍摄过程中,所消耗的弹药都需要严格统计,过程十分的繁琐。第三个就是使用最多的模型枪了。模型枪相比真枪和文物枪,重量比较轻,但是可以发射塑料子弹,高级一点的,能加入那种打火机的那种气,在发射的时候枪口会产生火焰,成本比较低。而且在后期制作中,演员只要手持模型枪,做出各种军事动作,就能完成拍摄画面了。其他的声音,画面全部交给特效师完成,虽然安全性比较高,能让演员把精力投入了表演中去,但是后期制作水平太低的话,容易穿帮引来各种吐槽批评。

所以说,我们看到战争电影所展现的战场场景其实还不到真实战争的万分之一,在观看这类电影的时候,千万别对号入座,看看就可以了,毕竟电影是用来抒发情怀,放松心情的产物,如果较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了。


第一军情


现在的神剧就不用说了!神导别的本事没有,制假造假却是神导的拿手看家本领……但文革前的老电影却不是这样的,从头到尾全是真家伙!你比如说《南征北战》,参加拍摄的是刚从朝鲜战场回国休整的志愿军的一个团,团长当时说了:“都给我听好了!这次拍电影,谁给我演砸了!我枪毙谁……”当时,没有升降机,就将摄像机吊在大树上,硬是拍出了中国最经典的战争片!而其中的轻重武器,其实就是这个团的真实装备……又犹如《智取华山》,郭维当时拍这部处女作时,陕西大荔军分区派出了一个营参加拍摄,郭维带领大家重走了一回刘吉尧当年走过的天险一一刘参谋却是重走了16岁汉武帝刘彻走过的天险……在千尺幢时,一个南方新兵蛋子吓哭了!说什么也不肯再走了,从而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韩俞投书”……最后是郭导亲自上前疏导安慰,终于做通了战士的工作……而影片中,小分队使用的英国司登冲锋枪,就是大荔军分区这个独立营当时的最好装备一一刘吉尧上去时除了佩带的一支手枪外,还加了一支司登!但今天华山下的纪念碑雕塑石像上,六勇士中没有王银生(电影中当向导的老乡陈长生的生活原型),而且雕像中,六个解放军官兵小分队,人手一支美式M3黄油枪(折叠冲锋枪),这与历史完全不符合?当时大荔总队刘吉尧小分队上去的装备纪录为:六人小分队(不算老乡向导王银生),其武器是:三支司登冲锋枪,三条三八大盖,两支手枪(刘吉尧和另一名副连长各自都佩有自己的驳壳枪),手榴弹数十枚……由此说来,《智取华山》中使用的武器全是不折不扣的真家伙!

又如《上甘岭》,取景在朝鲜,参加拍摄的就是停战后,驻防在朝鲜三八线的一个师的志愿军官兵!所使用的50式冲锋枪和廖氏转盘机枪以及水连珠式重机枪,其实就是当时这个师官兵真实的装备,他们在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说穿了!其实就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战火洗礼,甚至比电影中更加的残酷激烈……而《地道战》看过了吧?在山田和汤司令率鬼子和伪军进村来到桥边的时候,突然“轰隆”一声巨响,鬼子伪军吓得全爬在地上,这是民兵埋下的地雷炸响了!事后剧组发现:这次所埋炸药过量,差点酿成事故,而炸伤了演员……由此可见,当时的老电影,玩的都是真家伙!如果放在今天的抗战神剧里,小鲜肉不吓得三天起不了床那才叫怪呢……再比如说《英雄虎胆》,为了让侦查科长曾泰(于洋饰)学会跳伦巴,剧组请来了香港老师教于洋和王小堂(饰阿兰)跳舞,而且土匪头子的飞刀也不是找替身,是自己找高手练出来的!尤其是后来围剿匪穴时,原片阿兰得知曾泰是解放军后,并没有要开枪想打死他!而是绝望的开枪自杀了……但审核时,领导说这不符合规定:应该是阿兰不甘心想打死曾泰……于是电影就删除了这一段,结尾变成了:阿兰一听曾泰是解放军,立刻恨得咬牙切齿的举枪向他射击,但却被另一名赶来的解放军将她击毙了……说到底,老电影中细节的真实才是经典的前提!从《地道战》、《地雷战》、《三进三城》、《鸡毛信》、《小兵张嘎》、《柳堡的故事》、《渡江侦查记》、《上饶集中营》等等老电影中,我们从没有看到过八路军、新四军使用过任何一款的冲锋枪以及带瞄准镜的阻击步枪和袖珍无线电台等等,但今天的80、90后扮演的抗战神剧,有的竟连56式突击自动步枪都用上了!一颗手榴可以将一架零式战斗机炸下来,一个八路军被刀穿心了,还能拔出刀来反杀日本人,接着端起机枪猛扫!待援兵赶到后,他又奇迹般变得没事了!不死之躯啊……所以,今天的00后、01后,在他们眼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鬼子、国民党、印度人、新沙皇、西贡南越、越南人等等都十分好打!因为电影中大清骑兵、义和团、八路军、新四军以及解放军使用的道具武器,一律都要远比敌人优越!但这些小白痴哪里知道,历史事实客观,却正好相反是也……


造物主20曹黎明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战争电影中,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是怎么来的呢,毕竟有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古老兵器,本身存世就极为稀少,更不要说能用得了,那么这些武器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就是专用的影视道具了。就拿常见的枪械来说,除了一部分经过改造过的真家伙,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专门的道具枪。有些好点的还能进行上膛、击发这样的操作,国外甚至有专门利用喷射火焰和抛壳以假乱真的道具枪。而像国内,很多时候道具枪都是无法操作的,只能充个样子,不过使用这些武器的演员主要处于较远的位置,再加上后期的处理,基本是不影响视觉效果的。

然后就是真枪改造的道具枪了。比如一些老枪,都经过了改造,使其能够发射特制的弹药,模拟实弹射击的声音和火焰,然后配合事先在演员身上安装好的血包等的爆炸,就能产生十分逼真的效果。不过这些道具枪由于是真枪,所以比较敏感,一般是归有持枪证的枪械组管理,而像上文中提到的道具枪(假枪),则是归道具组管的。

至于重型武器,一般都是真家伙,比如常见的T34坦克、M4谢尔曼坦克等,能够使用的数量很多。当然,也有道具,比如著名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虎式坦克就是用T34改装出来的,而像一些没有实物的老旧武器,只能仿制出道具使用。


前沿阵地


主要有1:军队提供的武器,2:道具公司或电影制片厂提供的武器,3:各种来源得到的文物。


1:军队提供武器,这是很容易想象的,毕竟他们真的有武器。比如最近比较火的《红海行动》,中国海军为剧组提供了054A护卫舰,071船坞登陆舰,综合补给船等等。摩洛哥军方提供了T72坦克,c130大力神运输机,米系列直升机等等。尤其是一些大号的武器,坦克,战舰等等,基本都是真的。军方也可以提供真的枪支,不过剧组需要进行专门的枪械管理。


2:道具公司或电影制片厂提供武器,比如生产真枪的公司,《红海行动》电影剧组为了拍摄就从香港和法国准备了几十款真枪。近景的时候看起来比较真实,不过子弹都是假的。国外道具公司比较多,可以提供各种真实枪支和仿真枪。而国内各大电影制片厂更特别,一般他们都有枪械库和持枪证,可以向剧组进行有偿租借。比如被誉为“军事电影殿堂”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向《集结号》提供了坦克帮助拍摄,可见这些制片厂武器库的丰富。

3:真正的文物,属于战争年代的遗留品。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抗战片,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中国的中正式步枪,日本的三八式步枪,美国的卡宾枪。都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兵,这些制片厂也可以提供,比如上文提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当然还有一些收藏战争年代武器的博物馆等等。在使用过程也要注意对文物的保护,不过这类武器文物因为制造的特点,确实不容易损坏。就算损坏了,个人认为反而更真实了。或许这也是这些老兵经常被放心的拿来拍摄的原因。


海外实讯


这让我想到了红海行动,对战争残酷的场面场描写的接近真实,甚至有一个女观众去告这个剧组,说不适合孩子看。

可见电影的好坏,和道具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拍摄枪械基本上都是用真家伙,这个和美国枪支管制不严格有关,这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拍电影和点电视剧的枪支大炮类武器道具的来源相对单一,就是道具公司。道具公司都隶属于各大电影制片厂,特别是八一厂。

每个剧组都会有一个专门的道具管理人员,而且这人员不是是隶属于剧组,而是直接归道具公司管。

那么有人问了,道具枪能不能打出真子弹么?看看下面的案例



我是江湖冷,一个将业余时间献给广发网友的东北爷们,我在北京,欢迎关注!!!!


老万带你玩房车


谢谢您的问题! 我是Photoshop资源


战争电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哪来的?

我们都喜欢看科幻片 战争片,但不意味着我们渴望凶残,相反的 我们在乎和平,在乎幸福感。

最近的电影中 比如像【战狼2】【红海行动】 打斗戏很足 枪淋暴雨 耳边嗖嗖飞 大炮坦克战舰 齐整整。

【战狼2】

很显然、真枪会打死人 塑料枪有点飘。


战狼2的枪支 基本是真的,有些是空弹或空包弹、在现实军队中,这些道具都是有原型的,电影里面唯一不科学的就是外国人拿M134机枪扫射的镜头,可是现实中的人是无法承受那么大的后座力的,除非 人家习惯了 不怕疼。

【红海行动】

话不多说 应该是有军队相助(战狼2也是),不过红海 是当地政府(外国)提供的、当地给场地 给战争资源 给人力 ,不是免费的。就好像 你是个剧组 在横店拍戏 你需要给钱才行。


总结:谁提供的枪支?不是本国 就是外国。弹药呢?大多都是训练弹。服装都是按照最先进 最新的款式拍的。


谢谢楼主~ 记得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