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姑父”和“姨夫”比谁更亲?有道理吗?

阿修罗君


在农村,“姑父”和“姨夫”比谁更亲?有道理吗?

亲戚关系中,姑父和姨夫谁更亲?老祖宗传下了一句俗语:人有三不亲,姑父、姨夫、妗子。在过去的说法是,这三个亲戚虽然都是亲戚,但是却并不亲。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亲戚之间亲不亲,关键看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那就不亲。这个从俗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就可以看得出来,只有和家族成员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是真正的亲戚。那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我们都知道,姑父是爸爸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是因为和姑姑结婚了以后才组建的家庭。而姨夫则是妈妈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也是因为娶了姨妈之后才成为了亲戚中的一员。古人认为这些亲戚之间的关系都是不牢靠的,毕竟在过去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在家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很多事情做不了主,而且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了,娘家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亲人了,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联系少了,亲情也就淡了,所以古人认为姑父和姨夫都不亲。

不过,在有些地方却是认为姑父要比姨夫更亲的。在农夫的家乡也是这样的,这一点从农村的酒席座次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般如果姑父和姨夫同坐一桌的话,那基本上是姑父的坐席会在姨夫的前面。而且姑父的名字是可以上族谱的,但姨夫那是肯定上不了的。在民间还流传着“姨夫亲不叫亲,姨娘没了断了根;姑父亲才叫亲,没了姑姑连着根”的说法。老话也是在理,姨娘不在了,两姐妹联系的纽带没有了,自然走动就少了。而姑姑就算是不在了,可是姑姑的父母依然还是姑父的岳父岳母,他们依然还是要逢年过节走动一下的。再加上姨夫是妈妈那边的亲戚,而妈妈也是女人,在过去社会地位也不高,所以有些地方是姑父要比姨夫更亲。

不过,在今天来看,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句话已经没道理了。因为姑父和姨夫到底哪个更亲,主要是看相互之间感情的维护了。因为亲戚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看不起我,我也看你不顺眼。


农夫也疯狂


在农村有句话叫“看是亲人不是亲,姑父姨夫小舅妈。”这话说的是在所有亲戚里有些亲戚是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他们对待自己时,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不同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去走亲戚时,姑姑小姨舅舅,这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不管给红包还是接待自己方面,那种深到骨子里的亲切感和关爱,和姑父姨夫舅母他们是不同的。


虽然因为亲戚关系,他们也会热情招待,但总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的热情是有所保留的。

最明显的是,给红包方面,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给的比姑父姨夫舅妈这样,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多点。

而且,他们对我们家庭的关心,也是不如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更用心的。

当然了,亲不亲,更关键的是两个家庭如何相处,甚至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相处是否融洽。血缘关系在这里面的作用,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会大到影响所有。

很多人,都是和舅妈姑父姨夫的亲密度,比舅舅姑姑小姨,更加好,更亲。


至于姑父和姨夫,到底哪个更亲呢?理论上来讲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和自己非血缘关系的亲人里,最亲的。姑父,就是父亲姐妹的老公,姨夫就是妈妈姐妹的老公。

记得以前有人问,叔叔和舅舅,哪个更亲?大家都觉得叔叔亲一点。理由是,叔叔和自己一个姓,平时生活在一起,可以更加容易培养感情。

而姑父和姨夫,是不会和我们住在一起的,也就是平时走亲戚时,才会接触。在培养感情方面,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姑父比姨夫亲一点。为何这么说呢?


1:首先,因为父亲所在的家,也就是你的家,是姑姑的娘家,在农村里,是根的所在。正如农村里大多数人所说的,男人是根,固定在一个地方,女人是叶子,会嫁出去离开这个地方。

在农村平时走亲戚时,尤其是过年走亲戚,都是姑姑们回娘家走亲的,比较少有舅舅去外甥家走亲的。

按农村的话说,就是叶子岁根,就不忘本,不忘娘家。而根随叶子,那叫去谈可怜,会被别人认为没面子的。

所以,姑父家的娘家在你家,而姨夫家的娘家在你舅舅家。


通常过年走亲戚,都是姑父姑姑一家人来你家走亲。而姨夫一家人通常是去舅舅家走亲。

如果,姨夫家有到你家走亲,也是他们先走完舅舅家的亲,才来走你家的。而姑父家就不同了,过年走亲,会首先到你家。

2: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亲不亲,是靠接触和相处出来的。

姑父因为过年走亲,会到你家去。而姨夫过年走亲会到舅舅家去。相对来说。你和姑父接触的次数会多,自然会比姨夫亲点了。

快过年了,很多人杀年猪后,都会给亲戚送点。一般,姑父家杀年猪后,会给你家送。而姨夫家是不会的,除非提前有预定或者猪肉太多。

大家觉得,是姑父亲,还是姨夫亲呢?


村哥小凡


农村有句俗语叫“亲人三不亲,姑夫姨夫和妗子”。


姑父,父亲姐妹的丈夫;姨夫,母亲姐妹的丈夫;妗子,舅舅的妻子。


他们是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三种亲戚。


谈及他们之间亲不亲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因人而异。


小编有两位姑父和两位姨夫,跟他们离家近常见面,两位姑父和两位姨夫为人挺不错,奶奶在世两位姑父常来看望爷奶两位老人家,两位姨夫也常去看姥爷,


虽然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小编看来也是比较亲的,小姑夫比较幽默,常称呼我为“尕丫头”,常去姨家姨夫盛情款待,开车接送,小时候每年会给压岁钱。



我觉着对于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来说,做人做事方面也是比较俱到的,虽然比不了血缘关系的亲,但也是亲人,他们来家做客我们热情招待,多走动走动感情也就慢慢亲了。


总之,亲不亲还在于双方之间相处是否融洽,相处好了自然也就亲了。


对于“姑父”和“姨夫”比谁更亲这个问题,可以分类区别:


1.理论上来讲,“姑父比“姨夫”亲。


“姑父”的“父”字代表有父亲的含义,“姑父”是爷爷奶奶的女婿,走亲同姑姑一样是转娘家,则“姨夫”的“夫”代表姨妈的丈夫,“姨夫”是姥爷姥姥的女婿,走亲不在我们家;


所以说,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姑父”比“姨夫”亲。


2.从家庭关心程度方面来定亲不亲


对于我家的关心程度方面来看,姨妈与母亲比较亲,姨妈也比较疼爱小编,小时候常去姨妈家玩,姨夫给小编买好多好吃的小吃,哄得小编特别开心。


相比于走动次数多少,走动次数多的自然会亲点。



无论谁亲谁不亲,只要我们用心,收获的同样会是用心。


那么,亲爱的你们怎么看待谁更亲呢?


有书课堂



上善若水338904613524


我觉得“姑父”亲还是“姨父”亲要看姑姑或者姨哪个在婆家比较有地位。

我们家是姨父比较亲。

从小姨父和我家走动就非常亲密,我妈和我姨关系很好,小时候我们经常一家人去我姨家里过年,小姨待我像亲闺女一样,我妈说我小时候小姨对我最好,经常抱我,给我买各种好吃的和衣服。

姨父对我们家也非常慷慨大方,姨父比较能挣钱,过年回来请一家人唱歌吃饭,都是他出钱,从来不会在钱上计较。在我的印象里,姑父是待我最好的亲戚。

小姨和姨父是自由恋爱,所以两人感情很好,小姨嫁给姨父时,姨父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我外婆没有嫌弃她,我爸妈也帮了她们很多,她们现在的好生活更是两人一起打拼出来的,所以小姨在姨父心里的位置非同一般,自然对小姨娘家人也很好。

我几乎没见过姑父,甚至对姑姑的印象也不深。感觉姑姑自从结婚之后就很少回娘家,和我爸的联系也不多,偶尔有事回来也只有她一人,姑父总是以工作忙为理由,从未来过我家,我也从来没去过他们家,从小到大没给过我一分钱的压岁钱。

听我妈说姑姑和姑父关系不怎么好,她们俩年轻时经常打架,姑姑在家里几乎对姑父言听计从。可能姑父跟我奶奶也有些矛盾吧,多以姑父才不待见姑姑的娘家。

我觉得“姑父”或者“姨父”都是外人,他们对你好不好还是要看“姨”和“姑姑”的态度,如果她们对自己的娘家人都不够好,这些外人又有什么理由对你好呢?


拾光1991


仅从血缘上来说,“姑父”是你爸爸姊妹的老公,“姨夫”是你妈妈姊妹的老公,两者并无亲疏远近之别。

俗语云:远亲不如近邻。

再亲的亲戚如果不常走动,那也失去了亲戚的意义!

别说亲戚,亲兄弟姊妹间反目的多了去了。

说个真实的例子:

老家有个邻居,和我奶奶差不多年纪,有5个儿子、3个女人。老人家遭遇过大饥荒,经历过十年“文化大革命”,还是硬生生将8个儿女拉扯长大。3个女儿,嫁到邻村,5个儿子3个结了婚,2个至今打着光棍,没办法,娶不起媳妇。老五(也就是最小的儿子)是最孝顺的,虽然打着光棍,但在家伺候一直在家伺候老母亲也没啥埋怨,老二和大女儿如今混的不错,在城里买了房子。老二因为和老大因为家里土地归属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差点动手打架,自此以后,老三(也是光棍)因为跟着老二在工地上干活就跟着老二一起基本没怎么回来过,老母亲病了也就捎点钱回来。没办法老大就和其他两个兄弟商议轮流赡养,因为两个女儿不愿意,大女儿又在城里,老太太不愿去。

商议好之后,老太太先去了老大家,住了几天就被老五给接回来了,老五见老大媳妇整体对老太太吆五喝六的,还说老太太这么大年纪还吃那么多,气不过就给接了回来,老太太也表示就跟老五过。

后来,老家因为煤矿要拆迁,老太太就准备把家里的宅基地给老五。常年不见的几兄妹终于齐刷刷出现了。老五经不住几人的软磨硬泡,就跟他们平分了。如今,老太太已过世好几年了。老五年纪也大了,腿也不好使了,日子过的和艰辛,这些个“兄弟”如今都不怎么走动了!

你们说:那个亲戚比较亲呢?



老孟的茶余饭后


我觉得好的亲人都是一样亲。

我有两位姨父一位姑父,小时候分不清楚姨父和姑父的区别,经常叫错,不管是姨父还是姑父对我都非常好。

以前听别人吐槽奇葩亲戚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家真的非常和谐,爸爸这边亲戚也通情达理,妈妈那边亲戚也和睦相处,只要大家都真诚一点,亲戚关系都会很和谐,我们家的亲戚都是抱着心照不宣地抱着这种想法相处的。


大明青小禾


姑父和姨夫谁更亲?这个问题不能从称呼上判断。在亲戚的远近程度上,姑父和姨夫是一样的。

在我家的亲戚里,姑父和姨夫都有,如果要问我哪个更亲,我还真比较不出来,我感觉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子女,我对他们来说只是亲戚,能有多亲呢。

虽然,从小我跟姑姑比较亲近些,经常去姑姑家玩,跟姑姑,姑父接触的时间更多,反而很少去姨家。本以为姑姑和姑父会对我好一些,跟对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但是根本不是一个小孩想象的那样,姑姑和姑父也会有其他的外甥和侄女等类似的亲戚孩子,根本不会对别人的孩子有多上心,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

长大以后很多事情证明,姑姑家和我姨家对我是一样的,都是正常亲戚对待。比如,每年的压岁钱,两家都是一样的。姑姑和姑父没有对我有多么亲近,姨和姨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疏远。

而且还要看你父母和姑父关系近,还是和姨夫的关系近。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你和他们的关系。



三十来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特地去百度查了一下姑父与姨夫的意思。因为在我们家不管是爸爸的姐姐还是妈妈的姐姐我都叫阿姨,在称呼上没有区别。当然在我家阿姨们的老公统一喊姨夫。百度上说姑母指父亲的姐姐或者妹妹,姑母的老公称为姑父。但是我们家妈妈的妹妹也喊姑姑啊!算了,不在纠结这个问题了。

别人家我不知道,但在我家我跟妈妈这边的姨夫亲一些。我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跟妈妈这边的姨夫的接触多一些。爸爸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也已经不在了,所以除了过年,其他时候爸爸这边的姨夫很少来我家。但是妈妈那边,外公还在,逢年过节,一大家子的人都会相约去爷爷家陪爷爷过年过节。这样,我与妈妈这边的姑父见面的机会就很多。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跟妈妈这边的姨夫亲一些。

其实我觉得亲疏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见面的机会,相处的时间等等。既然是亲戚,不要太过纠结亲疏。


忆甜的甜甜圈


谁离得近谁亲,谁交往多谁亲。

本人一个姑父两个姨夫。姑父离得最近5公里,小姨夫10公里,大姨父35公里。

跟大姨父交往只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太远了,小时候穷,没车,摩托车也带不上一家四口,就去的少。有车后会常去。

小姨夫帮我爸做个体户小生意带门路并借给起步投资钱,后来小姨夫有困难,我家也是借出几年积蓄。后来小姨夫破产,就不让还了。

姑父是经常走动,离得最近,感情也最好。工作后回老家,常给姑妈带礼物。双方有困难时,也是相互借钱。条件好了,就还回去。

姑舅亲,两姨也亲,现在条件好了,姑舅兄弟,两姨兄弟经常走动。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就好。亲戚走动多,感情好,不走动,下一代都淡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