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长沙炮校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二站。1982年9月,我在部队通过全军高考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开始了我两年的军校生活。转眼间我们已告别母校三十四个年头,每每翻动尘封的像册,忆起那似水流年,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脑海似如潮涌,感慨万千!抚今追昔,操场上、教室里、宿舍中、花池边,从韶山冲、花明楼到湘江两岸、橘子洲头、岳麓山上,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感念。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战神广场突显神威,尘封的记忆从此开启

1978年在军事大变革的浪潮中,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在长沙诞生,1986年7月1日,长沙炮校更名为长沙炮兵学院,1999年6月并入新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炮兵学院,直至2004年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1982年7月本人有幸从遥运的北国边陲,来到母校一大队五中队,开启了我的军旅人生又一次全新的体验。

五中队是一支于当年6月刚刚组建的火箭炮指挥专业队,我们是火箭炮队组建后招收的首批学员,1982年9月入校学员136人,1984年7月毕业学员134人。

长沙炮校存续二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为强军固防,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奔赴边疆、奔赴海岛、奔赴高原,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能够有幸在这光荣团队里留下青春奋斗的足迹,深感无尚的荣耀与自豪。

说到长沙,曾令多少青年人神驰向往,即使没有去过的人,也很自然地联想到毛老人家《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著名诗句。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有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等描写长沙自然景观的优美词句,让我们很早就迷恋了古城长沙。

作为军旅生涯的一站,能到长沙学习生活两年,并非是我的主观愿望,也可以说是没有想到的事。当时部队战士考上军校后不是自己选择专业和学校,而是部队根据你当时的兵种统一安排,根本没有"自愿"一说,只是知道自己考上了,究竟是哪所学校、什么专业一概不知。当接到"长沙第三地面炮兵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甚至我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所学校。

当年我正服役于68军守备九师炮兵团三营九连任副班长,驻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岭河镇。82年我们团考取长沙炮校的只有我和一名来自黑龙江望奎籍的战士徐波。我们结伴同行,带着连队首长的嘱托和战友们的羡慕与期盼,8月26日踏上了开往长沙的列车。当时对我们两个来自北方人来说,能到南方的省会城市去读书,而且还是伟人的家乡,其高兴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

列车缓缓驶入大虎山站,这是我家乡的小站,自从军以来已近两年没有见到父母双亲了,真想回家看上他们一眼,可为了不耽误报到时间,还是忍住了思乡情结狠心前行,心境真是五味杂陈,可见当时求学心情是多么的迫切。中途在北京中转,广场上偶遇考入同一所学校,来自辽宁海城39军的梁洪海同学,有志同道合者一路相伴同行,排除了些许寂寞,缓解了旅途疲劳,凭添了几分欢乐。

我们乘座的北京至长沙的1次特快,次日半夜11点多到达了长沙,我们拖着行李走出站台,此时站前广场已有接站的同学,举着接站牌在等候,几台解放卡车整齐的排列站前,半小时后与先期到达的同学分乘卡车向学校开进。乘着灯火辉煌的夜色,一路好奇地欣赏着北方城市难已见到的夜景,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列队、点名、分班,晕头转向懵懵懂懂地被命令站成一路纵队,然后被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地扒拉开分成两队,被分别带走。迷迷糊糊之中不记得被谁带到班级宿舍,人困马乏的我倒头便睡,直到洪亮的口号和整齐的跑步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扒窗向外望去,才豁然感到自己已到了梦中向往的地方------长沙炮校。

从此开启了紧张忙碌的训练学习生活。军事地形学、战术、射击等专业课,课堂就在野外,军用卡车拉着我们去实地授课。1:50000的军用地图、指北针、望远镜、作业包是我们每个人的标配。我们几乎跑遍了长沙周边的山山坳坳。全年一张课程表,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雷打不变。我的印象一是冷,寒冬时节坐在山顶高地上,寒风吹来,冷到手脚不听使唤,写字标图手抖动的标不准位置。二是下雨,湖南雨水多,野外上课经常遇到下雨,地图图版上蒙上了塑料薄膜,同学们穿着雨衣作业,真是辛苦万分。

人其实就像是在时空中游荡的浮尘。有的地方一掠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记。有的地方遥不可及,或许压根就到不了。还有的地方算是停下来了,不知什么时候一阵风来,又飘向远方。

初到长沙第一感觉就是热, 9月的长沙娇阳似火,热的人几乎要窒息,在街上随便转转,炎热加上困倦,对街上的一切都失去了关注,眼前空无一物,仿佛是行走在一个人的街道上,茫然不知自身为何物。北方来的我们真的很难适应,热的人白天晚上睡不着觉。到学校后的第一个礼拜天,我就跑到黑石铺商店里买了一个大蒲扇,平时藏在床铺下面,晚上熄灯号吹过,待区队长检查完就寝情况,又偷偷地溜出来,坐在二楼的走廊上扇着扇子纳凉。尤其是7、8月份,早上出操回来军装就湿透了,赶忙到洗漱间冲个凉水澡。吃过午饭,再冲一次。晚饭后再冲。夜里睡不着,偷偷起来找地方还要冲一次凉,好在洗漱间内都有简单的淋浴设备。军装在身上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一天不洗就全是白花花的汗渍,早晨起床,床板上被汗渍侵湿过的人影依稀可见。

长沙冬天的冷,也令人恨的咬牙切齿。在保暖的个人装备上,部队倒是没有亏着我们。绒衣绒裤、棉衣棉裤,应有尽有,只是长沙的冬天实在是太恶劣。冷的时候,气温在零度上下徘徊,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阴冷潮湿,让人有暗无天日的感觉。

长沙炮校就坐落在长沙市天心区黑石铺,属于长沙市的郊区。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军事训练也非常正规,因为这里毕竟是培养部队军官的地方。日常管理严苛到就餐后不能私自返回,必须两人成伍,三人成行,严格按队列要求行进。内务被子折叠标准45cmx50cm,误差不得超过1cm。中队内全体戒烟等等,当时感觉简直有点不近人情。我们五中队又是教学改革试点中队,教学内容囊括了基层部队需要的所有内容,每天九节课满负荷运转,除正常的军政科目,还要学音乐简谱指挥、各种球类裁判、后勤伙食管理等等真是五花八门,虽说苦点累点,现在回想起来收获还是满满的。

节假日外出是同学们共同期盼的快乐时光,由于管理严格,所以我们很少有时间外出。学校按每个中队学员5%的比例给各中队发放外出证,没有外出证谁也出不了学校的大门,所以外出一次非常不容易。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轮到我可以请假外出了,我和其他班的几个同学相约,干脆哪也不去,直接坐公交车去了橘子洲和岳麓山。

其实,橘子洲是位于流经长沙市湘江中的一个岛屿,地理位置顺江狭长约5公里。她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秀美靓丽,美不胜收。远在唐代,这里就盛产南橘,远销江汉等地。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这里山涧幽壑,树木葱翠。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为湖南大学的源头,位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历千年而不衰。山上的爱晚亭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经常在此温习功课的地方。能到主席坐过的地方坐坐,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值得骄傲的事啊。

来到军校学习的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3月,我们又有幸来到湘潭市韶山冲参观毛泽东故居。后来,根据军事地形学训练的安排,我又来到了离韶山冲30余公里,同是湘潭市的宁乡县花明楼。这里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乡。刘少奇的故居是后来按照原貌重新建造的。与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前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相比,当时的花明楼要显得冷清得多,故居里也没有什么陈设,主要以照片和文史资料为主。

同期我们又来到长沙市望城县莲花乡,这里是雷锋的故乡,也是雷锋参军前工作过的地方,在雷锋纪念馆我们共同裁植炮桐树以示对英模的纪念。看着这位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英雄故里,回想着他最终却把生命奉献给东北黑土地,当时真是感慨万千。

说难忘长沙,不只是因为那里的山山水水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只是因为我到过伟人和英雄的家乡,还因为那里有让我终身难忘的、热情好客的湖南人民。作为炮兵指挥专业的学员,我们几乎常年外出进行军事地形学、炮兵侦察、射击指挥、测地、按图行进等军事科目训练,经常近距离地接触当地百姓。有时我们渴了、累了,就会到老乡家坐一会,好客的湖南人无一例外地会马上给我们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但他们从来不像我们北方人第一个动作是给客人拿烟。湖南人吸烟的相对很少,尤其是在乡村,最起码这是我的感觉和印象。

长沙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到今年我离开长沙已经34年了,这34年来长沙的变化我一无所知。长沙,你还好吗?好客的湖南老乡,你们还好吗?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想当年风华正茂,十八岁开花年纪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北疆哨所,钢枪紧握,一棵红心向党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来自北疆,羊皮大衣,尽显严寒时尚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和蔼可亲的队首长,值得尊重的老大哥,全队心中的主心骨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教室作业,虽摆的姿势,但场景真实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站在橘子洲头,远望万山红遍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佛前留影虽不妥,佛主不怪保佑我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第一次踏上韶山冲,心里高兴又激动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湘江桥头留个影,终生难忘战友情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爱晚亭前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橘洲如帆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伟人故居前,留下青春笑颜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教学楼里,难以忘怀,紧张活泼的生动场景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兵操教室,教员细心讲解,学员全神贯注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学术交流,是不是有点将军范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野外作业,侦查、连测、五大法则决定诸元精益求精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兵器操作,考核严格,让人紧张冒汗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确山演习,沙场点兵,红蓝对抗,体味战火硝烟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靠前指挥,指示目标,决胜千里之中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精准打击,首发命中,是炮兵不变的目标追求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永恒的规矩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战神的威力,排山倒海,点燃寂静的夜空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阵地前合个影,留做永恒的回忆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训练间隙抽根烟,欢声笑语不断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整容镜前练军姿,留下永久纪念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露天电影,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展现优良作风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百分之百的红色影片和传统教育片,让人百看不厌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教学指挥中心,多少教学与管理指令由此发出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八百米障碍,苦练精兵,洒下无尽汗水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勤奋苦读,争做“四有”军人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食堂小路,一路三有,歌声、口号、正步声声震天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大操场忆当年,阅兵、娱乐、训练,龙腾虎跃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车炮扬,铁流滚滚,从这里走向训练场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教学楼前,留下终生难忘的青春印迹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团结战斗的五班,让我们永远铭记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区队全家福,尽显同窗情谊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中队全家福,留下永恒的记忆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长沙火车站,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遍布天涯同学情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长沙炮校,在我军的历史长河和序列中,仅仅闪现了26个春秋。如今她的魂魄已被各位同学、战友飞散在祖国各地,仅剩一个残破的身躯,仍然躺在黑石铺这个地方。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昔日的辉煌终将逐渐被历史淡没,可在那里战斗过的同学、战友们,为之辉煌而付出的心血、汗水、青春和收获的战友情谊,将终身难忘,永驻心间。遥祝天南地北的同学们,健康快乐!一生平安!

梦牵长沙忆当年——我在炮兵学院的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