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章丘漢俑

漢族形成於漢代,但起源於軒轅黃帝時期。這個認同源自各個歷史時期的漢族身世自述,尤其是民國時期的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和近年考釋出來的《清華簡·楚居》,比較系統的解釋了漢族起源問題。大體上,漢族的命名淵源自江漢平原與楚人的歷史,轉而構成了一種中原式的敘述,經過與草原民族匈奴的長期對峙,又加強了這種身份識別。

一、諸夏與江漢平原

軒轅黃帝經過征伐,代神農氏為天子,而後建立了初步的封建體系和朝廷框架。《史記》記載,黃帝“賜姓十四子”,使其各領四方之族群,又“置左右大監”,而後率車仗巡行天下。此後,其直系後裔顓頊、帝嚳、堯舜禹,又繼續完善分封,基本囊括了中原及其周邊地區。其中,在江漢一帶的黃帝后裔,先後為:昌意高陽氏居若水,青陽高辛氏居江水,以及夏人宗邦褒國居於漢中。商湯滅夏之時,夏人可能有一部分從中原向西南方向逃亡,聚居於江漢一帶,即商時的“庸”、“縻”部族。因此,江漢一帶從軒轅黃帝開始即有諸夏之人。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三星堆銅器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史記·楚世家》: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世本》:楚鬻熊居丹陽。《左·桓二年》正義。宋衷曰:丹陽在南郡枝江縣①。《左》正義同上。《左·僖四年》正義引:“丹陽,南郡枝江縣也。武王徙郢。

昌意高陽氏之後裔,在帝嚳時期出任火正,因而名為祝融氏,其後分為八姓,居住地位於殷墟的南方,屬於江漢南蠻之地。商末周初,在武王號領下,黃帝-夏人的後裔進行了總動員,江漢地區的庸、濮、彭、髦等族姓加入聯盟。戰勝之後,祝融氏後裔熊繹被成王分封于丹陽,命氏為羋,成為楚人的祖先。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三星堆銅器

二、秦楚之爭

經過春秋戰國的紛亂,按照班固在《漢書》中的評論,秦並天下時,炎、黃、唐、虞之苗裔已經快死絕了。這個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實際上,正是楚人的後裔力挽狂瀾,誅滅了秦國,而後為漢朝時期漢族的最終形成開闢了道路。

《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贊曰: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耗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盡矣

清華簡《楚居》敘述了楚人的六次遷徙史,大約在戰國時遷徙到壽春,自此以原來的淮夷和吳越地區為基本盤,逐漸遠離了最初的江漢平原中心地帶。秦並天下,楚人後裔項羽、淮夷舊部英布、蒲將軍等,以及劉邦和豐沛地區的楚人,相率推翻秦朝。楚義帝分封劉邦為漢王,都漢中,相當於再次回到江漢地區。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清華簡·楚居》

由此,經歷了整個先秦時代的反覆,作為黃帝后裔的楚人,以江漢為龍興之地,正式締造了漢朝。天下承平之後,人口大規模繁衍,因漢朝名號和歷史認同,華夏族完成了從諸夏到漢族的轉型,漢族正式形成。在與匈奴的長期戰爭中,這種“他稱”又反過來強化自我識別,才形成了漢族2000年的固定身份。這個身份能夠與軒轅黃帝契合,也能吳越、南方、中原相融合,因此才造就了最為廣泛的認同。

《清華簡·楚居》:季連初降於隈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茲率相,詈胄四方。 季連聞其有甹,從及之盤,爰生[糹呈]伯、遠仲,遊徜徉,先處於京宗。 穴酓遲徙於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 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列賓於天,巫[並戈]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
漢族起源於什麼時候?一篇竹簡顯示黃帝嫡系子孫起了關鍵作用

漢初磚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