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历史一书生


清粉为了给清朝洗地,真的是太拼搏了!

明朝从1368年到1644年,总共276年,清朝从1644年到1912年,总共268年,说明清两朝完全存在时间相同的,你的数学是在体育课上学的吗?

1644年崇祯在北京自杀,李自成灭亡明朝,随后李自成被清军灭掉,顺治小皇帝在北京即皇帝位,宣告继承明朝的江山社稷。如果不承认顺治从崇祯那里继承得来的帝位,那清朝如何能算统治中国的正统王朝。

有人说,清朝成立于1636年,当时皇太极在沈阳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所以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可是一定要记住,皇太极只是把割据东北的“金”改为了“清”,金国和清国有什么不同?还是同一伙抢劫犯,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吗?

清朝,开国皇帝是6岁小娃娃,亡国之君是3岁小娃娃,这有什么的?兴与摄政王多尔衮,亡于摄政王载沣,这有什么的?不丢人吧?为什么不承认?

其实原因很简单,清朝得国不正,总想压明朝一头。

朝代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生活在2018年和2019年,同样也不可能同时生活在明朝和清朝。退一万步说,可以同时生活在明朝和清朝,明朝的国运还是比清朝要长!

清朝的国运想上追溯到1616年,总共是276年。既然在东北割据的清国政权可以是正统王朝,那么在云贵苟延残喘的明朝也可以是正统王朝,南明小朝廷最后灭亡于1662年,算一下明朝的存在时间总共是294年。

我国的朝代存续,大多数时候是旧王朝灭亡新王朝立刻出现,甚至直接方式就是有禅让典礼进行。但在元朝时,这一情况发生变化。元朝成立于1271年,当时金朝已经灭亡36年,8年后才彻底灭亡南宋,期间两个王朝并存,算是南北朝。

朱元璋是在攻占北京之后的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的,没有超前,中规中矩。崇祯1644年自杀亡国,可是明朝势力依旧控制着中原大部分土地,其中南明弘光朝廷和历史上的南宋面积差不多。把明朝灭亡年代算在1644年,已经是很苛刻了。

哦,对了,如果皇太极称帝就可以否认崇祯皇帝的合法性,那也太儿戏了吧?貌似皇太极称帝的合法性唯一证据就是从林丹汗那里抢来的一个假的传国玉玺和一个俏寡妇。皇太极你是要当袁术还是要当曹操啊?

还有,如果1636年到1644年的清国割据政权也算中国正统,那么1932年到1945年的伪满洲国,土地面积比清国还要大,要不要也算清朝国运呢?

另一个问题是,清朝总共有多少个皇帝?


正确答案是10个皇帝,关外的抢劫犯兼草头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不算!

为了方便记叙,说清朝十二帝也行,谁让清朝遗老遗少那么多呢?可是最不能忍的是,居然有人打出了“满清十三王朝”的旗号!原来,皇太极改一下年号也算是一个王朝。

这些辫子拖进脑子里,跪在地上生了根的人,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历史知事


题目有误,明朝和清朝享国都是276年,这即是巧合,也是必然,但不是什么天意,而是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在作怪。

明朝简略历史(1368-1644)

1368年,元末起义军领袖朱元璋建立政权,国号为明。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明朝还没有推翻元朝统治,更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但这并不妨碍明朝的国祚的计算。

至于朱元璋在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称吴王时,由于并未建国号,不应计入明朝国祚。

1644年,明末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虽然后来明朝遗臣拥戴明朝皇室继续建立南明小朝廷,但一般不计入明朝国祚。

清朝简略历史(1636年—1912年)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把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入关,没有取代明朝入主中原,更没有统一全国,但这并不妨碍清朝的国祚的计算。

至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由于不称皇帝,而称大汗,不应计入清朝国祚。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末代皇帝溥仪寻味,清朝灭亡。虽然溥仪后来投靠日本人,做了伪满洲国皇帝,但不应计入清朝国祚。

这样一个标准计算下来,明朝和清朝国祚还真是一样,都是276年。

这个一致引发了人们广泛兴趣,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

即是必然,也是偶然

1945年,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曾提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现象,这个周期律确实存在,且已经被数千年历史所证实。

一个朝代就像一个人,总有其寿命,只是寿命长短不尽相同,如秦朝、隋朝,二代而亡;如汉朝、唐朝、宋朝,绵延数百年,但像明朝和清朝国祚如此一致的,确实十分巧合。

我们如今提到明朝和清朝,不是抑明扬清,便是抑清扬明,总把明朝和清朝搞得势不两立,实际上推翻明朝的还真不是清朝,而是明朝自己作死了。

从整个历史阶段长远来看,清朝和明朝十分相似,虽说满汉异族,清朝几乎全盘继承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而且更进一步强化;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模式,明朝在特务政治上更加突出,清朝在思想钳制、愚民政策上更加严密。

这种制度和模式的相似决定了在没有强大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明清两个朝代应该会表现出比较接近的发展轨迹和国祚长短,这是必然的,很容易出现的。

但是清朝还是遇到了强大的外部因素——近代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情况下,清朝仍然保持了276年国祚,与明朝恰恰一致,这又是偶然的,十分难得一见的。

综上所述,明朝和清朝国祚都是276年的现象,即是必然,也是偶然。必然中包含着偶然, 偶然中蕴含着必然,这便是唯物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一个朝代的享国年数=亡国时间—开国时间,这是没有悬疑的公式。下面简单说一说明清两朝开国亡国的时间,最后来讨论276年这个坑人的数字。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这是历史第二个得国最正的王朝,从草根逆袭到天子。采纳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朱元璋迟迟不称王。鄱阳湖水战一举重挫陈友谅,直到他去世,朱元璋才称吴王。

要称帝还是在小明王被溺、张士诚自尽之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称帝,正式建立大明,年号洪武。



历经十六帝,到崇祯皇帝这代。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在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上。

也是在这一年,吴三桂帮扶下,清军入关。这时的清朝皇帝还是个小屁孩,叫福临,年龄7岁。

前一年,也就是1643年,皇太极离世,这是在一番斗争后,福临才即的位。叔叔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外加生母孝庄太后。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经过一场风雨才继承的努尔哈赤的后金汗位。后金建立于1616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金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情深不寿,挚爱的女人海兰珠死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撒手离世。

这时的清朝的地盘还在关外。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军入关。同年,顺治皇帝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即位,登基大典,读祝文:

因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以顺民情,于本年十月初一日告天即位,仍用大清国号,顺治纪元

作为统一的明朝亡了,而明朝宗室南下,又在南方建立了南明。

历经十帝,到1912年,溥仪退位,正式宣告清朝灭亡。



综上所述,明朝享国年数=1644—1368=276年。若再加上南明的话,明朝一共十九帝,二百九十四年。

而清朝享国年数=1911—1644=267年。如果从1636年算起,那么就是275年。

但朱元璋是在阳历正月份称帝,崇祯皇帝死于阳历三月份,所以明朝的享国年数正确该是277年。同理,溥仪退位于十二月份,顺治登基于十月份,所以该是268年。1936年算起,则是276年。

清朝到底是268年还是276年?明确说是268年,为什么?皇太极建立的只能算国,是个地方割据政权,而入关定都北京,才勉强算是个清朝的样子。



所以,明朝、清朝的享国年数压根不相同。但是二者符合300年这个铁律。富不过三代,王朝不过300年。明清二朝是符合的。


史小二记


说这话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满清余孽,汉奸网特,要不就是tmd缺心眼儿。史学界都公认的,大明是276年。满清 267年,是从1644年开始算。按照这个缺心眼儿的这种思路。一天到晚的的从国家,土地,民族,人口比,选择性失忆失眠……现在又要比他们的国运,怎么比?满清也比大明短,如果按照出题的这种思路,满清是276年,那大明就是320年。若按这种思路计算,大明的土地,也远远超过满清,至少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满清余孽,汉奸走狗,到处找存在感,实际就是找骂。找死!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以后,南明王朝,又坚持了40年,还没有算郑成功的政权,如果算郑成功的政权20年,那么,大明更远远超过满清。因为郑成功的政权一直以大明为正朔……中外史学界都公认!头条小编缺德少才,三观不正的贴子发,正派有水平的贴往往被吃了!没文化,没历史常识的啥缺,都敢发帖?只能贻笑大方!国外史学界,认为大明,最后的灭亡时间都是以永历皇帝殉国为界,国内把大明算在1644年已经够苛刻的了。满清余孽还是找存在感,……妄图绑架新中国?……不扯淡吧!2019-3-22:21:30


cpcycc


明朝建于1368年,于1644年灭亡,存在了276年,而清朝众所周知建于1644年,亡于阳历1912年,农历1911年。按照这样算,清朝只存在了268年,那么题目中为什么说清朝和明朝一样存在了268年呢?

因为清朝入关是在1644年,但是清朝这个国号在入关之前就已经确定了。1636年,也就是后金政权天聪十年,皇太极鉴于当时的形势改国号为清,这是清朝国号最初的来源。如果从1636年算起的话,清王朝的确也存在了276年。

这是不是巧合呢?当然是巧合,但绝对不是天意。因为明朝和清朝的灭亡都带有偶然性,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导致了这两个王朝灭亡。而且天意这种事情是什么人都说不清楚的。一旦陷入宿命论的泥淖里面,即便没有规律也会臆想出规律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观察,那就是统一的封建王朝都逃不过300年的命运,基本上不会超过300年,唐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也是如此,汉宋两朝虽然超过了300年,但是前后却分成了两段。


青年史学家


只能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严格意义上讲明清都是享国276年,当然,(如果不按照严格意义上讲学术上是有争议的,下面我就两种说法都详细说一遍)这里的明朝不包括流亡的南明和割据台湾的明郑。清朝也不包括伪满洲国。

下面我就为大家从各种方面叙述一下明朝和清朝灭亡的种种原因。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从顺治开始算),严格上讲为十一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当时为后金),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开始,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如果从顺治入关公元1644年,开始计算则为二百六十八年)。


明朝灭亡的因素为哪些?

其实明朝灭亡的因素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金开始了,朱元璋的卫所制,军户制导致明朝武力日益荒废。

自武宗(朱厚照)后慢慢丧失了战斗力,庚戌之变,土木堡之变就是最好的列子,以至于明朝后期打仗征剿主要依赖招募制。另一个就是藩王制,藩王制无疑于历史的倒退,西汉七王之乱,八王之乱已有前车之鉴。虽然后来朱棣削藩后避免了藩王作乱,但那么多“贤王”实在是朝堂和地方的沉重负担。(明末已有上百万皇族)其次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历朝历代封建王朝不能避免的致命点。朝堂上党政也有很大的原因,朝廷上烂一点,天下就烂一片。其中宦官专政虽然没有唐后期那么严重,但对明朝来说也是不能忽视的一大祸害。



明朝大大小小就农民起义近二百余起,其中真正具有规模的也不过二十余起。但明末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规模空前,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无异于给明朝当头一棒。再有就是明朝财政赤字日益加大,魏忠贤在时尚且可以打压商户,安稳百姓。东林党独大后一昧的压榨农民,各种赋税多如牛毛,致使天怒人怨。

辽东战事更是拖垮了明朝,后金越剿越盛,仿佛就是一个无底洞,源源不断的往里面砸银子,其效果微乎甚微,反而后金不断壮大。明军大军饷经常被朝廷拖欠,军饷下派之后军官又层层克扣也导致了军心不稳,士气不盛。



还有就是明末遭遇各种天灾,其中较为突出的前所未有的小冰河时期,这种恶劣气候一直持续到康熙中叶才结束。然后就是明朝后期的那些会玩的荒唐皇帝了,末代君主崇祯虽然殚精竭虑,夙兴夜叹。励精图治希望可以中兴大明,无奈志大才疏,在用人方面也疑神疑鬼,对待官员残忍凶暴导致君臣互相仇视也是历朝历代一大怪事,最后自缢于景山。结合以上条件明朝的灭亡,天命所至,大势所趋,其中随便拿出来两样就够让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喝一壶的了。更何况那么多足以明朝灭亡的条件。而李自成就是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朝灭亡的因素

最近我看一些帖子,说如果没有列强入侵中国清朝是不会灭亡的。我认为这样说是完全不客观的。首先没有如果。其次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种种制度就决定了一家之天下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即使弹丸之地的日本,皇权也是屡次被夺,最后天皇沦为了象征。只能说清朝可能没有那么快灭亡。

康雍乾时期清朝取长补短,励精图治,结合历朝历代灭亡的种种因素和经验取长补短来安邦治国,这时候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但清朝在总结历朝历代王朝灭亡的经验同时没有从根上去除弊端,当然如果让君主放权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敢提出来。闭关锁国不仅仅让清朝落伍于世界更让清朝或在自己的世界里,狂妄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居安而不能思危,最后走向覆灭也是必然。


清朝中后期贪官墨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对抗官府,其中较为代表的就是白莲教起义,最后清朝历时九年花费两亿白银才镇压下去,太平天国运动又给本来腐朽的清王朝致命一击,这时候清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后来在列强的不断榨取下清朝已经完全丧失的斗志,甲午战争后听到列强的名字犹如老鼠见了猫,闻风丧胆 这样的政府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光绪夺权成功慢慢像日本一样过度到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或许清朝还能延续数年,当然历史是光绪的结果很惨的。晴天一声霹雳,辛亥革命爆发各地政府衙门纷纷响应,反戈 清政府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隆裕太后以宣统小皇帝(即爱新觉罗·溥仪)的名义在1912年像天下颁布了退位诏书,清王朝的覆灭,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历史!

清朝以孤儿寡母入关开始(孝庄携顺治),最后又以孤儿寡母颁布退位诏书(隆裕和宣统)结束,也让人唏嘘不已。

总结

明朝和清朝的灭亡都是天命所至,大势所趋,顺应历史的洪流。至于为什么都是享国276年,其中封建王朝的弊端是很大的一方面,还一部分只能说是历史的巧合吧!

补充:文章开头关于明清具体享国时期学术上存在争议,我们暂且采用目前主流认可的朱元璋称帝(1368年)起,到北京城被破,崇祯皇帝自缢(1644年)止,总计276年这个说法。清朝暂且采用从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建立国号(1636)到宣统退位(1912)为止。总计276年。如有异议,还请海涵!

为什么清朝不是从顺治入关开始算起?明朝不是南明覆灭结束?

首先要强调,清朝是在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算起。这里是指清朝建立到灭亡的时间,而不是指清朝统一,或者是南明及明郑覆灭算起。

如果这样算就太不和常理了。首先南明这个政权不能继承明朝为中国的正统,它不具备长时间的存在,不具备广阔的领土也不具备稳定性,其实就是一个流亡政权。 所以崇祯自缢标志着明帝国的覆灭。如果把南明算进去的话,那明朝也不能从1368年朱元璋建明开始,因为明朝是宣告继承元朝的统治,1368年元惠宗迁都滦京,仍以“大元”为国号,因地处塞北,故称“北元”。北元是在1389年才被明朝大将蓝玉击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才标志着北元正统灭亡当时明朝称之为残元,北元后来分裂成了鞑靼和瓦剌。此问题也困扰了明朝二百多年,直到后金统一漠南蒙古。



历朝历代大一统王朝都是不记载流亡政权的,所以南明和伪满洲不能计算在内。而清朝的建立是在皇太极时期,顺治入关只是代表这清朝入主中原,并不代表实际控制中国,台湾一直到康熙时期才收复,虽然是继承明朝疆域但很多领土都是明朝没有的。所以建国和是不是大一统没有关系。如果按那个逻辑推论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是不存在的政权,五代十国(也可作十一国)也都是不存在的政权,岂不荒谬?这就是为什么清朝和明朝在主流上都是承认为享国276年的缘故!

如有误笔,烦请斧正!


济州府一户侯


清朝算上后金,明朝算上南明,这朝代国祚就会混乱。最公道的朝代认定准则是看政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以及是否控制华夏核心区(黄河流域或者长江流域),清朝在后金时期还是地方势力,明朝在南明时期政权混乱,都不能算进朝代国祚。

所以

明朝开始时间为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同年元顺帝被赶出元大都),结束时间为1644年(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殉国),国祚276年。

清朝开始时间为1644年(清军于山海关大败大顺军,入主北京),结束时间为1912年(溥仪被迫逊位),国祚268年。


会挽满月射天狼


明朝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1644年朱由检自缢,总共276年,经历16位皇帝。(南明的小朝廷不算进去)。

清朝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位清到1912溥仪退位,总共276年,经历11位皇帝。(努尔哈赤建立的金暂时不算进去,顺治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清朝皇帝)。

但是努尔哈赤建立的金是清朝的前身,努尔哈赤也是清朝的奠基人,并且也入了清朝的宗庙,后世子孙也认为努尔哈赤是开国君主。这样一算从1616年到1912年,总共296年,经历12位皇帝。

另一种算法,从清入主中原开始算,1644年到1912年,总共268年,经历10位皇帝。

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怎么算了。


蓋世楠爵


依官方版本来解读的话,明朝和清朝的国祚都是277年,至于说原因,其实与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泱泱大国有关,也就是说但凡是成功的建立了统一王朝,基本上不太折腾的话,享国多多少少二百来年还是可以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当然,要说两个前后挨着的朝代享国一样多的话还是十分巧合的,因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王朝,除了夏商周三代,动不动七八百年上千年,到了秦始皇之后,基本上也就是两百多年,不到三百年的样子。

但无论如何,这事跟“天意”没半毛钱关系,这种封建迷信式的理解方式,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其实都没有多少的合理性,人间的事还是人定的,唐太宗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把君主与老百姓的关系贴切的比做船和水。


基本上对老百姓好点的朝代,不用说的多好,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活下去的程度,基本上朝代延续二百多年都没什么问题,但也就达到了极限,因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家在治国的韬略上基本上都差不多。

从汉承秦制开始、唐承隋制、元承宋制、清承明制,一茬压着一茬,大家在治理天下依赖的政治机器,不是同一个,也基本上是前一代版本的升级,底子还是那个底子,只不过是根据朝代面临的时代情况不同,小修小补一些!

因此当政治机器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每个朝代面临的危机都差不多,最大的危机基本上就是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老百姓无以为继,只能走上造反的道路,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里,毁于农民起义的主流王朝――秦朝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黄巢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大起义、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等等,最终都逃不脱相同的窠臼,因此,明清享国祚二百多年并不让人意外,均是276年,不过是统计的口径不同罢了!


历史三日谈


形而上学地看,中国历史都遵循一个轨迹大动荡.短命王朝,大一统,具体的讲,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宋…元…明清。虽然明清是两个不同王朝,但汉唐中间也都有间断…新和周。明清之间有个大顺。清末以来。中国文明受西方的强力浸染。和传统文化已经不同质了。未来的中国。天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