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平天國男人的髮型不採用清以前漢族人的髮型?

雲飛183069639


再寫之前,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先講一個我之前文章寫過的一個故事。

乾隆三十年(1765年),朝鮮使節訪問清朝,穿著明朝的衣服來覲見,表現朝鮮國王對中國皇帝的祝賀。當儀式結束,走出午門的時候,遭到了圍觀,其中還有穿兩個披肩品帽帶數珠的官員。

明朝服裝

朝鮮使節也很實誠,直接就問這兩位官員在看寫什麼。中國官員當然是驕傲的笑著(特別標註,確實是笑著)說:”我在看你們穿的衣服。“活然一副看猴子的樣子。朝鮮使節彷彿沒聽出來的樣子,就問了一句:”我們穿的衣服和你們的比怎麼樣“。兩人似乎是沒有回答,因為這個故事到此為止了。這兩位官員都是翰林檢討官,一個叫吳湘,一個叫彭冠。

當然圍觀的不止這兩個人,還有其他很多百姓。其中還有一個叫周應文的人大膽的出來問:“貴處衣冠可是箕子遺制否(箕子朝鮮)。”

然而在99年前,也就是康熙三年(1664),情況卻截然相反

朝鮮使節洪命訪問清朝。說漢人凡見到朝鮮使者,“皆有唏噓嘆息之色,欲語未語……蓋見我衣冠,自不覺其感慨而然也”。看到穿著漢服的朝鮮使節唏噓不已,甚至流淚。以至於朝鮮使節的衣服頻頻失竊。

就在這間事情五年後,遼東一個知縣直接對朝鮮使節,直言不諱的說,羨慕朝鮮依然可以保留“漢官威儀”。

清朝服裝

僅僅是相隔了99年,表現差距卻如此之大。從這裡不難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人對漢服甚至已經到了陌生的地步。

甚至認為他們所穿的,才是正統!

朝鮮人當時的評價,我覺的概括的非常好:“四海之內,皆是胡服,百年陸沉,中華文物蕩然無餘,先王法服,今盡為戲子軍玩笑之具,隨意改易,皇明古制日遠而日亡,將不得復見”。

時間一轉,再到太平天國!

我覺的影視劇裡面的形象其實還是比價貼切的。

太平天國的人,自然不可能和清朝人一樣,在腦袋後面留個辮子。這點從稱呼他們“長毛”,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

他們把辮子解開,在前面的額頭上也續發,然後再戴上一頂帽子。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

太平天國改變髮型,只是單純的要表現出自己和清朝的不同。在當時的人看來,清朝本身的服飾才是正統。

因此太平天國無論是“長毛”,還是回覆漢族本來的服飾,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歸根到底,還是:皇明古制日遠而日亡

喜歡就關注唄:侃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侃砍歷史


太平天國的髮型,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存在。他們揚棄了清朝的那種剃髮和辮子,改為留長髮。

之所以這樣做,給人第一直觀印象,無非是為了表達對滿人統治中國的不滿。畢竟滿人在入主中原的時候,強行推行過“留髮不留頭”的策略,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拒絕清朝的髮型,對於鼓動老百姓參加太平天國,推翻清朝,有很大的作用。

但問題是,如果太平天國是為了“排滿”,是為了煽動民族仇恨,鼓動老百姓造反,他們大可以選擇清朝以前的髮型,尤其是男人的束髮。這樣不是更能帶起漢人的懷舊情緒,鼓動性更強嗎?為什麼太平天國卻不這樣做呢?

(剃髮易服)

我覺得太平天國之所以選擇留長髮,除了煽動情緒外,更重要的,還有以下的考慮。

一、張揚天性。

很多人覺得“太平天國”這個名字不吉利。似乎與“太平間”有說不清的關係。而且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去世後,才會去“天國”。因此,很多人都覺得,太平天國的人都沒有文化,所以才搞出這樣一個奇怪的國名。

實際上,太平天國自己人可不這麼想。在他們看來,“太平”是“天下太平”的意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也就是公平、公正,讓世間沒有“不平”之事。而“天國”的“天”,既是指上天(上帝生活的地方),也是指天性。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有一條重要的理念:張揚天性。所以他們才反對纏足,提倡“天足”;反對剃髮,提倡“天發”。

如果不剃髮,而改為像清朝前期那樣,男人採用束髮。那還是把頭髮給束縛起來,和清朝政府的剃髮和編辮,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太平天國不選擇這樣做。

(洪秀全像)

二、反對禮教。

歷史上,太平天國為什麼不簡單地被稱為“農民起義”,而是被稱為“運動”呢?因為太平天國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古代農民起義的範疇。包括他們的行動指南,和之前的農民起義,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太平天國在張揚天性的同時,還極力地反對禮教。當下的很多人,沒有受過古代極端禮教給老百姓帶來的傷害,對洪秀全、馮雲山當初燒聖賢書,砸孔家店的行為,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瘋子,是“瘋狂”行為。認為洪秀全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發洩他對自己參加科舉考試的不滿。

顯然,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也低估了洪秀全在清朝末年存在的意義。

既然太平天國反對禮教。因此,他們不但反對剃髮編辮子,當然也反對清朝前期的束髮了。因為“束髮”在古代,本身就是禮教的產物。

(影視劇中太平天國的裝束)

三、崇拜上帝。

我們知道,太平天國首先是從“拜上帝教”起家的。是先在老百姓中宣傳拜上帝教,後來教眾發展到一定人數後,才發動起義,想以此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新國家。

“拜上帝教”並不是基督教,它屬於是基督教在中國的變種。其教義各方面,和基督教都有很大的區別。但有一點,顧名思義,“拜上帝教”,就是要崇拜“上帝”,把上帝認為是“天父”,是世界的主宰,是人們生活的信仰。

或者說,拜上帝教,只是當時底層中國人,對於基督教的一種模仿。他們甚至也沒有什麼教義,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直觀的感覺。

我們知道,在許多基督教的繪畫和雕塑中,基督教中的很多神話人物,包括上帝和耶穌,都是“天發”,也就是披頭散髮。基督教之所以把上帝畫成披頭散髮的樣子。除了與教義有關外,更重要的是一種原始人的圖騰延續。

既然上帝和神話人物都是“天發”,因此,從簡單模仿的角度來說,“拜上帝教”就提倡不修不剃的長頭髮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太平天國主張蓄髮,不接受清朝剃髮易俗,要恢復中華傳統。因此剃頭了的士紳儒生們指責太平軍是長毛,髮匪,發逆,不剃髮是違背孔孟教育的,是不符合中華三千年傳統價值觀的,他們痛心疾首的指責太平軍頭髮多,不剃髮的“無恥行徑”。

參與了太平軍的英國人伶俐稱“中國人向來被認為是面目愚蠢、裝飾惡劣的民族,而使面容變醜的剃髮不能不說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太平軍在當時蓄髮,並將前額頭髮用彩色絲帶纏裹,“有如希臘女神像”“蓄髮的中國人無疑是俊美的”(伶俐語),常熟等地居民擁護太平軍,主動剃髮,也跟隨太平軍的絲帶時尚,清人日記中稱“開市頗盛,牌署天朝,掌櫃者俱土人,亦變紅履朱,詡詡自得”。

這種新的髮型時尚,導致一時間百姓景從,紛紛蓄髮。

而清兵“光復”浙江以後,下令留髮不留頭,大肆屠殺,將這些“發逆”不論男女老幼,屠戮一空,恢復了我大清“雅政”,讀書人們紛紛拍手稱快。

在這種語境下,梁啟超稱平定太平天國為平發,即平定發逆,但梁啟超對太平軍抱有同情態度,並不像那些“讀書人”一樣提起來就張口大罵。因此梁啟超只稱“發”,不帶“賊”字。

文言文講究韻律、簡便,梁啟超在這種情況下使用了“發逆”的叫法,是為了簡明易懂




看雲起雲湧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太平天國的男人留的是什麼髮型?

從電視劇《太平天國》裡,幾乎看不出太平天國男人們的髮型,因為總是看到他們要麼戴著帽子,要麼就纏著頭巾,感覺好像是和女人一樣留著長髮,因為看上去長長的頭髮垂在那裡,似乎太平天國的男人們把原先滿清要求每個男子留的辮子頭髮式給放棄了,而把辮子解開,把頭髮全部放了下來。

但其實真正的太平天國男子的髮型,並不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

英國人吳士禮在《太平天國天京觀察記》中記載太平軍髮式:

“仍有辮子,不過並非只打後發,即前發也留長打成辮樣而兼參以很多的紅絲線,因此辮子甚大,盤繞於頭上時,形式甚為可觀。另有一方法為他們所常用者即以黃綢或藍布巾裹頭——連辮子及前頭一併包之,而以或真或假的珠子裝飾前額。”

《避難紀略》中記載太平軍“發仍打辮,辮線甚大,有一、二斤重者,大、小賊皆然。或有用紅、綠線者,辮皆盤於髮際,或結為旋螺狀,曰得勝結,雖帶帽,穿袍時亦然。”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的男子並沒有放棄清代的辮子髮式,有所不同的是,滿清男子的頭髮,前半部是剃光的,大家都在電視上看到過,光光的,鋥亮,這部分不是不長頭髮,而是經常在剃的。

扯句題外話,剃頭匠這個行業也是在清朝才出現,之前的漢族都是沒有剃頭這個行業的,因為漢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不剃頭髮的,都是留著一頭長髮。

而太平天國的男子,頭髮的前半部不再剃光,而是任其自由生長。

後半部的辮子仍然保留,平時藏在頭巾或帽子裡。有些男子甚至把前半部的頭髮也都編成辮子,辮子間還兼參很多紅絲線,應該還是蠻好看的。

至於說為什麼太平天國男子不完全恢復清以前漢人的髮型。

主要一點就是太平天國運功本身就有些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太平天國運動並不是要滿清復明的運動,就是一幫活不下去的農民,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改版思想召喚下,向當權政府發起的挑戰。

所以太平天國運動本身沒有漢化的需求。

另外一點便是,有些人還計劃著如果運動失敗,那麼摘下帽子或者頭巾,露出辮子還可以回到滿清社會中去。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首先說明太平天國的人的頭飾是主要是包著頭,裡面還是辮子,那太平天國為什麼不採用清以前的漢族髮型,原因有二:\r

1、據說當時,也有些人打算恢復漢族傳統髮式,但終歸漢族傳統髮式,在生活上太不方便,而且又不衛生,所以只得放棄。\r

2、太平天國運動在當時可以說是防抗清朝的的一次重大事件,很多人都有擔心防抗失敗,


老貓說事情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不成為太平天國起義,因為各朝各代的農民起義都是成為起義,只有到了太平天國這裡而成為了運動。

因為太平天國有著他自己的思想,

第一,他想人人平等,

第二,反對中央集權,

第三,土地平分

正是因為他有這幾點,才不僅僅是簡單的農民起義。但是事實上,就是在我們現代,男女也不能做到平等,畢竟男女有別,諸多的限制,還是男主外女主內普遍。確實他們錄取了史上第一位女狀元,不過這名女狀元不過是他們的玩物罷了,去年我在南京的時候,我還去過女狀元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對於反對中央集權,這個更是無稽之談,他們定都南京,一樣有著三宮六院,一樣是分封自己的親信,和過去沒什麼兩樣。

至於第3個土地平分,他們確實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可是無奈沒有實施,社會不安逸,動盪不安定,所以沒有實施,但是他確實頒佈了這個法令,所以有著一定的反封建的性質。

在當時清朝為了讓百姓剃髮,有著“留髮不留頭”的口號,尤其是在江南一帶,殺了很多人,讓一些人趨於權威,太平天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有著和傾聽相反的規定,但是清廷當時要求人民提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又由於常年戰亂,開始創業時期,先顧好自己的溫飽,才選擇折中的方式,這也是在後來在行軍打仗中慢慢形成的。


蚜蟲掉牙


41

星宿派高手

6天前 · 石油銷售公司經理 歷史領域創作者

太平天國既沒有采用清以前的漢人髮型,也沒有采用清人髮型,而是弄了個不倫不類的髮型。清以前的漢人是自出生就不剪髮,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挽髮髻,但據說這樣很不衛生,易生蝨子。滿清則是剃前額的一半頭髮。太平天國反清,所以不會採用清人髮型,以前的漢人髮型也不行,於是就自創了一個髮型。據老外《避難紀略》中記載,太平軍“發仍打辮,辮線甚大,有一、二斤重者,大、小賊皆然。或有用紅、綠線者,辮皆盤於髮際,或結為旋螺狀,曰得勝結,雖帶帽,穿袍時亦然。”從這些當時人觀察看,太平天國也沒剪辮子,而是滿頭扎鞭子。據揣測,太平天國的人包著頭,是因為裡邊還保留辮子,這些人擔心那天失敗,把頭巾一扔,還把辮子露出來,就可以混入民間,這反清的意志這麼不堅定?還真讓人無語了。

再看看太平天國的信仰和號召,拜上帝教,硬生生創造的不倫不類的東西,開個會還要傳達天父旨意,嚴肅的封建迷信還是一本正經的搞笑?偏偏還有這麼多人相信,可見智商都在及格線以下,失敗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星宿派高手


太平天國的精神核心是洪秀全自創、脫胎於基督教的“拜上帝教”,太平天國的信眾們自然也要按新教的規則和“天父”設計的形式去裝扮和生活。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造滿清的反並非是反清復明那樣的恢復漢族統治,而是要創造一種“拜上帝教”模式下的新社會、新生活,打碎舊中國的目的就是建設一個新國家,但不是新中國。

所以,太平天國的內部管理和制度、紀律,雖然不能完全拜託中國傳統的影響,但還是極力的向“拜上帝教”模式靠攏的(比如,拜上帝教的男女教徒分隔生活、管理的模式,就接近天主教清教徒模式)。

所以,太平天國要創造的是新世界,而不是恢復漢族統治的傳統和天下。

~~~~~~~~~~~~~~~~~~~~~~~~~~~~~~~~~~~~~~~~~~~~~~~~~~~~~~~~~~

經常被誤解其性質的另一次中國內亂,是與太平天國情況類似的陝甘回亂。

曾經以革命歷史觀去敘述的陝甘回亂,不僅迴避了當時穆斯林要殺盡當地漢民的大屠殺行為(內亂期間,漢民死亡超千萬,被鎮壓死亡穆斯林800萬),更關鍵的是把回亂組織者要把陝甘等西部地區建立成政教一體的純粹穆斯林國家的暴亂屬性,定義為傳統的推翻統治階級的少數民族起義了。

如果當時的陝甘回亂成事的話,那麼恐怕華北以西的大半個中國就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塔利班國家了。

~~~~~~~~~~~~~~~~~~~~~~~~~~~~~~~~~~~~~~~~~~~~~~~~~~~~~~~~~~~~~

陝甘回亂與太平天國,本質上都是傳統中原文化/文明越來越不適應內部有資本主義萌芽、外部有更強大國際貿易(政治軍事)壓力和宗教擴張壓力的情況下,本土的草根階層開始拋棄舊文化、舊傳統的幼稚型騷動。

這種對舊文化的拋棄,直到五四運動知識份子開始打倒孔家店為止,才形成了全民上下對舊文化、舊制度的拋棄。

而在此之前,一部分人拋棄、大部分人還堅守時,其結果就必然是內亂。

袁世凱恢復帝制就倒臺了,而蔣介石堅持獨裁(新式法西斯)就還能支撐很久,差別就在兩人執政中間的那段時間,社會整體完成了對拋棄舊制度的共識,各種新制度實驗、哪怕是換湯不換藥的實驗,才能進行下去。

~~~~~~~~~~~~~~~~~~~~~~~~~~~~~~~~~~~~~~~~~~~~~~~~~~~~~~~~~~~~~~~~~~~~~

所以,瞭解、理解太平天國時各種怪異的行為、現象,就需要從文化進化、替代等更深的層次去正確認識太平天國出現的社會環境、全面意識與需求。

理解了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各種不同以往甚至不合常規的東西,就都有當時合理的理由,成為必然的結果。


理得心安


太平天國男人髮型,最早出於洪秀全的"奉天討胡檄"稱清滿規定的金錢鼠眼之剃度長辮,就等於兇殘嘼類,於是規留髮則留頭,剃髮則殺頭的告令,每克一城地就首先張貼蓄髮令。太平天國男髮型是與漢人一樣蓄髮,以示與滿清的剃留辮子的區別,他也被清兵稱髮匪,長毛。後因太平天國控地不多,且被圍困,有褚多物質,糧食等需要與清地盤有商業和人員往耒,於是,規定有所放鬆,准予三種人可批剃頭憑可按清留小辮,一是商賈,二是頭瘡生蝨者,三是到清地偵察的扮民軍士。此外,太平天國的蓄髮雖與漢人同,但髮型是有別的,就是漢人髮長會盤以"椎結"在頭頂,而太平天國男發是用戴冠,和札頭巾耒束髮的,由於他耒自天地會,拜上帝的西方教影響,自認為上天派的代表,與凡不同,所以髮型與漢有別。這也是歷史可悲的笑話之一吧。


黃親國旗


蓄髮令作為太平天國法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頒佈之初是得到人們的積極響應,但在推行過程中逐漸遠離恢復漢人傳統。

蓄髮令是太平天國每攻佔一個地方後發佈的第一道公告,對於拒絕蓄髮者,太平天國將予以嚴懲,因此死傷者不計其數。

這裡存在疑惑,如果蓄髮是對傳統的繼承,為何會動用嚴峻法令?

因為,太平天國把蓄髮作為歸順太平天國唯一的標誌,這一目的和清朝剃髮令的目的是一樣的。而且,太平天國蓄髮令的目的還在於防止人們叛逃,畢竟蓄髮在清朝是大逆不道。

太平天國推行的蓄髮令並非是傳統的漢人髮型。太平天國與清朝的區別在於,清朝是剃光前額,太平天國是蓄髮不剃,保持頭髮的自然生長。

為何太平天國不推行傳統的漢人髮型?

一是頭髮生長存在週期,即便是推行,也很難短時間實現。

二是太平天國以宗教為精神主導,並非是恢復漢人傳統,僅需要和清朝以示區別即可。而區別的前提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