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需要提前多久準備才來得及?

WangYao祖國君


基礎好一個月足以

基礎一般3-6個月比較普遍

基礎不好幾年也有可能

有的人,一直考到35歲也考不上

所以一般推薦準備時間在3-6個月。太短時間不夠,太長精力太分散,不可控因數太多。

那怎麼判斷自己屬於哪類人?

以下給一個參考,可以自行對照。

基礎好一個月足以的人,至少要極擅長一個考試科目。要麼行測很好,要麼申論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就是經過簡單的題型瞭解後,申論或行測單科成績就可以達到60分以上。通俗點講,就是有一科即使你裸考,完全靠已具備的基礎知識來答卷,也能考不低的分。我考公時前前後後準備約2多月時間,但我的申論基本沒複習過,就是靠高中做閱讀理解和寫論文的底子來考,主要精力都放在行測複習上了。我也見過行測特別好的人,裸考就能考到70多,但他申論不好,平均40分左右。若是兩科都擅長那就更無敵了。

基礎不好需要準備幾年的人。這種一般集中在已畢業多年或學歷偏低的人群。因為離校時間長,很多基礎知識都忘光了,需要重新撿起來,需準備的時間比較長。基本特點就是裸考分數低,兩科總成績在100分以下,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成績無明顯提高。那麼這種人需要靜下心來,多下點功夫學習。

那種考數年都考不上的,總結兩個原因,一種是不努力,一種是不擅長應試。

除以上情況外,一般都是普通情況,需要準備3-6個月。需要提醒一下,這裡所指的3-6個月準備時間,是指有效準備時間。那種準備1年,大半年都在看手機打遊戲的不算。如果準備3-6個月還不見成效,那就要琢磨一下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方法是不是有錯誤,一味的熬時間意義不是很大。


話匣子紅追


不少想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對於備考比較迷茫,公告未出沒有備考動力,公告出來備考時間又太緊張,那麼準備公務員考試,備考多長時間合適呢?

事實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備考的時間也有差別:

1、適合用一個月時間複習的人,必須有很好的基礎,比如大學剛畢業,學校的老師,這些人數學基礎、語文基礎都還過的去,也經歷過高考甚至考研的洗禮,這樣的人如果是考省直機關以下的部門的話,有一個月的時間來複習還是問題不大的。

但如果報考的是河南省公務員考試中的熱門<strong>職位的話,還是需要更多一些時間來準備的。

2、對於一些畢業幾年的在職人士來說,一個月的備考時間相成功上岸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報考計劃,可以參考往年的報考情況及職位招錄情況,提前做好備考準備,不可盲目跟風而導致無計劃備考。

3、每個人的知識接受能力存在差別,所以具體多長時間來做好備考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在此,小編建議:有報考計劃的話還是建議做好充分的備考準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基礎知識的熟練掌握,進而用一個月時間來進行專項訓練,之後再用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的時間進行限時套題練習,如此備考將更為充分,參考將更有底氣。


洛陽中公教育


公考千里馬來回答本問題。

公考備考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筆試備考階段。另外一個是面試備考階段。從大多數人的情況來看,更為關心如何準備筆試,就是行測和申論。

一般而言,這些年各省份聯考和國考時間比較固定,聯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國考12月份一次。結合公考千里馬的經驗來看,建議最少三個月的準備時間。理由如下:

1.行測需要靠專項訓練和刷題來提分。行測包括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五個內容,答題時間120分鐘,題量在130-135之間。這意味著在行測考試中,平均每一分鐘就要答一道題。很多考生考完後都會吐槽說題量大,做不完,可是最大的原因在於準備時間不充足,沒有針對性的訓練,臨場答題效率上不去。反之,如果你用三個月的時間備考,每天至少騰出一個半小時進行訓練,那麼你會發現自己的做題效率會非常高,畢竟別人做不完你做完了,這就是優勢的提現。

2.申論提高需要一個過程。申論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系統思維能力,而沒有接觸過申論的小夥伴會發現申論準備無從下手。要想申論考出七十分以上的好成績,你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你需要背誦大量的優質素材,腳踏實地去寫作,按部就班地去提升概括總結能力。這就如同小學生學習語文,你不可能一天兩天就寫出讓人拍案的好文章。相信你看得多了,想得深了,寫得熟練了,申論水平才會穩步提升。

公考備考是一天艱辛的道路,想突出重圍,順利上岸,必須做那個準備最充分的人。


公考千里馬


個人建議三個月。時間太長,會導致學到後面無法專心。時間太短,又會讓自己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學到位。

一週的時間讓自己熟悉公考,有個輪廓。前兩個月把往年各省題目做一遍,最後一個月各種模擬卷。保持高強度訓練是根本。

我主頁有篇公考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胡言閒語


公務員考試需要報班嗎?


止水40


如果老考生提前一個月足以!畢竟公務員考試性質是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