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为何形式主义屡禁不绝?

个人认为,原因无外乎二者:

一是你要他拿出真东西出来,他实在拿不出来,只好拿出“漂亮”的形式来忽悠人。比如说检查教案,大多因为领导实在想不出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办法,只好在本不必全面检查的教案上下足功夫,以刷自己的存在感。为什么有些领导讲话废话连篇,千人一面,因为他们实在没有真东西说,他们只能,只好讲废话,讲千人一面的套话、空话。某领导讲话有个口头禅:我就不展开了。同事说,你让他展开,看他能展开点什么?他就是展不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方式。凡搞形式主义者大都是腹内空空、胸无点墨之人,实在没有内容,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没有内容,没有真货。

我们知道,凡是学校申报这个特色,哪个特色,或者省一级、市一级等,大多是靠形式主义过关的。问题是那些评估小组的专家都瞎了眼吗?不,评估专家们对徒有其表的申报资料大都洞若观火,明知是假,是形式主义,但都心照不宣,装出一幅认真审阅的样子,最后郑重其事地宣布:很好,很好,已达到省一级标准。

这就是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第二个原因了:利益。因为,评审结束后他们会拿到不菲的专家费。要是指出申报材料的形式主义,谁还给你专家费和其它好处呢?再说,大家都是教育系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直戳对方心窝,不等于给自己树敌吗?再说这样一来,其它搞形式主义的学校都会视你为大敌。迎检和评估已经形成利益链。

这样一来,学校等级上去了,特色有了,领导政绩上去了。可是害苦普通教师了。除了沉重的工作压力,还有更沉重的形式主义的造假任务。记得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学校评估省一级学校,国庆七天都加班。有同事被要求7天编一本书。

说实话,教学再累还有成就感。搞形式主义造假除了累还是累,除了烦还是烦。

要杜绝形式主义,首先要让真专家当校长。能拿出真东西,自然不会搞违背人性的形式主义。其次,必须摧毁迎接评审利益链,取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各类检查。如果一定要评估,可以请外省的专家组成第三方评审机构。

学校教育为何形式主义屡禁不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