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為何形式主義屢禁不絕?

個人認為,原因無外乎二者:

一是你要他拿出真東西出來,他實在拿不出來,只好拿出“漂亮”的形式來忽悠人。比如說檢查教案,大多因為領導實在想不出有效的促進教學的辦法,只好在本不必全面檢查的教案上下足功夫,以刷自己的存在感。為什麼有些領導講話廢話連篇,千人一面,因為他們實在沒有真東西說,他們只能,只好講廢話,講千人一面的套話、空話。某領導講話有個口頭禪:我就不展開了。同事說,你讓他展開,看他能展開點什麼?他就是展不開!

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方式。凡搞形式主義者大都是腹內空空、胸無點墨之人,實在沒有內容,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形式主義的本質就是沒有內容,沒有真貨。

我們知道,凡是學校申報這個特色,哪個特色,或者省一級、市一級等,大多是靠形式主義過關的。問題是那些評估小組的專家都瞎了眼嗎?不,評估專家們對徒有其表的申報資料大都洞若觀火,明知是假,是形式主義,但都心照不宣,裝出一幅認真審閱的樣子,最後鄭重其事地宣佈:很好,很好,已達到省一級標準。

這就是形式主義屢禁不止的第二個原因了:利益。因為,評審結束後他們會拿到不菲的專家費。要是指出申報材料的形式主義,誰還給你專家費和其它好處呢?再說,大家都是教育系統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你直戳對方心窩,不等於給自己樹敵嗎?再說這樣一來,其它搞形式主義的學校都會視你為大敵。迎檢和評估已經形成利益鏈。

這樣一來,學校等級上去了,特色有了,領導政績上去了。可是害苦普通教師了。除了沉重的工作壓力,還有更沉重的形式主義的造假任務。記得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學校評估省一級學校,國慶七天都加班。有同事被要求7天編一本書。

說實話,教學再累還有成就感。搞形式主義造假除了累還是累,除了煩還是煩。

要杜絕形式主義,首先要讓真專家當校長。能拿出真東西,自然不會搞違揹人性的形式主義。其次,必須摧毀迎接評審利益鏈,取消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各類檢查。如果一定要評估,可以請外省的專家組成第三方評審機構。

學校教育為何形式主義屢禁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