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在無錫惠山古鎮中,私家園林是許多祠堂的標配,像潛龍、惠山園,但其中名氣最大者非寄暢園莫屬。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寄暢園園址原為西側惠山寺的一處僧房。明嘉靖初年被告老還鄉的顯宦秦金購得,始闢為園,稱“鳳谷行窩”,即寄暢園的前身。秦金為北宋大詞人秦觀之後,明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多次出任南北兩京戶禮兵工部尚書。秦金亡故後,園林為其族侄秦瀚、秦梁父子所得。秦梁之後,園林改屬其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廣巡撫秦燿。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秦燿罷職回鄉,續造園林,並取王羲之《答許椽》詩中的“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句意為園林命名“寄暢”,以表達自己官場失意,只好寄情于田園山水的無奈。清初,秦燿曾孫秦德藻延請著名造園家張漣對園林進行重新佈置,添建亭臺,園景益勝,聲名遠播。此間,康熙帝至少七次光臨,寄暢園進入鼎盛時期。雍正初年,秦德藻長孫秦道然因在帝位爭奪中“站錯隊伍”,被撤職下獄,寄暢園亦遭查沒。乾隆元年(1736年),秦道然三子秦蕙田高中探花,上《陳情表》為父親求情,帝允,秦道然獲釋,寄暢園被髮還。這一時期,乾隆帝十一次遊覽寄暢園,留下一百多首和寄暢園、惠山有關的詩文,其對寄暢園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咸豐十年(1860年),寄暢園毀於兵火。清末至民初,寄暢園景觀部分得以恢復。1952年,秦氏後人將寄暢園捐獻給國家。寄暢園自風古行窩開始一直在秦氏族人中傳承,從未落入他姓手中,這在中國名園中絕無僅有,故又稱“秦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與諸多江南私家園林“外觀無華,內藏錦繡”一樣,寄暢園的正門非常不顯眼,僅為一座三楹硬山頂門樓。正門內是一個不大的庭院,綠樹成蔭,湖石、老藤點綴其中。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庭院左側牆壁上可見兩方石雕匾額“山色溪光”和“玉戛金樅”。前者為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來無錫駐蹕寄暢園時所題,靈感估計是來自唐代詩人李中的詩句“偶向蘆花深處行,溪光山色晚來晴。”後者為乾隆帝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下江南時為寄暢園題寫。戛和樅都有敲擊的意思,“玉戛金樅”從字面上看是指敲擊金屬和玉石發出的悅耳之聲,在這裡應該代指園內包括流水聲音在內的所有美妙響動。中國古典園林在造景的同時,也非常注意環境聲音的渲染,以聲託景,景聲交融。譬如,雨打芭蕉就是許多園林裡刻意營造的優雅意境,體現雨夜的靜謐之美。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迎面是一座硬山頂廳堂,面闊三間,前有捲棚頂出廊。擎簷柱上有一副篆書對聯“雜樹垂蔭煙輕雲談;風澤清暢氣爽節龢”,撰題者是晚清政治家、書法大師翁同龢。對聯中的“龢”字為“和”的異體字,在此聯中與“和”同義。廊內門楣上懸一橫匾“風谷行窩”,這是寄暢園最初的名字,書寫者是當代著名書畫家朱屺瞻。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堂內梁枋上的“松風水月”匾額為康熙帝御賜;匾額下的對聯“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總化工”同樣來歷不凡,是乾隆帝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下江南遊歷寄暢園時所賦《遊寄暢園題句》詩中的頸聯兩句。史載,當時乾隆帝曾經將這兩句寫成對聯賜給秦家,可惜原跡今已不存。現在這副對聯的書寫者是無錫籍書畫名家、原無錫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吳覺遲先生。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出風古行窩東行,是一座縱貫南北的黃石大假山。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從假山中逶迤轉出,首先看到的是面闊三間硬山頂的臥雲堂,堂匾由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任書寫。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臥雲堂為全園主體建築,因堂內懸掛有康熙帝題寫的“山色溪光”雕龍金匾,故又稱御書碑廳。金匾下是一幅《寄暢遊春圖》中堂畫,兩邊對聯“流泉戛玉通芳沼;修竹成蔭覆曲廊”則是嘉慶帝御賜給秦家的。歷史上,臥雲堂是接駕皇上的主要場所,康熙、乾隆二帝為寄暢園留下的那些墨寶應該都是在這裡完成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為臥雲堂題過一首《惠山題壁》詩:“合抱楓香老桂枝,臥雲堂上舊題詩。茲身久分無丘壑,可慕秦家濯足池。”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繼續向東,可見一座六角攢尖頂小亭,亭側有一株百年香樟和一方池,池畔有一塊太湖石。亭中因保存著乾隆帝的御製詩碑而得名御碑亭。太湖石從側面看頗似姿態婀娜的少女,因有“美人石”之譽。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史載,當年乾隆帝遊覽至此,從正面欣賞此石,覺得該石更像一個偉丈夫,遂提議將此石改名為“介如峰”,並賦詩一首“一峰卓立殊昂藏,恰有古檜森其旁,視之頗具丈夫氣,誰與號以幗國行?設雲妙喻方子美,徒觀更匪修竹倚。亭亭戍削則不無,姍姍閻易非所擬。率與易名曰介如,長言不足因成圖。正言辨物得竭攬,惠麓梁溪永靜娛。”給一塊太湖石易名,就能寫出一首七律,乾隆爺實在不負華夏最高產詩人之名。御製詩碑正面除刻有上面這首詩及引語外,還刻有乾隆帝親手繪製的介如峰圖;背面則刻有乾隆帝的另一首詩《雨中游惠山寄暢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美人石北,是重簷歇山捲棚頂的二層凌虛閣。二層簷下所懸匾額“凌虛閣”由時任全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題寫;底層門匾“江南勝蹟”出自趙樸初老先生之手。凌虛閣為全園最高建築,是俯瞰園景的最佳所在。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臥雲堂、御碑亭和凌虛閣等建築在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兵火後,一直未能得到及時恢復。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均是2000年後才陸續重建的,一座位於東南角的三楹建築已經投入使用,但尚未懸掛堂名諸物。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先月榭起於水上,東西各有曲廊與凌虛閣和臥雲堂相連,前築臨水月臺,為賞月的好去處。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至此,開始進入園的水景部分。寄暢園的池水稱錦匯漪,南北長,東西窄,南北兩端漸細如渠,其水來自惠山溪流。與其它園林多在大面積水面上修築亭臺,以求障景,分割景緻不同,錦匯漪中無一建築,一望無際,因而顯得視野非常開闊,給人以景觀悠遠、池水浩淼的感覺。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從先月榭循曲廊東行,即進入池水東岸的鬱盤廊。鬱盤廊並非一處獨立所在,而是池水南岸和東岸相連曲廊的一部分。“鬱盤”一詞來自唐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對王維《輞川圖》的評價:“山谷鬱盤,雲飛水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意思是曲折阻滯,用在這裡當是形容曲廊迂迴轉折之妙。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鬱盤廊中部建有一座小亭,曰:鬱盤亭。亭匾“鬰盤”二字的“鬰”字,估計很少有人能認得。實際上,這是題匾的王季鶴老先生在故意賣弄學問,用一個非常生僻的“鬰”字代替了常用的“鬱”字。亭中置有一圓形石棋臺,據說為明代遺物,是抗戰前秦氏從一王姓人家購得,移置於此。廊中粉牆上嵌有多方歷代名家刻石,四體皆具,風格迥異,精彩紛呈。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在曲廊的北端有一座歇山捲棚頂水榭凌空出於水上,這就是知魚檻——大凡有水景的園林此為必有之建築。莊子的“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既讓中國的文人墨客、失意顯宦們自問了兩千多年,也讓他們回味了二十多個世紀,可能至今都沒有答案。知魚檻在寄暢園水景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個水景的核心所在;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水景,知魚檻都是不可或缺的景觀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說,以知魚檻為中心的景物已經成為了寄暢園的招牌性標誌。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從知魚檻北口出來,徐行幾步,就是由七塊石板拼成的七星橋。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嘉樹堂在七星橋的北堍,面闊三間,硬山頂,前有捲棚頂出廊,是寄暢園北部最重要的建築。堂名源自屈原的《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語句。堂前擎簷柱上有聯:“瑤臺倒影參差樹;玉鏡平開遠近山”。堂內懸掛的“嘉樹堂”匾額由著名書法篆刻家王能父題寫。兩邊對聯“千年人家詩書傳;百代承名寄暢園”據說來自一位高官之手,但其文才讓人不敢恭維。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在嘉樹堂東北一隅,有一座依岸壓水而建的歇山捲棚頂小亭,形制與知魚檻相類,叫涵碧亭。寄暢園第四代主人秦燿曾有《寄暢園二十詠·涵碧亭》詩專門吟詠涵碧亭:“中流擊孤艇,危亭四無壁。微風水上來,衣與寒潭碧。”這座小亭雖然有曲廊與嘉樹堂相連,但身處其中會有一種莫名的孤獨感,特別是在有風有雨的天氣裡,這種感覺尤甚。當年秦燿寫這首五言絕句的時候,想必就是一個淒冷的日子。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從嘉樹堂西順登道登上怪石嶙峋的假山,細雨中,千姿百態的紅梅和白梅已然綻放。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假山頂端矗立著一座一面為花式漏窗、其它三面敞開的單簷歇山捲棚頂頂方亭,是為梅亭。亭柱上的對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選自王維《山居秋暝》詩。本想進入亭中透過漏窗體會一下臨窗觀梅的意境,卻因亭中有一位正在鼓搗手機的女士而轉身離開。尋路下山,忽聞水聲潺潺,泉水叮咚,原來這一帶就是著名的八音澗。八音澗又名懸淙澗,是造園者刻意修築的一處三疊流水,引惠山溪流從假山上跌宕而下,以汨汨流水之聲為園林景色打造背景音樂,乾隆帝的“玉戛金樅”形容的景觀環境就是這裡。

無錫第一園——寄暢園

走出假山,路邊可見面闊三間、四面出廊的含貞齋。含貞齋原為園主秦燿的讀書處,齋名取自其自題詩“盤桓撫古松,千載懷淵明。歲寒挺高節,吾自含我貞。”詩意,表達了自己雖然官場遭貶,但初心不改的心境。門聯:“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對九峰如畫屏”借自廣東海豐吳式芬故居,是曾任湖廣總督的吳榮光為讚頌吳氏所撰寫。齋內“含貞齋”匾額出自無錫一位當代書法名人之手。今人題寫匾額多以行草為之,敢用楷體時,往往露怯。匾下是一幅《明寄暢園全圖》漆畫,從中可知當年園景與今天有很大不同。兩側對聯:“池含林採明於纈;山露苔華媚若鈿”撰者不詳,書寫者是無錫籍書畫名家王汝霖。

遊覽完含貞齋,回到風古行窩,恰好把寄暢園走了一圈。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民間亦有“富不過三代”之說。但無錫秦氏卻將以寄暢園為標誌的產業傳承了近五百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奇蹟的背後應該是秦氏幾十代人“孝友傳家”的努力,永遠自強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