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应县木塔,也就是佛宫寺释迦塔,是山西行临时增加的游览项目。最早知道应县木塔,是在一套叫《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特种邮票上。这套邮票除了应县木塔,还有登封崇圣寺塔、大理千寻塔和洪赵飞虹塔,都是全国各类名塔中的翘楚之作。来山西前就曾想把应县木塔列入行程中,一睹它的雄姿,可是在兼顾其他景点时,始终也未能把应县木塔纳入其中,因为它似乎是个比较小众的游览景点,至少在视觉上没有更多的内容。

游览完悬空寺,去往大同的路上,导游以这次行程比较宽松为切入点的开场白刚刚开始,我就听出了导游的用意,并猜到十有八九是要去途中经过的应县看木塔,心中不免窃喜。果不其然,导游的话三转两转就转到了增加行程内容的话题上来,提出增加两个景点应县木塔和雁门关,并开始征求大家的意见,我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一位母亲问女儿:硬(应)木塔是什么?差点把我笑翻。从这位母亲的可笑问话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应县木塔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远没有云岗石窟、乔家大院、平遥古城那样有名。

现在为了提高旅游品质,一些跟团游的行程大多比较宽松,随团导游一般都会见缝插针,建议增加一些景点。对导游的此类建议,我一向以“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方式来对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不被导游的忽悠所迷惑,也不把导游的善意建议当做驴肝肺。譬如,在九江跟团游览庐山的时候,就接受导游的建议加游了石钟山。

当天的天气非常好,风和日丽,蓝天上飘着淡淡的白云,是个难得的摄影的好日子。在停车场一下车,就看到了远处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木塔。在这里,我想引用一段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关于他第一次见到木塔实物时的记述:“我到镇西五英里外时,正是落日时辰。前方几乎笔直的道路尽头,兀然间看见暗紫色天光下远远闪烁着的珍宝: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夕阳,掩映在远山之上。这座五层的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高约二百英尺,天晴时分从二十英里外就能看到。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看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我进入城垣时天色已黑。塔身如黑色巨人般笼罩全镇,但顶层南侧犹见一丝光亮,自一片漆黑中透出一个亮点。后来我发现,那是‘长明灯’,自九百年前日日夜夜地亮到如今。”

有一位不参加这个新增游览项目的团友小声嘀咕:这不就看着了嘛,还花那钱干啥?我心里想,其实许多名胜古迹仅仅看到了还不够,只有走近它、靠近它,才可能真正了解它、读懂它,感受它的美妙,体会它的韵味,融入它的气场。否则,我们大可不必跨过千山万水去寻访那些我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然非常熟悉的名山大川和历史遗迹;梁思成先生也大可不必在交通非常不便的1933年经过21个小时(其中有6个小时是坐骡车)的艰难跋涉从大同来到应县,只为一睹木塔的风采。

释迦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也就是宋至和三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即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木结构佛塔。华北地区民间有“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的说法,将河北沧州开元寺前的铁铸狮子、应县木塔、河北正定隆兴寺大菩萨和河北赵县赵州桥列为“华北四宝”。应县木塔还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景区入口处,是一座四柱三门三楼悬山顶牌坊,明间坊额书“浮屠宝刹”匾额。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牌坊背后的广场上立有一尊由山西一家酒企敬赠的汉白玉观世音立像,雕像比例适中,容貌慈祥和善。只是那不知道什么人给披上的红色斗篷,实在有点大煞风景。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过山门,即是耸立在两层青石塔台基上的释迦塔。释迦塔外观五层,内有四个暗层,共为九层,平面呈八角形,通高67.31米,全塔为纯木结构,无钉无铆,耗用红松木料3000多立方米,重约2600多吨。据说塔内还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正赶上木塔维修,横七竖八的脚手架,影响了观瞻效果。

释迦塔的塔身上共有48块匾额,应该是中国塔身上匾额最多的古塔之一。塔身正面共有7块匾额,自上而下为“峻极神工”、“天下奇观”、“释迦塔”、“天宫高耸”、“正直”、“天柱地轴”和“万古观瞻”。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峻极神工”匾额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成祖亲征北击鞑靼、瓦剌部凯旋后,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时题写。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为纪念前一年击败鞑靼小王子,二次来到应州,登塔宴请功臣时题写了“天下奇观”匾额。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释迦塔”三字竖匾是全塔最古老最珍贵的匾额,书写者是金代七品县令王献;制匾时间为金明昌五年(1194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匾上还有236字的题记,记录了塔的维修历史,堪称释迦塔的“档案”。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正直”二字匾为清雍正年间怀仁(今山西怀仁)知县李佳士手书。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天柱地轴”匾出自明万历年间户部主事田惠之手。田惠为应州人,是万历年间刊刻的《应州志》的主要编纂者。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万古观瞻”匾额传说出自一个贪官之手,本应去除,但百姓觉得其字写得还不差,故保留了题字,删除了署名。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小西天”门额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院内只有一进,正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三世佛和两尊菩萨像。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东配殿为观音殿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西配殿为地藏殿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用我的长焦在殿外“偷拍”的佛像。

木塔翘楚——应县释迦塔

这尊佛像的手势很特别。

佛宫寺不大,最有看头儿的应该是木塔,可惜赶上维修,无法登临。

像我等外行人看释迦塔,基本上就是看热闹,看不出什么太多的门道,但梁思成先生对释迦塔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专业的:“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和梁思成先生并称“南刘北梁”的另一位建筑大师刘敦桢先生对释迦塔也是赞誉有加,认为元、明以后不可能出现如此精美绝伦的木构建筑。

纯木构建筑有百年历史并不鲜见,如果维护得当,保存几百年也是可能的。但像释迦塔这样,一立就是千年的纯木构建筑,中外罕见。能一睹如此千年古建的风采,实在是一大幸事,因为北京故宫最古老的建筑也没超过6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